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群文阅读互助学习策略应用

2022-10-16马月琴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2年8期
关键词:群文阅读策略研究阅读教学

马月琴

摘要 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活动项目,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重要影响与关键作用。为更好地发挥阅读的教学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语文教师就必须加强对有效阅读教学策略的探索与实践。本文将结合阅读教学经验,对群文阅读互助学习策略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与实践方法展开探索与分析,旨在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关键词 阅读教学 群文阅读 互助学习 策略研究

群文阅读互助学习模式指的是以某一主题为核心所展开的“多文本”阅读互助学习模式。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合理地应用群文阅读互助学习模式,不但能够有效地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丰富学生的阅读量,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语文综合素质的发展同样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初中语文教师必须重视群文阅读互助学习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有效提升语文阅读教学效率,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巧妙选题,提升学生阅读学习效率

若想确保初中语文群文阅读互助学习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就必须重视群文阅读选题的优化。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内容的变化去选择合适的群文阅读主题,并保障选题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在有效激发与调动学生群文阅读互助学习兴趣与积极性的同时,促使学生能够在群文阅读的过程中实现对文本内容的深度思考与探究,进而有效地提升与增强学生的阅读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壶口瀑布》《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登勃朗峰》等几篇课文后,教师就可结合这几篇课文的核心内容,以“游记撰写”为主题组织学生展开群文阅读互助学习。首先,引导学生总结与分析这几篇课文的写作特点。《壶口瀑布》采用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壶口瀑布”磅礴雄壮的气势,用以小见大、借景抒情的手法表现出黄河无坚不摧、无往不胜的坚韧刚强精神;《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再现了高原生活的艰难、冰塔林的美丽奇观,以时间为顺序组织与整理材料,结构条理清晰明了;《登勃朗峰》借助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了在阳光下山峰色彩明丽,彩霞满天的景象,并在字里行间传达出作者对美景的喜爱与向往。这三篇课文均采用了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以“游记”展开群文阅读互助学习时,可重点引导学生分析与探究文本内容中所传达出的情感,全面掌握这一写作手法。其次,结合选题为学生提供群文阅读互助学习文本。可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为学生推荐现代文,譬如余秋雨的《莫高窟》、朱自清的《船桨声里的秦淮河》、徐志摩的《巴黎鳞爪》等等,以此来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丰富学生的阅读量,促使学生更为深入地把握借景抒情这一写作手法的特点与运用技巧。在此基础上,还可结合学生的古诗词阅读经验引导学生阅读《小石潭记》《赤壁赋》《游天平山记》《岳阳楼记》等等,让学生多角度欣赏不同的文字表达,促使学生得到丰富的学习体验与感性的阅读认识,进而更为细致与全面地掌握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提升写作水平。最后,教师要鼓励学生结合群文阅读学习经验与生活经验展开游记作文写作,促使学生在读写结合的互助学习中实现阅读感知的升华,进而在有效提高学生阅读学习效率的同时,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合理设疑,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

提问是初中语文群文阅读互助学习中的关键教学手段。合理、有效的教学提问不但能够有效地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也有利于集中学生阅读学习注意力,提升学生的群文阅读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在组织群文阅读互助学习活动时,要重视课堂教学问题的合理设计,促使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实现深度学习。

如,在学习《社戏》《春酒》两篇课文后,教师以“民俗”为选题组织群文阅读互助学习活动,引导学生阅读《云南的歌会》《吆喝》《变脸》等文章,通过设置教学问题的方式促進学生实现深度学习。一方面,教师可结合群文设计问题。如“这五篇文章主要描写了什么?有什么写作特点?《社戏》展现了怎样的童年生活画面?《春酒》中表现了怎样的故乡风俗之美?人情之美?《吆喝》《变脸》中传递了怎样的民俗文化?从《云南的歌会》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等等,引导学生在阅读与鉴赏的过程中更为深度地把握文本中传递的民俗风情,在有效拓宽与丰富学生阅读视野的同时,促使学生在问题的启发下实现思维能力的发散与活跃,进而在全面把握文章重难点的基础上,发展语文核心素养。另一方面,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与认知特点,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这五篇课文都在字里行间传递了对中华传统民俗的热爱之情,那么这五篇文章分别采用了哪种写作手法抒情的?除了这五篇文章所描写的民俗文化外,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民俗的文章?它们都有什么特点?”以此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篇目,展开阅读学习。教师还可通过设计问题“你在生活中见过哪些民俗文化?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等,来促进学生小组合作思考与探讨,促使学生在交流与沟通中实现对中华传统民俗文化的深度感知,有效提升与增强学生阅读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提升。

三、注重联系,拓宽学生知识视野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群文阅读互助学习模式是存在一定的教学难度的。因此,为保证其教学效益最大化,教师在选文时就要注重文本内容之间的联系性,不仅要确保内容丰富多元,同样也要重视题材的丰富多样。在有效拓宽学生阅读知识视野,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促使学生的文本鉴赏能力与审美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与培养,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例如,在以“人性的认识”为主题的群文阅读互助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孔乙己》《变色龙》《我的叔叔于勒》,还可鼓励学生阅读《皇帝的新装》《女娲造人》等童话故事;《杞人忧天》《杯弓蛇影》《赫尔墨斯和雕像者》等寓言故事;《罗生门》《生活与命运》等小说;《择友》《泊秦淮》《七步诗》等古诗词。以群文阅读的选题为切入点,选择多种体裁、内容不一的文本供学生展开群文阅读互助学习,不但能够更为有效地拓展与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也有助于学生在欣赏与分析不同语言表达的过程中,实现对文本内容的深度思考与探究分析。这对学生辨证思维能力的发展与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起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还可鼓励与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群文阅读文本内容展开深度的剖析与解读,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来强化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例如在引导学生阅读《孔乙己》一文时,教师就可将其与《祝福》《藤野先生》两篇课文对比,向学生提问“这三篇课文都出自鲁迅先生之手,其文章风格有怎样的特点呢?”学生在问题的启发下自觉收集与整理鲁迅先生的文章,在沟通与交流中分析与掌握鲁迅先生的写作特点。

总之,初中语文教师必须重视群文阅读互助学习模式的应用,把握群文阅读教学主题,创新与优化群文阅读教学形式,有效提升与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效率,助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系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立项课题《指向语言审美力的初中语文群文阅读实践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02IJY14-L14]

[作者通联:江苏无锡市宜兴市桃溪中学]

猜你喜欢

群文阅读策略研究阅读教学
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