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中绝笔与文人心态探析
2022-10-17刘莹
刘 莹
狱中文学,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周秦时期。由此,更是发展出了一种独特的文学题材——狱中绝笔。从周代开始,伴随着统一王朝的建立和牢狱制度的逐渐完善,中国文学逐渐诞生了一批优秀的狱中作品,为后世牢狱文学的发展树立了典范。
一、狱中绝笔的内容
“事信而不诞,义贞而不回”是刘勰在《文心雕龙》里提出的两条标准,意思是材料信实而不荒诞,义理正直而不邪曲。狱中绝笔所记录的事大多是作者自己的亲身经历,因为“事的真”,所以才有“义的善与美”。
(一)对过往一生的总结
诗人在生命的尽头回顾自己的一生,对自己做一个盖棺定论式的评价。此时诗人难免感慨万千,或悔不当初,或无怨无悔。例如,蔡京在流放路上受尽路人奚落,然后反思自己骄奢淫逸的一生。“八十衰年初谢,三千里外无家。孤行骨肉各天涯,遥望神京泣下。金殿五曾拜相,玉堂十度宣麻。追思往昔谩繁华,到此番成梦话!”他在流放路上向居民买饮食,居民不但不卖,反而尾随谩骂。至此,他才感受到民心的重要性。到了潭州圈禁处,便作了《西江月》。词中感叹年迈无家,骨肉分离,往事如梦。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只是可惜悔之晚矣。
(二)对如今处境的描写
孔融在其狱中绝笔《临终诗》中写道:“言多令事败,器漏苦不密。河溃蚁孔端,山坏由猿穴。涓涓江汉流,天窗通冥室。谗邪害公正,浮云翳白日。靡辞无忠诚,华繁竟不实。人有两三心,安能合为一。三人成市虎,浸渍解胶漆。生存多所虑,长寝万事毕。”这是对他的死因和目前处境的分析。因为“言多”导致作者如今“事败”。短短五个字总结了作者的政治教训,表明了作者的政治态度。尽管他不能不韬晦其事,但是我们仍能感受到诗中所含护汉贬曹的微言深旨,斥谗指佞的激情愤心。
(三)对丧葬后事的嘱托
绝笔诗文中难免会涉及自己后事的安排和对子孙的叮嘱。就目前笔者所搜集到的涉及对丧葬后事的绝笔诗有172首,其中狱中绝笔有53首。虽然大多数作者出于爱护后代的缘故,要求死后薄葬。部分诗人在诗中甚至要求裸葬自己,如此先锋的意识,在古人中甚为少见。于右任在《辞世歌》中写道:“……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他嘱托家人并不需要多么豪华的葬礼排场,只需将他葬在高高的山丘上,让他可以瞭望故乡就行了。
二、狱中绝笔的特点
(一)对生命价值和存在意义的追索与思考
“未知生,焉知死。”为了克服对死亡的恐惧,作者难免会思考人生的价值,用人生价值的“不朽”来消解短暂人生所带来的痛苦和遗憾。只有在消解了对死亡的恐惧,与“自我”达成了和解与共识,才能冷静从容地走向死亡,用理性的思考来制约感性的恐惧。
(二)悲愤的感情与忧患意识
面对社会的剧烈变动,诗人们在幽深不见天日的绝境中并没有自暴自弃。有了更深重的忧患意识,对生命的价值和存在意义也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悲愤的情感在这种矛盾中一触即发,发而为万千气势磅礴的诗篇。大部分作者的临终之作体现出他在生命终点时对家国命运的关注。所以诗歌的忧患意识集中表现为对国家未来的担忧,还有少数表现为对来世的担忧。章炳麟的《狱中赠邹容》写道:“邹容吾小弟,被发下瀛州。快剪刀除辫,干牛肉作糇。英雄一入狱,天地亦悲秋。临命须掺手,乾坤只两头!”可以看到这一时期部分新时期文人的“以流血促成革命”的牺牲精神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三)“穷而后工”的体现
除了少数作者的特殊遭遇之外,牢狱应当是所有可能产生文学的典型环境中最为穷愁困顿的,狱中绝笔也是最能体现“穷而后工”这一理念的文学作品,还有什么能比站在死亡线之前更让人百感交集呢?此时诗人备受煎熬,更容易激发内心的激荡。“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当然,并非只有“穷”才能使诗“工”,作者生活安逸而作品优秀的例子历来也不胜枚举,只是相对来说,“穷困”更有利于优秀文学作品的诞生。牢狱可谓是比“羁旅草野”更能激发作者内心的激荡。因此,狱中文学也是最能展现“穷而后工”理论的最佳文学门类之一。
(四)普遍的自我修饰与自我美化
儒家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向来是文人的追求,是儒家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而绝笔诗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题材,恰恰能够更为集中地表达诗人对人生价值的看法。它往往产生于作者在死亡焦虑下的不朽追求。惟有认识到死亡意味着虚无与必然,才会产生对人间的认识与情感,促使人类为应对或者超越这种终极的虚无而追求在人间的不朽。可以说,所有的艺术与文学都产生于这种根植于死亡恐惧的不朽追求。
而为了追求死后的不朽,诗人难免在诗中进行一定的自我修饰与自我美化。诗人动辄自比为伯牙、叔齐、屈原、杜甫、文天祥等。一方面是以前人事迹来激励自己,另一方面未必没有美化自我形象的考虑。如邓得遇所说:“……彭咸故居,乃吾潭府。屈公子平,乃吾伴侣。”
三、影响狱中文学创作的因素
(一)牢狱环境
鲁迅在《华盖集续编·小引》中说道:“文学是余裕的产物。”确实,一个人处在极端环境当中是没法创作的。在物质生活有所保障时,才能谈得上文学创作。事实上,古人在狱中也是稍微有一些“余裕”的,在有余力的情况下才能写作。东汉刘桢入狱后常常独自叹息,在夜里独自怀友、伤己。白日以磨石为役,可以看出,他虽然遭受着刑罚,却还是有休息的时间。这样的生存条件当然不免艰苦,但还处于人力可以承受的阶段。在初入狱时,诗人精神状态尚可,因此才有余力去进行诗歌创作。此时创作的诗歌往往较为典雅,诗人尚有余力去字斟句酌。而在狱中经历过非人的折磨之后,诗人的精神状态较为不堪,此时创作出来的诗歌则偏于口语与通俗。
(二)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
因为狱中文学是作者与外界交流的媒介,所以外界的社会环境也会对狱中文学的创作有一定的影响。部分狱中绝笔创作于国破家亡、朝代更迭之际。新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对旧朝文人或劝降,或捕杀。而旧朝文人在战乱中并非毫无求生的希望,而是主动选择了以死亡终结战乱造成的身心之痛,并赋予这种死亡以殉国、殉节的意义。如方孝孺等人在战乱中并非没有保全其身的可能,他们选择死亡是带有一种自我成全的主动选择,这种士大夫对士节的践履具有激励与典范作用。这样的榜样在前,激励着后人前赴后继效仿。于是表现自己忠君爱国的绝命诗也就越来越多。
四、狱中文学所反映出的文人心态
(一)求生欲望的流露——企图依靠绝笔打动上位者,挽救自己的生命
不是所有人在面对死亡的时候都可以义无反顾,更多的人还是流露出自己对生命的不舍与眷念。这一心态表现较为典型的就是嵇康的《幽愤诗》。
嵇康虽然广习诸艺,喜爱老庄学说,看淡生死。但在死亡真正来临时,还是经历了一番挣扎,流露出了他对生命的眷念。名士的风骨傲气让他做不出摇尾乞怜的媚俗之举,但心中还有那么一股不甘心,不甘心就这样蒙冤死去。所以他一方面劝说自己“穷达有命,亦又何求”;另一方面又痛恨昏君听信谗言,让自己蒙冤下狱,同时也无法彻底放下凭一番坦荡陈词让自己沉冤昭雪的一丝期盼,于是在这种复杂纷乱的写作心态下完成了《幽愤诗》。
(二)决意赴死、杀身成仁的决心
在众多绝笔诗词中,“以死明志”的例子比比皆是,谭嗣同《狱中题壁》、瞿秋白《偶成》都是著名的例子。方孝孺《绝命诗》写道:“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 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犹。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呜呼哀哉,庶不我尤!”方孝孺在绝命诗中先痛斥了朱棣的大逆不道,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使得无数百姓流离失所。他宁愿被杀十族,也不愿向朱棣低头,换取金山银山、高官厚禄。不仅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扬的爱国主义精神,还将临终诗的思想境界从个人的悲哀中解脱出来,转而上升至国家和民族的层面,他们为国家的尊严而战,为民族的荣誉而战,展现了大无畏的士大夫情怀。
(三)自我宽慰、舒缓压力的心理
在越来越临近死亡的时候,诗人心中难免会犹豫,会盘算,会动摇。而这时候一旦有人给出可以生还的条件,那么诗人的心理肯定会越来越波荡起伏。由此可见,狱中绝笔中出现的大量议论,不但是作者对生者表白自己的心迹,更是用于说服自己。比较著名的有南明瞿式耜、张同敞被捕入狱后,二人诗歌唱和。瞿、张二人在狱中留下诗歌共54篇。有关二人狱中唱和的讨论研究极多,但学者多关注组诗的爱国精神与忠义气节,这当然是它的情感中心。但是,其中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价值的思考与对生命的眷念与热爱。他不断写诗,并且数量多达39首,这个现象本身就说明了他的犹豫。人只有在反复犹豫的过程中才会反反复复惦念、思考、权衡利弊。他内心各种煎熬不足为外人所道,于是他就只能反复作诗,来坚定自己为国殉葬的决心。
五、绝命诗的流传、影响与价值
在大多数情况下,作者的创作并不是作品流传的充分条件。作品的记录与流传,有时需要依靠他者的剪辑与宣传,这就产生了再创作与二次解读的可能。
(一)作者在临死前有意识地以绝笔诗投寄赠别亲友,使诗歌得以流传与保存
例如明末张煌言被清军俘虏入狱时,他有意识地拜托在旁官吏记录下自己的绝命诗:“我年适五九,复逢九月七。大厦已不支,成仁万事毕。”除此之外,对于旁人赠诗的要求有求必应。似乎有意通过为他人书写自己的诗,以达到教化人心的目的。这样,作品的流传变相有着作者的参与和督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作品的原貌。
(二)后人的回应与仿效会产生叠加效应
在我国,爱国诗人不胜枚举,但较为著名的要数屈原、杜甫与文天祥等人。文天祥在狱中写了几百首作品,其中较为出名的有《正气歌》并序、《过零丁洋》等。在《留取丹心照汗青——历代诗人咏文天祥》一书中集中搜集了历代文人对文天祥的附和、赞美和向往之情,后人时常借其诗歌用以自勉。随着越来越多的诗人接受并作诗以附和文天祥,他的作品遂成为爱国的典型,本人也成为忠君的代表,那么他诗歌的社会效应也就水涨船高。
(三)作品择选后进入读者视野,择选者便成为作品流布的参与者与创作者
如姜烁在《千古英雄绝命辞》中选取了从先秦到近现代,共130位作者210首绝命诗。但是从书名及内容中可以看出作者的选择标准有很强的政治性。从先秦到晚清近五千年的时间跨度,入选的仅有28位44首绝命诗,而晚清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入选的则有102位166首作品,他们大多是在革命中牺牲的革命烈士。比例并不均衡,可见编者选择的都是富有家国情怀的英雄,而并不着重于平民的绝笔诗。
六、结语
生与死是任何人都无法逃避的,因此面对死亡的态度诗非常值得我们去思考。狱中绝笔,既是个人的,又是时代的。诗中表现了他们视死如归的英雄气魄、舍生取义的自觉精神,也有情感上的犹豫反复,更有看淡生死的淡然从容。通过它们,我们看到不同时期人们的精神风貌。读后不仅令人动容,而且引人深思。许多作品至今仍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