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媒体打造青少年思政节目的创新特色分析
2022-10-18张晔
文/张晔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9月1日出版的第17期《求是》杂志发表重要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中指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教育最重要的是教给他们正确的思想,引导他们走正路。”思政课作为青少年学生的必修课,承载着一个民族对国家未来的期望,承担着引导青少年用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自身的重要任务。如何为广大青少年群体上好思政课,除了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教师群体在认真思考和努力践行之外,各级各类主流媒体也在开动脑筋助力学校做好思政育人这项大工程,制作推出了《讲给青少年的党史》《榜样的力量》《少年的我》《中国正在说》《跟着那兔学党史》《学玉兰 做主人》等一批优秀思政节目。
一、节目内容:多元选题提升思政节目感染力
青少年阶段是一个人的人生经历中最重要的“拔节孕穗期”,选择何种题材的内容对他们进行思政教育和引导栽培,影响到他们认识世界和社会交往的方式。因此,在选题方面,要选择那些具有高度感染力的题材,充分引发青少年的共鸣,从而引导着他们坚定“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整体来看,广电媒体为青少年打造的思政节目,在选题方面具有时效性、贴近性和差异性的特点。
时效性既是新闻选题的重要原则,也是广电媒体在为青少年打造高质量思政节目过程中高度重视的特点,多家广电机构将新闻选题这一原则运用到了思政节目选题中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例如,2020年是全国各地团结一心抗击疫情的一年,这个过程中涌现出了很多可歌可泣的典型案例,经过深入的思考和反复的研讨,广州广播电视台联合广州市教育局共同策划、全力打造了时效性非常强的中小学思政微节目《榜样的力量》,生动讲述了广州一线医疗队员支援湖北抗疫等感人故事。又如,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盛大开幕,在半个月后的2月22日,天津广播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就面向广大青少年推出了与冬奥会主题同名的《一起向未来》电视思政节目,以时效性非常强的节目内容帮助青少年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
新闻报道想要引起受众的注意,并且进一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情感共鸣,就必须了解受众的心理需求并且努力满足他们的需求,广电媒体为青少年打造的思政节目也必须遵循这一贴近性原则: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青少年心理。只有这样,才能将广电思政节目的教化功能真正发挥出来,影响青少年群体。例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思政节目《讲给青少年的党史》,截至2022年4月16日已经在CCTV14少儿频道坚持日更了280期,这档节目每集时长仅有七八分钟,由知名少儿节目主持人鞠萍姐姐向青少年介绍党史故事。其贴近性在频道选择和主持人选择方面,都体现得非常明显。再如,云南卫视播出的《张桂梅思政大讲堂》选取了一位广大青少年熟知的七一勋章获得者、全国道德模范张桂梅老师作为主讲嘉宾,她的故事在广大青少年群体中广为流传,使得这档思政节目很容易拉进和受众的距离,张桂梅老师循循善诱地为大家讲述了信仰的力量、坚守的力量、奋斗的力量等主题,都是以自己教书育人多年的体会为出发点,也极具贴近性。
不同地区、不同广电机构的思政节目选题内容没有必要千篇一律,完全可以发掘本区域与其他区域之间存在差异化的素材,将其融入思政内容。尤其是广电媒体在打造思政节目的时候,由于大部分媒体从业者对本地的新闻事件、风土人情都相对较为熟悉,因此有着天然的优势。例如,江西卫视2021年推出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别思政节目《闪耀东方》充分挖掘了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等江西的红色文化资源,与其他广电机构的同类节目进行了区隔。再如,河北卫视于2022年7月18日开机的原创文化类思政节目《好好学习》,就在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河北本地化的革命文化和人物事迹,将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等元素融入竞答类型的节目内容中,打造了一部关于河北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思政小百科。这些差异化的思政节目选题极大地丰富了思政的内容和形式,也走出了一条不同于其他地区广电媒体打造思政内容的创新之路。
二、表现形式:寓教于乐提升思政节目趣味性
广电媒体在打造青少年思政节目的时候要做到循循善诱,而不是采取传统的灌输式或填鸭式教育方式,更不能把思政节目打造成走过场、交作业式的形式主义内容。因此,如何通过寓教于乐的思路转换和策略创新,让思政节目有趣起来,不断增强理论性思政节目的趣味性和亲和力,就需要广电从业者认真研究。
思政内容对青少年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思政节目不但能够以令人眼前一亮的效果吸引青少年的注意力,而且能够将正确的三观传递给青少年,润物细无声地对他们产生正向引导。因此,多家广电媒体都努力在形式上尝试创新出彩。例如,湖南广电推出的思政节目《少年的我》,采用了相声、朗诵、歌舞等丰富多彩的节目形式,吸引了广大青少年的关注。更为重要的是,这些表演形式均由青少年担纲出演,来自澳门的10岁女孩喻彦茜还为广大青少年倾情演唱了《七子之歌》,这些形式极大地拉近了节目内容与广大青少年的心理距离。又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2年3月23日面向全球直播的“天宫课堂”,三位宇航员在中国空间站为广大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这种形式本身就具有非常强的科学色彩,其授课内容涉及的“冰雪”实验、太空抛物实验等环节也是形式新颖,看点十足。此外,东南卫视《中国正在说》也创新了节目形式,采用了“主持人串场+嘉宾演讲+观众互动”的多样化组合策略,令人印象深刻。
除了传统的广播节目或者电视节目形态之外,广电媒体还融合运用包括短视频、音频、漫画等在内的多种多样的全新媒体形态,创作了大量短小轻快、可读性强、受欢迎程度高的思政内容产品。例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旗下的央视频“云充电”频道,就通过设置包括少年党课、功勋人物、青春寄语等多个类别的短视频微节目,为青少年线上学习党史知识提供了便捷性。又如,《跟着那兔学党史》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动物漫画形式展现了党史中的关键事件,不但让严肃的党史瞬间生动活泼起来,而且还通过网络流行语拉近了与青少年的心理距离,最后再以图文方式深化重大事件的历史意义。类似的漫画作品还有《连环画里的党史》。再如,吉林广播电视台推出的音频内容节目《少年微党课》,不但内容本身是面向青少年群体打造的,而且这些音频节目的录制也是由青少年来完成的,从而帮助他们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学懂了党课。
场景是人们随时随地所身处的一种真实情境,既包括人们身边的环境,也包括人们自己身体和精神所表现出来的具体状态,以及在此基础上所产生的情绪和感受。如果在思政节目中能够为广大青少年设置某种场景化的教学内容,那么就能够调动他们的情绪,将他们带入一种沉浸式的参与状态中,提升思政节目的趣味性和感染力。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赢在博物馆》节目,就把党史教育的课堂搬到了博物馆这一特定场景之中,节目以大量的红色文物为线索,通过“演播室场景+外拍场景”“分组竞赛场景+故事叙事场景”“历史真实场景+虚拟再现场景”等多种形式创新和技术应用,真正让红色文物“活”了起来,增强了青少年电视观众的代入感。
三、多元传播:提升思政节目传播力与影响力
在媒体深度融合时代,广电媒体想要打造好一堂优质的青少年思政节目,就必须用好媒体融合的思维和手段,充分发挥新型主流媒体的这些优势,利用多样化的媒体形态和融合化的传播渠道,提升思政节目的触达力、传播力和影响力,真正做到思政节目不但入眼入耳,而且入脑入心。
在思政节目的传播层面,借助多样化、融合化的媒体传播渠道,思政节目能够实现在广播电视端、电脑网页端、移动手机端等渠道的广泛覆盖,同时还能够打通线上线下的场景,增强传者和受者之间、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例如,湖南省网络大课堂《我是接班人》节目在媒体融合传播层面,不但覆盖了电视端的中国教育电视台和湖南教育电视台,而且在学习强国平台、央视频和芒果TV等移动应用客户端也占据了重要的版位,此外还在湖南省教育厅官方公众号“湘微教育”等第三方平台新媒体矩阵也进行了传播。再如,《榜样的力量》思政微节目不但在广州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上全面上线,还在广州广播电视台旗下的“花城+”APP、广视网和有线电视珠江数码等多样化的传播渠道进行了广泛的播发。可以说,通过新媒体、全媒体、融媒体的传播手段,思政课极大地提升了其受众规模和影响范围。
对于广电媒体而言,其全力打造的青少年思政节目的传播价值,不能仅仅体现在自身平台的收视方面,还应该通过各类移动平台对这些优秀的思政节目进行大力推广,在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平台扩大节目的影响力。例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体育青少节目中心推出的《中国少年说》节目,不仅在电视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微博相关话题也同样获得了高达2880万人次的总阅读量,通过多样化的传播策略帮助青少年在与三位“成长见证官”的互动中学到了更多的文化知识、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念。再如,贵州卫视2022年2月推出的《春季学期“开学第一课”·贵州 奋斗是青春最美的样子》除了全省超10万用户通过电视观看之外,在移动端的总体播放量超过了1亿人次,总点赞量超过了608万人次,总评论量超过了3.5万条。由此可见,移动端的助力有助于扩大思政节目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使其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不同于传统课堂形式的思政课程,广电机构打造的思政节目已经走出了课堂,并在更加丰富的时空场景下与广大青少年进行良性互动,以场景化和互动化的传播策略,把深刻的思政理论和抽象的人生道理讲给广大青少年,既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又提升青少年的接受度。例如,安徽广播电视台推出的《中国宣讲达人大会》,其除了节目本身的互动竞答、发表演说、讲述故事等既定场景之外,还通过“短视频场景、小程序接力场景和线上线下互动场景等加强与青少年的连接与互动,从而拓展了传播渠道,收获了良好的收视率和接受度。再如,湖南人民广播电台研发播出的广播理论节目《青春心向党·音乐思政课》非常注重线下场景与广大青少年的互动,该节目除在广播播出外,还走进了长沙的学校等单位,开展10余场的落地宣讲,与青少年朋友面对面交流,引发了热烈的反响。
四、结语
少年强则国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实现离不开广大青少年的努力。为青少年上好思政课,确保他们健康成长并在长大成年之后为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领航掌舵,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和媒体领域所要认真思考、反复研究的一个现实问题。身处媒体深度融合时代的广电媒体,作为新型主流媒体,不但要勇于承担这样的社会责任,还要敢于迎难而上、不断开拓,为青少年打造思政节目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