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分析

2022-10-16赵世民朱峰

贵州医药 2022年8期
关键词:胆总管胆管结石

赵世民 朱峰

(1.西安大兴医院消化内科,陕西 西安 710016;2.铜川市人民医院,消化 内科 727000)

作为胆道系统常见病,胆总管结石主要指的是发生于胆总管或经胆囊、胆管排出进入胆总管内的结石,病因机制复杂,考虑是胃肠功能失调、胆道感染以及胃动素与生长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随着微创理念的发展及内镜技术的进步,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RCP)在胆总管结石治疗中得以应用,不仅取石效率高,而且安全可靠[2-3]。为探究其疗效,研究抽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100例在我院及铜川市人民医院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为试验对象。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样本收集时间范围为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均为我院及铜川市人民医院收治胆总管结石患者,共计100例,发放随机信封,信封中从1~100随机放置数字卡片,抽到单号者为观察组,双号者为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性别分布男29例、女21例,年龄25~76岁,均值(53.63±7.02)岁,平均病程为(6.28±1.62)个月(2个月~1年);结石直径最短1 cm,最长3 cm,均值为(2.72±0.22)cm。对照组:男、女例数比为30:20,最小24岁,最高78岁,平均年龄(453.53±7.09)岁,平均病程为(6.31±1.57)个月(2个月~1年);结石直径最短1 cm,最长3 cm,均值为(2.76±0.23)cm。两组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排除标准见相关文献[4-5]。

1.2方法 对照组:手术方案为胆总管切开取石术。麻醉方式为全身麻醉,建立CO2气腹,结合手术需要及患者情况取置入点,并在相应位置置入腹腔镜器械及Trocar,在电凝钩作用下暴露胆总管,将胆汁穿刺抽吸,明确胆总管位置,将胆总管切开,然后利用取石钳将胆总管内结石完全取出,术后常规留置T管,对切口予以缝合。观察组:治疗方案为ERCP,完成全身麻醉后,按照操作标准将十二指肠镜经口插入直至进入胃、十二指肠,明确大乳头位置,经过导丝指引,胆管超选插管应借助乳头切开到,将造影剂注入,造影支持下明确结石位置、体积、数目等,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是否切开乳头隆起位置、结石。利用X线监测功能,采用石网篮,先将结石套取,若难以直接将结石取出,应先实施机械碎石处理,经过球囊扩张取出结石。在对较小结石或碎石进行取石处理时,可应用取石球囊拖取的方式。若结石无法一次性取尽,那么需要实施二次取石。术后两组患者均留置鼻胆管引流管,24 h禁食、禁水,并予以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指标为:记录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检测炎症因子水平IL-6、TNF-α手术前后变化情况,随访患者术后有无并发症发生,做好相应的记录。指导患者清晨保持空腹状态,接受外周静脉血采集,以5 mL为宜,将离心仪处理速率设置为3 000 r/min,对采集样本进行处理,共处理10 min,对血清予以分离。血清IL-6、TNF-α水平检测方法为ELISA法,使用泉州市睿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试剂盒。

2 结 果

2.1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在手术、腹痛消失、术后卧床及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均更短,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观察组较对照组少,统计学检验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两组IL-6、TNF-α水平术后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0.05),但对比两组升高幅度,对照组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2.3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统计学检验组间并发症差异,发现观察组并发症例数较少,其类型及占比情况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n(%)]

3 讨 论

胆总管结石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患者多伴随胆总管梗阻,症状易反复,其中胆管梗阻在该疾病中起关键性作用,当发生体位变化、胆总管蠕动时,胆总管结石也会出现滑动、移位,表现为腹痛、黄疸、高热等间隙性发作,随着病情进展会形成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病情严重、风险高,且随着梗阻时间的延长,胆道压力会呈现出升高趋势,增加了肝损害及菌血发生风险[6-8]。临床强调针对胆总管结石应积极采取措施改善患者症状、增强预后。

部分患者尤其是高龄患者机体免疫力、抵抗力低,对手术耐受性差,效果达不到预期。近年来,微创理念在胆总管结石治疗中得以应用,相关研究表明ERCP术式治疗胆总管结石在缩短手术用时、减轻切口创伤方面有着突出的效果[9-10]。该术式在十二指肠降部插入十二指肠镜,明确十二指肠乳头为之后,插入造影导管,通过X线片对结石具体情况予以观察,然后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在视野保障下完成碎石、取石等一系列相关操作,该手术方案无需开刀,降低了对机体组织的创伤,不仅缩短了术后恢复时间,而且能够对各类术后并发症起到预防作用。随访两组手术指标,观察组在手术、术后卧床、腹痛症状消失及住院用时方面均更短,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提示该手术方案在降低创伤、缩短恢复时间方面优势鲜明。本研究术前两组炎症因子指标差异不大,术后均有升高,但观察组较对照组低,提示手术操作产生的创伤刺激尽管会诱发炎症反应,但应用ERCP术可明显减轻术后炎症反应,效果显著。手术安全性评估显示观察组并发症例数更少,说明ERCP术式预后更好,可减少并发症。但基于研究时间及现有条件的限制,收集样本量较少,有待进一步大规模研究,且观察指标不够全面,今后临床研究应增加随访指标,从更多方面探究ERCP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优势及作用机制。

综上所述,ERCP应用于胆总管结石治疗,与传统胆总管切开取石相比优势更为突出,在促进术后恢复、减轻炎症反应方面优势突出,并发症少,可予以推广。

猜你喜欢

胆总管胆管结石
膀胱镜对泌尿系结石患者结石清除率和VAS评分的影响
肝吸虫感染致胆管损伤及胆管癌的相关研究进展
肝内胆管结石一例及诊断体会
如何预防泌尿系结石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LC和LC+LCBD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下胆管引流治疗胆管梗阻疾病的临床分析
两种微创术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临床疗效的比较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
腹腔镜治疗胆总管囊肿穿孔术中护理配合策略
得了胃结石千万不能随便喝可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