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静霞从瘀论治难治性眼病验案2则

2022-10-17陈欢欢指导刘静霞

中医药通报 2022年9期
关键词:视物病史难治性

陈欢欢 指导:刘静霞

难治性眼病通常被认为是发病率、致盲率较高而治愈率低,且病因繁多、病情复杂,严重影响视功能的一类眼病[1],如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视神经萎缩、黄斑变性、青光眼、视网膜色素变性等。单纯西医治疗乏术或难以取得满意效果,然中医药治疗往往可获良效。

刘静霞教授(以下简称“刘老师”)系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名中医,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6年,专于疑难眼病的防治研究,善于中西医并举从眼与全身抓证机,审病势,经方合时方化裁变通治疗难治性眼病,临床经验丰富。

《秘传眼科七十二症全书·行血为治目之纲》[2]云:“目得血而能视,故血为目之主,血病则目病,血凝则目胀。”刘老师认为,难治性眼病虽致病因素错综复杂,概多涉及气血津液功能失调、脏腑经络功能紊乱,久病致瘀,久病致虚,因虚致瘀,虚实夹杂。而“瘀”包含气机郁滞、血行淤滞、痰湿凝滞三方面。气滞、痰凝、血瘀既是致病因素,又为病理产物,贯穿于难治性眼病发生、发展的始终,可见“瘀”是其病机关键,是诊治眼科疑难病症的枢机。本文择析刘老师从瘀论治难治性眼病验案2则,以示一斑。

1 增殖晚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案

罗某,女,52岁,2021年6月29日初诊。主诉:双眼视物模糊8个月,加重1周。1周前因双眼视物模糊明显加重,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双眼视网膜脱离”,建议手术,患者因恐惧手术遂前来就诊。刻下症见:双眼视物模糊,视物遮挡感,眼干,胆怯易惊,神疲乏力,面色少华,烘然汗出,口干口苦,双侧颞部头痛,纳可,眠差,心烦焦躁,二便利。舌暗苔白腻,脉弦细滑数。既往有糖尿病病史10年,血糖控制欠佳。现空腹血糖值13.44 mmol/L,糖化血红蛋白10.5%。视力:右眼0.03,左眼0.05,矫正均不提高。双眼玻璃体血性混浊,以左眼尤著,右眼底像模糊,可见后极部视网膜出血、渗出,血管迂曲,鼻侧及下方视网膜灰白色隆起、机化条带,余窥不清,眼底未窥见。眼压R 19.5 mmHg,L 18 mmHg。眼部超声示:双眼玻璃体混浊、积血,右眼视网膜脱离,左眼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示:右眼神经纤维层脱离(见图1A、1B)。西医诊断:双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Ⅵ期),双眼玻璃体积血,双眼视网膜脱离。中医诊断:消渴内障,视衣脱离,辨为肝郁脾虚、痰瘀互结证。予针、药联合激素眼部离子导入进行治疗。①中药方:夏枯草10 g,赤芍15 g,煅石决明30 g,当归10 g,白芍15 g,生地黄10 g,醋香附10 g,茜草10 g,忍冬藤15 g,泽泻10 g,地榆炭15 g,墨旱莲15 g,茯苓15 g,木贼10 g,生蒲黄15 g,桑叶10 g,炒酸枣仁10 g,甘草6 g。7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饭后分服。②针刺治疗:取太阳、风池、四神聪、角孙、视区、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光明、颈百劳穴等,平补平泻,得气后留针30 min,每日1次。③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双眼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并规范应用降糖药物。配合心理疏导,嘱患者制动,少用目力,安稳休养,勿弯腰低头。

2021年7月5日二诊:双眼视物遮挡感明显好转,视力明显提升,眼干、头痛缓解,睡眠改善。视力:右眼0.2,左眼0.4。双眼玻璃体血性混浊物减少,右眼底同前,左眼底窥不清。舌暗苔白,脉弦细滑。中药守上方加黄芪20 g、虎杖15 g,14剂,服法同前。余治疗同前。

2021年7月19日三诊:自觉眼症明显好转,口干微苦,血糖控制平稳,心情舒畅,要求继续中药调治。视力:右眼0.2,左眼0.8-2。双眼玻璃体积血消散,眼底出血、水肿渗出部分吸收。OCT示:视网膜脱离征稳定(见图1C、1D)。中药以二诊方去石决明、地榆炭,加麦冬、天花粉、茺蔚子、女贞子各15 g,14剂,服法同前。

图1 患者罗某OCT图像

3个月后随访,自诉眼症及全身情况平稳,仍未接受手术治疗。

按本案系糖尿病并发的致盲性内障眼病。研究[3]显示,10年病史的糖尿病患者DR发病率为50%,超过20年病史则发病率几乎为100%。刘老师指出,DR的发生伴随消渴病的发展,因虚致瘀,瘀血阻闭目窍,神光越发不利。该患者年近六旬,消渴病史十余年,且从未规律控制血糖,就诊时眼底病变已处于增殖晚期,眼部特征表现为神膏积血、眼底出血、渗出、水肿并发生视网膜脱离,临床常规需行手术治疗,但患者执意拒绝手术,寻求中医药保守治疗。刘老师审证求因,综其舌脉症表现,概因素体肝脾肾功能失调,精血不充,气化不利,肝郁化火则阴津耗伤不能自藏,肝气乘克脾土则生化乏源、运化失司、统摄无权,目窍失养,气血水互患,痰瘀凝滞,目络不利,故发消渴内障、视衣脱离。整体辨证属肝郁脾虚、阴虚夹瘀之象,眼部辨证属痰湿蕴结,痰瘀阻滞之征。刘老师强调,治瘀非单祛瘀,针对其肝郁脾虚、痰瘀互结之证,须深谙其标本缓急,气血水并治,且忌行散通利太过,以防止血留瘀、祛瘀动血、补虚壅滞敛湿助火之弊,故宜疏肝健脾利水、止血祛瘀散结,采取内外兼治的个体化方案,内服汤药以调和肝脾之经方当归芍药散[4]合滋阴降火、化瘀止血之时方生蒲黄汤[5]加减化裁,外治法予针刺、激素眼部离子导入,同时规范降糖用药。遣方择药兼顾标实本虚,补泻、收散有度,止血、消瘀与宁血、补虚相扣,使气郁得解,虚火得降,精血得滋,健运得复,统摄有司,则出血得止,瘀血得祛,痰湿得化,津液得布,新血得生,气血调和,痰瘀消散。自二诊起患者双眼视力不断提升,玻璃体积血和眼底出血、渗出、水肿渐消,依其舌脉症变化酌加黄芪、虎杖以助补气养血生津,化痰利水消肿,散瘀通络明目之功。三诊时眼症及全身症状明显好转,酌减凉血止血、平肝清热之品,酌加健脾利水、滋阴补阳、养肝明目之品以巩固疗效。经过中西并举,针药并用,内外兼治的个体化综合性治疗,收效明显,较快地缓解了病情进展,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视功能,改善了患者的身心状态和生活质量,助其逐步克服恐惧心理,积极配合进一步治疗。

2 高度近视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并青光眼视神经萎缩案

里某,男,62岁,2021年7月25日初诊。主诉:双眼视物模糊9年。刻下症:视物模糊,眼前黑影飘动,视野缩窄(日常活动受限),不耐久视,双眼酸胀,焦虑急躁,倦怠乏力,眠差,大便干结,形体肥胖,舌暗苔白,脉弦滑缓。日常用药控制眼压值欠理想,血压130~140/80~90 mmHg,血糖水平尚可,糖化血红蛋白6.6%。查矫正视力:右眼0.5,左眼0.2。双眼晶状体密度增高,玻璃体丝状混浊,视盘界清色苍白,C/D≈0.9,盘沿损害(+),血管偏鼻,动脉略细,豹纹状眼底,Fuchs斑(+),黄斑区色素紊乱,中心凹反光不清。24 h 眼压:右眼15.9~23.0 mmHg,左眼18.1~22.6 mmHg。30°视野示:右眼视野指数67%,左眼视野指数26%(见图2A、2B)。既往高度近视33年,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白内障病史8年余,冠心病病史23年,高血压、高脂血症病史12年,颈动脉硬化斑块病史9年,2型糖尿病病史7年。西医诊断:双眼高度近视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开角型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玻璃体混浊。中医诊断:视瞻昏渺,青风内障,青盲,云雾移睛,辨为血虚肝郁,痰瘀阻络证。予针、药联合刮痧治疗。①中药方:柴胡10 g,当归15 g,生地黄10 g,白芍20 g,牡丹皮15 g,焦栀子10 g,茯苓20 g,黄芪20 g,党参15 g,清半夏6 g,陈皮10 g,石菖蒲10 g,瓜蒌15 g,丹参15 g,葛根20 g,白芷10 g,黄芩6 g,黄连6 g,炒决明子10 g,覆盆子15 g,酸枣仁20 g,合欢花6 g,首乌藤30 g,蝉蜕6 g。7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饭后分服。②针刺治疗:以睛明、球后、承泣、百会、视区为主穴,配合谷、太冲、光明、血海、丰隆等行平补平泻手法,针刺得气后,留针30 min,每日1次。③刮痧治疗:双眼周和颈部行刮痧,每周2次。④足量降眼压眼药规律点双眼;内科原发病治疗维持原用药医嘱。

2021年8月2日二诊:双眼视物较前清晰,酸胀感明显减轻,眠可。右眼视力升至0.6,玻璃体混浊略减轻,眼压:右眼15.1 mmHg,左眼16.2 mmHg。舌暗苔白,脉弦滑缓。中药守上方去首乌藤、瓜蒌,加瓜蒌仁15 g、白术25 g,当归增至20 g,14剂,服法同前。余治疗同前。

2021年8月16日三诊:症状基本解除。30°视野示:右眼视野指数75%,左眼视野指数38%(见图2C、2D)。右眼视力0.8,眼压14.5 mmHg;左眼视力0.3,眼压15.2 mmHg。舌质暗淡,苔白,脉弦细。中药予上方减黄芩、栀子、瓜蒌仁,4剂,制水丸,6 g/次,3次/日,续服1个月巩固疗效。随访半年,视功能稳定,眼压及血糖、血压水平均理想,日常活动自如。

图2 患者里某30°视野图

按据报告[6-7],国内外近视发病率逐年提高,高度近视的各种并发症也逐渐显现,高度近视与开角型青光眼密切相关,后者是世界范围内首要的不可逆致盲性疾病。当高度近视发展至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且合并青光眼视神经萎缩时,病情越发复杂,潜在的致盲性风险更加突出,临床诊治更加困难。有关中医药治疗的临床报道尚不多见,本案即为典型合病之例,刘老师准确把握病机,运用中医药异病同治,收效良好。刘老师认为,该患者六旬男性,体胖多病,眼部特征表现为神膏混浊、眼底变性、视盘苍白、盘沿损害、眼压增高等,肥人多痰多虚,素有高度近视乃先天禀赋薄弱,加之日常劳思竭视、情志不遂等后天摄养不当,致精血暗耗,肝不受血则目不能视,肝失条达则气机失调,三焦气化不利,气血津液运行障碍致水停成痰,血滞为瘀,痰瘀互结之病理产物又加重气血郁滞,郁久化热,灼烁阴津,形成血虚肝郁、气滞痰凝、痰瘀阻络、目中玄府郁闭、神水淤滞、目系失养的病理状态,遂发视瞻昏渺、青风内障、青盲、云雾移睛之病。综观舌脉症,主病在瞳神,涉及视衣、目系、玄府、神膏,与肝、脾、肾关系密切,属血虚肝郁,痰瘀阻络证,病性虚实夹杂,故当补虚泻实、开通玄府、肝脾肾同治,以健脾益肾疏肝,化痰通窍明目为法。方用加味当归芍药散合丹栀逍遥散随症加减化裁,前者是刘老师在经方当归芍药散基础上酌加制半夏、陈皮等用于治疗痰瘀互结型眼底病的经验方[8],具化痰祛瘀散结、疏肝健脾益肾之功,后者功在疏肝解郁、健脾和营,兼清郁热。本案取两方相合加减化裁,组方用药平和,配伍得当,联合针刺、刮痧治疗,一周即奏效,复诊随症情变化酌情加减药味。四诊改丸剂巩固,体现出刘老师对本患疏肝理气、健脾益肾与化痰祛瘀、通络明目并施,开通玄府兼以解郁安神、润肠通便,眼与全身标本兼顾,疏泄升敛有制,气血、阴阳互资,药物与非药物疗法联合,汤丸相续的综合治疗思路,使三焦通利,玄府通畅,脏腑和调,气血充旺,瘀去痰消,络通目明,故视功能得以快速改善,眼压控制理想,全身症状得解。随访半年病情稳定,疗效持久。

3 讨论

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9-10]分析,上述2例患者的组方用药具有不同程度的止血、抗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抗肝纤维化、抗炎、利尿、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降眼压及免疫调节等多层面功效,可切中患者的全身疾病和眼底病变,故疗效显著。

鉴于难治性眼病的复杂性,刘老师在实施内治法的同时,重视眼科特色外治法的应用,达到协同增效的目的。案1采用地塞米松注射液双眼离子导入法,使药效直达眼部,可抗炎、促进眼底水肿渗出的吸收。案2通过眼周和颈部的刮痧疗法,疏通眼、颈部经络,推动气血循行,舒缓紧张疲劳,改善颈部动脉的痉挛狭窄,增加大脑和眼部血供,促进局部微循环及营养代谢,助内服药祛瘀通窍明目。案1、2均施以针刺疗法,《灵枢·口问》云:“目者,宗脉之所聚也。”《灵枢·本脏》云:“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针刺可以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不仅可以改善缺血、缺氧,促进出血、水肿、渗出物的消退,还具有激活神经细胞,调节视觉中枢功能和生物活性因子的作用[11]。基于眼与脏腑、经络关系辨证,刘老师采用眼针、头针、体针组合疗法,注重选配经外奇穴和特定穴,主穴取“眼三针”(睛明、承泣、球后)、视区、四神聪或百会等近端穴位令针刺效应直达眼部,远端配穴有助于通经活络、调理脏腑、调畅气血、升清降浊、平衡阴阳、通窍明目[12]。由于案1患者为双眼视网膜脱离,故未施眼针,体现了针刺方案的个体化原则。

4 结语

以上2则病案皆为眼科临床常见的难治性眼病,二者虽均有消渴病史,然病因病史及全身和眼部状况复杂迥异,但究其内在病机皆为“瘀”所致,关键在于阴阳失衡,脉络瘀阻,气血津液循行代谢失常。目为清窍,以通为顺,窍通则目明,应当从瘀论治以达开窍明目之功。针对难治性眼病,刘老师基于张仲景所倡导的整体恒动观念和治病求本、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等理论,强调气、血、津液理论的重要指导作用,本着病证合参的辨治思路,有机地结合传统宏观辨证和眼部微观辨证,多从瘀论治,以疏通气血、平衡阴阳、祛瘀通络为纲,视个体化情况,采用疏肝健脾、益气养血、调补肝肾、止血祛瘀、理气通络、利水化浊、化痰散结、通窍明目之法,遣方择药时注重结合现代药理作用,常用经方与时方合理化裁,联合针刺、刮痧、离子导入法等外治法,优势互补,标本兼顾,取效桴鼓,体现了中医药治疗难治性眼病的特色优势,可供临床借鉴参考。

猜你喜欢

视物病史难治性
8例AIDS相关难治性耶氏肺孢子菌肺炎原因分析及文献复习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难治性支气管炎的效果分析
慢病规范管理治疗对难治性高血压的效果观察
超声造影与MRI增强扫描对不确定性盆腔肿块良恶性判断的比较研究
基于深度学习的甲状腺病史结构化研究与实现
超声评分联合病史预测凶险型前置胎盘凶险程度的价值
有些隐私也要说
不可思议的奇人异事
视疲劳当以养肝为主
看电视别摘老花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