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为推进新时代中国图书馆学研究接续努力
2022-10-14陈军
中国图书馆学已经走过一百多年历程,一代代图书馆学人勇担使命,群策群力,大胆探索,百家争鸣,成果纷呈,学科体系越发完善,人才队伍日渐壮大,社会认可度显著提升,彰显出新时代中国图书馆学的勃勃生机与活力。“十四五”新征程业已开启,中国图书馆学如何进一步发扬成绩,守正与创新并举,回顾总结百年经验,及时回答时代之问,学以致用,学用结合,是今年甚至未来更长一段时间里我们需要直面的问题。
推进中国图书馆学研究离不开学科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学科体系的完善也是中国图书馆学发展成熟的一个表征。众所周知,图书馆学自身的交叉学科性质非常典型,在国家大力推进“新文科”建设以及专门设立交叉学科的背景之下,更好架构图书馆学学科体系可谓恰逢其时,而首要问题仍是回到原点: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是不是应该紧盯时下及未来图书馆承担的众多职能,进一步深入思考图书馆学研究的不同层级的对象内容,逐渐搭建起较为公认全面的、实践与逻辑相统一的知识框架谱系?我们是不是该思考图书馆学是否能够成为“新文科”建设理论与实践的主阵地之一?进而追问专业师资知识结构的完备性、课程设置的学科多元性、学位授予归属的恰当性。一言以蔽之,图书馆学有无单列出来的必要与可能?图书、情报与档案三学统合为一,是否有利于三个学科的良性发展?我们注意到,具有中国特色的图情档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如何建设,这一问题被列为了2021年十大学术研究热点之首,由此不难管窥学界同仁之识见与努力。
往细部层面说,图书馆扮演的文化服务功能随着社会公众需求的增多而不断丰富。创客空间、最美文化空间之类,都在昭示图书馆早已超越借还书的单一功能时代。曾几何时,我们一直都在积极探讨图书馆如何大力拓展公共文化服务的广度,不仅是让古籍里面的文字活起来,而是努力让一切文字活起来。我们是不是也应该聚焦一下“活起来”的内涵、方式、保障、经验、不足等方面,及时总结有效范例,以备全面推广之需?大家常提公共图书馆的泛在化,我们有时又在想:公共图书馆服务应不应该有其边界、限度?若是有,根据什么标准来规范、确定呢?当前我们都在大谈特谈“文旅融合+图书馆”,我们是不是该继续反思:如何进一步加强创新突破,追求深度有机融合,尽可能放大图书馆在文旅融合中的社会效应和主体存在感?
置身互联网、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科技语境,从传统图书馆、电子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复合图书馆到智能图书馆、智慧图书馆,说法林林总总,令人目不暇接。这些概念之间是何种关系?交叉迭代到何种程度?在数字中国战略背景下智慧图书馆建设的施工图何在?无论顶层设计,抑或部署落实,我们估计都还有不少的路要走。当然,可以由上而下,先从理论务虚层面探讨开始;也可以由点及面,从逐项要件元素的智慧化做起。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相信在全体学人的共同参与之下,我们一定会为世界提供智慧图书馆建设的中国方案。2021年我曾经在《图书馆报》撰文发表过一篇这方面的个人思考,题目是《用新发展理念指引智慧图书馆建设》。智慧图书馆建设其实可以归入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之中,而高质量发展就是贯彻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这或许算作我当初写作的一点动机吧。聊供方家不吝指正。
老大妈推着婴儿车走了,突然,苏母问他:婷婷是不是也快生了?苏穆武不解地:生什么?苏母说:外孙呀!结婚前她不是说怀孕了吗?苏穆武恍然地:我把这档子事差点忘了。苏母沉吟地:奇怪,怎么一点看不出来呢?
习总书记强调指出: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图书馆学包罗万象,方兴未艾。图书管理学、图书馆管理学、图书馆史学,诸如此类,无不提供了广阔研究空间,有志于此的广大专家学者尽可以围绕各自兴趣和专长,在未来一年里多为本刊惠赐大作佳篇,共同为中国图书馆学的美好明天贡献智慧,汇聚力量,创造无愧于新时代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案,助力中华民族复兴之伟业早日实现!
绝大部分业主第一次装修,都会选择在网络上获取装修知识。但所能见的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平台却充斥着五花八门的装修谣言,这让对装修本就一窍不通的业主更是干瞪眼,特别是这些装修谣言的发布者总能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让你信以为真。今儿个,让我们细数“那些年,曾坑过我们的装修谣言”,再顺带辟辟谣、吐吐槽。
《新世纪图书馆》创刊于1980年,自2008年起,已连续十三年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目录。这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离不开一代代杂志编辑们的敬业奉献,更离不开广大作者、读者的呵护信任。一切过往华章,皆属不易;未来岁月,我们仍当接续砥砺前行,不负众望。
2022,有您有爱,奋发不怠,自然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