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王玉亮创作的传统文化元素

2022-10-17陈艳华

名家名作 2022年10期
关键词:杏儿仁爱传统

陈艳华 王 欣

王玉亮,内蒙古作家协会协会员,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作协副主席,现为克一河林业局职工。已发表文学作品近200万字,小说《猎神》和《铁肩》是其代表作,《铁肩》的姊妹篇《铁脊》2021年被列为自治区重点文艺创作项目,将于2022年出版。王玉亮不是鄂伦春族,但是他的创作却是站在鄂伦春大地之上对各族儿女生产生活状态的描摹与叙说、讴歌与思考。他以熟悉的人事为书写对象,在精心创设环境、塑造人物、表现时代主题的同时,尤其注重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文学创作是文化符号的载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弘扬的重要渠道之一,这就要求文学创作者要时刻对传统文化内蕴的追求当作自己的使命。作家王玉亮从小喜爱古典文学,四大名著多遍通读,经史子集多有涉猎,深谙新时代文化思想的要义,所以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仁、义、礼、智、信等了然于胸,并深深影响了他的创作理念,反映到作品中即是对“讲仁爱”“守诚信”“尚和合”等传统文化思想精髓的承续。

一、无处不在的“仁爱”

仁爱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孔子提出仁者爱人,也就是说“仁”的核心是“爱”。首先是伦理亲情之爱,“入则孝,出则悌”“敬长”等。后来的儒家仁爱思想有所发展,将仁爱扩展为推己及人、博爱他人,“老我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甚至是泛爱万物。在王玉亮的小说《猎神》和《铁肩》中,对“仁爱”思想的表现无处不在。

(一)爱家人

对长辈的孝顺和对兄弟姐妹的关爱,在两部小说中俯拾皆是。在《铁肩》中,大兴安岭采伐作业连红旗连的连长周山,为了完成国家下达的采伐任务,恪尽职守,很少回家。老母亲患了老年痴呆,但是他不能尽孝。有一回他从采伐连带回来四个热乎乎的包子,看着母亲像个孩子一样狼吞虎咽地吃下三个,这个钢铁一样的汉子攥着母亲骨瘦如柴的手,眼丝变红了。然后他看着媳妇,心里很惭愧,觉得包子带少了。媳妇说,娘吃着就行了,以后的日子长着呢。就在这时候,老母亲“哆哆嗦嗦把最后一个包子用布兜包好,塞进被子垛里,呜咽起来,‘树儿最爱吃大包子了,我给他留着。’”“树儿”是周山的乳名,当母亲失去了对世间所有的记忆,她唯一能记得的是她的儿子;当母亲失去所有的自理能力,她用仅有的一点力量包起的是一颗爱子如初的慈母之心。“仁者爱人”,天下之大,母爱最圣洁;世间之大,儿子忠孝不能两全的焦灼与无奈亦是爱的表现形式之一,若母亲意识清醒,大概也会全力支持儿子为国家尽责,因为那是母亲最大的骄傲;所以妻子给予深深的体谅,并无言地替周山承担起孝敬母亲的责任,不计较,不抱怨,以贤良赋予深情……王玉亮以朴素无华的文字书写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浓郁芳馥的父母亲情之爱,这也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的原始密码。

(二)爱他人

王玉亮的另一部小说《猎神》中,除了父母手足亲情之爱,还写了对他人的爱。比如乌热松从大熊嘴里救下“我”的命。猎神乌热松的出场是毫无光彩的,他酗酒成性,每天除了喝酒就是睡觉。“我”看不起他,甚至当面羞辱他。但是当我遭遇大熊袭击之时,乌热松毫不犹豫出手相救并无声离开。还比如“我”替额根提受过。“我”和小伙伴都被抓进了日本人的“山林队”,有一天额根提故意把门口挂着的一面太阳旗当作了擦脚布,被日本人发现,要把额根提送给饥饿的狼狗吃掉。我勇敢地站出来“顶罪”并承诺多给日本人打猎物,日本人应允但是剁掉了“我”两根手指作为惩罚。再比如艾娜婶婶的救人。在“我”叔叔依嘎布和乌仁吉汗的婚礼上,日本鬼子来搜捕一个抗联战士。而他们当时并不知道叔叔依嘎布就是抗联的人。但是艾娜婶婶深知日本人善于伤及无辜,所以面对黑木少佐的挑衅,艾娜又一次挺身而出,她说是自己在和奇克图结婚,迷惑了鬼子,解救了依嘎布夫妻。而艾娜自己又是信守承诺的人,所以她不得不和奇克图真正结为夫妻……对他人的爱,如果是举手之劳的雪中送炭,那已经是情分。如果是危难之际的舍己为人,那绝对是仁义。王玉亮描写的这三个情节,实际上彰显的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仁大爱。

(三)爱国家

笔者认为,儒家的“仁爱”思想,不仅涉及亲人、他人、社会,还可以指爱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王玉亮在他的《猎神》对普通百姓的家国情怀做了很好的诠释。日本侵略者进入鄂伦春之后,将当地的青壮年男子按地区编成“山林队”,军事训练,企图用这支“山林队”去对抗东北抗联军队。在日本侵略者的高压之下,鄂伦春人依然表现出坚忍顽强的爱国精神。绍保主动迎战日本武士小坂正雄,“绍保也许真的打不过小坂,但那时的绍保是只红了眼的复仇之虎,他是以必死和必杀的心对待眼前的对手。”可以说在士气上,绍保是继承了鄂伦春人的骁勇血性,那是他内心对日本侵略者刻骨仇恨。这种仇恨,在《猎神》中多有表现。父亲霍查布冒着杀头的危险把两个抗联战士带回家,母亲彦扎布帮忙救治;两个战士受伤过重救治失败,遵从小战士的遗愿,把他们土葬。“我只是闷头用铁锹挖坑,我挖好了一个坑,阿麦也挖好了,不同的是,阿麦用的是双手,回来后我才看清阿麦的手——鲜血淋漓。”可以想见父亲内心的愤恨有多么的强烈!猎神乌松热不是抗联的人,但是他一直在暗中帮助抗联抗日。他以一个民间英雄身份出现,他出神入化,在苍莽临海间如侠客一样自由穿行。他枪法精准,枪响之处必是日本鬼子的尸体。他保护老百姓和抗联军人,行侠仗义,不留名姓,江湖人称“黄毛”兄弟,是艾娜婶婶眼中“黄色的火焰”……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乌热松即是如此。

而《铁肩》,通篇就是爱国主义的赞歌。小说的扉页如是:“谨以此篇献给为开发建设新中国大兴安岭林区奉献青春、汗水乃至生命的各族儿女,向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这一序言,为整部小说定下了基调。什么是铁肩?小说借用“老爷子”之口回答:“当一个人心怀家国的时候,不论能力大小,不论是抬杠还是做其他任何行业,只要心中有一份沉甸甸的职责担当,就已经是真正意义上的铁肩了。”可以说,和《猎神》比起来,王玉亮的《铁肩》在仁爱思想的表现上更宏阔——直接上升到家国的高度,而周山这个红旗连的连长必然被赋予了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精神气质。战争年代,他带领战士们冲锋陷阵,成就了钢铁之师是美名;转业后,他和队伍一起开赴大兴安岭,为社会主义建设继续奉献青春和热血。包括红旗连的其他兄弟,可能他们不如周山高大,但同样都是表现了不同程度的爱国,量有别而质相同。

二、熠熠生辉的“诚信”

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可以发挥作用的空间包括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等。王玉亮的两篇小说对诚信传统的承续,在以上三个领域都有表现,但最主要的还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守承诺。

《论语·为政》中,孔子提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告诉世人诚信是人与人建立关系的基础,一个不讲诚信的人,大概很难取得成功。《铁肩》塑造了一系列铁骨铮铮的大岭英雄,他们各具特色,但其中的一个共性就是言而有信。杏儿的父亲是周山的战友,在一次抬杠上大跳的时候,一个兄弟“滑杠”了,杏儿的父亲及时发现并发出信号,其他五个人包括周山才有了防范,没有伤及性命,但是杏儿的父亲折下了大跳,被反弹回来的木头砸中,当场死亡。后来周山收杏儿为干女儿,他把这个干女儿视如己出、疼爱有加。杏儿爱上了援疆大学生王志杰,周山作为干爹,经过对王志杰的考察之后很是赞成。可是后来王志杰一封绝交信终止了与杏儿的爱情,杏儿肝肠寸断,干爹周山决定去找王志杰算账,小说中有这样一段周山的独白:“孩子,干爹对你死去的父亲,咱的兄弟,咱的亲兄弟,咱大岭的英雄早有承诺,这辈子干爹可以任人宰割,可咱的丫头绝不能受人欺负,绝不能,半点都不行!如果做不到,咱死了也没脸见你的父亲,没脸见咱大龄的英雄!干爹是啥样的人、啥样的脾气你知道,你不用拦,拦也拦不住!”这一情节很典型地对接了一诺千金的精神传统。

杏儿是个幸运的孩子,不但有干爹的疼爱,更是深得红旗连所有男儿的青睐。在王志杰没来之前,隋文友是其中最优秀的一个。他喜欢杏儿,平时很关心她,也勇敢地向杏儿表白,说自己爱杏儿如同自己的生命。但是杏儿喜欢的是看起来更文弱的王志杰,隋文友很受打击。但是后来当杏儿遭遇大熊攻击将入熊口之际,及时赶到的隋文友义无反顾地冲上去,替杏儿充当了大熊的食物。隋文友的行为生动诠释了“轻生死重然诺”的传统文化精神,令人动容。

王志杰是支援边疆的医科大学生。他和杏儿两情相悦,盟誓终身相伴。可是在即将举行婚礼之前,他查出了晚期胃癌。他深知杏儿的个性,必将会为了他的幸福飞蛾扑火,所以他毅然决然给杏儿写了绝交信,说自己移情别恋并即将回北京,让杏儿自行处置。也正如他所料,杏儿果然决断地把自己嫁了出去。王文杰偷偷去了她的婚礼现场,并在婚房之外静坐了一宿,然后忍痛离开……干爹周山愤然不平,去找王志杰要说法,可是等待周山的是王志杰的绝笔,至此,干爹方才恍然大悟。而且,王志杰在信中告诉周山永远不要告诉杏儿真相……《铁肩》绝对是一部盛满诚信的作品,可能有读者会觉得这个结局有落入俗套之嫌,笔者要说的是,那是1965年的中国,那是天寒地冻的大兴安岭,那份爱情经历了生死,那份诚信山高水长。

三、飞扬灵动的“和合”

“和合”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孔子在《论语·学而》中的“礼之用,和为贵”,是从处理事务的准则的角度提出的。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从阴阳和合的角度提出了宇宙万物的基础。实际上先秦圣哲们探讨的是万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和合”思想,他特别提出了“和合”思想还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古人认为“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这是古人对人与自然应和谐共生观念认识的明证。在《猎神》与《铁肩》两部作品中共同飞扬着一个灵动的音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合”思想中的人与自然和谐的宣扬。

在《猎神》中,写了一次很悲壮的狩猎。父亲霍查布带着“我”心爱的猎狗库列去打猎,遇到了一头大棕熊。本来凭着父亲和库列之间的默契配合,拿下棕熊不在话下。可是当父亲看清了大熊圆鼓鼓的肚皮,他突然发现那是一头有孕在身的母熊。在鄂伦春的祖训中,每一个猎手都要牢牢谨记“三不杀”:“不杀揣了崽的动物(猎取鹿胎盘除外);不杀正交配的动物;不杀幼小没长成的动物。”父亲是一名优秀的鄂伦春猎手,他当然知道这些祖训,所以他给库列下达了停止进攻的命令,可是库列求胜心切,没听见主人的命令,冲向大熊,二者激烈交战,虽然好几回都有机会射杀大熊,但是父亲知道,他不能开枪,而库列根本听不见父亲撤退的命令,最终,库列被熊掌拍死,父亲霍查布悲痛欲绝……这个情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万物有灵、众生平等观念的具体显现。尊重自然,尊重万物,也就是尊重人类本身。

作品中还写到一个细节:钦怕特别擅长射杀狐狸,但是鄂伦春猎手轻易不会射杀狐狸和黄鼠狼。所以“我”劝阻钦怕,但是钦怕不听,执意杀死了一只漂亮的狐狸,甚至当时红狐流着泪乞求钦怕都不放过。多年之后,人到中年,钦怕平地走路摔断了腿,从此每到阴天下雨钦怕就腿疼得嗷嗷直叫。小说中这个故事是“我”讲给我的儿子乌那坎的,他进山打狐,着魔了一般,“我”是用这个故事来警示他。小说的这个细节处理得很巧妙,它不是引导我们去探究钦怕的断腿和打狐之间是否有必然联系,而是以美育的方式来启发读者人与自然的和谐、天地万物的“和合”是需要人人守护、时时守护的。

四、结语

读王玉亮的《铁肩》和《猎神》,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临海气息,深呼吸,细细品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仁义”“诚信”“和合”之思想精华才是其悠长的后调。这正是王玉亮本人的文化底蕴和时代思考的合力迸发。实际上,王玉亮创作的传统文化元素,还表现他对中国文学叙事传统的继承上,比如虚实相生的技法、方言俚语的运用、英雄叙事的创新等,由于篇幅所限,这几点将另作他论。

猜你喜欢

杏儿仁爱传统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山杏儿
酸甜可口的杏儿 等
仁爱篇(上)为人撑伞
仁爱来到我身边
少年力斗传统
Unit 2 Topic 3 of Book 3 (仁爱版)教案设计
找个地方完婚
清明节的传统
飞起来的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