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中国故事 树立科学精神
——“超前思维的含义与特征”教学设计
2022-10-17山东邢英
山东 邢英
一、教学背景分析
1.课标要求。体会超前思维是对常识局限性的突破和超越;把握超前思维的探索性、预测性特点;了解创造性预测事物发展态势的意义。
2.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教学内容为统编版教材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第十三课【创新思维要力求超前】第一框“超前思维的含义与特征”,共包括两目。第一目“超前思维的含义”,主要阐述超前思维的产生、含义、表现、思想条件等;第二目是“超前思维的特征”,主要阐述超前思维具有探索性、预测性和不确定性三个特征。两目分别从含义和特征角度阐释了超前思维,共同回答了超前思维是什么的问题。
3.学情分析。①心智特征分析:授课对象为高二年级学生,他们善于思考,喜欢探究事物的本质,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接受性强,但也可能产生片面性、主观性的观点,学习的动机、态度和目标需要更为明确。思维的敏捷性、广阔性需要深入提升,以此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②知识经验分析:学生在生活中对超前思维并不陌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也时常运用超前思维,同时具备逻辑思维、合作探究、深度学习的能力。学生之前通过学习《哲学与文化》,掌握了辩证否定的相关知识,为学习超前思维的特点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品三国,什么是超前思维?”议题活动,体会超前思维是对常识局限性的突破和超越,认识超前思维的重要性,理解超前思维的探索性、预测性等特征。
2.学生通过“学党史,超前思维体现在何处?”成果展示活动,感悟中国共产党对超前思维的准确运用,坚定党的领导,认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政治认同,为党的二十大献礼。
3.学生通过“展未来,如何运用超前思维?”议题活动,将所学知识迁移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中,树立科学精神,运用超前思维为国家和社会的长远发展出谋划策,为自己人生作出科学规划。
三、教学重难点
1.理解超前思维的含义和特征。这是本框题知识的支撑点,也是超前思维的核心内容。
2.正确迁移运用超前思维。知识的学习最终要落实到对知识的迁移运用中,而实现科学精神在学生头脑中的“自然抵达”需要过程。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境创设 导入新课
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礼记·中庸》
导入新课:同学们,《礼记》有言:“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说的是任何事情事先有准备才会成功,事先没有准备就会失败。这里的“豫(预)”所体现的思维方法就是超前思维。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观古往今来,探究超前思维有何奥秘”。
设计意图:运用学生熟知的《礼记》名言“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进行课堂导入,既让学生有亲近感,提升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又可以增加课堂的文化味。
环节二:议题探究 学习新知
【总议题:观古往今来,超前思维有何奥秘?】
教师过渡:我们将在总议题“观古往今来,超前思维有何奥秘?”的统领下,通过三个子议题“品三国,什么是超前思维?”“学党史,超前思维体现在何处?”“展未来,如何运用超前思维?”来感悟和践行超前思维。
【子议题1:品三国,什么是超前思维?】
教师过渡:诸葛亮登上历史舞台之初,为刘备奉上的隆中对策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伟大的战略构想。刘备在这一战略构想的指导下建立了蜀汉政权,与孙吴、曹魏两大政权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让我们带着以下问题,重温著名的隆中对。
播放“诸葛亮与刘备隆中对”的视频:视频中诸葛亮从多方面、多角度分析了历史与当下的局势,并为刘备献出良策,作出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正确预测。
结合视频和课本113 页“探究与分享”,小组合作探究:
(1)刘备为什么要三顾茅庐?
(2)诸葛亮为刘备作了什么预判?诸葛亮是怎样分析时局得出此预判的?
(3)从诸葛亮作出预判的过程,分析超前思维具有怎样的特征?
学生合作探究、交流分享。
教师归纳:
(1)从“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可以看出,刘备居安思危,对当下的现状并不满意,他想要追求自身、百姓和国家更好、更优、更强的发展,才三顾茅庐。他这种善于反思,勇于质疑的品质,就是超前意识,正是有了超前意识,才有了著名的“隆中对”。所以说,超前思维生成的思想条件是超前意识。
(2)诸葛亮分析了曹操、孙权、荆州其主等等,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分析;分析了汉高祖历史上为何成就帝业,又分析了各方形势,既分析历史,也把握现状。正是在这些分析基础上,诸葛亮作出合理的推理与想象,得出他的预判,这就是超前思维。
诸葛亮的分析让我们看到成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他正是依据事物发展的规律,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做出正确预测,而这种预测也表现为先知先觉。
(3)超前思维具有探索性、预测性、不确定性等特征。我们要像诸葛亮一样作出正确的预判,增强超前思维的科学性,就要立足实践,充分认识和把握规律,以此创造有利条件,促使事物向有利于人们预测的方向发展。
设计意图:通过“品三国,什么是超前思维?”议题活动,以“刘备三顾茅庐求得隆中对”为情境,设置有梯度的问题组给予学生明确的任务,基于任务引导学生深度思考,体会超前思维是对常识局限性的突破和超越,理解超前思维的探索性、预测性、不确定性等特点,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子议题2:学党史,超前思维体现在何处?】
教师过渡:三国的故事告一段落,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迎来了党的二十大。一百多年来,我们党历经沧桑,带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让我们从党史中汲取智慧,感受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向党的二十大献礼。有请我们党史研究小组的同学作党史研究汇报。
学生活动:党史研究成果交流
课前党史学习,班级学生分为5 个学习小组,每组6 名同学,搜集筛选中国共产党人运用超前思维作出科学预测的党史故事,并制作汇报PPT。结合预习,分析本小组所搜集的党史资料是如何体现的超前思维。
小组汇报展示:
第一小组——《论持久战》与超前思维
第二小组——党史《战争篇》与超前思维
学生点评略。
教师点评总结:党史研究小组的同学们为我们展示了学党史的研究成果及思考,点评的同学也进行了客观公正的点评,大家都很用心。
教师过渡:历史硝烟已然散去,中国共产党先知先觉、勇于创新的品格,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践行。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全面社会小康建成已经实现;为了进一步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国共产党总是用他前瞻性的思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设计意图:通过“学党史,超前思维体现在何处?”成果展示活动,学生分享他们所了解的党史故事,并阐述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运用超前思维的,增强学生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加深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这一活动契合了当下习近平总书记“学党史”的号召,能够帮助学生在感悟中国共产党对超前思维的准确运用中,坚定党的领导,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
【子议题3:展未来,如何运用超前思维?】
学生活动:结合材料,小组交流与分享,描绘自己的创新创业梦想。
20 世纪90 年代,一位朝气蓬勃的大学生被计算机合成人声的技术所震撼。于是,他召集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学边读书边夜以继日攻关。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研发的以语音合成和语音识别为核心的技术体系,成为中文语音技术的标准。近年来,他们又瞄准车载市场,通过普通话测试进军教育市场,开放语音云平台……他们的语音合成和语音识别技术正在惠及世界亿万用户。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不断发展,请描绘你的创新创业梦想。
学生回答略。
教师过渡:时代在进步,科技在不断发展。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我们要汲取前辈们的智慧,像材料中的这群年轻人一样,用超前思维指导生活、创造未来!
设计意图:通过“展未来,如何运用超前思维?”议题活动,增强学生运用超前思维理论的主动性,将所学知识迁移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培养科学思维方法,树立科学精神。同时,畅享创新创业梦想,既符合当下时代对青少年创新创业的要求,又能通过对超前思维的运用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
教师过渡:每一个年轻人的创新创业梦想都应该被尊重。所以,面对看不懂的事物,不要轻易否定,让时间说话,懂得先知者的价值。
环节三:作业布置 素养提升
在上体育课时有同学发现,球场上只有一个篮球架,几十个学生投篮,一节课一个人只能投几次,其他时间只能站在一边看,同时,篮球架不能适应不同年龄的学生需要。
请结合情境,预测并设计未来篮球架。
(可简单描述,可用绘图表示)
课堂结语:没有过时的时代,只有落后的思维。超前思维能让我们看到别人看不到的眼界,想到别人想不到的领域。要相信思维的力量,机会和未来都属于拥有超前思维的我们。我们处在大有可为的时代,我们的未来也必将融汇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