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跨学科视角的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研究
——以英语与语文学科融合为例

2022-10-15王江华张兴华

教育科学论坛 2022年28期
关键词:跨学科学科作业

●王江华,张兴华

作业设计是指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学情,依托单元目标、课时目标,采用难易结合且适宜、没有歧义且解释性强的内容,以原创、改编、引用等方式,来进行基础性作业、实践性作业、探究性作业等作业设计的过程。 作业设计要求指令明确且逻辑严谨,针对不同学生学习能力与认知水平,衔接课前、课中和课后知识并整合零散知识去建构学生完整的知识体系。 本研究将结合跨学科与大单元理念,寻找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的有效模式。

一、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的现状

(一)初中英语作业设计机械化

目前,升学评价制度仍然是以纸笔考试为主。学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考试题目,再将正确答案统计成学生升学依据的分数。 行为主义主张教育的价值在于控制外部环境以及学生的行为,以此作为影响学习效果的可操作的变量[1]。 因此,在行为主义影响下,为了让学生考试分数更高,初中英语作业设计主要是“一背、二抄、三练习”,仍停留在死记硬背、 单调无趣的书面作业形式上。 其背诵作业包含背单词、背词组、背听力对话材料、背课文等,其抄写作业包含抄单词、词组、对话、课文,其练习题包含单元基础练习过关单、练习册分课时习题、单元检测单、单元能力提升单等。这些作业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重复机械积累形成条件反射,从而提高答题正确率、答题速度。 但这种英语作业设计,用记忆代替了思考,用背诵代替了对现象本质的理解与观察[2],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兴趣与效果,不能让学生在愉快情绪体验中提升学习知识与解决真实问题的技能。

(二)初中英语作业设计唯智化

长期以来,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唯智主义作业观对我国教育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凯洛夫认为:“家庭作业主要是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完成各种练习来巩固知识、技能和技巧。某些家庭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对下一节课有所准备。 家庭作业的特点是它比较课堂作业能更显然表现出学生的独立性来。 ”[3]简言之,他认为掌握抽象知识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为了让学生充分掌握教材中的抽象知识,初中英语作业会设计覆盖率高的时态知识点、固定词组搭配知识点、单词词性知识点等,再通过听力表格、选词组填空、首字母填空、词性转换、完成对话、十二选十的短文填空、任务阅读完成表格等各种题型重复训练知识点,以一种“换药不换汤”的方式重复巩固学生的抽象知识。 这种用抽象的知识去包裹学生的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缺少“真实情境”,让学生失去了现实生活的情感与意义感。

(三)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的单一化

从社会学视度来看,教师不但是教学组织者,也是作业设计的主导者。 大部分初中英语教师在作业设计时,都基于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针对中等生能力水平,以“基础题+拔高题”相结合的单一模式,让全班学生在巩固词、句基础时,加入提升与拓展习题训练。 基础过关题,对于有些学生过于简单;能力提升题,对于有些学生难以完成。 究其原因,在于缺乏对不同层次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关注,忽略了独立学生个体的学业、个性、能力差异。

从知识论视角来看, 当前的初中英语作业设计虽有一定的逻辑性,但与他学科之间缺少联系,其作业设计体现了学科的单一性。因此,学生很难能灵活地迁移不同学科之间相关联的知识内容, 难以处理综合性的问题,从而使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孤岛化”。

二、跨学科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的可行性

(一)社会发展的需要

学生减负是一个历史话题,从1988年《关于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若干规定》,到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可以看出教育部与社会各界坚持不懈的努力。 为什么学生课业负担仍然困扰着基础教育? 究其原因是忽略了对作业设计的关注。 为了切实解决中小学的作业问题,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控制中小学生的作业总量,减少做作业的时间,并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鼓励设计个性化、灵活化、分层化的作业以提高学习效率,所以跨学科作业设计势在必行。

中国教育从倡导素质教育到通识教育,都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 现阶段,人们又注意到学科分支越分越细,虽然细化的学科容易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但独立分化的学科不能达到认知客观世界的目的。 “客观世界既是多样又是高度统一的物质世界,反映客观世界规律的科学技术本质上也是内在的统一体;而科学的单纯纵向分化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科学研究客体和科学自身整体性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4]这种学科细化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也不利于学生解决烦琐的综合性问题能力的提升。 因此,我们需要一种打破学科界限,实现多学科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的教育路径,即跨学科。 而初中英语作为一门细化独立的学科需要与其他学科相结合,这是我国教育现阶段发展的必然之路。

(二)学生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 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如果说20 世纪前半叶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到‘世界最宝贵的资源不是石油,而是儿童’的哲理,那么,在21 世纪的今天,有识之士已普遍承认并接受这样的科学事实,即‘健康儿童是社会的宝贵财富’”[5]。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学生大量的时间都在完成“作业”,除了课间操、体育课与体锻时间,他们是很难挤出时间进行体育锻炼的,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得不到保证。为了“把健康还给孩子”,给孩子们提供更多运动锻炼的时间,需要高效、减时的作业。为此,跨学科作业设计是最好的有效途径。

现阶的作业设计更多停留在纸笔式、重复性、机械性的知识点传递上,强调将书本上的知识转移到学生大脑里储存起来,而不是去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将外在知识转化为主动活动的对象,并建立起有意义的关联。 这样的作业设计,让学生的团队精神、首创精神、主动性、人际交往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动手能力都得不到较好发展。为了避免这一现象,跨学科作业设计已成为手段之一。

(三)英语与语文学科融合的可行性

首先,英语与语文是初中教育阶段的主要学科,有极其重要的教学地位。 其教学目的都是提升听、说、读、写四种技能,以及提升综合运用这四种技能的能力。 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这四种技能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6]。 其次,英语与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具有知识性、工具性、人文性和文化性特点,学生在掌握英语与语文知识技能的同时,还可以提升传承文化、创造文学的能力,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最终实现对学生人文化素养的培养。 因此,英语与语文融合是有学科意义的。

三、英语教材跨学科分析

初中英语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载体, 它为英语作业设计提供了话题、内容和设计指南,教材是否具有跨学科性是跨学科作业设计能否成功的关键。 因为“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上应与学生的兴趣、生活、学习有关。在中学阶段,外语教学内容可来自于学生其他科目,如科学、历史、社会科学等”[7]。 为了对人教版(2012年10月版)初中英语必修教材(学生用书)初一24 个单元、初二20 个单元、初三14 个单元进行分析整合,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与定量分析法,根据跨学科性质,依据一个中心主题,对教材涉及语文学科所占比例进行统计,共计11 个单元。 统计结果如表1 所示。

表1 初中人教版英语教材的整合与重组

根据教材与学生认知特点,在确定每个单元主题基础上,对教材进行大单元整合与重组设计。 这里的大单元,不同于教材文本内容单元的概念,是立足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整合情境、目标、任务和评价的教学单位。通过连接儿童生活、学校教育与未来社会的核心素养模型,阐明育人目标要求,创设整合素养发展、生活逻辑和学科内容的课程体系,转变认识论和知识观, 从关注认知和去情境化知识向生态化、实践性的学习范式转型,让学习者在以真实问题和现实情境为载体、 彼此关联的经验活动和学习共同体中进行意义建构、主动学习和团队互动[8]。 本研究根据教材承载的文体资源与学习任务设计大单元话题,再寻找与语文的融合点。 (如表2)

表2 英语教材大单元整合与重组

五、英语与语文跨学科作业设计的策略

《英语课程标准》倡导在“用中学”,学生用目的语言积极参与某项活动进行交际时, 综合运用语言能力也得提升。因此,做调查、分享、表演等作业形式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语言潜能。杜威在《杜威教育哲学》中指出,学校里的教材有系统有组织,根据科学的原理编写,但往往和儿童固有的经验是不相符合的,所以我们应该注重利用环境来做教材。

(一)“比较研究”的作业设计

为了更好地体现语言为生活服务的功能,让学生在实践生活中感知“文化的差异”,作业设计时可以让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去分析比较所学内容。例如话题“我的一天”,任务一中设计调查报告,学生围绕主题收集资料并比较。 任务二与三让学生置身于真实情境中,描绘一天中某个特别的有意义的事件。任务四与任务五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反思、质疑,应用已有知识与经验去分析比较,整合并归类自己的知识构架。 (见表3)

表3

从表3 可以看出,作业设计涵盖了听、说、读、写的技能。 任务一,让学生在“读”的基础上剖析格式。任务二与任务三,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完成了“写”。任务四,继续让学生“读”,巩固所要掌握的英语时态知识。任务五,不但让学生用“读”的方式去认识自己所在城市及文化,还让全班同学完成了“听”的训练。学生围绕同一个主题进行听力训练, 内容不但具有可理解性,还具有趣味性。

就作业成果展示的两种方式可以看出,此作业的设计不但体现了普及性,还体现了层次性。 在明信片展区,让每个孩子都有展示的平台,是对他们作业的肯定。 在日记评比过程中,培养了优秀学生,让他们有一定的引领作用与榜样作用。 作业的形式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英汉互译”的作业设计

英汉互译不应只是简单地将意思对照理解疏通,而应让英汉相互渗透语言思维方式与文化底蕴。英汉互译时,应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文学性,感悟文本中的文化内涵与思维方式,不再局限于语言知识、技能的培养。例如,在大单元“我的生活中”,任务一、二让学生以“读”“写”相结合的方式,从与生活日常息息相关的常见简单标识入手, 并根据不同的场所归类标识,如商场中的“Pull”“Push”“Shut”“Soldout”等,让学生理解标识就一种规则。任务三将任务聚焦在家庭,其目的是为了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任务四是互译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美,寻找与其匹配的字、词、句。任务五让学生将对父母的感受放入双语诗歌中,在小组共同修改后,根据诗歌的内容设计背景,再赠予父母。在赠送前让学生每3 个人一组进行课堂展示,每一节课展示一组,让学生在一个持续的时间段内感受双语诗歌的美,从而实现了对学生“读”“听”的训练,同时,还让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不断反思自己与父母的相处方式,进一步提升亲子关系。 此类作业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创新、合作能力,传递了人文关怀与对父母的关爱。 (见表4)

表4

(三)“赏析性”的作业设计

赏析性作业包含“赏与析”,指在“理解语言知识等表面内容基础上进行思考和评价,读懂作者的情感、态度、意图等深层含义,实现从语言层次——信息层次——思想层次的递进性阅读过程,真正实现意义再建构”[9]。 学生在赏析基础上,用批判性思维观察分析不同的文化世界。例如在话题“丰富多彩的影视界”,学生从英语与语文经典的故事、名著、电影、电视节目中,感受英语与语文的表达方式与思维方式,并对知识进行迁移与应用。

第一阶段,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让学生运用自己的赏析能力去梳理所知道的电视节目类型与电影种类,并推荐有代表性的节目与电影名字。

第二阶段,聚焦在个人的喜好上,选择自己最喜爱的节目或电影在课堂上作介绍, 并分析它们的类型,以及喜欢的理由。

第三阶段, 在赏析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让学生自由选择英汉内容相似的电视节目,如 America’s Got Talent,American Idol,China’s Got Talent,对比其语言风格及所传递的社会价值与文化价值, 收集节目中语意相同但表达风格不一样的句式,并进行课堂分享;或者让学生选择英汉相似度很高的电影,这里的相似度是指故事情节和电影传递的价值;或者分享以中国文化元素为主的美国电影,比如功夫熊猫、花木兰等,赏析其人物对话、人物性格在英汉文化中的区别。 第三阶段任务需小组成员先讨论电影与电视节目的选题,经收集整合归纳,再做成PPT 在课堂上分享,并接受台下同学的提问。无论是资料收集整合还是上台分享,对每个同学的沟通能力都有较高要求。在沟通的过程中,通过交流与不同的观点碰撞[10],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完成小组所布置的任务,关注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就近发展区”。

第四阶段,为了让学生对作品有更好的体验与理解,对任务三中确定的内容的一小段进行模仿或经典桥段配音,让其他同学体验现场版的“赏析”。这种作业设计不但增加了真实性与趣味性, 还提升学生的积极性。

第五阶段,重视培养有知识、有技能、有情趣、懂生活的高素质人才,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更加健康扎实的基础[11]。 因此,在模仿的基础上,小组自己创设一个电视节目与电影的续集在全班展示。 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首创精神,提升创新能力。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英语与语文跨学科作业设计有很大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跨学科作业设计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一种模式,可以将多种模式结合起来运用。英语与其他学科的融合远远不止于此,需要进一步探索,寻找更多的可行之路。

猜你喜欢

跨学科学科作业
学科新书架
跨学科视野下的音乐表演体系研究
【学科新书导览】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跨学科前沿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超学科”来啦
作业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