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麻醉方式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感染与免疫功能及血清IL-6和TNF-α水平的影响研究

2022-10-16刘瑞周鹏

贵州医药 2022年8期
关键词:感染率硬膜外腹部

刘瑞 周鹏

(1.陕西省铜川市人民医院麻醉科,陕西 铜川 727000;2.西安市第三医院普外科,陕西 西安 710018)

腹部手术是目前临床最为常见的手术类型之一。腹部手术后感染,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延长术后康复时间,增加患者医疗支出,也在一定程度增加了医院的院感控制风险[1-3]。因此,寻找更为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案,降低患者术后感染率,是提升手术质量的根本保证。本方案采用硬膜外复合静脉麻醉对腹部手术患者进行麻醉,观察患者不同阶段炎症因子、免疫功能指标等的变化,并与单纯静脉麻醉方案进行对比,以期为临床腹部手术患者麻醉方案优化提供参考。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4月至2020年3月我院行腹部手术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60.84±4.63)岁,体质指数(24.12±3.27)kg/m2,ASAⅠ级13例,ASAⅡ级17例。观察组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60.78±4.57)岁;体质指数(24.09±3.31)kg/m2,ASAⅠ级12例,ASAⅡ级1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排除标准见相关文献[4]。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内感染率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内感染率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不同阶段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2.3两组患者术前、术后不同阶段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术前时IL-6及TNF-α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术后48 h、术后72 h上述指标较术前上升,但随着时间延长,上述指标逐渐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不同阶段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3 讨 论

腹部手术时间长、创伤大,麻醉方案的选择对患者的应激反应、免疫功能影响、炎症反应影响较大。全凭静脉麻醉具有操作简单、麻醉效果控制方便的优点,是腹部手术最常采用的麻醉方案[5-6]。但其对患者各器官系统所产生的刺激较大,患者疼痛感受强烈,应激反应也更为强烈。近年来硬膜外复合静脉麻醉方案在临床的应用也日益广泛[7-8]。该麻醉方案通过在椎间隙注入麻醉剂,麻痹阻断膈肌、肋间肌的神经传导,减轻手术过程中切口、操作牵拉等损害传导至中枢神经系统,减轻疼痛感受及应激反应[9-10]。

综上,硬膜外复合静脉麻醉方案更利于患者术后免疫功能恢复及炎症反应下降,降低患者术后感染率,优于单纯全凭静脉麻醉方案。

猜你喜欢

感染率硬膜外腹部
腹部胀气的饮食因素
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催产素引产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健康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状况研究
改良硬膜外导管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2012~2016年江苏丹阳市省级土源性线虫病监测点监测结果分析
神经内科医院感染的发生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硬膜外血肿“T”管引流效果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