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伤控制在骨科下肢创伤临床急救中应用探讨
2022-10-15叶鹏胜
叶鹏胜
( 广东省江门市五邑中医院 , 广东 江门 529000 )
目前,因为交通安全事故、突发事件等不断出现,造成人们的肢体受到创伤的情况很常见。在对其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则需要及时处理伤口,促使其尽快愈合。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治疗措施不合理,则会导致过度全身炎症,继而导致患者死亡,对此,对患者实施规范、专业治疗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增强骨科下肢创伤患者的临床疗效的一个重要原则。对此,为了探讨临床急救中的有效应对策略,笔者结合临床经验,着重分析了损伤控制理论在骨科下肢创伤患者中的实际应用,相关内容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筛选出本院2017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40例骨科下肢创伤病患,通过盲选法将其划分成2组,观察组(n=20例)和对照组(n=20例)。对照组:男女之比是9:11;患者年龄是18-66岁,年龄中间值是(35.02±2.07)岁;创伤部位:一侧腓骨开放骨折6例、足部骨折7例、多发性创伤7例[1]。观察组男女之比是10:10;患者年龄是20-63岁,年龄中间值是(36.22±0.02)岁;创伤部位:一侧腓骨开放骨折7例、足部骨折8例、多发性创伤5例。对比2组的一般资料不存在差异性(P>0.05),以下需要展开对比实验。
2 方法:对照组选择常规救治措施,治疗内容包括:(1)对病患的受伤位置实施消毒处理,同时还需要清理腐肉、分泌液、血渍等,通过生理盐水、双氧水等对局部进行浸泡,并展开生理性修复[2]。(2)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健康情况对其实施支持性救治,随后,指导患者按照医嘱服用抗生素,预防局部感染[3]。观察组结合骨科损伤控制理论,对患者实施阶段性治疗。通过进行面罩吸氧,使用留置针进行上肢静脉穿刺,但这个过程中避免出现反复穿刺加大病人痛苦的情况,还应控制静脉穿刺速度。对于急救患者来说,部分患者存在呼吸困难、意识模糊情况,因此除关注相关特点之外还应进行患者下肢血脉、心电图的测定,并做好相关监测,在此过程中结合患者的年龄、胸痛特点做好采集,并提升分诊的准确率。在急救处理后,在结束急救后,做好密切观察,确保患者病情稳定,做好心理变化的观察,并给予对应的护理干预。一般来说,包括3个治疗阶段。(1)对创伤部位实施止血处理,彻底清理血迹、分泌液等;针对出血性休克病人来说,一定要对其实施血容量补偿措施;针对闭合性骨折病人来说,则需要通过石膏、固定架等对其实施固定捆扎;针对受伤严重的患者,则需要第一时间采取截肢处理[4]。(2)对患者的损伤情况进行评估,确定个性化的治疗措施。如果评分<20分,则需要即刻转移到重症病房实施急救;如果评分超过20分,则需要转移到ICU病房进行急救,对病患出现的凝血失衡、代谢酸中毒、低温颤抖等情况实施针对性地处理,促进患者的呼吸顺畅,避免病情的恶化及加重。(3)全面监测病患的生命体征,如果通过观察发现,24小时内患者的 病情稳定,则需要对其临床情况进行评估,便于开展下一阶段的救治[5]。通过做好生命体征的监测,给予抗生素治疗,并进行敷料的更换,避免出现其他并发症。采用多元化教育方式,通过做好常规培训,还应发放宣传手册、宣传视频,以此来提升护士的消毒隔离制度。在进行定期考核中,提升护士的重视程度,通过严格按照其中的行为做好记录,并认识各种安全隐患的危害,减少感染事件的发生。①脊柱骨折患者。对于脊柱骨折患者来说,在确保患者骨折不稳定的同时应进行卧床休息,整体时间应保证在3个月左右。对于脊柱骨折患者来说,应保证脊柱保持在一定直线上的同时,确保脊柱不受扭曲,同时脊椎损伤患者来说,应由专人指导随后牵引脊柱,在确保患者搬运的同时避免出现严重的损伤。对于一些骨科患者的不可逆损害,因此将会导致患者的生命受到危及。②对于四肢骨折患者来说,由于需要术前进行搬运,因此应通过专人进行牵引,确保石膏在固定时能够进行搬运,避免折断。对于牵引患者来说,应保证良好状态,确保能够更好地进行锻炼。
3 指标分析与疗效判断:对2组患者实施X线片筛查分析,结合患者的筛查结果、骨折愈合情况、局部关节运动情况、负重程度等实施疗效评价,一般包括3个级别,即:优、良、差。优是指通过X线片筛查发现对位完整、骨折面完全愈合、关节灵活、负重功能恢复等;良是指通过X线片筛查发现下移轻微、骨折面愈合延后、关节运动正常、负重基本恢复正常等;差是指通过X线片筛查发现骨折没有愈合、关节运动受限、负重功能未恢复等。其中,临床总有效率=优、良率之和。并发症一般包括:凝血抑制、酸中毒、低温寒战等[6]。
5 结果
5.1 2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对比:针对临床疗效而言,观察组优于对照组,2组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优势(P<0.05)。见表1。
表1 2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对比(n,%)
5.2 2组的并发症率对比:针对并发症发生率而言,观察组远远低于对照组,2组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优势(P<0.05)。相关数据见表2。
表2 2组的并发症率对比(n,%)
5.3 2组的住院时间对比:针对住院时间而言,观察组远远低于对照组,2组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优势(P<0.05)。相关数据见表3。
表3 2组的住院时间对比
讨 论
急诊入院作为创伤骨科患者入院的主要原因,对于该病来说病情较为复杂,一般情况下,其创伤出现的原因为外力作用,病情较为危急,同时临床表现为剧烈疼痛的出现伴随着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对于疼痛剧烈时还会造成患者心率及血压的上升,严重时将会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对于过度疼痛将会产生一系列负面情绪,因此在此过程中对于舒适护理具有一定的作用。
在骨科疾病中,下肢创伤是一个常见病症。在临床上,大部分下肢创伤病患尤其是多发性骨科创伤病患而言,在出血性休克之后,对患者的机体正常代谢、生理平衡等导致极大的破坏,甚至会导致患者发生凝血抑制、酸中毒、低温寒战等问题。如果发生以上情况,即可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7]。对于创伤性骨科患者来说,其主要包括伤口包扎等,在此过程中应注意进行患者指标的查验,对于此种方式来说对于患者的疼痛具有一定的减轻,但一般的止痛方式为药物止痛,对于强化疼痛护理来说,主要通过进行患者交流,必要时给予患者支持,通过进行创口护理保持动作轻柔,避免出现疼痛状况,同时还可以采用音乐舒缓的方式进行患者疼痛的转移,对于此种方式来说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同时其具有一定的满意度。对于凝血抑制来说,其概念是指骨科创伤患者受到一些复杂因素的影响造成凝血功能抑制,其中最明显的表现是体温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必然会对患者体内的血小板功能造成破坏,由此引起患者体内的凝血因子含量降低。对于代谢性酸中毒来说,其概念是指骨科创伤患者在接受长期低灌注治疗的情况下,细胞能量代谢逐渐呈现出严重的缺氧状态,必然引起患者出现乳酸大量沉积的情况,从而出现酸中毒的情况。根据临床调查发现:如果骨科下肢创伤患者体内蓄积的乳酸量在遭到创伤24小时内得到彻底清除,那么患者的生存率是100%;如果在48小时内彻底清除的话,那么患者的生存率减少至15%。通过这一数据对比能够发现,患者体内乳酸蓄积量与患者的生存率有着直接的相关性[8]。在术前评估中,部分学者研究表明,在围术期患者采用常规手段进行检测,采用APTT、PT等检查能够有效检查患者的血凝状态并分析出血情况。经结果表明,TEG能够对患者进行出血风险的预测,在此同时给予一定的干预能够减少输血量,因此在使用TEG检测的过程中评估价值相对较好。在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性的评估。根据相关学者研究表明,使用血栓弹力图仪容易发生风险,血栓弹力图仪成功率能够有效分析其中的因素,在进行局部麻醉的同时,应根据患者血管情况选择合适的支管方式,以此来降低内皮损伤,降低其发生率。在临床工作中,根据研究发现,骨折患者凝血功能一般处于高凝状态,受凝血功能异常影响容易出现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在骨折发生后,受凝血酶原的影响,在激活血小板、凝血因子的同时能够促进血栓的形成。通过做好凝血功能变化的合理检测,在分析动态过程的同时,应合理监测其凝血功能变化。对于骨科患者来说,由于自身情况不良,多数患者是出现骨折、骨病,同时存在焦虑、痛苦等不良情绪。从心理方面入手,讲解关于骨科疾病注意事项、知识点等情况,在帮助骨科患者建立良好信心的同时促进骨科疾病的恢复,其能够有效促进护理模式的发展,同时意义相对重大。在现阶段随生物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健康教育逐渐转变,同时成为当前医学中的一个主要部分。对于骨科住院患者来说,为保证能够依据不同患者的不同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因此应该全过程贯穿健康教育模式。入院教育、术前、术后、出院模式联合应用,在联合此种模式进行健康教育计划指定的同时帮助患者建立信心。受护理人员自身表达方式、理解能力、记忆能力等的差别,因此为提升教育效果,将骨科功能锻炼、饮食指导以及多种护理内容制作成视频,并进行流动观看学习,整体效果相对较好。如果患者的体温<35℃的话,则称作为低温。当患者出现骨折创伤的话,则会导致机体周围血管收缩,由此破坏体内微循环,假若持续灌注冷液体的话,则会导致患者的低温症状加重,从患者的生理结构恢复的角度来看,这必然会引起患者的生理结构出现异变,甚至会导致患者的体内血管阻力提升,抑制患者的凝血功能,由此造成患者的心率不齐等问题的出现。所以,针对下肢创伤骨科患者来说,一定要第一时间接受规范化的临床急救,同时还需要做好并发症的防治工作。对急救来说,在进行危险分层的的同时在做好早期介入的情况下能够有效改善血管再通情况。对于患者来说,保守策略通过进行缺血评估,在做好导管检查、血管再通治疗的同时,采用治疗并给予抗凝、抗缺血治疗能够有效改善不良情况。通过做好急救干预,使用整体护理的同时,有利于急救工作的展开。在做好人员培养的同时,护理人员能够掌握丰富的知识,在做好情绪、心理变化观察的同时,能够减少医疗纠纷的出现,从而能够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损伤控制理论在骨科临床上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其一般是对患者的体温是否过低、是否发生凝血抑制、是否出现代谢性重度等情况实施个性化的研究。其宗旨是为了在确定最终的治疗方案前,对患者的危急重损伤情况实施科学、及时、规范化的控制与处理,进一步增强患者的耐受性,缩短手术周期,提升疗效。在临床数据整体分析等情况下能够看出:如果要逐步减少此类病患的病亡率的话,最直接的一个应对措施是尽快控制出血问题,避免患者引起出血性失血[9]。而在以上临床调查能够得出,如果在第一时间内对患者实施损伤控制,这对于增强手术效果、提高有效率等存在一定的临床实践价值。对此,在运用该理论的过程中,则需要结合以上3个情况对患者实施针对性、专业性的救助。其具体的应用内容主要包括:(1)患者在入院后,医护工作者需要第一时间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并对其实施必要的检查与急救处理,尤其是在患者病情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则需要对患者的损伤部位进行创伤面筛查,及时清除周围的血渍、分泌液等,若有创面组织坏死问题,则需要结合坏死的范围进行专业去除。另外,如果患者存在大量失血问题,甚至会引起休克的话,则必须要对其尽快输血;另外,如果患者的下肢手术比较严重,例如属于闭合性骨折的话,则需要尽快准备外科手术方案,对其实施内外固定治疗;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患者的病情非常严重,待骨科医生对其实施全面评估与判断之后,若要增强患者的预后质量,必须要选择截肢术进行处理。(2)病情评价:在对患者进行初步临床诊断之后,则需要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价,将其化分成轻度、中度、重度等级别,针对重症者而言,需要转移到重症室进行治疗,并结合病情恶化程度,对其进行保暖、抗凝处理。(3)确定综合治疗措施: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制定最佳的临床急救措施[10]。通过此次的研究能够发现:在采用损伤控制理念治疗中,观察组的临床疗效强于对照组,并且其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等指标远低于对照组,2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来看,损伤控制理念的应用有利于及时控制患者的病情,能够增强临床疗效、减少治疗时间,明显地减轻患者的不适及疼痛,促使其尽快恢复健康。
值得注意的是,在骨科外科治疗中,实施损伤控制理论对医院的医疗资源要求是比较严格的,这不但需要配置高端、先进的医疗设备,而且对医护人员的专业技术、实践经验等要求比较严格。这和现阶段我国医疗资源的具体现状存在一定的矛盾,这一问题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并尽快解决。不过,结合实际情况来看,骨科控制理论对于骨科下肢创伤患者来说,其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对增强患者 预后质量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所以此方案是可行的。观察组的并发症率为10.00%、住院时间为(30.8±1.9)天,均明显小于对照组的25.00%、(47.9±5.7)天,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优势(P<0.05)。综上所述,针对骨科下肢创伤病患来说,在对其实施急救的过程中,如果运用损伤控制理论对其进行治疗,有利于增强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率,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急救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