APP下载

数字雕塑技术在古徽州雕刻保护中的运用探索

2022-10-18刘宁,钟新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徽州雕刻文化遗产

数字技术首先是以新艺术的角色出现在人们视野的。20世纪9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学者利用三维扫描技术,对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米开朗基罗的十座雕塑作品(包括大卫像在内)进行三维数据采集,这就是著名的“米开朗基罗项目”。此项目持续了数年,并提出了一系列的相关技术。此后,三维扫描技术广泛应用于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在国外较有影响的项目有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将古代罗马城市的面貌以数字化的方式进行呈现的“罗马再生”,以及土耳其萨加拉索斯遗址的三维虚拟重建等。[1]

我国在文物数字化方面的工作,较早的案例是2006年开始的“龙门石窟三维数字化技术标准制定的研究”项目,由北京大学对洛阳龙门石窟群中圆雕大日佛、擂鼓台外立面、洞窟及洞窟中佛像和饰物进行三维模型建立。[2]另外比较有影响的案例,还有吴育华等在对大足石刻造像研究的过程中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数据数字信息,利用三维建模软件技术实现虚拟现实,完成了大足石刻造像的相关研究。[3]河南卫视国风节目,开始尝试用数字技术与表演结合的方式,将文物的艺术层面的魅力展示给公众,其火出圈的社会影响力,表明数字技术在文物保护和艺术呈现方面大有可为。

一、古徽州雕刻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古徽州雕刻保护技术的传承问题

古徽州雕刻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是古徽州历史的积淀,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尽早重视采取行动是对优秀的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首要任务。但是现在许多年轻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和关注不足,更热衷于先进的科技产业,对于传统的手工艺继承不感兴趣。具有雕刻修复技艺的匠人老龄化现象严重,这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延续和保存造成了严重威胁。试想一个不懂不爱徽州雕刻的人如何去对文物进行修复。截至2018年4月,前四批1986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去世人数已超过400位,抢救性保护已刻不容缓。[4]可以想见,如果没有更多的年轻人为技术传承输入新鲜血液,总有一天会出现人亡艺绝的情况,所以记录保存历史信息,要以年轻人喜欢和擅长的方式让他们参与其中并逐步热爱,这是技术传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和关键问题。

(二)徽州雕刻呈现形式的单一问题

在视觉传播从静态化向动态化发展的过程中,在诸多文化遗产领域尤其是损坏严重急需保护的文化遗产,人们需要对信息进行存储、共享与传播的新形式,需在观念与意识上及时转变,并要对文化传播有新的认识。

去博物馆,看画册,到古建遗址参观考察,是我们最常见也是我们使用最多的艺术传播方式,传统但不便捷。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对知识的需求也需要有更快速和有效的获取方式,需要有更为多样化的呈现方式作为补充。数字技术的介入使古徽州雕刻以数字模型的方式进行存储,除了在博物馆可以以更近距离和更高清的方式展示外,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和网络资源进行徽州文化的学习与传播,使观者有更直观的视觉体验。

(三)徽州雕刻技艺再现和传播问题

以古徽州雕刻为创作元素,在实现数字化模型的过程中,除了以建筑构件和建筑装饰为基础应用外,可以与不同的展现形式相结合,融入文化发展的大浪潮。不断整合,打破不同领域的边界和壁垒,使技术与艺术、非遗与文创等各个领域的界限逐渐消失,形成跨界发展。利用新技术创造出符合市场热门的产品,使“徽元素”走入老百姓的家庭生活,为更多的年轻人所接受与喜欢,从而达到再现与发展的最终目标。

二、数字化技术在古徽州雕刻中的运用方式

(一)领略经典——古徽雕经典作品数字化信息采集

古徽州雕刻信息的采集主要采取摄影测量和三维扫描两种技术手段得以完成。摄影技术在传统的资料采集过程中使用得较多,其自身存在一定的缺点。影像资料只能记录平面的二维图片,对于造型的尺寸和型体记录不够精准和全面。三维扫描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全面、真实且精准地记录三维数据。配合后期软件进行三维数据重建,真实且快速地再现徽州雕刻的全貌。

根据古徽州雕刻的不同类型、不同材质和所在的不同位置进行有针对性的具体分析。利用扫描仪对古徽州具有代表性的雕塑作品进行数字化扫描与信息保存。对材质、尺寸、造型、颜色等信息,录入计算机并进行整理,从而可以达到数字化长期保存趋于永久的目的。

(二)再现辉煌——残损作品数字化造型修复

徽州雕刻是徽文化的代表,也是我国的艺术瑰宝。徽州三雕从最早的东汉时期古徽州建郡到明清经过了一千多年的发展,其精湛的雕刻技艺令人称赞。古徽州雕刻主要以石、木、砖材料为主,绝大多数以建筑构件的形式出现在古建筑群内外部,由于常年的自然侵蚀,很多部位出现残损,有些位置的特殊修复难度极大,加之“文化大革命”时期人为的破坏,很多雕刻遭到损毁,我们已经不能得见徽州雕刻原本的样貌。在三维扫描的过程中,由于设备体积、气候状况以及场地环境的复杂程度,经常会出现扫描信息不够完整的缺憾。我们需要通过前期的数字扫描将数字模型中残缺的部分利用三维建模为主方式进行造型修复。

在实践和探索的过程中我们将经验和方法做了如下总结:

1.利用二维图像的自动建模技术

利用软件如Smart3D Capture等对全景拍摄的图片进行信息处理,利用计算机自动生成三维模型。

2.利用二维图像信息的手动建模技术

这种建模技术针对于文物损坏较为严重或者丢失的情况。技术人员要参考大量的文献记载和图片资料进行比对分析,然后进行人工修复。对操作人员的要求较高。

3.利用三维扫描信息自动和手工相结合修复技术

在三维扫描的过程中,由于受到设备、气候或场地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扫描信息往往不完整。这种情况是我们经常会遇到的,通常我们要通过软件对缺损造型破洞修补,然后通过拓扑的功能,生成完整封闭的模型信息。在整体完成后对于细节缺损或者不清晰的部位采用人工比对的方式,根据历史文献资料对缺损部分进行刻画还原。

结合具体情况和需求,综合运用以上方法,通过计算机和数字雕刻软件ZBrush等,重新修复三维数据,再现文物最全面的形态特征。发挥高精度、低成本、方便快捷等特点,真实快速地再现古徽州雕刻的原貌。

(三)传承有序——古徽雕数字化资料归类存储

修复后的徽雕数模经过分类归档形成系统的古徽州雕刻资料库,为相关人员研究徽州传统三雕艺术提供了可视化的三维数字化模型。既满足教学和科研的需求,实现珍贵资料的永久保存和呈现,又可以减少珍品实物与外界的频繁接触造成二次损坏。修复完整的封闭模型还可以与3D打印技术结合,根据不同需求进行不同材质的打印,也可以与数字加工雕刻技术结合,雕刻出残缺部件,为实物修复做补充。真正实现可视化,可复制,可还原。

(四)与时俱进——经典造型数字化创新技术

利用现代数字技术的功能与优势对文化遗产进行记录的同时,还应该强调实现数字技术与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精准对接。

徽州雕刻数字技术与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精准对接,首先在于数字化模型与建筑设计软件的联合运用。数字化的徽雕三维模型造型的细节呈现更加细腻与清晰,为当代的非遗传承人和手工艺创作者提供了优秀的临摹范本,更好地实现了对徽州三雕艺术的继承和发扬。通过便捷的数字模型技术可以实现对典型徽州雕刻造型的提炼和再创作,形成徽州传统三雕的符号化形象IP。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普及,即使不是熟练的雕刻匠人,也可以借助计算机技术,对数字化的徽雕艺术三维模型进行再设计。

其次是数字模型可视化在网络与新媒体宣传中的运用问题。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艺术感受方式多样化需求的出现,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呈现技术成为未来保护与发掘文化遗产的重要发展方向。它应用于古徽州雕刻,改变了原来单一的展示方式,数字化的信息可应用于VR虚拟现实,让观者全方位、近距离地体验和感受徽州雕刻和徽州艺术的魅力。数字化的雕塑模型STL格式和OBJ格式文件方便随时调取,并与多种建筑设计类软件兼容,在新徽派的建筑设计中形成无缝对接,便于徽雕元素的运用。

第三,数字模型可以运用于文创产品开发等新领域。数据模型与文创产品和旅游产业相结合,既有助于设计和打造出具有徽派特色的旅游纪念品,也使未来徽州“三雕”艺术在线三维展示博物馆成为可能。利用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对信息进行高度的集成、整合、加工与处理,更利于其大范围、深层次地传播与共享,更适合徽文化在现代的传播。可以应用于电影、广告、动画、宣传片等多种领域。可以作为数字化展示应用到数字博物馆当中,更方便地展现在大众的视野中。还可以在文创产品设计中以模型化的方式导入以及与3D打印技术结合进行多种材质和不同尺寸的模型打印。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为徽文化的发展和传播贡献力量,从而为徽州雕刻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多样的形式,使其能渗透到大众的文化生活之中。

陈幼林 北京国际设计周海报 招贴设计 130×90cm

猜你喜欢

徽州雕刻文化遗产
无梦到徽州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Task 3
徽州人
Tough Nut to Crack
Chinese Perch:Dream Beauty Portrayedin Art, Poetry
雕刻树叶
雕刻时光
走徽州
文化遗产与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