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化护理干预对掌骨骨折患者情绪与睡眠质量及手部功能的影响
2022-10-17贾妍,刘莹
贾 妍,刘 莹
(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 100035)
掌骨骨折是临床上一种十分常见的手外伤,掌骨骨折占手外伤病例的1/4以上,第二掌骨至第五掌骨是主要发病位置,其中又以第三、第四掌骨最为常见[1-2]。目前治疗主要为骨折复位固定,且随着骨折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掌骨骨折治疗效果也随之提高,但掌骨骨折多伴有肌腱、血管以及神经损伤等,一旦处理不当或者护理措施落实不到位,会增加手部残疾的概率[3-4]。此外,掌骨部位特殊,活动量大,十分不利于骨折术后的愈合,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5]。因此在外科治疗基础上,给予科学全面的护理干预对于患者术后的恢复有积极意义。本研究选取北京积水潭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0例掌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中45例患者予以多样化护理干预,并与基础护理措施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纳入标准 ①经临床影像学检查确诊为掌骨骨折;②病例资料齐全;③具备基本的听、说能力;④遵医嘱,依从性好;⑤本人或者家属同意本次研究。
1.2排除标准 ①于近期出现过严重创伤或者其他骨折者;②伴重要器官如心脏、肺部、肾脏等疾病者;③有严重认知障碍、精神疾病等者;④对研究排斥或者依从性较差者。
1.3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3月—2021年3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0例掌骨骨折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与研究组45例。对照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25~66(45.2±10.8)岁;骨折发生因素:挤压伤11例,砸伤23例,切割伤11例。研究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24~68(44.3±11.0)岁;骨折发生因素:挤压伤13例,砸伤25例,切割伤7例。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骨折因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及相关伦理要求。
1.4护理方法
1.4.1对照组 给予基础护理干预,即在患者入院后给予系统指导,依据检查结果对患者情况进行分析并制定常规护理措施,但不对护理内容进行详细规划,也不对护理时间进行规定以及程序化处理,在护理实施中以患者症状为主要护理实施依据。
1.4.2研究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患者多样化护理干预。
1.4.2.1疼痛干预 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符合患者特点的疼痛护理方案,指导患者学会如何减轻或者预防疼痛,如避免手部动作过大,减少手部的动作幅度或者避免碰撞等,用健侧手轻轻按住手术切口从而减少牵拉动作,或者对伤口造成挤压而产生疼痛。在疼痛发生部位采取环形按摩手法轻柔按推,每次按推1 min,连续做15次为一组,此外可以通过收听歌曲或者看视频等有趣的事情转移患者的注意力。
1.4.2.2健康指导及宣教 对患者进行教育指导,告知患者骨折治疗、术后恢复等问题,给患者介绍具体的干预方案、采取的措施、可能出现的问题等,促使患者能够积极参与护理工作,主动配合进而达到快速恢复的目的。
1.4.2.3心理疏导干预 护理人员积极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并注意应用安慰性语言,态度和蔼,为患者介绍相关成功案例,缓解患者紧张情绪,抚慰患者恐惧心理,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同时改善睡眠状况。
1.4.2.4饮食方案制定及指导 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术后摄入足够的营养对于恢复的重要性,增加高热量食物,如肉蛋奶等,切忌辛辣的同时控制高脂肪的摄入。
1.4.2.5术后恢复干预 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正确抬高患肢的方法,将患肢固定于心脏平面再稍高的位置,如此有利于静脉的回流,同时指导患者应用合理且科学的体位从而减少骨折带来的疼痛感;护理人员叮嘱患者进行日常锻炼,例如缓慢屈伸等动作,幅度不要过大,以适度为宜,通过锻炼促进关节的灵活度,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来选择锻炼时间,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并尽早恢复精细动作的练习等。
1.4.2.6并发症的护理干预 护理人员做好手术后的切口护理,注意勤观察、勤巡视,预防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此外嘱患者进行手部轻微运动,以预防关节或者肌肉粘连等。
1.5观察项目 ①观察2组干预前及干预1个月后的情绪、睡眠质量以及术后3个月的手部功能情况。患者的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6],分值愈高表示抑郁、焦虑状况越严重。睡眠情况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7]评估,睡眠质量评分在0~21分间,分值愈高表示睡眠质量愈差。手部功能采用手外科协会制定评估标准(美国TAFS)进行测评,共分为3个等级,优:2~5指掌直至指尖关节与拇指掌关节的屈曲程度超过220°;良:2~5指掌直至指尖关节与拇指掌关节屈曲度在180°~220°;差:2~5指掌与指尖关节与拇指掌关节屈曲度低于180°。手部功能优良率=(优例数+良例数)/总例数×100%。②记录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主要包括关节僵硬、感染、骨髓损伤、肌腱粘连等。
2 结 果
2.12组干预前与干预1个月后的情绪以及睡眠质量比较 2组患者干预前的SAS评分、SDS评分以及PSQ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1个月后,2组SAS评分、SDS评分、PSQI评分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2组掌骨骨折患者干预前与干预1个月后的情绪以及睡眠质量比较分)
2.22组手部功能情况比较 术后3个月,研究组患者的手部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掌骨骨折患者术后3个月手部功能比较 例(%)
2.3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关节僵硬、感染、骨髓损伤、肌腱粘连发生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3。
表3 2组掌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例(%)
3 讨 论
掌骨骨折在临床手外伤中发生率较高,诱发因素主要为外力击打、挤压伤等,而骨折的类型多以横断骨折以及粉碎骨折为常见。手部活动在人们生活中占据大部分内容,其生理结构复杂,负责精细以及复杂的操作,一旦发生掌骨骨折,必然影响患者生活能力,给患者的情绪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且不及时治疗很可能会引发畸形[8-9]。掌骨骨折治疗主要以克氏针内固定以及微型钢板固定为主[10-11],可以较好地实现骨折面的复位,但后期的肌肉、韧带等组织恢复至关重要,如果干预不当,会影响手部功能,因此对掌骨骨折患者展开科学系统的护理有着极为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基础性骨折护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患者的恢复,但缺乏系统性,较为随意、盲目,工作开展中缺乏规范的护理标准,而掌骨骨折对护理要求较高,因此患者预后较差,并发症较多,难以达到预期的护理目的。近年的研究发现,预见性护理、同理心护理、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均可有效改善掌骨骨折患者的负性情绪,促进手部功能的恢复[12-14]。笔者结合既往研究,根据临床实际,探讨了多样化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
多样化护理模式具有更加丰富多变的护理措施,如疼痛干预、健康宣教指导、心理疏导以及饮食干预等,这种模式已经在临床发展渐趋成熟,具有更加完善的护理流程、护理操作规范,也因此受到了医护人员的重视和推广。干预过程中更重视护理对象的个体感受,护理中以多样护理为基础,更好地拓展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将用药、饮食、心理以及健康教育等项目融入护理中,将患者的日常护理以及注意事项安排妥当,细化至患者的恢复程度、何时出院等项目。通过建立情绪护理流程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开展护理相关工作,从而让护理工作更加具有预见性、规范化性,护理人员不再被动执行医师指示,护理灵活化多样化。其次,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就能够获得自己的临床护理内容,对于护理目标以及护理程度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而实现了让患者参与的多样化护理,提高了患者的自主护理意识,积极配合护理人员工作。而多样化护理的核心也是通过丰富的护理内容实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及服务水平,给患者带来了更加贴心的服务,让患者得到了更加舒适的护理体验,拉近了护患关系等。
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PSQI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手部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由此说明相比基础护理,研究组的多样化护理模式在掌骨骨折的护理中具有更加突出的优势,可有效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改善睡眠质量,加快患者的恢复。
但多样化护理需要注意提高护理人员的学习能力,丰富护理人员的经验,才能达到有效平衡护理人员的能力不均问题,提高整个护理团队的水平,帮助护理人员实现工作顺利衔接,确保患者得到优质的护理服务。此外多样化护理对于患者的护理、监测以及康复等工作落实均有严格的要求,从而给予患者更加精准的护理服务。
综上所述,多样化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缓解掌骨骨折患者的负面情绪,并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手部功能恢复更好,该护理模式值得推广应用。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