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沿海省份海洋经济全要素生产率评价研究

2022-10-14闫文董睿苏安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海洋经济与沿海经济带研究中心

环球市场 2022年26期
关键词:生产率省份要素

闫文 董睿 苏安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海洋经济与沿海经济带研究中心

“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积极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全面提高北部、东部、南部三大海洋经济圈发展水平。而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海洋资源增加量有限的现实下,要推动海洋经济进一步发展,必须重视海洋经济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提高[1]。近年来,学术界对海洋经济TFP 的关注逐步增多。现有研究一方面是针对特定海洋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评价,如海洋渔业[2]、港口物流业[3]、滨海旅游业[4][5]等;王泽宇[6]从海洋三次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入手,探讨了技术、政策、要素、对外开放程度等因素对三次产业的不同影响。另一方面是从全局视角对海洋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测度,如韩增林[7]在DEA 模型基础上通过引入PVAR 对海洋经济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预测。本文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对沿海省份海洋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变化特征进行测度,从而为提高海洋经济效率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研究设计

全要素生产率通过反映资本、劳动、土地等要素投入之外的技术创新、资源配置优化等因素所贡献的经济增长,表明了经济活动的投入产出效率,成了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全要素生产率核算的方法包括参数方法与非参数方法。参数方法中最为经典的是以新古典增长理论的框架下,基于技术进步的外生性和希克斯中性,结合索洛余值法进行的测算。而非参数方法通常是通过数据包络分析(DEA)确定生产前沿面,进而得到距离函数进行测算。由于非参数的DEA通过线性规划而避免了过多具体函数形式假设而可能导致的偏差,本文选该方法对沿海省份海洋经济TFP 进行研究。

关于海洋经济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的指标选取尚未有统一标准。本文借鉴现有研究[8][9][10][11],将投入指标确定为涉海就业人员、海洋科研机构科技活动人员、沿海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确权海域面积、沿海地区海水养殖面积5 项;产出指标确定为海洋生产总值以及海洋服务业增加值。本文选择2011 年至2018 年11 个沿海省份的数据为样本,数据均来自《海洋统计年鉴》,DEA 评价结果如表1 所示。

由表1 可见,2011~2018 年11 个沿海省份的综合技术效率值差异较大。总体而言处于非DEA 有效。具体来看,2011~2013 年,综合效益不断上升,2013 ~2016 年,综合效率处于较高水平,2016 ~2018 年综合效率有所波动。从区域看,上海市海洋经济综合效率为最高,从2012 年起,始终为DEA 强有效,其次为广东,绝大多数年份为DEA 强有效,第三位为海南;而广西、辽宁、山东的DEA 综合效率较低。

表1 2011 ~2018 年11 个沿海省份海洋经济全要素生产率(BCC 模型)

上述结果从静态角度反映出海洋经济效率,若需进行跨期的动态效率比较,则需引入Malmquist 指数(简称MI)。MI指数在DEA 的基础上,通过度量决策单元在t+1 期与t 期的距离函数之比,实现了对于效率变化的动态判断。MI 由瑞典经济学家曼奎斯特于1953 年提出,而后Färe 等进一步发展,并将其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化(TEC)和技术变化(TC)两个方面[12]。技术效率变化(TEC)反映实际产出水平和最优产出水平的距离之比的变化,当TEC >1 时,表示实际产出水平更加接近生产前沿面所代表的最优产出水平,即:由于决策单元的组织管理水平或资源配置效率提高,从而实现了对现有技术更加高效的运用,从而带来生产率的提高。技术变化(TC)反映生产前沿面的变化,即由于采用了新技术而使得潜在的最优产出水平得以提高。在实际研究中,技术效率变化经常被一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变化(PEC)和规模效率变化(SEC)。因而,MI 的公式可以表示为:MI=TEC*TC=PEC*SEC*TC。

从Malmquist 指数来看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表2),可知2011~2018 年11 个沿海省份的综合技术效率总体是上升的。但不同省份效率值变化差异较大。具体而言,效率提升速度较快的地区包括上海(高且快)、浙江和辽宁,其次为江苏、福建、山东、天津、广东,而河北、广西和海南的TFP提升速度较慢。进一步对Malmquist 指数进行分解可以发现,绝大多数省份的未来海洋经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有赖于技术进步,部分省份除技术进步外,还有赖于要素配置的优化。

二、结论

第一,我国沿海省份的海洋经济全要素生产率不断提升,但总体而言处于非DEA 有效。第二,沿海省份全要素生产率提升速度加快,体现了海洋经济发展效率加快,这与我国海洋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宏观背景是一致的。第三,不同省份的海洋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增速差异较大,总体上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增速均较优的地区,如上海;第二类是则是两者都较低的省份,如广西和河北;第三类是全要素生产率较高但提升速度较慢的地区,如海南;第四类是全要素生产率较低但提升较快的地区,如辽宁。总体而言,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也较高。不同地区评价结果既与发展基础和产业结构相关,又与技术水平和产业政策相关。综上所述,在海洋经济步入新常态背景下,必须坚持从要素和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着力推动海洋经济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猜你喜欢

生产率省份要素
中国城市土地生产率TOP30
“新”生产率悖论?工业机器人采用对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
跟踪导练(三)4
16省份上半年GDP超万亿元
外资来源地与企业生产率
外资来源地与企业生产率
22个省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2015年6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