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筋调脊通络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2022-10-17魏薇薛爱荣徐鹏王新义王权亮张向阳李宁

颈腰痛杂志 2022年3期
关键词:通络腰椎间盘手法

魏薇,薛爱荣,徐鹏,王新义,王权亮,张向阳,李宁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3)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痛的常见病因之一,常反复发作,病程较长,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工作与生活。理筋调脊通络法治疗缓解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经济安全。本文通过对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分组对照研究,观察理筋调脊通络法的临床疗效,为推广应用提供参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2月本院门诊就诊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中西医相关诊断标准[1-2]。纳入标准:年龄24~65岁患者;处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缓解期;病程1~2周;发病期间未采用其他疗法;自愿接受本研究治疗方法,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孕期、哺乳期患者;突出物钙化者;伴有梨状肌综合征、干性坐骨神经痛、腰椎滑脱者;合并有腰椎结核、肿瘤者;精神疾病患者;患有其他严重可危及生命疾病者;已接受其他疗法,可能影响本研究疗效观察者。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男18例,女42例;年龄25~63岁;病程15 d~10年。对照组:男22例,女38例;年龄29~65岁;病程16 d~10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病程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理筋调脊通络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法。两组患者均每天治疗1次,14 d为一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

理筋调脊通络疗法:分三步进行。第一步:软组织病灶治疗,嘱患者俯卧位,首先检查患者腰臀部是否有软组织病灶,如压痛、结节、条索等,如有不适可在腹部垫一软枕,检查后根据患者病情在该处施以按、摩、滚、揉等手法5~10 min,频率50~60次/min,手法力度要柔和,着重在压痛点、结节、条索等病灶处治疗,力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 第二步:关节定点微调治疗,患者椎间盘突出部位不同,其体位略有差异,如L5-S1椎间盘左后突出,嘱其健侧下肢在下侧卧于治疗床,健侧下肢伸直,患侧下肢屈曲,腰椎尽量前屈,骨盆垂直于床面,医者站于患者身前,右手拇指按压于患椎棘突上以定点,左手肘置于患者左肩并将其向后下转动至最大限度后,突然加力侧扳,出现弹响声则调整成功。 第三步:经络疏通治疗,患者再次俯卧位,医者以双手大拇指或肘尖点按其腰臀部阿是穴、双侧环跳、承扶、委中、承山、昆仑等穴位,力度以患者自觉点按部位酸胀为宜,每穴点按1 min。

传统推拿:患者俯卧,医者在其腰背部先以滚、按、揉等轻柔手法缓解肌肉痉挛,然后以拇指或肘尖点压腰部及下肢相关穴位及阿是穴,以减轻疼痛,力度以酸胀为度。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后,评价两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以及治疗结束1个月后的复发率。

参照1994年《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总体疗效评价标准:治愈:腰腿痛症状完全缓解,直腿抬高试验阴性,腰椎活动功能正常,能胜任原工作;显效:腰腿痛症状减轻,直腿抬高试验达到60°以上,腰椎活动功能改善,基本恢复工作;有效:腰腿痛症状有所减轻,直腿抬高试验有改善但仍为阳性,腰部功能较前有改善,但不能正常工作;无效:症状、体征均无改善。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x2)检验进行比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 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14 d治疗后,治疗组治愈26例,显效28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中,治愈18例,显效20例,有效1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6.7%。两组间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JOA评分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相比,治疗前的VAS评分、JOA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组治疗后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JOA 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VAS、JOA评分比较

治疗结束1个月后,治疗组复发3例(5.2%),对照组复发9例(17.3%),两组复发率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中医推拿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用非手术疗法,能够行气活血、疏通经络、滑利关节、舒筋理肌正骨,从而缓解腰腿疼痛症状。治疗要求施术者熟练掌握推拿技术,并在治疗前明确诊断,准确把握适应证,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以确保取得预期的疗效。

理筋调脊通络疗法是薛爱荣主任医师结合中西医理论及多年临床实践,兼收并蓄、推陈出新,自创的一套系统治疗手法。该疗法以辩证论治、分期论治为理论基础:①辩证论治: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断为“痹病”、“腰痛病”等,多因肝肾亏虚、或感受风寒湿等外邪,或因劳损、外伤等因素,致使气血运行不畅,经络痹阻不通,不通则痛,故可见腰臀部、下肢疼痛等症状,可伴有活动受限。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推拿治疗,注重经络辨证,主张走经络、推穴道。《医宗金鉴》 中有“ 按其经络,以通郁闭之气,摩其壅聚,以散瘀结之肿,其患可愈”的记载。故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法需根据其中医辩证来选择,“理筋调脊通络法”对于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更加显著。②分期论治:薛爱荣主任医师认为,推拿治疗不能只重视手法本身,还应根据其不同病理变化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分期论治,打破了传统上中医治疗该病分型不分期的认识,针对各时期的不同病理特点,选择合适的治疗手法,可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本病急性期炎症水肿处于高峰阶段[3],手法治疗容易造成损伤。而处于相对缓解期的患者可采用合适的手法治疗,并可取得相对好的疗效。 理筋调脊通络推拿疗法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缓解期患者疗效确切[4],可增强治疗效果,有效缩短治疗时间[5],同时降低复发率。 张向阳等[6]曾运用调筋理脊通络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显著改善了患者症状,其疗效优于对照组。本研究结果显示,理筋调脊通络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率及VAS、JOA评分的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传统推拿治疗组。

理筋调脊通络法是在传统推拿的基础上重点加强软组织病灶治疗及关节定点微调,既从外松解了软组织病灶,又从内纠正了小关节紊乱,运用生物力学使突出椎间盘相对回纳,减轻了神经根粘连、压迫,从而有效缓解了神经根刺激,达到减轻或消除疼痛的作用。 该疗法中的关节调整手法靶点明确,针对性强,又因其属于微调,可避免大手法造成的损伤,故安全性更高。本疗法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且操作简便、经济安全,能够节约医疗费用,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和使用前景。

猜你喜欢

通络腰椎间盘手法
丹参通络解毒汤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组织Atg5、Beclin-1及LC3表达的影响
拟人手法真多情
滋阴养血通络贴对痛风肾蛋白尿影响的临床观察
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MRI和CT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画与理
七步洗手法
腰椎间盘的“害怕清单”
《了不起的盖茨比》多元叙事手法研究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帽子莫乱扣
通络熄风汤治疗面肌痉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