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皮部理论腕踝针治疗慢性癌性疼痛的临床研究
2022-10-14程玉莹欧阳慧玲
赵 壮 程玉莹 欧阳慧玲
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肿瘤科,广东中山 528400
慢性癌性疼痛具有持续性和阵发性特征,患者不仅伴有躯体方面疼痛,还伴有心理学异常、社会性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1]。当前临床治疗慢性癌性疼痛以药物为主,其中轻度患者采取非阿片类镇痛药,而中重度患者则需要采取阿片类镇痛药,如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其具有很强的镇痛作用,但存在副作用大的弊端,因此应尽量减少剂量和用药时间[2]。祖国医学将慢性癌性疼痛纳入“徵瘕”“积聚”范畴,认为该病病因病机为病邪侵袭,脏腑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气血瘀滞、脉络阻塞,治疗需采取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方法,而基于皮部理论腕踝针可振奋皮部及络脉之经气,起到促进气血运动,疏通经络,消瘀散结,扶阳养阴的功效,达到止痛效果[3]。为此,本研究对基于皮部理论腕踝针治疗慢性癌性疼痛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1—10月中山市中医院肿瘤科收治的中重度慢性癌性疼痛患者60例作为研究资料,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8例、观察组32例。纳入标准:临床或病理诊断为恶性肿瘤,有肿瘤直接或间接引起以及肿瘤治疗期间引起的疼痛症状,符合《癌症疼痛诊疗规范》[4]标准;血小板计数>5×109/L;疼痛数字分级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5]评分>3分;预计生存期>3个月;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癌痛源自其他疾病或因某种治疗措施而产生者;手踝、脚踝皮肤局部感染者;穿刺部位皮肤破损、溃疡、瘢痕者;有精神性疾病或有药物滥用史者;有出血倾向者。对照组男17例,女11例,年龄40~76岁,平均(57.46±3.52)岁,原发癌:肝癌7例、肺癌10例、胃癌8例、肠癌3例;观察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41~76岁,平均(57.84±3.71)岁,原发癌:肝癌8例、肺癌12例、胃癌8例、肠癌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选择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萌蒂(中国)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40125,规格:10 mg]口服治疗,初始剂量为10 mg,间隔12 h服用1次,依据疼痛缓解效果调节剂量,连续用药7 d。
1.2.2 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实施基于皮部理论腕踝针治疗,由已完成经过腕踝针疗法系统训练,有实践经验的临床护士完成,选择0.25 mm×25 mm一次性无菌针灸针治疗,根据“上病取上、下病取下、左病取左、右病取右、区域不明取上1区”选穴,将针身呈30°刺入真皮下,压平针身,循肢体纵轴缓慢刺入,保持针下松软、无针感,刺入深度为针身露出2 mm为宜,胶布敷贴固定针柄留针。留针时间为4 h,连续治疗7 d。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①疗程完成后2周评价两组疼痛控制效果[6]:完全缓解为治疗后完全无痛,止痛药减量;部分缓解为疼痛明显缓解,睡眠基本正常;轻度缓解为疼痛减轻但仍影响生活和睡眠;无缓解为疼痛无缓解或加重,止痛药不变或加量。疼痛缓解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例数/总例数×100%。②评价治疗前、疗程完成后2周两组疼痛程度:采用NRS评价,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指导患者在数字上做标记。③评价治疗前、疗程完成后2周两组生存质量:采取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生存品质核心问卷(EORTC QLQ-C30)[7]评价,包含功能领域、症状领域、总体健康状况,总分100分,分数越高,生存质量越高。④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含胃肠道反应、头痛、失眠、支气管痉挛、寒战、皮疹。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疼痛控制效果比较
观察组疼痛缓解率为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疼痛控制效果比较[n(%)]
2.2 两组疼痛程度及生存质量比较
治疗前两组疼痛程度及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疼痛程度及生存质量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观察组疼痛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疼痛程度及生存质量比较(分,±s)
表2 两组疼痛程度及生存质量比较(分,±s)
组别 n 疼痛程度 生存质量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观察组 32 7.05±1.18 2.21±0.75 19.582 0.000 60.45±8.77 78.64±10.57 7.491 0.000对照组 28 7.11±1.15 3.78±0.92 12.790 0.000 60.22±8.49 70.26±9.13 4.555 0.000 t值 0.198 7.279 0.102 3.262 P值 0.843 0.000 0.918 0.001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2.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慢性癌性疼痛是指原发癌症本身或肿瘤转移引起的疼痛,主要是肿瘤的扩张造成组织损伤和炎症因子释放引发的伤害感受性疼痛以及肿瘤压迫和破坏感觉神经导致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相混合的疼痛,并且还具有独特的疼痛特征[8]。治疗癌痛可采取口服药物、肌注药物、静注药物等方式,起效快、止痛效果好,但镇痛时间短,而且长时间用药可产生耐药性,影响镇痛效果。祖国医学认为腕踝针可应用在癌性疼痛治疗中,能起到补虚泻实、扶阳养阴的双重调节作用[9]。《素问·皮部论》记载“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腕踝针基于经络学说中的皮部理论,选择适宜穴位治疗,可调节全身经络与五脏六腑,达到疏通经脉、气血通畅的作用,行则通,通则散,从而达到止痛效果[10-11]。腕踝针具有操作简单、进针点少的优势,针刺以针尖刺皮时轻微疼痛,几乎无感,而且沿真皮缓慢刺入,无重要的组织、血管、神经,避免引发不良反应,易于被患者接受。腕踝针镇痛范围广、起效快、持续缓解疼痛时间长,而且具有安全性、有效性和可重复性,应用在慢性癌性疼痛治疗中与阿片类药物联合治疗,可获得更好的止痛效果[12]。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疼痛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疼痛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提示实施基于皮部理论腕踝针治疗可进一步减轻疼痛程度,提高疼痛控制效果,可减少镇痛药物的应用,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治疗价值较高。与吴秋兰等[13]的结果相近,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6.7%,高于对照组的76.7%。分析原因认为基于皮部理论治疗,经脉循行分部部位的体表皮肤分为十二皮部,反映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及所属络脉之气的散布,以针作为载体对腕踝皮肤特定穴位进行针刺,由于腕踝与全身经络、五脏六腑密切相关,针刺后可调整相应经脉之气、其联属脏腑功能,起到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功效[14-15]。且腕踝针针刺后可启动内源性痛觉调节系统,提高痛阈,并促进血浆β-钠啡肽的释放,提高镇痛效果。由于癌症治疗和镇痛药物应用易引发诸多不良反应,而腕踝针在止痛的同时可起到消瘀散结作用,促使郁滞通、瘀毒散,调节人体阴阳平衡,驱邪扶正,增强机体耐受力,减少不良反应,利于患者身心全方位改善,提高舒适度,提高生存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提示基于皮部理论腕踝针治疗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提高治疗安全性。本研究尚存在不足,如纳入样本量小、监测时间短等,需进一步扩大研究范围,深入分析基于皮部理论腕踝针的优势和不足。
综上所述,在阿片类药物治疗基础上,采取基于皮部理论腕踝针治疗慢性癌性疼痛可提高疼痛控制效果,减轻疼痛程度,减少不良反应,提高生存质量,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