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仫佬族中老年人脂肪分布特点及其与年龄的相关性

2022-10-15宾晓芸黄秀峰银联飞

关键词:仫佬族皮下脂肪躯干

周 敏,宁 宁,宾晓芸,黄秀峰,银联飞

(1.右江民族医学院,广西 百色 533000;2.玛莎大学,马来西亚 雪兰莪州 4261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肥胖导致的健康损害成为公众关注的健康问题,因此,脂肪及脂肪组织含量的测定对于研究人体能量储备、生长发育以及肥胖发生机制与治疗、与脂肪变化有关的病理生理变化,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1].

仫佬族人口约21万(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多数聚居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数的73%,仫佬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数的33%,该地区经济水平相对落后,卫生条件和医疗卫生水平落后,开展的慢性病普查和调查活动相对较少.文献[2]研究显示,罗城仫佬族居民慢性病患病率较高,但是肥胖率和身体锻炼水平低于广西其他地区,吸烟率和饮酒率高于广西其他地区.由于受遗传、环境、饮食习惯和宗教文化的影响,广西仫佬族的脂肪量及其分布可能有自己的规律和特点.本研究使用生物电阻抗法,检测仫佬族中老年人的身体脂肪含量及相关体成分,探讨其随年龄变化的趋势和特点,以期为仫佬族中老年人的健康指导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2019年2月至3月,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在罗城县测量了499名仫佬族(男性209例,女性290例)中老年人(45岁及以上)的身体脂肪含量等体成分指标.测量遵循知情同意原则,被测者均为世居当地3代以上的身体健康仫佬族中老年人.被测者以5岁为一个年龄组,分为45岁组、50岁组、55岁组、60岁组、65岁组、70岁组和75岁以上组,共7个组.

使用人体成分分析仪(TANITA,MC-180,日本)进行体成分测量,获得总脂肪量、内脏脂肪量、皮下脂肪量、躯干脂肪量、左上肢脂肪量、左下肢脂肪量、右上肢脂肪量、右下肢脂肪量和腰臀比等9项指标.采用SPSS20.0对数据进行处理,组间比较采用u检验或t检验,采用相关性分析研究各指标随年龄增长的变化情况.

2 结果

2.1 仫佬族中老年人脂肪量的性别间比较

仫佬族中老年人各项身体脂肪量均值见表1.由表1可见,中老年人的总脂肪量、皮下脂肪量、躯干和上肢脂肪量的性别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为女性高于男性,内脏脂肪量和下肢脂肪量的性别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仫佬族中老年人脂肪量测量结果Tab.1 Results of fat mass of elderly of Mulam ethnic group kg

2.2 仫佬族中老年人各年龄组的脂肪量

仫佬族中老年人各年龄组的各项脂肪量和腰臀比测量结果见表2.由表2可见,同年龄组中,男性和女性的总脂肪量、皮下脂肪量、躯干脂肪量和四肢脂肪量的多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表现为女性高于男性.同年龄组男性和女性内脏脂肪量的比较中,65岁组和75岁以上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男性高于女性,其余年龄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同年龄组男性和女性腰臀比的比较中,45岁组和50岁组为男性高于女性,70岁组和75岁以上组为女性高于男性.

表2 仫佬族中老年人各年龄组的脂肪量和腰臀比Tab.2 Fat mass and waist-to-hip ratio in each age group of elderly of Mulam ethnic group

2.3 仫佬族中老年人脂肪量随年龄的变化情况

仫佬族男性和女性的各项脂肪量随年龄变化的曲线如图1所示.由图1可见,仫佬族中老年女性的总脂肪量、皮下脂肪量、内脏脂肪量、躯干脂肪量、上肢脂肪量和下肢脂肪量随年龄增长总体呈下降趋势.男性的总脂肪量有2个高峰,在45~50岁和55~65岁呈上升趋势,增长最快的时期为45~50岁,男性其他部位的脂肪量与总脂肪量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

图1 仫佬族中老年人各项脂肪量随年龄的变化Fig.1 Changes in each index of fat mass of elderly of Mulam ethnic group with age

仫佬族中老年人各测量指标与年龄的相关性分析见表3.

表3 脂肪量和腰臀比与年龄的相关系数Tab.3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of fat mass and waist-to-hip ratio with age

由表3可见,女性的总脂肪量、皮下脂肪量、四肢脂肪量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P<0.01),腰臀比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P<0.01),内脏脂肪量和躯干脂肪量与年龄不相关.男性的内脏脂肪量和躯干脂肪量与年龄呈正相关(P<0.05),其余指标与年龄不相关.

3 讨论

人体体成分与许多健康问题和疾病之间有密切的关联,如糖尿病、肥胖、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等[3-5].肥胖通常表现为过量或异常的脂肪积累.BMI指数是常用的衡量人体肥胖程度和是否健康的标准,但BMI指数单纯考虑体质量和身高的因素,可能会错误地估计脂肪的含量.本研究采取应用广泛,且较为安全便捷的生物电阻抗法测量了仫佬族中老年人的脂肪量,发现其分布呈现一定的规律.

3.1 仫佬族中老年人脂肪分布的特点

性别是影响人体体成分的一个重要因素,两性在基因及其表达上不同,性别间的生物学差异造成体成分的不同特征[6].总体上看,仫佬族中老年人的总脂肪量、皮下脂肪量、躯干和上肢脂肪量均存在性别差异(P<0.05),均为女性高于男性,与邓琼英等[7]的研究结果一致.仫佬族中老年男性各部位脂肪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皮下脂肪量>躯干脂肪量>内脏脂肪量>左下肢脂肪量>右下肢脂肪量>左上肢脂肪量>右上肢脂肪量,女性为皮下脂肪量>躯干脂肪量>内脏脂肪量>右下肢脂肪量>左下肢脂肪量>左上肢脂肪量>右上肢脂肪量.同年龄组中,总脂肪量、皮下脂肪量、躯干脂肪量和四肢脂肪量的多数性别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现为女性高于男性.

除基因和激素的影响外,仫佬族的家庭分工存在性别差异,为“男主外,女主内”的模式,男性长期从事耕作等体力活动,肌肉锻炼较多,故身体大部分脂肪量都低于女性.仫佬族中老年人脂肪量的分布和性别间差异与百色市壮族中老年人[8-9]的研究结果一致,但仫佬族中老年人总脂肪量及身体各部位脂肪量略高于百色市壮族中老年人.罗城县地处桂西北部,石山众多,属于喀斯特地貌,当地人主要种植水稻,仫佬族日常以水稻、糯米为主食,辅以腌制酸菜、辣椒等,摄入碳水化合物较多,对鱼蛋肉奶、水果等维生素和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摄入较少,饮食习惯较为单一.壮族的饮食较为丰富,以水稻为主食,辅以玉米、红薯、各种蔬菜、水果和肉类,饮食较为均衡.2个族群间的差异可能与其饮食、生活环境及遗传信息有关.

3.2 仫佬族中老年人脂肪分布随年龄的变化特点

有研究显示,我国城镇居民身体脂肪含量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10],但本研究结果显示,仫佬族中老年女性的脂肪量随年龄增长总体呈下降趋势,与周璇等[11]的研究结果一致.男性的总脂肪量在45~50岁和55~65岁呈上升趋势.相关性分析显示,仫佬族中老年女性的总脂肪量、皮下脂肪量、四肢脂肪量与年龄呈负相关,腰臀比与年龄呈正相关,男性的内脏脂肪量、躯干脂肪量与年龄呈正相关.相关研究[12]发现,女性体内的脂肪含量高于男性,脂肪组织的分布模式也不同于男性,呈现以股臀部脂肪沉积为主的“梨形体型”.随着年龄增长,仫佬族中老年女性的脂肪量呈下降趋势,腰臀比却逐渐上升,呈现腹型脂肪堆积,这可能与体力活动的减少有关.据调查,腰臀比与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发病率关系密切,腰臀比升高、BMI升高且伴有腹型脂肪堆积的人群为发病的高危人群[13].仫佬族中老年男性的内脏脂肪量随着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可能与仫佬族男性喜饮酒有一定关系.适量的内脏脂肪对内脏器官起支撑、稳定、保护的作用,但内脏脂肪量过高会增加内脏器官的压力,扰乱机体的新陈代谢,引发高血脂、脂肪肝、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男性和女性在脂肪量及分布上存在差异,男性脂肪主要分布在腹腔和腰部,女性脂肪较男性多,且多分布于下腹部、臀部和下肢等处,这些差异也提示可能是性激素影响了脂肪的分布和堆积[14].文献[2]的研究显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居民的高血压患病率、糖尿病患病率和血脂异常率均高于全国水平,也高于广西其他地区,但患者对自身疾病的知晓率仅有8.72%,大多数患者未及时治疗.因此,仫佬族中老年人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丰富食物种类,预防肥胖及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定期参加慢性病筛查,多了解相关健康知识,以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提高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仫佬族皮下脂肪躯干
拉伸对越野行走学生躯干柔韧素质影响分析研究
基于文献回顾的罚球命中率与躯干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
不必恐慌的皮下脂肪团
仫佬族师公调音乐的现状及传承
广西罗城:欢庆“依饭节”
树与人
人走路时为什么要摆手?
阳光帮你减减肥
注射胰岛素, 警惕脂肪增生
少数民族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