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言服务视角下的国际组织语言政策案例分析
——以联合国难民署为例

2022-10-15徐雪英赵柏锜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难民署口译雇员

徐雪英,赵柏锜

(浙江大学 外国语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58)

一、 引言

成立于1950年的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United Nations High Commissioner for Refugees, UNHCR),即联合国难民署,是联合国系统内主要致力于全球难民保护的专业型国际组织。面对国际格局变化与动荡带来的日益增长的难民数量(2011年至2020年,全球受迫迁移人口从3.85亿人升至8.24亿人(1)参见联合国难民署官网,https://www.unhcr.org/figures-at-a-glance.html.)以及难民来源日益复杂的情况(2020年难民数量排名前十的国家分别属于中亚、东南亚、南美洲、中非和东非地区),联合国难民署的规模和工作范围也不断扩大。联合国难民署目前在全球132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工作,共有17878名雇员,且91%的雇员在各个国家实地为难民提供帮助。由于难民署雇员间、雇员与难民之间以及难民来源国与接收国语言之间的差异问题,难民署的工作面临语言不通带来的巨大压力,难民署需要解决因语言使用引发的交流问题,以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服务难民。

联合国难民署的工作内容主要可以分为保护性工作和行政性工作。其中,保护性工作即向难民提供紧急救援或是向难民身份得到认定的难民提供人道主义救援等工作。(2)参见联合国难民署官网,https://www.unhcr.org/what-we-do.html.而行政性工作包括与政府合作建立和完善与难民保护有关的政策法规以及一般性的行政和宣传等工作。除行政性工作中涉及的口笔译外,难民署的保护性工作涉及诸多语言使用问题。例如,难民身份的确认需要难民署工作人员与难民进行访谈。当访谈者与难民语言不同时,需要由难民署聘用的专业翻译人员提供支持。而在难民身份得到确认并被安置在接收国后,难民融入当地社会生活必须克服语言的障碍。为此,在难民署的指导下,各国也需要开展各式各样的语言培训课程,为难民提供语言辅助与语言教育。对于一个由不同语言背景的成员国组成的国际组织来说,语言问题对于组织内部和外部的交流至关重要。(3)Okudaira, A. A Study on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in Regional Organizations: The Use of English as the “Official” Language of the Association of South East Asian Nations (ASEAN). Asian Englishes, 1999, 2(1), pp.91-107.在联合国难民署,以翻译服务和语言教育和培训为主的语言服务是其工作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难民署作为联合国系统内的国际组织,其官方语言以及工作语言的选择遵循联合国的官方语言要求。但在其具体工作中,面对来自不同地区、语言文化背景各异且受教育程度不同的难民,难民署有着远超其他国际组织的语言使用需求和压力。尽管难民署在其宪章中并未提及该组织的语言政策,有关难民署的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研究也尚少,但难民署出台的一系列翻译服务指南、语言辅助与培训指南以及指导和总结利益相关方语言服务的报告充分表明了该组织对于语言问题的关注。因此,基于对联合国难民署发布的政策文件、报告指南等对其语言服务内容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难民署实际存在的语言政策,并进一步理解以语言服务为表现形式的国际组织语言规划和语言政策对于其功能和地位的影响。

二、 语言服务研究现状

(一) 行业语言服务研究现状

在语言经济学视角下,包括语言商品(language goods)和语言服务在内的商品生产、消费和交换与其他商品的生产、消费和交换并没有很大区别。(4)Grin, F. Language Planning and Economics. Current Issues in Language Planning, 2003, 4(1), pp.1-66.语言使用催生出的服务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也引发了国内外学者对不同行业语言服务的关注。Spolsky提出,语言服务主要包括急救中的语言服务、日常的笔译及口译服务,(5)Spolsky, B. Language Management.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9.该论断也反映了人们以往对语言服务的普遍认识,即语言服务等同于翻译服务。在狭义的语言服务即翻译服务(包括笔译服务和口译服务)研究方面,海外学者起步较早,且多为针对医护行业口译服务的研究。如McKiernan指出,翻译服务能够帮助护士在照顾居家病人的过程中克服语言困难。(6)McKiernan, P. Translation Service Helps Nurses to Overcome Language Barriers for Patients in the Home. Oncology Nursing Forum, 1994, 21(10), p.1738.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因语言资源的利用而催生出的行业不断增多,语言服务的内涵得到进一步扩展,即语言服务包括语言翻译服务、语言教育服务、语言支持性服务和行业领域的语言服务四个方面。(7)屈哨兵:《语言服务研究论纲》,《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年第6期,第56-62页。国内外学者在此基础上对不同领域和行业的语言服务开展了广泛的研究。

海外学者对教育机构、法律行业、宗教以及旅游行业的语言服务研究较多。教育领域的语言服务研究方面,Duchan回顾了美国学校语言服务的历史,(8)Olivier, H. & Lotriet, A.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Classroom Interpreting Service at the University of the Free State—A Needs Assessment, Southern African Linguistics and Applied Language Studies, 2007, 25(2), pp.131-139.Olivier and Lotriet对大学课堂实施同声传译的可能性与实用性进行了分析。(9)Duchan, J. F. The Early Years of Language, Speech, and Hearing Services in U.S. Schools. Language Speech and Hearing Services in Schools, 2010, 41(2), p.52.法律行业语言服务研究方面,Ludmila探讨了八家主要的澳大利亚语言服务供应商如何应对提供法律环境(包括法院)下的口译需求挑战。(10)Ludmila, S., Xin, L. Ensuring Interpreting Quality in Legal and Courtroom Settings: Australian Language Service Providers’ Perspectives on Their Role. Journal of Specialized Translation, 2019, 32, pp.90-120.在宗教领域,Hokkanen通过对芬兰的五旬节教会中非专业、志愿者同声传译的考察,发现在五旬节教派内,口译被视为不仅是对其成员的服务,也是“对上帝的服务”,揭示了语言服务对宗教活动的重要性。(11)Hokkanen, S. Simultaneous Church Interpreting as Service. The Translator, 2012, 18(2), 291-309.在旅游行业,Davies研究了休闲旅游产业员工的语言选择和语言能力、老板对员工语言能力的要求,提出在现代休闲旅游业中语言服务起着重要的作用。(12)Joy Davies. A Study of Language Skills in the Leisure and Tourism Industry. Language Learning Journal, 2000, 21(1), pp.67-71.而中国学者针对大型赛事、地区语言服务研究较多。如王会寨和卢石对北京奥运会的语言服务需求和种类进行了研究。(13)王会寨,卢石:《北京奥运会语言服务刍议》,《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第22-24页。屈哨兵从语言生态、语言教育和语言科技三个方面探讨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和语言服务的关系。(14)屈哨兵:《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和语言服务》,《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第30-36页。总体而言,海内外学者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各行各业的语言服务案例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而国际组织作为国际社会中的重要行为体,其在语言服务方面的政策与实践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二) 国际组织语言服务研究现状

国际组织作为多边外交的平台,承载和推动着国际交流与合作。语言作为组织沟通和交流的主要载体和工具,能够确保国际组织实现有效、有意义的跨国沟通、管理及运作,(15)Marschan, R., Welch, D., Welch, L. Language: The Forgotten Factor in Multinational Management. 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 1997, 15(5), pp.591-598.因此语言使用深刻影响着国际组织的功能与价值实现,语言服务对于国际组织有着深远的影响。目前海外学者对于国际组织语言服务的研究,既有针对联合国、欧盟这些影响力较大的国际组织的,如Dollerup从欧盟的不同机构入手对欧盟提供的包括同声传译在内的翻译服务程序的研究;(16)Dollerup, C. Complexities of EU Language Work, Perspectives: Studies in Translatology, 2001, 9(4),pp. 271-292.也有对区域性或专业型国际组织语言服务的研究,如Akcapar对北约的笔译和口译政策以及北约内部在进行笔译和口译服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的分析(17)Akcapar, S.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as Essential Services in International Oranizations: The Case of NATO. Translation Studies in the New Millennium, 2003, 71-78.以及Tesseur对大赦国际(国际特赦组织)(Amnesty International)的翻译政策的研究。(18)Tesseur, W. Incorporating Translation into Sociolinguistic Research: Translation Policy in An International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Journal of Sociolinguistics, 2017, 21(5), pp.629-649.这些研究主要聚焦于特定国际组织的翻译政策,属于狭义上的语言服务研究。而中国学者对于国际组织以会议口译为代表的语言服务关注较早,刘丽媛早在1988年就从服务类型、内容以及译员选拔等方面描述了联合国的会议口译。(19)刘丽媛:《联合国的会议口译》,《外语教学与研究》1988年第2期,第42-46页。刘亮对上海合作组织的多语种翻译服务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包括明确以汉语为主的翻译政策等多语种翻译的对策。(20)刘亮:《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多语种翻译:问题、原因及对策》,《现代职业教育》2020年第49期,第204-206页。章文则基于她的实地调查,评价了欧盟现阶段使用的办公自动化软件、翻译记忆、术语库、机器翻译平台等信息技术工具,并简略探索上述工具的使用可能为我国翻译人才培养带来的若干启示。(21)章文:《国际组织内部翻译工作的挑战及新技术对策——以欧盟机构为例》,《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2020年第4页,第49-60,第92-93页。但目前国内外对难民署的语言规划和语言政策研究较少,仅有如Luchner和Kherbiche对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和难民署口译员所做的“人道主义口译”进行的研究,(22)Luchner, C. D., & Kherbiche, L. Without Fear or Favour? The Positionality of ICRC and UNHCR Interpreters in the Humanitarian Field. Targe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lation Studies, 2018, 30(3), pp.408-429.对难民署语言服务政策及实践的考察也尚属空白。考虑到联合国难民署工作内容与语言的相关性,从语言服务的视角探析难民署的语言规划和语言政策将会更为直观且实际,有助于人们了解难民署如何在具体工作中克服语言障碍,并理解难民署各类文件所反映的语言政策。

三、 联合国难民署的内部语言服务

当前,联合国难民署17878名雇员分布在全球132个国家和地区工作,其雇员及服务对象的语言文化复杂性使得各地区代表处之间、雇员之间甚至各地区内部存在大量沟通交流问题以及信息传递问题。因此,联合国难民署亟需通过组织内部提供的语言服务来化解语言障碍,提升组织工作效率。

(一) 内部翻译服务

口译员对难民署履行其核心任务职能的工作至关重要。(23)UNHCR. Guidelines for the Recruitment, Training, Supervision and Conditions of Service for Interpreters in A Refugee Context, 2009.在联合国难民署的保护性工作中,最核心的工作之一便是难民身份确认(Refugee Status Determination,RSD)。这一确认过程主要是对难民进行访谈,同时也涉及保密服务、难民文件管理、办公室安全管理等多个流程。在对难民进行访谈的过程中,口译服务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申请人与难民署之间的所有沟通都必须以申请人理解并能够清楚地沟通的语言进行。(24)UNHCR. Procedural Standards for Refugee Status Determination, 2020.二者沟通使用的语言通常是申请人的母语,但难民署雇员往往并不掌握申请人的语言。因此,申请人有权选择训练有素的合格译员为其在整个难民身份申请过程中,包括注册、第一次即时难民身份确认访谈、申诉、取消、中止等多个环节提供语言服务。为规范面向难民的口译服务,难民署官方迄今已发布多个有关对难民身份申请人进行访谈时的翻译人员选择、培训标准和指南,如1995年发布的申请难民身份的人士面试指南(Interviewing Applicants for Refugee Status, RLD 4),2009年发布的聘用、培训以及监督口译员的指南(Guidelines for the field on recruitment procedures, conditions of service, training and supervision of interpreters,IOM-FOM 005/2009)以及2020年发布的难民身份确认流程标准(Procedural Standards for Refugee Status Determination)。这些文件都对难民署聘用口译人员的选拔流程和标准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同时也简述了难民署对口译员的培训内容。

在译员选择方面,难民署要求译员与难民申请人不应当存在家庭关系或其他如政党关系的密切联系。在缺少合适的译员时,难民署可以选择包括难民自带的口译员、寻求庇护者、难民、难民署其他工作人员以及其他非政府组织、语言机构的人员来承担翻译任务,或是采用远程翻译的方式为难民进行服务。但必须注意的是,无论何种身份的译员,都必须在翻译过程中保证公平和中立,译员必须与难民署签订合同以及联合国难民署口译员保密和公正性承诺书(UNHCR Interpreter Undertaking of Confidentiality and Impartiality),且翻译工作需在一名难民署保护组工作人员的监督下进行。在确定提供口译服务的译员后,难民署将对口译员进行一系列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难民署的使命与责任、RSD流程、翻译内容及流程、保密协议签订、心理辅导和安全培训等。这些培训内容从个人技能、身心素养以及信息保密与安全多个层面实现了对译员的帮助,既保证了向申请人提供的口译服务质量,也有助于保障难民署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难民身份确认的访谈前,难民署职员要简单询问口译员的语言背景和口译经验,对口译员的翻译能力进行再评估,随后将对口译员的身份进行考察,判断其是否与申请人存在联系。再者,难民署工作人员要向口译员简要说明翻译的背景和流程,同时也要向难民介绍可能为其提供服务的译员,以促进双方的了解。在翻译过程中,口译员应当将面试官和应聘者所说的每句话都进行翻译,口译员不可以为了让申请者的陈述听起来更连贯、可信或更有教养而在翻译过程中对其用词或表达进行润色。(25)UNHCR. Interviewing Applicants for Refugee Status (RLD 4), 1995.口译员在进行翻译时要进行记录,以确保所翻译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因口译员的方言、口音问题而导致难民申请人在访谈中的状态受到影响,口译员应立即停止工作,并由难民署更换口译员。总体而言,难民署雇佣的口译员的工作以服务难民为出发点,在保障难民署与难民沟通顺畅的前提下,要注重保护难民的各项人权,防止语言问题影响难民身份的确认。

而在口译员的翻译专业技能方面,难民署也提供了完善的官方指南以进一步加强口译员的专业技能,包括曾在1993年和2009年两度发布的《难民背景下的口译指南》(Interpreting in a refugee context)。1993年的指南主要从为什么要提供口译、口译的类型、如何进行口译的速记以及一些普遍建议入手,对缺乏经验的难民署口译员进行专业指导。2009年的指南是在1993年指南的基础上所做的扩充版本,内容长达112页的指南从5大模块、9个章节来指导口译员的工作,帮助口译员熟悉难民署口译的原则和技巧。(26)UNHCR. Interpreting in A Refugee Context, 2009.该指南从难民署口译的背景出发,介绍难民署提供口译的目的、准则,再介绍口译员的工作内容。在此基础上,指南对口译员具体的口译能力、技巧和口译流程与规范都进行了细致说明。同时,该指南也是难民署各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处在设计和举办他们自己的翻译培训课程时的重要参考。该指南兼具作为翻译服务指南以及语言培训教程的功能,彰显了联合国难民署对于翻译质量和翻译人员的重视。其不断更新的内容也反映了难民署在工作中不断总结口译工作经验,凸显了难民署对于语言使用问题的关注。

(二) 内部语言培训

除了向口译员提供专业的指导与服务,难民署对一般雇员也提供了完善的语言服务,主要形式是面向雇员的语言教育与培训。语言培训是难民署组织活动中历史最悠久的培训领域,也是所有培训活动中费用最高的一项,并与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密切相关。(27)UNHCR. A Review of UNHCR Staff Training, 1999.由于联合国设立有六种官方语言,因此难民署希望通过加强雇员的多语交流能力来提升组织的工作效率。自难民署1950年成立以来,在瑞士日内瓦总部的工作人员一直可以在日内瓦万国宫(Palais des Nations)学习语言课程。语言培训班是由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United Nations Office at Geneva,即UNOG)的训练和考试科为驻日内瓦的联合国工作人员,包括难民署人员和外交使团成员设立的。这些语言课程包含联合国六种正式语言(阿拉伯文、中文、英文、法文、俄文和西班牙文)中的任何一种,并提供不同难度级别的培训。难民署的工作人员有机会在工作时间参加日常课程。在保障总部雇员学习语言的权利的基础上,1985年,难民署引入了一套让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代表处的工作人员也参与语言培训的系统。根据这一系统安排,外地办事处可获得资金支持来举办团体语言课程,或是向工作人员单独提供津贴,资助他们参加在其所在地开办的商业语言课程或接受个别辅导。

难民署内部的语言培训系统自设立以来规模和服务人数不断壮大,与其他培训领域相比,语言培训受益人数也最多。(28)UNHCR. A Review of UNHCR Staff Training, 1999.语言培训的支出在1995到1997年从217000美元上涨到了519200美元,平均支出约占难民专员办事处行政培训预算总额的10%。(29)UNHCR. A Review of UNHCR Staff Training, 1999.难民署语言培训不仅花费庞大,其占用的时间也要多于其他培训项目。根据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的记录,日内瓦的难民署雇员投入在语言培训上的时间为每人每年25个工作日,占每年总工作时间的12%。难民署向雇员提供语言培训的本意是为了“鼓励雇员提高他们的语言技能”,但面对繁重的语言培训工作带来的负担,难民署提供语言培训的目标逐渐转向了“强烈建议员工学习符合组织需要的语言”,且特别建议难民署的雇员学习两种正式工作语言法语和英语。这一目标的转变展现了难民署雇员个人利益与组织业务需要产生冲突时的语言政策的转变,组织的语言政策以维护雇员权利为出发点,但最终会因维护组织利益而产生妥协和调整。

难民署面向组织内部的语言服务既体现了其对以口译为主的翻译服务的重视,也体现了其对员工语言能力的关注。难民署内部存在的翻译服务与语言培训说明国际组织在语言规划方面除对官方语言进行选择和规划外,已经注意到了具体的语言使用问题。语言与人权息息相关,而在难民署这样一个与人权问题紧密相关的组织中,难民署雇员的语言权利得到了深刻的重视,难民署的语言政策也围绕着内部人员的语言能力发展而展开。

四、 联合国难民署的外部语言服务

作为深度参与全球治理的国际组织,难民署拥有诸多利益相关方,其中难民作为难民署服务的对象,是最直接的利益相关群体。此外,各国政府、非政府组织都与难民署展开了广泛的合作。因此难民署也向这些利益相关方提供了诸多语言服务的指导,以求共同推动难民保护事业的发展。

(一) 难民安置中的语言服务

在通过身份确认访谈并成功获得难民署认定的难民身份后,难民将被难民署安置在接收国开始新的生活。难民在接收国往往会遇到诸如医疗、教育和职业发展等诸多问题,其中难民对接收国语言的熟练程度不足是影响其生活的主要因素之一。(30)UNHCR. Refugee Resettlement: An International Handbook to Guide Reception and Integration, 2002.语言是使被重新安置的难民感受到自身是接收国社会的一部分的重要工具。通过提高语言技能,他们能够接触到更广泛的社会环境,参与社区的非正式交流,并最终与他人形成有意义的社会联系。(31)UNHCR. Refugee Resettlement: An International Handbook to Guide Reception and Integration, 2002.为了融入接收国社会,许多被重新安置的难民需要学习一门新的语言,这就需要难民署和接收国共同为难民在语言教育与培训方面提供支持和帮助。2002年,难民署发布了《难民重新安置:指导接受和融入社会的国际手册》(Refugee Resettlement: An International Handbook to Guide Reception and Integration),该手册对重新安置难民过程中的语言辅助与语言培训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其中分别包含面向儿童、妇女、老年人以及成人的语言辅助与培训指南。

在一般的难民融合项目中,难民署要向难民分别提供语言辅助和语言培训。语言辅助涉及口译员、笔译员、双语工作者以及语言志愿者,这些人员会在接收国的不同社会机构和场景中帮助难民克服语言挑战。在制定难民安置方案时,难民署需要选择使用相关语言的口译和笔译人员,招募双语的支持人员,并为语言服务人员提供有关难民安置的培训。从长期目标来看,难民署需要和政府合作,逐步建立提供口笔译服务的固定机构,在政府重点部门设立口译服务,定期对口译员进行培训、认证等。同时,语言辅助工作需要评估当地的资源,做出使难民和接收国语言之间的语言兼容性最大化的语言服务方案。语言培训包括向儿童和成年人提供语言教育与培训。语言教育的体系较为庞大,包括对语言教师的能力培养、与成人教育机构的合作、课程教学的开发(在线课程、全日制和非全日制课程)等。在为适龄儿童提供语言教育时,难民署需要尽早与接收国教育部门建立联系,制定语言培训项目的长期计划。总体来看,安置难民过程既涵盖短期提供的翻译服务,又囊括了长期向不同人群提供定制化的语言教育与培训。庞大的语言服务体系需要难民署、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系统完成。

(二) 难民接收国语言服务

除了利用成员国的资助来提供不同的语言服务外,难民署和各国政府在语言服务方面的合作主要是在难民重新安置阶段。当难民在接收国定居时,他们将从接收国获得语言援助和语言培训。这些语言服务项目由政府提供,形式和内容各不相同。在接收国提供语言服务的过程中,难民署在当地的代表处会参与语言服务的实施,同时也会作为政府语言服务的指导与监督者,为政府提供建议并做出反思。难民署在其2004年发布的《难民安置手册》(Resettlement Handbook)以及对不同国家难民安置项目的评估报告中总结回顾了一些政府提供的语言服务项目(详见表1)。例如,澳大利亚在难民安置过程中可以使用其政府的口译服务。在西班牙,口译员由政府直接提供,或与当地非政府组织签订协议提供。在美国,政府和安置难民的非政府组织之间的资助协议要求,在难民抵达后的前90天内,必须用难民自己的语言提供援助。接收国官方的资助与帮助有效地缓解了难民署的工作压力,也进一步加强了难民署与各国政府的合作力度。除难民署与接收国在语言服务方面进行合作以外,难民接收国与来源国也会有语言服务方面的合作。1999年,作为联合国难民署人道主义撤离计划的一部分,西班牙接收了近1500名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难民。由于西班牙没有能力向所有撤离者提供语言援助,科索沃当地的阿族社区开发了一本实用的阿族西班牙语词典,供撤离者和西班牙移民工人使用,其中包括各类关键术语和概念。(32)UNHCR. Refugee Resettlement: An International Handbook to Guide Reception and Integration, 2002.就重要程度而言,各国政府给予了难民署在语言服务上的支持与补充,没有各国政府的项目,难民署的语言服务体系将难以保障难民长久的语言权利。

表1 难民接收国语言培训项目

(三) 非政府组织语言服务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难民署一直在与非政府组织合作。难民署与包括非政府组织、政府机构和联合国机构在内的900多个组织保持战略伙伴关系(33)参见难民署官网,https://www.unhcr.org/non-governmental-organizations.html.。难民署与世界各国的非政府组织建立了广泛友好的合作关系,难民署与非政府组织在难民保护中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共同完成难民身份确认及接收工作。同时,非政府组织在重新安置难民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和功能因国家而异,但在许多情况下,这些组织发挥着串联起难民、联合国难民署和接收国政府的作用。(34)UNHCR, Resettlement Handbook, 2004.非政府组织在语言服务方面也不例外,他们往往有着更加专业的团队和更细致的服务领域,能够弥补难民署工作的不足。而难民署也在每年一度的与难民署的交流磋商中不断优化双方合作,并在相关报告中对其工作进行总结和指导。联合国难民署在2010年和2017年两次发布了与其合作的非政府组织名录,对各国非政府组织在保护难民、进行人道主义救援方面的举措进行了总结。在语言服务方面,非政府组织也在各国开展了诸多语言辅助和培训项目(详见表2),帮助难民更好地融入接收国的社会文化生活。这些项目可以看作是难民署语言服务政策的具体实践与延伸,反映了难民署对于非政府组织的影响,也展现了难民署在语言服务方面构建的为其政策托底的全球关系网络。

表2 非政府组织语言服务项目

总体而言,各国政府以及非政府组织同难民署建立了良好的语言服务合作关系,共同完成不同阶段的面向难民的语言服务。政府和非政府组织所提供的语言服务主要为面向不同群体的语言教育与培训,当然也不乏如无国界翻译协会这样的专门提供翻译服务的组织提供的翻译服务。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在与难民署的磋商中了解其语言服务需求,并在难民署的指导与反馈下提供服务,弥补了难民署工作的不足。这种由难民署的利益相关方提供的语言服务有助于在提高难民语言能力的基础上维护难民的基本人权。

五、 语言政策视角下的难民署语言服务

尽管联合国难民署没有出台过具备严格法律性质的语言规划及语言政策文件,但却在诸多报告、指南以及案例分析中提及语言使用问题,这些文本材料反映出难民署实际的语言服务体系。难民署提供的语言服务既是为了对难民署内部的语言实践进行调节,同时也是为了解决难民的语言使用问题。可以说难民署的语言服务正是难民署实际的语言规划实践,而相关的文本材料正是难民署实际的语言政策。

(一) 显性语言政策与隐性语言政策相融合

显性(explicit)语言政策和隐性(implicit)语言政策,区分标准是政策文本的有无。(35)方小兵《何为“隐性语言政策”?》,《 语言战略研究》2021年第5期,第91-96页。前者指以正式书面形式或公开话语形式明确规定的语言政策,后者指虽无官方文本或权威话语明确规定,但在实践中仍具有社会约束力的语言政策。(36)Schiffman, H. F. Linguistic Culture and Language Policy. New York: Taylor & Francis, 1996.无论是联合国难民署发布的口译员选拔标准和口译指南,还是针对安置难民中的语言辅助和培训规划,都是以正式书面形式明确规定的与语言使用有关的政策文件,因此难民署内存在显性语言政策。而诸如难民署发布的非政府组织合作名录,以及各国在保护、安置难民的案例分析中所提到的具体语言服务案例和实践则体现了难民署在具体工作和行动中的语言政策,这些具体活动具有显著的影响力,是典型的隐性语言政策。难民署的显性与隐性语言政策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难民署的语言政策体系,基于这一政策体系,难民署构建了面向组织内部和外部的语言服务框架。

(二) 内外部语言服务兼顾雇员、难民与组织的利益

联合国难民署的显性语言政策中很大一部分是以服务雇员为出发点,进而实现服务组织、提升组织工作效率,强化组织使命担当的内部语言服务政策。如难民署出台的口译员选拔标准及流程文件,有助于口译员提升个人工作技能,更好地为组织提供服务,并规范全球各代表处的翻译工作,加强对组织的统一管理,优化组织工作效率。难民署花费大量财政、人力资源对雇员进行语言培训,维护了雇员的语言权利,并在提升雇员语言水平的基础上促进了雇员间的交流沟通,进而提升组织的信息交流与传播效率。而难民署发布的难民安置指南则更多的是以服务难民为出发点,通过维护难民的语言权利提升服务难民的质量,从而更好地履行组织职责,提高难民署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与影响力。从显性语言政策来看,难民署的语言服务以服务员工、服务难民为出发点,最终实现服务组织的目标,基于显性语言政策的语言服务实现多重服务目的。

而难民署的隐性语言政策以案例分析、总结报告为主,这既是对其工作内容的总结梳理,同时也是向利益相关方以及外界的宣传和汇报。隐性语言政策揭示了难民署在实际工作中的语言服务成效,展现了难民署在全球难民保护行动中的具体实践,有助于宣扬其在难民保护工作中的核心地位,并引领全球难民治理中的语言服务工作。

(三) 多利益相关方参与的语言服务

语言规划即通过语言政策来实现一个或多个社区语言使用的有计划的变化(或阻止变化发生)。(37)Kaplan, R. B. & Baldauf, R. B, Jr. Language Planning: From Practice to Theory. Bristol, UK: Multilingual Matters, 1997.为有效践行语言政策、完成语言规划,需要不同的利益相关方参与。在联合国难民署的语言服务体系中,需要各地区代表处、难民接收国和来源国、非政府组织等多个主体共同参与,实施难民署的显性和隐性语言政策。在与不同利益相关方合作的过程中,难民署得以宣扬和传播自身的语言政策,通过利益相关方推行其语言政策。基于显性和隐性语言政策构建的语言服务体系共同加强了难民署与利益相关方的合作关系,拓展了难民署在全球的行动网络,为难民署进一步拓展其工作范围和影响力奠定了基础。因此,难民署完善语言服务政策、加强语言服务规划有助于其达成组织使命、维护和促进与利益相关方的合作关系以及提升组织全球影响力和地位。

六、 总结

联合国难民署面对各国雇员以及难民的语言背景不同引发的沟通交流障碍,实行了一系列包括内部翻译人员规划、雇员语言培训以及面向难民的翻译服务、语言教育等语言服务。而难民署在其官方发布的政策文件、指南报告等文本材料中对这些语言服务进行了详细的记录。这些材料构成了难民署实际的语言政策,展现了专业型国际组织对组织内部和服务对象的语言使用的关注。难民署的语言服务体系说明国际组织的语言规划及语言政策不仅仅体现在其官方语言的选择上,也体现在对雇员与服务对象的语言能力的规划上,且在国际组织内部和外部有着诸多显性及隐性的语言政策。难民署通过发布语言政策进行语言规划,构建其内外部联通的语言服务体系,减少了语言使用对组织实现使命和目标的障碍,有助于统一组织的工作进程和安排,同时也对其他利益相关方产生了积极影响,有助于加强其在全球难民保护工作中的核心地位,提升组织全球领导力。难民署的语言服务体系也为其他国际组织解决语言使用问题、制定语言政策、实施语言规划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难民署口译雇员
美国法庭口译制度研究及启示——以夏威夷州法庭口译为例
全球流离失所者人数创70年来最高
对中国口译近25年来的研究综述
神数据
白宫男女不同酬大于美国平均值
略论笔译与口译的区别
台媒:美企CEO薪酬是雇员300倍 迪士尼差距最大等4则
美国提高联邦雇员最低工资
论心理认知与口译记忆
美国提高联邦雇员最低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