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新农科”的动物生产类和动物医学类专业“五链三位”实践创新体系与平台构建

2022-10-15田雨佳赵瑞利于晓雪王永利边立云金天明李留安

畜牧兽医杂志 2022年5期
关键词:新农科医学类农科

田雨佳,孙 跃,赵瑞利,于晓雪,王永利,刘 慧,边立云,金天明,李留安,*

(1.天津农学院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学院,天津 300384;2.天津农学院教务处;3.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2019年6月,全国涉农高校的百余位书记校长和农林教育专家齐聚浙江安吉余村,共商新时代中国高等农林教育发展大计,共同发布“安吉共识——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安吉共识”提出了我国“新农科”建设的重要使命,之后的“北大仓行动”提出了我国“新农科”建设的行动方案,“北京指南”明确了“新农科”建设的实践方案。“新农科”教育改革致力于提高我国高等院校农业科学类专业的教学质量,实现农科专业的转型跨越式发展,旨在为国家培养真正爱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事业后备人才。“新农科”建设为涉农高校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教学研究提供了机遇,以此为契机,结合农业科学各专业的定位与发展特色,各涉农高校积极参与实践创新体系与平台构建研究,探索人才培养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高层次专业人才具有重大意义。

1 “新农科”建设中遇到的问题与挑战

自古以来,农业的发展历经了原始农业、改良农业、信息农业时代,未来将步入以“互联网+”为技术依托,高度社会化、精准化,以及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生态的多系统共同推进的农业时代。党的“十九大”中提出了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将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长期的重要工作。2019年以来,全国高等教育提出“新农科”建设的发展方向,并奏响“安吉共识”、“北大仓行动”和“北京指南”的三部曲。

在高校“新农科”建设的过程中,应顺应时代发展,搭建出符合时代需求的实践创新体系与平台,才能培养出满足现代农业产业需求的技术复合型人才。

1.1 “新农科”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首先,我国是农业大国,但距离成为农业强国还有较大差距,只有通过不断完善“新农科”建设工作目标,才能实现“由大至强”过程的转变。近年来,我国的农业发展方向发生了重大变革。在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下,开展的精准扶贫工作使得近上亿人脱贫,八百多个贫困县摘掉了“困难”的帽子。2021年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然而,在此基础上在高等教育领域开展“新农科”建设工作尚无成熟经验。

其次,我国地大物博,但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足,只有不断改进技术、开发利用模式,才能对我国农业资源利用产生深刻的变革。“新农科”建设对人才的需求方向也由“传统型”向“创新型”不断调整。然而,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多元化的教学引导方式,加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需要长时间的培养及实践锻炼,对“新农科”的综合教学体系还缺乏深入的研究。

1.2 “新农科”建设存在的挑战

首先,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成效评价体系需贯彻到“新农科”建设过程之中。教育部印发的新一轮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方案明确要求,要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建设符合国家、社会及学生等利益相关者诉求的一流质量标准,提升质量评价的学生参与度。在满足学生学习要求的基础上,按照“新农科”建设人才培养素质和能力要求逻辑,构建出系统的专业知识体系,进而培育出努力建设面向未来、适应需求、引领发展、理念先进的新型农科技术人才。因此,建设完整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成效评价体系,是未来培养新型农业技术型人才要面临的重要挑战。

其次,新型农林人才要求本科专业应突破现有农科界限,推进多学科渗透与融合的跨学科培养。近三年全国“双一流”高校专业调整过程中,以新增专业为主,撤销专业为辅,其中农林高校开展跨学科交叉专业建设的占比尚不高。开展多学科交叉的目标是培养出能掌握基础知识与学科前沿相贯穿的知识体系、具备国际事业、了解产业需求视野的新型农林人才。因此,多学科交叉的完美融合符合新时代人才需求,在“新农科”建设过程中,充分进行学科有效融合是未来专业建设面临的又一挑战。

2 “新农科”建设的探索

近年来,尽管许多涉农学科专业从不同方向、角度进行教改研究及探索。但在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的过程中,仍存在人才培养的理念不新、平台不够完善、培养机制无法广泛推广等一系列问题。

基于此,天津农学院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学院以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和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研究计划项目为依托,提出面向“新农科”的动物生产类和动物医学类专业实践创新体系与平台构建方案,旨在通过构建一套“课程实验教学-专业实践教学实习-假期生产实习-专业技能大赛-毕业实习”“五链一体”式的实践创新体系,以及“校内平台+校外基地+中国合作办学交流”“三位一体”的实践融合平台(图1),探索“新农科”建设动物生产类和动物医学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新途径、新方法。

图1 “五链三位”实践创新体系与平台

2.1 涉农专业“新农科”建设的探索方向

“新农科”建设是面对国家经济社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农业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方向,旨在进行农科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学者指出,在此过程中需要着眼于全产业链,开展多学科交叉活动,创新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加快“新农科”建设的高质量发展历程〗。在教学方式上,通过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推进校企结合育人模式。越来越多的涉农学科达成共识,理论指导、实践锻炼以及综合发展是“新农科”建设的发展方向,但不同地区、不同高校、不同学科的发展情况不同,各专业对“新农科”建设的探索也在持续进行。

2.2 动物生产类和动物医学类专业“新农科”建设的探索

动物生产和动物医学类专业教育是培养现代畜牧业生产和实践人才的前沿阵地,要求学生除熟练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外,同时应具备解决生产问题的专业技能,进而可以从事教学与科研、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贸易等专业相关度较高的工作。自2019年以来,有关动物生产与动物医学类专业 “新农科”建设的教学研究见表1。但目前针对动物生产与动物医学类专业实践创新体系及平台构建的“新农科”建设研究,尚未见到深入系统报道。

表1 动物生产与动物医学专业对“新农科”建设的探索文献

3 动物生产类和动物医学类专业“五链三位”实践创新体系与平台构建

天津农学院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学院以教育部及天津市的教学改革项目为依托,提出面向“新农科”的动物生产类和动物医学类专业实践创新体系与平台构建方案,通过两年的开展实施,构建“课程实验教学-专业实践教学实习-假期生产实习-专业技能大赛-毕业实习”“五链一体”的实践创新体系,搭建校内平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市级工程技术中心-市级重点实验室-附属动物医院)+校外平台(校企合作办学基地)+中国合作办学交流”“三位一体”的实践创新平台,为探索提高新型畜牧兽医方向人才培养质量的实践创新体系及平台构建提供思路与借鉴。

3.1 “五链一体”的实践创新体系

“五链一体”实践创新体系的构建,主要通过创新课程实验教学,强化专业实践教学实习,抓实假期生产实习,提升学生专业参赛水平,夯实毕业实习环节等手段开展实施。具体措施如下:(1)课程实验教学: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实验教学模式,创新实验教学方式方法,将生产实践中用于评估动物健康或治疗动物疾病的具体方法引入实验课堂,使学生在观察与操作的过程中具备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优化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比重,打牢学生基本实验技能。(2)专业实践教学实习:教师带领学生前往企业实践基地与校内实践基地,在了解企业文化与管理模式的过程中,明确现代农业生产岗位需求,为学生树立就业目标、了解企业需求奠定坚实基础,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和事业进取心,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3)假期生产实习:该环节主要针对有强烈专业兴趣并有志于将来从事畜牧兽医行业的学生,利用寒假或暑假期前往校企合作基地进行实习,学生可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运用于生产实践当中,做到知行合一,积累生产经验,提高实践能力。(4)专业技能大赛:在教师指导下,帮助学生掌握实践技能要点,参与全国农科院校共同参与的专业技能大赛,加强高校间交流与合作,掌握行业动向,既提升学生专业实践技能,又开阔学生眼界,增加对行业的认知。(5)毕业实习:学生在毕业之前,在学完全部专业课程之后到校企合作基地参与实际生产工作,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及相关基础知识解决专业问题,并进一步提升个人实践创新能力。同时在思想上、业务上得到全面锻炼,具备独立工作的能力。

3.2 “三位一体”的实践创新平台

“三位一体”实践创新平台的搭建:(1)校内平台建设,主要通过提升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水平;强化学院市级工程技术中心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技术支撑能力;加大本科生进入学院市级重点实验室开展科学研究的比例,进一步增强附属动物医院在实践育人方面的作用。(2)校外平台建设,主要通过推进国家级、市级重点实验室交流,以及不定期邀请专业名家来校讲座,带领学生参与前沿研究,了解行业动态;此外,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将企业生产基地作为学生定期实习的基地,让学生了解产业需求,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办学基地的育人功能。(3)国际合作办学交流平台建设,通过积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派遣优秀的师生前往合作院校交流、学生出国留学,多途径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及其综合素质。

在整合学院现有教学、科研基地资源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对三种平台形式进行强化建设,突出特色,既立足当下,又不断开发新的产学研融合实践平台,加强对动物生产类和动物医学类专业学生科研、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升人才综合素质。

3.3 实践创新特色

通过天津农学院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学院 “五链一体”实践创新体系的构建和“三位一体”实践创新平台的搭建,创建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教学模式。

理论讲解方面,除专业课程内容外,还要将思政教学工作贯穿其中,既注重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激发其拼搏进取的精神。实践过程中,主要围绕新农科专业建设要求,将信息化、智能化、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有效融入专业实践实习环节,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解决专业生产问题的能力。使“五链一体”各实践实习环节有效衔接,强化各环节在人才培养的作用,突出专业特色,产教融合,夯实筑牢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让学生走出课堂,进入生产现场,做到理论联系实践,知行合一。

4 “五链三位”实践创新体系与平台构建的实施效果与实践价值

4.1 “五链三位”实践创新体系与平台构建的实施效果

两年以来,天津农学院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学院立足“五链三位”实践创新体系与平台,邀请专家开展讲座,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从学生大学二、三年级开始安排暑期生产实践,前往企业或宠物医院进行实习,参与校内导师的科研项目,大学四年级学生安排三个月的毕业实习。此外,学生在校期间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实践,积极参加国家级、省部级或校级技能比赛。赛前,在教师指导下参赛队员认真准备,对比赛内容进行反复练习,精益求精。比赛过程中,参赛队员团结协作,斗志昂扬,不仅收获友谊,而且在与其他专业技术人员交流过程中不断学习,进一步提升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赛后,就比赛中存在的缺点及不足予以改正,吸取比赛的经验教训并总结经验,在以后的学习中,完善自我,不断提高。 “五链三位”实践创新体系与平台构建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动物生产与动物医学类专业人才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效果。

4.2 “五链三位”实践创新体系与平台构建的实践推广价值

一套完整、系统、可借鉴及可推广的 “新农科”建设人才培养方案,是助力“三农”事业发展、推动全面乡村振兴的人才保障机制,而实践创新体系建设是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构成。各相关农业高校,可结合不同学科及专业特点,以本研究中的“五链三位”实践创新体系与平台构建为参考,进行学科有效交叉融合,制定符合本校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实际的实践创新体系,为推进相关专业“新农科”建设提供思路。

猜你喜欢

新农科医学类农科
农科城如何为乡村提供“振兴样板”
公费农科生培养试点工作实施
农科问答
农科110专家,你们辛苦啦! 省总工会与省科协联合举办农科110专家送清凉慰问活动
基于“新农科”发展的《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课程教学改革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资源昆虫学》课程教学改革
基于新农科建设背景下的《动物生理学》课程思政建设初探
新农科背景下观赏果树栽培与资源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医学类论文中数字的用法
新媒体视域下医学类高职生医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