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培养策略

2022-10-13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情绪情感能力

邹 霞

(曲阜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山东 曲阜 273165)

一、 社会情感能力的内容概述

(一) 社会情感能力的发展历程

社会情感能力的提出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末,为了解决当时美国学生中存在的大量例如酗酒、吸烟、偷窃和校园暴力等问题行为,美国学者戈尔曼(Daniel Goleman)和格罗沃尔德(Eileen Rockefeller Growald)等成立了“学术、社交与情感学习联合会”(The Collaborative for Academic,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简称CASEL)。该组织界定了社会情感的五组核心能力,即自我意识能力(Self-awareness)、自我管理能力(Self-management)、社会意识能力(Social-awareness)、人际关系技能(Relationship-skills)以及做出负责任决策的能力(Responsible decision-making)。由于重视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培养,目前美国已取得较好的实施效果。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简称OECD)近年来借助国际测评项目(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简称PISA)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断增强。2019年,OECD开展了全球性的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Study on Social and Emotional Skills,简称SSES)评估项目,将关注的焦点从认知因素转向了非认知因素,全球共有11个国家、地区和城市参与该项目,我国苏州市也参与了本次测评。开展社会情感能力测试的目的主要在于探寻影响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的因素,从而进一步探索培养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有效策略,塑造学生的完整人格。

(二) 社会情感能力的概念界定

社会情感能力指的是儿童在成长发展过程中,为适应复杂情境而学习并掌握的有关个体适应与社会性发展的一系列核心能力。(1)杜媛,毛亚庆:《基于关系视角的学生社会情感能力构建及发展研究》,《教育研究》2018年第8期,第43-50页。支爱玲将社会情感能力界定为:“学生对自我、他人和社会进行认知和管理的个性心理特征。”(2)支爱玲:《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培养路径》,《教育学术月刊》2019年第11期,第70-76页。曹坚红则将其定义为:“个体与社会的互动中,驾驭自己的情绪,与他人建立积极的关系,负责任地决策以解决社会生活中各种问题的能力。”(3)曹坚红:《“社会情绪能力养成”教育的实践特征与创新》,《人民教育》2019年第3期,第90-93页。社会情感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具有跨学科性质。社会情感能力的培养与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均有交叉,在教育领域范围内,“品格教育”“德育”“素质教育”和“非认知能力”等均属于社会情感能力的研究范畴。(4)徐瑾劼,杨雨欣:《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国际比较:现状、影响及培养路径——基于OECD的调查》,《开放教育研究》2021年第5期,第44-52页,第120页。

我国开展的社会情感能力测评项目将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划分为五大维度:开放能力(开放性)、交往能力(外向性)、情绪调节(情绪稳定性)、协作能力(宜人性)以及任务能力(尽责性),见图1。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社会情感能力是指学生能够对自我的情绪情感有良好的认知,运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管理调控好自己的情绪;具备自信心并且敢于表达自己,对事物充满好奇心与求知欲;能够体谅他人、乐于开展合作,能够换位思考,设身处地觉察和理解他人并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具备强烈的集体责任感,最终形成一种良好的调试自我、适应集体和社会生活的能力。

二、 社会情感能力的价值意蕴

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不仅会对学生当下的学习、社交等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且对其适应未来社会生活也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 增强学生的学校生活适应力

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关系到学生能否合理有效地处理学习与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社会情感能力的提升能够促使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同伴关系,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创建和谐友爱的校园文化氛围和班级心理环境。(6)陈瑛华,毛亚庆:《西部农村地区小学生家庭资本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社会情感能力的中介作用》,《中国特殊教育》2016年第4期,第90-96页。除此之外,社会情感能力作为一种非认知因素,还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因素发展。OECD的一项研究表明:尤其是在基础教育阶段,提升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发展,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提升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当学生产生学业困难时促使学生积极面对并改善学习行为。(7)陈瑛华,毛亚庆:《西部农村地区小学生家庭资本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社会情感能力的中介作用》,《中国特殊教育》2016年第4期,第90-96页。我国的青少年社会情感能力测评项目的研究数据表明:社会情感能力发展较好的学生会有更突出的学业表现,更低的辍学率以及更低的实施校园暴力与违法犯罪等反社会行为的风险等。(8)黄忠敬:《21世纪核心教育素养:社会与情感能力》,《上海文汇报》2018年第7期。社会情感能力的提升能够增强学生的校园归属感、生活幸福感,促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

(二) 提升学生的未来社会竞争力

未来人们将会面临更多选择,拥有更多自主决策的机会,面对更多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机会,未来人才市场越来越多地体现出对非认知技能的需求。在当下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快速地改变着我们的社会,社会情感能力是学生面对未来社会发展所必不可少的一项能力,学会积极调适自我、适应集体生活对个体未来发展具有奠基性意义。社会情感能力的发展水平关系到学生未来工作就业、生活质量以及个人福祉,对于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发挥着关键的作用。社会情感能力发展越好的人,未来的就业市场可能更广泛,收入更高,并且有可能活得更长。(9)黄忠敬:《21世纪核心教育素养:社会与情感能力》,《上海文汇报》2018年第7期。>

随着我国“双减”政策的推进,提高教育质量、重塑教育新生态,推进基础教育改革进程,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才成为我们的培养目标。为推动“双减”政策的落实进程,教育应该更多地将关注的焦点转变到学生内在情感能力的提升方面,关注学生的非认知因素发展,提升学生的情感质量,为其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理应成为教育教学追求的目标。

三、 培养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路径探索

社会情感能力具有可塑性。人们并非生来就具备固定的社会情感能力,相反,这种能力在人一生中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在儿童早期,社会情感能力是波动的,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波动性逐渐降低,稳定性不断增强。因此,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就在儿童与青少年时期。(10)黄忠敬:《21世纪核心教育素养:社会与情感能力》,《上海文汇报》2018年第7期。通过恰当的教育干预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能够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降低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率,增强校园归属感,提升学生的生活幸福感与安全感,进而促进学生完整人格的构建,创造未来的美好生活。

(一) 培养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路径多样

在我国,培养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实践路径很多。首先,学校中包含着丰富的人际交往环境,构建师生以及生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营造轻松和谐的人际交往环境、创建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等都是培养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合理路径。除此之外,合理地利用学校的升旗仪式、班会课、每日晨会、少先队与共青团活动、各类综合实践活动以及家校开展的合作活动等都可以成为培养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有效路径。

在学校大环境下我们应该紧紧抓住课堂这一育人主阵地。从学生在校学习的全部生活看,课堂中的学习是其在校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课堂成为培养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重要空间。(11)郑太年:《重构课堂教学,推进社会情感学习》,《上海教育》2021年第26期,第74-75页。课堂是一个师生学习共同体,体现着教学过程的复杂性。在课堂中,师生在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产生个性化的心理体验,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心理过程。(12)毛亚庆,李泽林:《社会情感学习重在学科教学落点》,《中国教育报》2018年第5期。在课堂教学方面,可以为学生开设专门的社会情感能力培养课程,逐步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合作沟通等核心能力。目前我国有部分地区已经开发了专门的社会情感能力课程并在课堂中进行教授。上海静安区为了解决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对培养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课程进行了本土化研究,静安区没有简单地迁移国外的课程和做法,而是经历了多年的研究和实践,使社会情感教育具有了鲜明的本土特征。(13)曹坚红:《“社会情绪能力养成”教育的实践特征与创新》,《人民教育》2019年第2期,第90-93页。广东实验中学也进行了本土化的改造与探索,开发了“我与自己”“我与他人”“我与集体”三大系列课程,在生态体验的视角下,对我国实施的社会情感课程内容、课堂实施、课堂资源和课程评价进行了本土化的构建。(14)林婷婷:《社会情感学习课程的本土化实践》,《中小学德育》2019年第5期,第32-34页。

我国诸多学者提出了在学科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由于社会情感能力是一种综合性能力,具有跨学科性质,因此无论是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德育课还是在学科类课程等哪一个领域中进行培养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都可以找到潜在的可挖掘的社会情感内容。我国的学科类课程例如语文课、道德与法治课等,在相应的课程标准中都能够找到涉及培养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相关内容规定,这反映出我国对培养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关注与重视。(15)黄忠敬:《如何在学校开展社会与情感能力教育?》,《中国教育学刊》2021年第2期,第6-11页。

(二)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可行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语文新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1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第1页。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是学生学习与人沟通交流的重要媒介与工具。语言文字作为人类社会中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领域中,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通过学习语言文字来提升语文综合能力,同时语文学科充满了人文色彩,通过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品读鉴赏文本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

社会情感测评项目划分的五大能力的培养要求与语文新课标中指出的所要培养的语文学科能力要求之间具有一致性。首先,思维能力是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提出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其中“有好奇心、求知欲,崇尚真知,勇于探索创新,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对应着社会情感能力中的开放能力维度,都强调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培养创造性;其次,语文新课标的课程总目标中“关心社会文化生活,积极参与和组织校园、社区等文化活动,发展交流、合作、探究等实践能力”体现出对学生协作能力的培养要求,共同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共情能力,学会合作与信任他人;而“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有理有据、负责任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则是对任务能力培养要求的体现,即培养学生强烈的责任感,使学生能够做出负责任的行为;“理解、欣赏和初步评价语言文字作品,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精神世界”“学会倾听与表达,初步学会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则体现出对学生情绪能力的认知与调控要求;最后,语文新课标中“能根据需要,用书面语言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借助不同媒介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感受”则恰恰是社会情感能力的交往能力中对果敢、活力、勇于表达自我等品质培养的体现。

(三)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独特性

相较于创设和谐友爱的环境氛围、组织开展多样化的育人活动以及开设专门的社会情感能力课程来培养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实践路径,语文学科以其特有的实践活动形式、教材内容的选择特点以及小学语文教学实施过程的情境性与实践性特征使得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具备以下的独特优势。

首先,语文学科特有的语文实践活动为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实施手段。“阅读与鉴赏”这一实践活动是指学生通过阅读自己感兴趣的文本,分析文本中的关键词句并理解所要表达的感情色彩,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感受阅读的快乐。“表达与交流”实践活动则强调在语文课堂中通过开展辩论、讨论等活动,使学生乐于与他人展开交流沟通,喜欢与他人分享,对高年段的小学生来说,还要做到与人交流时尊重和理解对方,能够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梳理与探究”这一实践活动则是指学生要通过亲近大自然、参与社区或学校活动等形式,激发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能够以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想,高年段的小学生还要能够运用书面或者口头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与思考感悟。通过借助以上的语文学科实践活动不仅能够让小学生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并且为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任务能力以及交往能力等社会情感能力提供了操作方法。

其次,小学语文教材的文本内容往往蕴涵着丰富的社会情感资源,为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提供了内容载体。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是由专家精心挑选编排的,文本内容贴合小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特征,并且文本中富含丰富的情感资源。教师通过充分挖掘文本中的社会情感内容,结合巧妙的教学设计有利于发挥文学作品的情感熏陶与感染作用,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

再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施过程强调情境性与实践性,这就为评估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发展水平提供了便捷的途径。在小学语文课堂中通过为学生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境,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利用小组汇报、朗读展示、习作分享、主题辩论赛等实践形式鼓励学生养成乐于表达、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参与课堂互动的过程中不断提升社会情感能力。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来评估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发展水平从而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

四、 小学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策略

美国课程理论专家古德莱德将课程分为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以及经验的课程五种类型,其中领悟的课程就是教师基于对所教学科内容的理解,重构适应学生发展水平的课程内容,从而使学生能够获得更有价值的经验课程。“双减”背景下,教师为提升自身的课堂教学效果,打造高质量课堂,需要结合学生现有的能力发展水平,结合预期的课堂教学目标,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自主权,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符合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需要教师将自己的教学智慧融入教学实践。笔者以我国开展的社会情感能力测评项目中所划分的五大维度为出发点,通过变革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不断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出了以下策略。

(一) 创建开放课堂,增强学生创造能力

开放能力(开放性)维度确立了三项子能力即好奇心、创造性和包容度。社会情感能力评估项目的研究结果表明:好奇心影响语文、科学等学科的学习效果。(17)黄忠敬:《21世纪核心教育素养:社会与情感能力》,《上海文汇报》2018年第7期。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好奇心、创造力等的培养。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不仅能够使学生大脑处于兴奋状态,积极参与智力活动,而且开放的课堂氛围能够使学生的心理压力得到缓解,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1. 开展课前热身活动

课前热身活动对于创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有积极作用。热身活动的设计要考虑到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考虑活动内容与教学目标、内容的相关性,这是体现活动设计感的关键;二是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活动。针对低年段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较强的热身活动,比如模仿活动、唱跳活动等容易操作的热身活动;针对高年段的学生,由于其逻辑思维能力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可以设置以小组合作等形式来开展交流分享的热身活动。例如讲授三年级上册课文《去年的树》时,在课前先出示大树与小鸟的插图,采用课前故事创编的形式让学生根据图片创编故事并与同学进行交流分享,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又锻炼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可以快速地融入课堂教学情境中,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

2. 嵌入互联网技术创设多元情境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可以尝试将人工智能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相结合,借助各种智能设备让学生亲身体验文本作者所处的时代。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可以借助网络技术为学生再现作者当时的创作情境。情境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即情感因素,从而能够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例如在学习四年级上册《观潮》一文时,教师借助多媒体视频和音乐来渲染文本内容所描绘的环境氛围,伴随着激昂的音乐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音乐是一种微妙的语言,借助音乐独特的旋律和节奏可以将学生带入到特定的情境中,给学生强烈的听觉感受,让学生感受钱塘江浩浩荡荡的潮水景象。同时教学情境的创设强调语言直观的重要性,在创设的情境中融入教师的语言讲解能够提升学生的感知力,使情境变得更加鲜明,增进学生的主观感受,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二) 勇于展现自我,培养学生交往能力

交往能力(外向性)包含了乐群、果敢、活力三项子能力。不论是在日常生活还是未来社会生活中,人际交往能力对学生的适应性发展都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外向性的培养需要教师不断地给学生提供展示与表达的机会,借助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活动踊跃展现自我。

建立能耗监控系统后,管理者随时查看医院水、电、气等能耗支出信息,可查看各用能单元下各设备的实时、历史能耗情况,能耗监控平台还带有能耗超支报警等功能,可有效地辅助分析能源浪费漏洞,对科室能耗进行定量管理,以达到节能的目的。能耗监管系统的管理界面不仅可将采集到的数据直接地展现在管理者面前,还可通过后台处理、分析,得到大量对比数据,排名详情,报表统计数据等。

1. 设置自我展示活动

自我展示活动是培养学生外向性、提升学生表达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灵活地设计教学活动环节,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自我展示机会。例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就是一种让学生进行自我展示的有效方式,鼓励学生主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以使学生进入沉浸式学习,因为学生想要表现出自己的朗读水平,就需要深刻理解文章的内容,体验作者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才能达到朗读的最佳效果。另外,小学高年段的习作分享课也是鼓励学生积极表现自我的有效方式,分享自己的习作就如同分享自己真实的生活经历与感受。由于学生年龄相近,在这个过程中,极易引发学生之间的情感共鸣,从而使学生通过参与自我展示活动获得集体归属感。在学生进行自我展示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扮演倾听者与指导者的角色,展示结束后要及时地评价学生,让学生体验到胜任感,激发学生参与展示活动的积极性,逐步培养学生的外向性。

2.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辩论

辩论活动是有效激发学生课堂活力的行为策略。通过在课堂中组织学生参加辩论活动,不仅能够让学生练习如何与别人进行恰当地交谈,习得语言沟通艺术,而且还可以学习如何管理自己强烈的情绪、养成尊重别人观点的习惯。在辩论过程中,学生通过学习如何以一种合理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能够进一步提升人际交往技能。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个单元活动内容中都有口语交际的主题板块,每个板块的内容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可以采用主题辩论赛的形式让学生自由组合成“正反”两方开展辩论,从而鼓励学生积极地展示自我,提升交往能力。

(三) 提升认知情绪的意识,锻炼学生的情绪控制能力

情绪的调节能力(情绪稳定性)分为抗压力、乐观、情绪控制三项子能力。小学校园中存在的一系列校园欺凌行为,其产生的部分原因就在于小学生不会控制自己的冲动情绪。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具备了解自己情绪情感的意识,掌握调控自己消极情绪的有效策略使学生保持稳定的情绪。

1. 提升情绪的自我认知能力

学生需要学习有关情绪的基本知识,掌握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的基本特征,提升自己的情绪认知意识以学会在适当的场合表现恰当的情绪。在美国,关于情绪知识的学习主要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示带有不同情绪的面部表情或者代表情绪词汇的卡通图片,结合教师的语言讲解来促进学生对基本情绪的理解。教师通过设计情境或游戏,让学生体验不同的情绪感受,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体验。在我国,教师也可以巧妙地利用这种让学生认知情绪的方式。教师在教授表达人物情绪情感的词语或者是带有情绪情感色彩的词语时,例如“暴跳如雷”“欢欣雀跃”等,可以出示与词语含义相匹配的带有面部表情的卡通图片来辅助教学,结合图片与教师的讲解加深学生对情绪词语的理解,从而提升学生对情绪的自我认知能力。

2. 掌握情绪调节策略

亲身体验情绪控制过程是提升学生情绪控制能力的最有效方法。创设生活化情境或者开展角色扮演活动是让学生体验情绪过程的最佳实践方式。语文是对现实生活的高度总结与升华,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场景展现在课堂中,可以减少学生学习系统知识的距离感,让学生将自己在生活中获得的直接经验运用到课堂中,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二年级上册课文《玲玲的画》时,主人公玲玲的情绪就经历了“得意”“伤心”“高兴”的起伏变化,这篇课文十分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记录了生活中发生的一件小事。教师要深度剖析教材,挖掘社会情感内容,通过为学生创设类似的生活化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情绪变化过程,同时教师应该注意要及时提供反馈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情绪调控策略。

(四) 参与合作互动,提升学生协作能力

协作能力(宜人性)包含了以下三项子能力:共情、合作、信任。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不可能脱离集体而单独存在。学生的协作互助能力是学生适应当下以及未来社会生活的基础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倡的“社会契约精神”也体现了协作能力的重要性。教师在课堂中应该为学生搭建合作互动的平台,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提升共情能力,在合作互动中提升宜人性。

1. 搭建合作学习平台

合作学习是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的有效方法。它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通过开展合作互动从而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组内共识法可以为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供借鉴思路。首先,教师将全班学生进行分组,然后给每个学生编号。接下来,教师给出需要思考的问题,所有的学生要写下自己的答案并与自己的组员进行讨论,商议写下组内成员认可的最具代表性的答案。(18)陈权,陆柳:《美国社会情绪学习计划及在中学课堂实施策略研究》,《外国中小学教育》2014年第10期,第20-25页。教师随机说一个数字,例如“我需要编号是2的同学给出答案”,此时每组编号为2的学生进行分享,在此过程中教师不重复提问,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一次回答问题的机会。这种活动形式既能够让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又给予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自我展示的机会。在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需要组内成员通过交流协商达成一致,这种方式既能够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又使学生学会合作与信任他人。

2. 培养角色迁移能力

所谓角色迁移能力是指学生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设身处地去感受和体验他人的情感。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先培养学生迁移文本角色的能力。学生进入文本角色,体验文本人物的情感,那么学生对于文本内容的理解将会更加深刻。学生具有了迁移意识,就更容易将这种能力迁移到生活中,学会换位思考,学生的共情能力也会获得相应提升,学生在生活中观察世界的角度会有所不同,对待他人的态度也会发生变化。能够换位思考、体谅他人是当下学生普遍缺少的一种能力,这也是减少中小学校园欺凌行为的另一个重要途径。角色迁移能力的培养是提升学生共情能力的有效途径。例如在学习三年级上册课文《掌声》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重现课文中的情境,寻问学生如果处于主人公“英子”当时的处境,会有怎样的情绪感受,会产生怎样的心理体验,从而逐步培养起学生的角色迁移能力。

(五) 注重行为践行,激发学生任务能力

任务能力(尽责性)包含以下三种子能力:责任感、毅力、自控力。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坚持不懈努力克服困难是尽责性的重要表现,是成功的必备品格。任务能力的培养需要让学生在集体环境中树立责任意识,在实际操作体验的过程中培养毅力品格,提升自控能力,注重学生的行为践行,这是从理论层面向实践层面所发生的重大转变。

1. 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高凝聚力的集体要求集体中的每一位成员都具备强烈的责任意识,从而促使集体中的个人表现出负责任的行为。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各种集体活动、团建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例如在“制定班级公约”的口语交际活动中,大家通过协商讨论制定出班级公约,然后班级中的每位学生都会表达自己对某条公约的支持或反对意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逐步树立起班级主人翁意识,意识到自己是班集体中的一员,建立强烈的班级责任感。在班级公约制定好之后,学生会表现出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公约、互相监督等积极行为,这便会进一步巩固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

2. 提供多样化的实践形式

“知行一致”要求学生不仅要知道,还要做到。由于小学生受到年龄等生理因素的影响,自我约束能力不强,此阶段要求教师提供多样化的实践方式磨炼学生的毅力,提升学生的自控能力。例如教师可以让高年段的学生坚持写观察日记来培养毅力,在课堂分享环节向全班同学进行展示交流,教师及时做出点评,并激励学生继续坚持;可以利用习作课让高年段的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记录一件通过自己不懈努力获得成功的事例,体会成功的喜悦进而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激发学生继续努力,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任务能力。

五、 结语

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培养是新时代背景下提升教育质量、构建教育发展新格局、重塑教育新生态的必然选择。语文学科是培养人的终身学习能力和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学科,也为发展人的创造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发挥着关键作用。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特征,通过分析社会情感能力与语文学科能力两者之间培养目标的一致性,利用在小学语文课堂培养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具备的独特优势,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会情感能力成为一条有效、可操作的实践路径。本文以培养社会情感五大核心能力为依托,通过变革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从而为提升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构建完整人格,为我国未来的课堂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方向。

此外,我们在重视利用小学语文课堂培养学生社会情感能力这条路径之外,还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其他有效路径,注重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协同育人机制发挥教育合力从而促进学生塑造完整人格、实现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情绪情感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台上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