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梦生诗词春意盎然

2022-10-17刘邦民

名家名作 2022年10期
关键词:春意春雷新意

刘邦民

春天,万物复苏,草长莺飞,百花争艳。这个缅怀亲人、踏青访友的季节,一直是人们享受青春与生机、追思与感恩、歌颂与赞美的日子。

咏春之诗,古来有之。

唐代诗人白居易咏春诗——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这首咏春诗主要的艺术特色,是既写出了浓郁的春意,又写出了自然之美。诗人把感情寄托在景色中,字里行间流露着愉悦轻松和对西湖春色新鲜的感受。)

宋代诗人黄庭坚咏春诗——

半世交亲随逝水,几人图画入凌烟?/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欲解铜章行问道,定知石友许忘年。/脊令各有思归恨,日月相催雪满颠。

——《次元明韵寄子由》

(黄庭坚这首咏春诗中间两联,一写景,一议论,写景时流丽绵密,议论时疏朗有致,轻重虚实,比照清楚,一直被人当作律诗的样板)

明代思想家教育家朱熹咏春诗——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 日》

(此诗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全诗寓理趣于形象之中,构思运笔堪称奇妙。)

写出物候的景致特点,写出春天的勃发盎然,写出亲友的慈爱难忘,写出诗篇的特点新意,一直是诗人们所孜孜追求的。

诗人梦生近期写的几首关于春天的诗作,细品后,感觉颇具特色,充满新意,特分析与读者分享。

春雷:自然演绎交响曲

窗天初亮,惊雷笑,春来早。新叶舞姿菲,云雨风情调。闪电穿晨过,谁见花枝俏?洗精神,天不老。绿青娇色,催艳花相照。

收冬拾残, 修雪痕,灵机巧。起浪冲江湖,模拟惊弓鸟。复琢丹心在,乘梦播奇妙。悠然意,怀志抱。风光几度,唯有春雷晓。

——《谢池春慢·春雷》

一次春雷,给我们带来——

听觉:“窗天初亮,惊雷笑,春来早。”

视觉:“绿青娇色,催艳花相照。”

感觉:“闪电穿晨过,谁见花枝俏?洗精神,天不老。”

复合情感:“悠然意,怀志抱。风光几度,唯有春雷晓。”

《谢池春慢·春雷》带给我们的通感快意犹如一支交响曲,滋润心田。

整体来看,《谢池春慢·春雷》这首词,意象丰富,细节微妙:“新叶舞姿菲,云雨风情调。”;语言清新明快,比喻生动,妙句迭出:“起浪冲江湖,模拟惊弓鸟。复琢丹心在,乘梦播奇妙。”;构思精致巧妙,新颖别致:由春雷—春雨—春景—春思—春情—春雷,层层递进,逻辑分明,让人一咏三叹,好不惬意!

新颖别致,新意突出,通感妙用,自然现象与心境感受重合,准确的描绘、巧妙的表达,是《谢池春慢·春雷》最大的艺术特色。

春雨:涓涓催物芳草幽

春雨绵绵催物醒,涓涓朝夕韵无声。/游移冰雪散成绮,化作点滴留住情。/舞秀添芳洗绿彩,含娇滋润显精灵。/寻幽浏览知何处,漫遍龟蛇山更青。

——《春 雨》

舞雷戏雨读春意,织锦游仙画绿皮。/虽到夕阳描色彩,却留晚月染文犀。/青青芳草幽波兴,嫩嫩新苞藏奥谜。/品味花香梦幻处,方知微妙这般奇。

——《春 意》

伴着雷声,春雨潇潇而下。梦生笔下的春雨:是绵绵,是涓涓;是残存冰雪里散开的旖旎,是催生泪滴的情愫。

这想象,奇特且含新意。

想象是在已有的材料上,经过新的综合而创造出的新形象的心理过程。高尔基说:“艺术是靠想象而存在的。”的确如此,再看梦生春雨中的“舞秀添芳洗绿彩,含娇滋润显精灵。”诗作者就像一个导演,按照剧情指挥调度着春雨,一会儿舞秀,一会儿洗绿,一会儿含娇滋润,这个时候的春雨,已经就是一个小精灵了。显得特别灵气,特别的可爱,特别的人性化。这,就是梦生《春雨》想象散发出的艺术魅力。

诗歌《春意》也是想象大胆,你瞧:“舞雷戏雨读春意”,读什么“春意”?“青青芳草幽波兴,嫩嫩新苞藏奥谜。”这春意,也是芳草青青,新苞嫩嫩,虽是想象,但描绘准确,意象鲜明。“品味花香梦幻处,方知微妙这般奇。”这心里的感受,独特而微妙。读完《春意》我们方知想象的大胆、魅力四射。

清明:默哀落地土中凄。

清明时节雨纷纷,扫墓人群欲断魂。/含泪含情含意苦,默哀默语默言深。/ 追思满满忆亲影,怀念沉沉拜祖坟。/祭后聚餐品老酒,味浓还是杏花村。

——《清 明》

刻骨追思欲泪滴,一年一度一周期。/忆恩似海今胸涌,达爱无疆昨目迷。/遐想升空天上美,默哀落地土中凄。/阴阳隔起人间念,万语难言分外奇。

——《追 思》

人间四月,草木芳菲。既是踏青赏花时节,也是追思扫墓的日子,古今如此。写清明祭祖扫墓的诗词有很多,最著名的还是晚唐诗人杜牧的《清明》。同样写清明,怎样写出新意,很考验诗人的“诗性”。梦生先生是这样演绎的:“清明时节雨纷纷,扫墓人群欲断魂。”第一句借用杜牧诗的开头。梦生的清明,以此开头,是借用。关键的是“扫墓人群欲断魂”这就将镜头对准了:扫墓人。比之“路上行人”更具体。“含泪含情含意苦,默哀默语默言深。”颔联,承得自然,对仗工整,新意迭出。“追思满满忆亲影,怀念沉沉拜祖坟。”情感的闸门打开无法制止,亲人生前的影像,萦怀脑际,无法释怀。情义深深,怀念沉沉。诗歌最后一句“味浓还是杏花村”,既是对前文的呼应,也是对杜牧诗作的借用,更是对扫墓人心境哀伤的描写:借酒消愁、消哀伤。《清明》是学习杜牧诗歌的心得,也是梦生先生创意新的尝试。《追思》,是对《清明》的展开与续写:“忆恩似海今胸涌,达爱无疆昨目迷。遐想升空天上美,默哀落地土中凄。”

《清明》《追思》艺术特色重在一个“情”字。

感情是诗歌的生命。我国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清明》《追思》这两首诗,其描绘的意象,都能借用出新,都饱含着深情厚谊、款款深情,这是《清明》《追思》所以能感染人、打动人的地方!

读柳送梅:难忘雪花相伴日。

默读湖边柳。水照头、影书波抖。

字里行间走。巧然一道题,万字文透。

校色逢春学争秀。

悠枝不别扭。悟性爽、随风光撩逗。

浪丝漫漫,含蓄难留守。

朗声诵激发,扪心重揍。唯有柳中智长久。

——《归田乐·读柳》

这首《归田乐·读柳》一词,笔者读来,感觉“朗声诵激发,扪心重揍。唯有柳中智长久。”应该是诗人所要表达的内涵。古人赠别,诗人一般用的是:折柳寄意。梦生的“读柳”是诗人与杨柳的对话及对曾经美好岁月的回顾。“默读湖边柳。水照头、影书波抖。”在杨柳树下,作者想起“巧然一道题,万字文透。”于是感叹道:“校色逢春学争秀。”

美好的学生时代,难忘的学习生涯。细细品读,我们也会为作者营造的读柳思昔氛围所感慨。

寄意杨柳写出的新意,值得我们学诗人好好品读。

春雨送寒梅,感动残冰滴泪飞。难忘雪花相伴日,垂垂,卸下芬芳岁月催。

秋夏不追随,回忆容颜独自菲。品味孤单留守季,书眉,期待新装冬再归。

——《南乡子·送梅》

梅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首,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列为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赞美、歌颂梅花是许多文人雅士特别是诗人的爱好。梦生的《南乡子·送梅》从另一个角度写梅,写出了新意。“春雨送寒梅,感动残冰滴泪飞。”用春雨来送寒梅,竟感动了残冰,使之“滴泪飞”,拟人化的春雨、残冰烘托出“梅花”的高洁,使得梅花“难忘雪花相伴日,垂垂,卸下纷芳岁月催”,梅花与残冰、春雨互动的情景也就出来了。

“秋夏不追随,回忆容颜独自菲。”“书眉,期待新装冬再归。”

这是借梅花之口,写出诗人独立思考,芳香寒冷的人生。《南乡子·送梅》一词,新意迭出,值得借鉴。

从春雷、春雨、春意;清明、追思;读柳送梅,这组写春天的诗词中,我们欣喜地看到,诗人梦生对诗词写作有了更深的感悟,更独到的见解,诗词创作新意雅致,佳作频出,实在是读者之幸。

写出了以上对梦生先生诗作的赏析后,感觉有必要简略梳理一下他的诗歌的审美艺术和语言特色,这样读者会对梦生所创作的诗歌有较为全面的了解,欣赏起其他的诗作会有所启迪。

首先,梦生所创作的诗歌,其诗歌营造的意境,可以品味到其深受儒家人文思想的影响。

儒家以善为美,强调善与美的统一,故而孔子提出“尽善尽美”。 以善为美所强调的是,美的标准一定要包含道德的因素,美的追求必须与善的目的相一致。中国诗追求的是内涵美、情志美、人格美,这些美学里面,都包含道德的美——善,而后才是形式美。梦生的诗作,几乎每一首诗和词,都能体会到善与美:

《清明》“含泪含情含意苦,默哀默语默言深。”

《归田乐·读柳》“默读湖边柳。水照头、影书波抖。字里行间走。巧然一道题,万字文透。”

《南乡子·送梅》中的诗句“春雨送寒梅,感动残冰滴泪飞。”“书眉,期待新装冬再归。”

我们可以从这些词句中,体会到诗人那种感染人的伫立,催人向上的积极心态,表达了诗人的人文情怀,感受到了与人为善的美。

其次,他的诗词审美体现在其意象情景组合变化上的虚实相生。

诗离不了情与景的组合变化。明代诗人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谢榛对情与景的互动说得十分透彻:诗由情胚而孕育,借景媒而表现,情胚与景媒交融契合,才产生诗的意境。“融情入境”,可以说是诗词创作中最为常见的表现手法。

梦生的《春雨》诗中有:“游移冰雪散成绮,化作点滴留住情。”诗人将情感在冰雪中游移,并任其散成美丽和美妙,接着又互动,“化作点滴留住情”,诗人状物移情、“融情入境”;虚实相间,情景互动,创作的诗句给人以美妙的视觉享受与遐想。

诗歌《春意》中,也充满情景组合的诗句。请看:“舞雷戏雨读春意,织锦游仙画绿皮。”在诗人的感觉想象中,雷可舞、雨能戏,这些动作完全拟人化,将人的情感通过“雷、雨”的意象惬意地表达了出来。缘境生情“融情入境”,将诗歌的这一表现手法演绎得淋漓尽致。

再次,在语言特色上,无论是词作还是诗歌,梦生的诗作没有艰涩难懂的字词,也没有佶屈聱牙的“生词造句”。就以我们以上的诗词为例,他的诗词语句,明白晓畅、清丽素雅。

“窗天初亮,惊雷笑,春来早。新叶舞姿菲,云雨风情调。绿青娇色,催艳花相照。”“收冬拾残, 修雪痕,灵机巧。起浪冲江湖,模拟惊弓鸟。复琢丹心在,乘梦播奇妙。”

这首《谢池春慢·春雷》对景物的描写,情感的宣泄,把握得十分准确。情景交融中,语言明白晓畅。“简洁”的语言,魅力的意象,使我们对这首诗营造的意境心之神往。

诗歌《春雨》中,对春雨的描写“春雨绵绵催物醒,涓涓朝夕韵无声。游移冰雪散成绮,化作点滴留住情。”体现了诗人语言运用的功底。

一场司空见惯的春雨,经过诗人清丽素雅的描摹,就放射出五彩缤纷的芬芳:春雨催物醒,是绵绵的;早晚润无声,是涓涓的。游弋在残冬里的春雨,散落成美丽美妙的情思……

清丽素雅的语言,情景交融的组合,拟人、比喻、夸张手法恰到好处的运用,使我们对《春雨》有了更深刻具体的感受。

诗歌《春意》中“舞雷戏雨读春意,织锦游仙画绿皮。青青芳草幽波兴,嫩嫩新苞藏奥谜。”简洁的语言,形象化的描写,使得我们读起来十分带劲。

词作《归田乐·读柳》,对语言精到的运用,值得一叙——

词作开始“默读湖边柳。水照头、影书波抖。”诗人一番描写后,紧接着“字里行间走。巧然一道题,万字文透。”讲故事似的语言,白描的手法,将读者引入校园浓浓的学习氛围“校色逢春学争秀”夸奖似的对学子们比学赶帮超的情景进行了描述,“悠枝不别扭。悟性爽、随风光撩逗。”好一番解开困惑时的“顿悟”时的形象解说!“浪丝漫漫,含蓄难留守。朗声诵激发,扪心重揍。唯有柳中智长久。”一种醍醐醒脑似的喜悦“朗声诵激发,扪心重揍。”诗人对语言的运用的确是功夫了得,让人感慨,收益良多。

不同的艺术有不同的语言,诗歌的语言应该是简洁、凝练、含蓄,富于建筑美和音乐美。高级一点的,讲究独到。唐代“苦吟”诗人贾岛写诗,为追求语言的独到:“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对语言的匠心独运,可见一斑。另一位唐代大诗人杜甫,对语言的追求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这个“不休”,其实是对语言讲究独到,并能恰到好处地运用。

笔者欣喜地看到,梦生先生对语言技巧掌握得十分娴熟,因而创作的诗歌语言运用能恰到好处。

猜你喜欢

春意春雷新意
惜物
花事
CT及MRI在腰椎管狭窄症诊断中的应用
春意
惊蛰吃什么
春意客厅
一点新意,一点乐趣
早春
经典款也能穿出新意
闻香知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