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戏剧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2-10-13王琛琛

中国音乐教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戏剧情境音乐

王琛琛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等国家层面发布的文件,都指出艺术教育对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以及要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的教育目标。这些文件成为艺术教育的发展动力,也加快了学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学校教育核心逐渐从知识走向素养。在这种情况下,只掌握固定学科的知识或技能已无法应对未来的需求。学生要能够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解决现实问题,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陌生问题,能够在团队中与他人合作并进行有效沟通,并能够形成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志品质。作为学校教育中的音乐课程,应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实现呢?

近几年,随着“戏剧进校园”活动的不断开展,越来越多的教师发现了戏剧这种综合艺术表现形式在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及素养方面的作用。与此同时,“教育戏剧”也逐渐在我国兴起并被一线教师关注。教育戏剧作为一种将戏剧引入教育领域的新型教学方式,既保留了戏剧的艺术特征,又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价值。笔者结合教育戏剧与音乐这一关键词在中国知网进行搜索,时间范围限定为2016 年9 月1 日——2021 年12 月1 日,共查阅到192 篇文献资料。其中,与小学音乐教学密切相关的文章共有5 篇①。这5 篇文章分别对小学音乐教学中引入教育戏剧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并通过课例阐述了对教育戏剧与音乐教学融合的策略与方法的思考。这些研究表明,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能够展现出自主学习、有效沟通与合作的能力,从而形成审美及人文素养,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因此,教育戏剧进入小学音乐课堂的应用研究就有了落实国家教育方针、聚焦一线教学的实际需求。

二、教育戏剧概述

(一)什么是教育戏剧

教育戏剧是一种横跨教育学、心理学、认知学和戏剧学的教育手段,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新的学科门类。教育戏剧专家李婴宁认为,教育戏剧是一种区别于舞台演出的、以过程为主的、即兴表演的戏剧形式。参与者在指导人的引导下,运用想象,调动自己的经验在戏剧实作中开拓、发展、表达、交流彼此的理念与感觉,达到开启智力、增加知识、活跃身心的目的。

(二)教育戏剧的特性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笔者了解到教育戏剧具有以下三方面特征:过程性、高度参与性与指向学生的全面发展性。首先,与我们所熟知的戏剧表演不同的是,教育戏剧不是学生在教师已经设定好剧本的前提下进行排练和表演,而是一种过程性的教学模式。它没有固定的角色扮演,没有规定情节和结局,更关注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的自主表达与思考,以及综合能力的提升。其次,教育戏剧面向全体学生,旨在让每一位学生在参与过程中都成为表演者,形成自主意识,而非简单地模仿,因此具有高度参与性。最后,教育戏剧教学法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全人教育”。马利文提出:“教育戏剧能有效让学生了解数学或科学的抽象概念、有效地促进学生探索知识和整合知识、有效地促进学生品德情意方面的发展、并且让教师可以照顾个别差异。”

综上所述,教育戏剧与当今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要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理念不谋而合,是一种在现阶段值得推广的教学形式。

三、教育戏剧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 年版)》音乐学科课程的学习任务中,包括了第一学段(1——2 年级)的“情境表演”及其他学段(3——9 年级)的“小型歌舞剧表演”等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和相关教学提示。通过这些学习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互动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及主动参与、自主表达的意识,同时还能提升他们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成为一个有参与感的教育者。

教育戏剧所提倡的教师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在理性与感性交织中相互生成的。这一过程既不是教师在课堂中的表演展示,也不是多数学生观看少数学生的单独表演,而是师生共同参与,形成表演角色的“共生”,即师生皆演员。

(一)师生皆演员

1.学生即兴角色扮演

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表现音乐,教师经常会运用表演的形式开展音乐教学活动。在传统音乐课堂中,经常可以看到学生在学习歌曲或欣赏乐曲的同时加入表演动作,这些表演大部分源自教师的编创,学生只是对其进行模仿,而没有加入对音乐的自主理解和表现。而教育戏剧融入音乐教学中的大部分角色扮演都是即兴表演,需要学生借助已有生活经验,在一瞬间创造角色、表达自我。它基于学生所具有的表演本能,即杜威所说的“表现型冲动”,是儿童得以发展的基础之一。

(1)通过即兴表演理解音乐形象与音乐情绪情感

有很多过于抽象的音乐概念,儿童是无法直接理解的,需要借助灵活的手段加以化解。例如,教师在讲解关于音乐情绪的表情术语“欢快、活泼地”“抒情地”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动作,将自己对音乐情绪的理解表现出来,即采用“做中学”的方法,使抽象的问题变得更真实生动。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将自身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经历代入音乐角色中,赋予角色以情绪情感。我们以一年级欣赏课《小青蛙》的教学片段为例进行说明。

教学片段1

教师:“你们的家就在这片池塘里。你们看,池塘中有一片一片的荷叶。”(教师指了指学生的桌椅,学生表现出跃跃欲试的样子)

“小青蛙们,你们在家里都会做些什么事情呢?”(教师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

“让我们跟着音乐来表现一下。”(播放《小青蛙》第一部分,让学生在音乐中自由地表现小青蛙的样子)

教师:“你们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呢?这段音乐能表达你们的心情吗?”(教师引导学生关注音乐情绪,并建立音乐情绪与生活情绪的关系)

学生:“我特别高兴,因为音乐也特别高兴……”(学生已经将自己代入角色中,进行自由表达)

在以上欣赏课片段中,每一个学生都承担了一个他们能够进入的角色,这能够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可见表演的核心是角色,角色离真实生活越近,学生就越容易进入。尤其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以形象思维为主,对音乐的理解与想象也趋于具象化。现有小学音乐教材中的音乐作品包含了大量角色资源,其中除了人物、动物外,还包括诸如自然等其他角色资源。例如,管弦乐《海上风暴》描述了海上狂风掀起巨浪,一只小船在风暴中时隐时现的场景。在课堂中,学生可以扮演成狂风巨浪或者不断摇摆的小船,通过想象与即兴表演,去感受音乐的激烈与变化,进而深入理解音乐与生活的关系。由此可见,即兴表演是培养学生音乐理解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2)通过“定格”深入理解音乐

定格往往被描述为画面静止,它经常被用在戏剧性或者意义重大的情境中,从而能够让参与者更加细致、深入地研究事物、理解表述及回应情境。②与即兴表演所不同的是,定格仿佛为流动的音乐表演点击了暂停键一样,使得学生可以在这短暂的暂停过程中,保持表演的姿态,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表达感受。例如欣赏课《小青蛙》中,教师在播放音乐的过程中以乐句为单位暂停音乐,让学生保持小青蛙表演姿势的同时观看其他同学的表演造型,或者由教师邀请学生进行描述。通过学生间的交流与观摩,进一步拓展思维,深入理解音乐,思考如何更好地表达音乐。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设计定格活动时需要思考活动与音乐的关系,即音乐进行到何处时开启定格活动。它可以与音乐的曲式结构相关联,也可以根据音乐的情绪情感变化设计,以利于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学习音乐知识。与此同时,在犹如雕塑般的定格状态中,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发掘身体造型与艺术表达之间的审美联系。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即兴角色扮演不仅是理解音乐的一种方式,也是表达音乐的一种途径。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将生活中的自我转化为音乐中的角色,并随着实践体验及同学间的思想交流与碰撞,彼此产生情感、道德的共鸣,以及对他人和社会的理解。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学生在创造力获得发展的同时也会产生对表演美感的感悟,从而获得审美发展。

2.教师入戏

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定位已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在传统课堂中,教师具有知识的权威性和决定权,但这种师生不平等的教学关系早就受到了批判。正如《学会生存:教师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指出的:“我们应该从根本上重新评价师生关系这个传统教育大厦的基石,特别是当师生关系变成了一种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时候,这种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由于一方年龄、知识和无上权威等方面的有利条件和另一方的低下与顺从的地位而变得根深蒂固了。”③今天的教育提倡公平、开放、创新、终身学习,因此,教师也应顺应时代的发展,在课堂中创设关系平等的课堂氛围,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和成长过程的同行者。在音乐课堂上,教师除了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角色和即兴表演的机会外,还可以承担一个角色加入其中,引导音乐中故事情节的发展。

顾名思义,“教师入戏”指的是教师担任音乐中的一个角色。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表现一种情景或扮演一个角色,到了中高年级,则可以由学生分配一个角色给教师。教师自身也可以遵循音乐中的故事走向,给学生提供参与编创的空间。“教师入戏”需要教师在课前充分准备,深入理解音乐,制订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同时,教师在课堂中要在既定的框架内进行即兴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变化,形成音乐想象,自主表达音乐。例如,在教授一年级欣赏课《小青蛙》时,教师可以青蛙同伴的角色加入学生的表演,并引出对第二部分音乐的聆听和表演。

教学片段2

教师:“快看快看,什么落在荷叶上面了?”(教师蹲在地上向上看,同时播放表现“雨滴落下”的音乐片段)

一个学生喊道:“下雨了,下雨了。”

教师做出躲在荷叶(桌子)下的样子问:“下的大吗?”

学生:“不大不大,是小雨点。”(此时的音乐为二胡拨弦演奏,节奏由疏到密)

学生:“下大了!”(学生的表演开始发生变化)

教师继续躲在桌子下问:“外面什么样子了?”

学生:“我不怕下雨我去看看,刮风了,荷叶被吹得东倒西歪的……”

在这一教学片段中,教师进入一个与学生地位相同(非权威)的角色,并用角色语言和动作引导学生关注音乐的变化。虽然教师入戏并不要求教师本身具有很强的表演天赋,但教师的投入程度和对学生想法的采纳和运用能力至关重要。教师投入角色的专注度越高,越能够让学生更加相信角色、相信情境,并积极地融入虚构的故事中。这样能够促进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

(二)“活在当下”的情境创设

教育戏剧确立了一种参与式、互动式的双向课堂教学方式,更强调教育的目的是育人。其在课堂中实施的先决条件是帮助学生进入想象的世界,使学生在剧中探索人或事,呈现出一种“活在当下”的现场感。因此,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且这种情境离学生现实生活越近,学生越容易调动已有生活经验进入情境和角色中。此时,学生的认知是鲜活的,能够在“想象的真实”中进行音乐体验,并随之生成学习的意义。

教学片段3 二年级综合课《两只老虎》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到歌词“一只没有眼睛,一只没有尾巴”,并进入角色:受伤的老虎,进行歌唱表演。此时,学生开始逐渐进入到角色感受之中,并提出对音乐作品的不满足,认为歌曲太过欢快:“要是我受伤了,我会很疼,我会不高兴。”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建议,引导其对音乐进行修改——放慢音乐速度,减弱音乐力度。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想象老虎受伤的原因并编创一个故事:“森林里原本住着两只老虎,他们是一对好朋友,生活的很快乐。后来猎人来到森林里,打伤了两只老虎。”与此同时,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不仅将歌词改成“两只老虎,两只老虎,受伤害,受伤害,一只没有眼睛,一只没有尾巴,心悲哀,心悲哀”,之后还将歌曲转成了小调。学生发现此时的音乐和自己的角色情感更加自然地融合在了一起……

情境创设在音乐教学中极为关键,其目的是让儿童“亲历其境”和“信以为真”。英国教育戏剧的媒介论代表希思考特的“专家外衣”教学模式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它强调“教师入戏”成为所建构的情境中的一个角色,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是一个“无知者”或“导问者”,主要任务是以情境中的角色引导儿童思考并解决问题。④

教育戏剧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除了以上方法外,还有很多方法值得我们在教学中继续实践和研究。比如,小学高年级教师可以选取具有角色特点和可持续发展故事情节的音乐作品,与学生共同在即兴表演中生成小型音乐剧的戏剧素材。也可以借助教育戏剧的理论与方法,综合多个学科开展戏剧实践活动,以对接学生在未来高中课程中的音乐与戏剧模块学习。

教育戏剧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践,不仅可以展现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而且也可以让教师自身的素养跟随学生共同的实践而不断提高。

四、教育戏剧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一)教育戏剧促进学生的能力提升

通过实践发现,融入教育戏剧的音乐课堂给学生提供了更多地与他人合作的空间,培养了其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如何提出建议和意见。在笔者所教授的班级中,有一名轻度自闭的学生,课堂参与度很低,课下也很少与他人交流。但在音乐活动中,他勇敢地走到钢琴边,用一只手弹出了歌曲的旋律,继而其他学生也加入其中,并成立了小组中的乐队。可见,这样的实践活动具有较为开放的学习空间,能提高学生表达自己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教育戏剧运用于音乐教学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积极从各个角度参与学习,成为活动的主体。学生从已有音乐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生活经验出发,将音乐的表现形式、音乐要素等独特美感凸现出来,边活动边创造,从而加强了学习的探索性、实践性、反思性、创造性和自主性;在联觉机制作用下发展了对音乐的综合体验、感知、表现能力,发展了审美能力,丰富了情感表达,滋养了心灵,从而达到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的整体提升。

(二)教育戏剧促进教师角色的真正转变

在教育戏剧实施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既不是导演与演员的关系,也不像传统教学般,教师是教学设计者,学生是执行者的关系。而是教师走进学生,与学生一起观察、讨论、感受和体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达到了师生的“共生关系”。课堂中的学习过程变成了师生共同面对问题、探讨问题而建立“共识”的过程。这种师生之间的“共生”关系有助于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也促进了学生的个体多样化。教师倾听学生真实的表达,了解学生自己的想法、情感和个性,这也大大丰富了课堂的教学资源。

教育戏剧引导的音乐活动,不是呈现表演结局的活动,而是注重学生参与、互动的开放学习平台。这其中,师生共建的“共生”关系就强调了师生的共同成长。中国自古便有“教学相长”的道理,可见,在音乐活动中教师也能从学生身上获得成长的源动力,使教师角色真正转变。

结 语

本文通过实践研究发现,教育戏剧运用在音乐课堂中呈现一种过程性教学模式,会给予学生更多的能力及素养的提升。教育戏剧融入音乐教学这一过程,呈现出更注重过程意义、自主创造、想象审美等价值观,使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得以激发。通过真实情境的创设,能够使学生从角色的表演中体会音乐情感,深入理解音乐,形成音乐的审美体验。

本研究由于受个人因素的制约,还有很大提升的空间,也还需要在其他音乐教师的教学中进行应用研究及检验。在今后的研究中,笔者将与其他学科进行相互调研、密切结合,并在实践中进行广泛的教学观察,进而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丰富其内涵,进一步拓展教育渠道和教学手段,促进音乐教学事业的发展。

注 释

① 陈小静《小学音乐课堂融入教育戏剧的思考与实践》,《新教师》2020 年第12 期;王芳《巧用教育戏剧元素 优化课堂情境表演——浅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育戏剧的情境表演策略》,《考试周刊》2019 年第63 期;丁霞《教育戏剧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施策略》,《读写算》2019 年第18 期;张春香《教育戏剧融入音乐课堂的尝试》,《中小学音乐教育》2019 年第6期;周琪《教育戏剧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融入研究》,《戏剧之家》2021 年第21 期。

② 〔挪威〕卡丽·米亚兰德·赫格斯塔德著,王玛丽、王治译《通往教育戏剧的7 条路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年版,第76 页。

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年版,第107 页。

④ 王毅《学校教育戏剧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19 年博士学位论文。

猜你喜欢

戏剧情境音乐
有趣的戏剧课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戏剧类
音乐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