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变成了“小米人”
2022-10-16四川省成都市胜西小学三年级周吴子斐
一个周六的早晨,我从睡梦中惊醒,发现自己被厚厚的被子压得动弹不得。这是怎么回事呀?我费了好大力气才像钻山洞似的从被子里钻出来,借着晨光,我发现自己变得只有米粒那么大。
我不停地在床上跑啊跑,终于跑到了床边,可是床距离地面好高呀,我的鞋子就像两艘停泊在地板上的巨大货轮。怎么办?我鼓起勇气,小心翼翼地抱住床边的柱子滑了下去。衣服、鞋子全都太大了,没法儿穿,不得已,我只能穿上玩偶的小衣服。发生的一切早已把我吓傻了。
书桌上的电话手表还在,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爬上去,跳到电话手表上,在按键上咚咚咚地敲出了爸爸的电话号码。“嘟……嘟……”电话接通了,我“哇——”的一声就哭了起来,我告诉爸爸自己变成了一个“小米人”。爸爸却很淡定地说我一定是做梦了,他正在医院忙着给病人看病,让我赶紧吃早餐、写作业,说完就急忙挂断了电话。我又打电话给还没下夜班的妈妈,妈妈说我肯定是童话故事看多了,产生了幻觉。大人既然都不相信这是真的,更不会来救我了,我只能自己想办法。
我慢慢滑下桌子,发现地板上有一只小蚂蚁,它跟我差不多大小。突然,它说:“斐斐,你想变回原来的样子吗?我是一只神通广大的蚂蚁,我知道有一种神奇的七色蛋糕,吃了它才能让你变回去。作为回报,你得把你书桌抽屉里、枕头下藏的一大堆零食都送给我。”我终于找到了救命稻草,惊喜地说:“好呀,没问题!只要能让我变回原形,我愿意把好吃的都给你!”蚂蚁招来了它的同伴,开始排着队搬运我的零食。它临走前留给我一张地图,说按照地图可以找到七色蛋糕,还提醒我出发前要带上一小袋大米和几片薯片。
我背上大米和薯片,按地图上的提示,左拐右拐,终于找到了藏在院子里的一个小洞。不过洞口站着几只老鼠,看它们凶巴巴的样子就知道不会轻易放我进去。我央求道:“鼠大哥,您就让我进去参观一下吧,我五秒钟就出来。”其中一只老鼠说:“你得跟我们大战一场,只有你能打赢才能进去。”说着,它们向我围过来,它们气势汹汹的样子,让我有点儿胆怯了。我想起老师说过遇到困难千万不要放弃。于是,我鼓起勇气,决定破釜沉舟,跟它们搏斗。我从地上捡起一根树枝当棍棒,用我学过的中国武术,挥舞着手中的树枝。老鼠们拿着红缨枪向我刺来,我一个箭步,急忙躲闪。边防御边进攻,我打倒了第一只老鼠。第二只老鼠不甘示弱,又朝我发起进攻。第三只老鼠咬住了我手里的树枝,不肯松口。围过来的老鼠越来越多,眼看我就要抵挡不住了。我赶紧把背的大米和薯片撒到地上。老鼠们看见后都蜂拥而去,抢夺食物去了。我用调虎离山之计终于把老鼠们赶走了。
所谓客观因素就是行为主体不能把控的原因,它们客观地公平地横亘于每个行为人面前,成为做出正确全面诊断的障碍。而诊断的行为主体主要是指医生。也就是说医生如果遇到干扰诊断的客观原因,云遮雾障,的确会带来不小的困难。当然遇到这种患者,如果能够发现这些因素,并且认真对待,也并非是束手无策的。
可以组建营销团队,讲好朱家尖故事,围绕故事展开AR内容设计,让游客的行程更加有趣,在应用中充分考虑社交化,让口碑传播通过生动有趣的AR应用迅速且广泛传播。
脱困以后,我径直往洞穴里面走去。洞穴里黑得伸手不见五指,我凭着直觉一直往前走,面前出现了一个七色蛋糕,我冲过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每吃一口,我就长高一截儿……当我恢复原形时,我发现自己正光着脚呆呆地站在院子里的消火栓旁边。
我回过神来,赶紧回到房间,穿好衣服和鞋子。这时电话响起来了,妈妈说她买好早餐马上就到家了,想看看家里的“小米人”。
未庄本不是大村镇,不多时便走尽了。村外多是水田,满眼是新秧的嫩绿,夹着几个圆形的活动的黑点,便是耕田的农夫。
我知道大人是不会相信这一切的,他们总是固执地认为没有耳闻目睹的就是子虚乌有。变成“小米人”的体验真是惊险又刺激,我希望下次还有历险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