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壮山河战日寇 勇士血染马鞍山
——抗日英雄王凤麟的战斗人生
2022-10-13韩继云
文/韩继云
1942年秋,日军纠集5万多兵力对我鲁中抗日根据地进行大“扫荡”。11月9日,2000多名日伪军围攻我方控守的鲁中马鞍山。八路军鲁中军区教导1旅2团副团长王凤麟带领守山的30多位军民,顶着敌人的狂轰滥炸和不歇的进攻,用简陋的武器和山石,英勇战斗,顽强抵抗,两天一夜战斗消灭200多名敌人。王凤麟一人就击毙日军32师团参谋长山田等三四十人。最后,我方大部分人员壮烈牺牲,王凤麟胸负重伤,面对涌上来的敌人,宁死不屈,自尽殉国,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气壮山河的英雄壮歌。
不当亡国奴,巧布地雷阵
1911年,王凤麟出生于黑龙江省宁安县卧龙河村一户贫苦农民家庭。少年时他聪明好学,机智勇敢,热爱国家。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的两个哥哥参加了东北抗联第5军,不久,他也参加了地方上的抗日工作,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他受党组织派遣,打入马海山部做兵运工作,后升任连长。马海山投敌后,他主动团结、教育士兵,启发他们的爱国思想。1933年5月,东北抗日联军第4军军长李延禄率部攻打驻东京城(位于牡丹江市以南、镜泊湖以北)的马海山部。王凤麟趁机发动伪军1个营起义,参加了抗日联军,被任命为抗日联军第4军军直特务连连长。
1935年底,他作为抗日有功人员被东北抗日联军派往莫斯科东方大学工兵班深造。王凤麟在东方大学边学习马列主义理论,边学习工兵课程和爆破技术。1937年底他回国至延安,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为了发展和壮大山东抗日局面,1938年11月,王凤麟随张经武等领导人赴山东开展抗日工作。先后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4支队第3营营长、山东纵队教导1旅2团副团长。
1939年初,王凤麟在沂水县柳树头、蒋家崮一带山村,办起山东纵队第一个爆破训练班。他采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向训练班学员传授爆破知识,并带领学员自制黑色炸药,研究用石雷、踏雷、蹚雷杀伤敌人。爆破训练班共办两期,每期20多人,为我军培养出了50余名爆破人才。著名爆破英雄刘厥兰、马立训、刘炳坤、肖春波、王作思、李鸾举等都是他的学生。后来,他又倡议在鲁中军区1旅2团成立工兵排,运用爆破技术打击敌人。
在王凤麟的指导和努力下,我军对敌战斗有了爆破技术支撑,如虎添翼,炸的敌人魂飞魄丧,狼狈不堪。王凤麟曾创造了当时有名的被称作“三个十分钟”的连续三次伏击战,运用爆破技术大量歼敌。
1941年3月13日夜,王凤麟带领战士来到博山南部的甘泉庙山下公路埋设地雷,等待敌人上钩。第二天上午,约200多名日伪军进入地雷阵,王凤麟一声令下,战士拉动地雷绳,瞬间地雷连环炸响,震耳欲聋,烟尘四起,只用了不到10分钟的时间,就炸死毙伤日军30多人和伪军100多人,其余伪军大部缴械投降;缴获轻机枪3挺、掷弹筒2具、步枪50余支。
4月 30日,王凤麟又在莱芜县高家庄伏击口镇敌人。战前王凤麟化装侦察敌情,并精心指挥布设地雷阵,敌人出城仅数公里后即踏入雷区,地雷轰隆轰隆一阵响后,不到10分钟结束战斗,消灭日军、伪军各 30多人,俘日军1名;缴获轻机枪1挺、掷弹筒1具、步枪数十支、电话机1部、子弹若干。
时隔一个多月,6月10日,在龙爪沟,王凤麟率2团1营再次伏击从口镇出来的敌人。布好地雷阵后,他命令战士将敌人电话线割断,然后耐心等待敌人露头来修。有人等得不耐烦了,认为口镇的鬼子已经吃过一回亏了,能这么不长记性吗?一些人觉得敌人这回压根儿就不会出来,可一想到王副团长神机妙算不会错。王凤麟心中有数:这是口镇敌据点通往外界的最后一条电话线,敌人硬着头皮死挺,今天不出来,明天不出来,早晚也得出来修。结果当天敌人就憋不住,派出一队人马修电话线路。当敌人踏进地雷阵,没用10分钟,就炸死和击毙日军27人、伪军10余人,除了缴获长短枪和掷弹筒外,还缴获两挺日军新式机枪。
王凤麟的地雷战大显神威,攻据点炸炮楼更令敌人心惊胆颤。1942年1月,2团奉上级命令拔除敌铜井(位于沂水县)据点。这是敌人一个大据点,处于沂蒙山的中心,是我抗日根据地的“眼中钉”。此据点有两个大炮楼和15个小炮楼,驻扎日伪军600多人,有大量轻重武器。如此坚固的工事炮楼群,攻打起来十分困难。一个午夜,2团悄悄地包围了敌铜井据点。突击组化装成老百姓,假装来报信儿,骗敌人打开寨门,放下吊桥。负责爆破指挥的王凤麟一声令下,一组爆破员迅速将绑在7米高长木梯顶部的50公斤炸药包,竖立贴在一个大炮楼外墙的上半部引爆,只听一声巨响,大炮楼当即炸毁,变成一堆碎石,里面所有的鬼子来不及还手就被送上了西天。跟进的另一组爆破员按预案迅速展开对另一大炮楼进行爆破。十几分钟后,另一个敌军大炮楼也被炸掉了。在王凤麟的指挥下,爆破连续进行。至天亮,2团一举炸掉了敌人全部17个炮楼,600多名敌人被全部歼灭或活捉,缴获大量枪支弹药、粮食物品,解救了一批老百姓,解除了敌人对我沂蒙中心区的严重威胁。
1旅2团在王凤麟副团长的指挥下爆炸显神威,1团团长李福泽看着“眼红”,硬是把王凤麟“暂时”调到1团去当副团长,传授爆破经验和技术。3团团长王吉文也来“暂借”王凤麟。王凤麟分身乏术,把自己在2团培养起来的爆破骨干送过去手把手的教。在王凤麟和爆破骨干的指导帮助下,1团、3团也掌握了运用爆破技术进行战斗,取得了多次战斗胜利。
后来,王凤麟又不断研究和总结爆破攻坚技术和战术,创出了火力空隙“偷炸”、坚固工事连续爆破、竖炸药包“悬炸”、扛杆架桥越壕炸、手雷连续爆破开路、双导火索炸等爆破战术。他还结合作战实际需要,创造了爆破与火力掩护相结合、爆破与强攻相结合,以及火力组、爆破组、突击组、梯子组和预备队的“四组一队”攻坚战术。在以后数次战斗中,王凤麟的攻坚爆破技术得到良好的发挥,并在八路军鲁中部队普遍推广,取得很好实践效果。这些战术很快得到了上级的关注。中央军委发来电报,要求山东部队认真总结王凤麟的爆破经验,向全军推广。
负伤截肢,身残志坚
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艰苦卓绝的一年。2月,王凤麟从1团回到2团。8月8日,在莱芜吉山战斗中,王凤麟右腿负伤,膝盖下20公分处被炸粉碎性骨折,因为医疗条件的限制和伤口感染,被迫将右腿下部做了截肢。
养伤期间,八路军山东纵队兼鲁中军区领导王建安、罗舜初、胡奇才和4旅旅长廖荣标(此时王凤麟所在的2团已拨归4旅)等都专程去看望过他,大家劝他安心养伤。失去了右腿的王凤麟就像雄鹰失去了翅膀一样痛苦。以前驰骋沙场的英雄如今只能被战士们抬在担架上,成了“累赘”。他说一个战士最大的不幸不是死,而是残废。他内心之沉痛可见一斑。
后来,鲁中军区医务人员给他安装了一条枣木假腿。王凤麟积极配合医务人员,并顽强地练习走路。在此期间,除治腿练习走路外,他用更多的精力总结了爆破技术、战术方面的经验,供给部队参考使用。
1942年秋,日军纠集5万多兵力,对鲁中根据地进行拉网合围式大“扫荡”。鲁中军区决定军区机关和主力部队廖荣标4旅等部队及时跳到外线作战。负伤的王凤麟拄着拐杖行动不便,旅长廖荣标考虑到他的安全,希望他随部队一起行动,但王凤麟不忍给部队增加负担,坚持留在鲁中根据地战斗。见王凤麟决心坚定,廖荣标指示2团政委李伯秋,让王凤麟上鲁中的马鞍山,并嘱咐给王凤麟多留点水、粮和弹药,坚持三两个月,等待主力部队打回来。
鲁中马鞍山,位于山东淄博市淄川区太河镇,处于淄河上游,主峰海拔618米,总面积25平方公里,分东、西两个峰顶,周围峰峦起伏,中间以狭长的山脊相连,因形似马鞍而得名。东南角有条贴壁开凿的132级陡峭石阶,狭长陡立,形似天梯,上达“南天门”,是通向峰顶的唯一道路,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里是沂蒙山抗日根据地通往渤海区、胶东区的交通要道,敌我双方在此展开了反复争夺。马鞍山由于山势险要,易守难攻,成为鲁中军区安置伤病员和抗战家属的“小后方”。
1942年9月24日,王凤麟告别了部队和战友,带着警卫员赵希林、通讯员小张,背着他那杆带瞄准镜的德国狙击步枪和100余发子弹,踏上了征程。王凤麟一路辗转,于10月5日到了马鞍山。
当时马鞍山上只驻扎了地方部队的一个班, 除了王凤麟和警卫员、通讯员外,还有20多个伤病员、几名枪支修械所的工人。另外还有王凤麟战友冯毅之的父亲冯旭臣(益都县参议长)、冯毅之的妻子、妹妹和3个孩子,山上大约有40多人。其中伤病员中有鲁中区党委组织科科长李成仕、鲁中行署民政处副处长谭克平等。为了保密,王凤麟的职务名称对外统称“李排长”。冯旭臣上山后负责管理伙食,儿媳孙玉兰帮助伤病员洗衣服,女儿冯文秀当文化教员,教战士和伤病员识字、唱歌。
王凤麟上山后,忍痛拄着拐,将马鞍山地形察看了一遍,制定了战斗部署。他整天给大家讲防御要点,带领伤病员、工人、家属以及他的警卫员等人加修工事,挖战壕、垒胸墙,备水备粮,准备战斗。山上人员斗志昂扬,信心百倍,人人下定了凭险歼敌的决心。
1942年11月初,日军准备“扫荡”鲁中张店、博山一带。11月4日,淄、博、临、益四县联合办事处主任冯毅之,为检查备战工作,也来到山上。冯毅之到山上后,与王凤麟、李成仕、谭克平及其父冯旭臣等一起研究了敌人“扫荡”回兵胶济路的情况,认为敌人必路过马鞍山,大家要做好应战的准备。为鼓舞斗志,坚定信心,争取胜利,他们认真学习了毛泽东《论持久战》,并立下誓言。王凤麟念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冯旭臣老先生说:“我们要学岳飞、文天祥流芳百世,不学秦桧遗臭万年”;李成仕面对战友,大声朗诵了岳飞的《满江红》“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实际是一次战前誓师会。
11月5日, 爆破英雄刘厥兰带着几个伤员来到马鞍山,同时带来了2团政委李伯秋的一封信,询问他能不能下山随部队行动。王凤麟说他要与马鞍山共命运。
由于形势吃紧,王凤麟命令警卫班返回原部队。山上就只有30多人了,能战斗的就是王凤麟、他的警卫员、通讯员和伤势较轻的伤员。除了王凤麟手里那杆狙击步枪和警卫员手中一杆三八大盖枪外,其他8条枪都是章丘造的土枪, 每杆枪子弹不过数十发,以及40多颗手榴弹。
王凤麟要求大家站好岗,放好哨,保持高度警惕,时刻准备与敌人战斗。
以一当百,壮烈殉国
1942年11月9日,在汉奸唐云山的指引下,2000余名日伪军包围了马鞍山。唐云山称,八路军鲁中军区就在山上,山上有八路军的大官,有八路军的兵工厂,还有大量军事物资和医疗用品。日军头目信以为真。
9日清晨,日军向马鞍山发起猛烈攻击。日军在孟良台、后峪岭等山上架起大炮,并调来4架飞机轮番轰炸南天门和顶峰,一拨拨日军开始向山上发起猛攻。面对众多的敌人,山上我军民丝毫不惧,在王凤麟带领下,30余名伤病员及家属守在各自的位置上,英勇战斗。
在机枪的掩护下,日军一名指挥官挥动指挥刀,把一群日军驱赶上山。王凤麟亲自扼守在南天门左侧石坑掩体里,这里是敌人上山的唯一的贴壁且陡峭的台阶通道。擒贼先擒王,这名日军指挥官进入了王凤麟的瞄准镜,他沉着扣动扳机,一枪就把这家伙撂倒,打响了守山的第一枪。接着,王凤麟又连续几次射击,打死多个日军。其他同志也跟着开火,枪弹、手榴弹、石块一起射向敌群,打得日军血肉横飞,狼狈撤退。
日军眼看指挥官被打死,气急败坏,集中所有的炮火一齐向南天门和山顶猛轰。紧接着发动了第二次进攻。王凤麟指挥守山同志,灵活战斗,英勇还击,又打退了日军第二次进攻。战斗至黄昏,在王凤麟的带领下,用枪弹和山石,硬是打退了日军多次进攻,消灭了百余名敌人。傍晚,日军不得不停止攻山,撤回山下。
打了一天后,王凤麟拄着拐杖,又被刘厥兰和几个人轮换背着,各处查看阵地,让多搬些石头堆在阵地前。他说这东西轰隆隆滚下去,比子弹、手榴弹管用多了。晚上,王凤麟召集大家分析研究了战斗形势,要大家做好充分准备,迎接更加艰苦的战斗,并提出了“人在山在”的口号,得到大家的一致响应。
夜里,山风习习,吹荡着山上的硝烟。王凤麟和刘厥兰坐在南天门上,他对刘厥兰说:“视情况,明天你随时都准备组织人员撤离。山上有做军衣的白布,撕开绑扎成绳子,把人从后山坠下去,先老人孩子,后伤员群众。你去找团部、旅部都行,报告这里的情况。”刘厥兰有些哽咽:“团长,不行!俺和你在一起!”王凤麟拍拍他的肩膀:“瞧,驴脾气又上来了,这是命令。”又道:“能出去一个是一个。”
11月10日,战斗更加残酷,日军为了攻下马鞍山,又从博山、莱芜、张店等地运来大量日伪军和大量弹药,加强了攻山力量。总兵力增加到日军2000人,伪军4000人,飞机8架,拉开架势要跟山上王凤麟等30余人硬拼。
蜂拥而至的敌人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一次次向山顶发动冲锋。但打到中午,马鞍山岿然不动。日军32师团参谋长山田大佐觉得这脸丢大了,气得抓起望远镜亲自观察,正好给王凤麟一个绝好的靶子,一枪毙命!
急了眼的敌人把吃奶的劲儿全使上了,大炮轰炸,飞机俯冲。本来在后山守卫的刘厥兰看到南天门那儿吃紧,过去一看,那儿的战士已经全部牺牲,烈士用过的每一条枪都打空了…… 冯毅之的妹妹冯文秀扔给刘厥兰一个白布包,他打开一看,上面有王凤麟写的一行字——“石头很宝贵,要节约使用, 坚持到天黑, 就有办法……”
到了黄昏时刻,王凤麟的警卫员赵希林已经牺牲,通讯员小张负伤,王凤麟已是血人。守山的同志们子弹用光了就用石头砸,石头用光了,再寻找任何可用的器物与敌人作殊死一搏……他们和家属把仅剩的一张桌子抬出来砸了下去,又在牺牲同志的身边找到了一颗手榴弹。就是靠这桌子和手榴弹,又一次打退了敌人的疯狂进攻。
情况已万分紧急。王凤麟命令刘厥兰抓紧时间用做军衣的布料和绑腿结绳,组织一些家属从后山下山,并命令通讯员小张下山后向上级汇报情况。小张哭着说不走,王凤麟含着眼泪说这是死命令。他已有必死之心,马鞍山就是王凤麟为国尽忠之所!
正当家属和通讯员小张靠着绳子下山之时,残暴的日军又对后山一通炮轰,绳子被敌人炸断。除通讯员小张外,许多家属不幸遇难。
天黑了,敌人终于冲破南天门,向着山顶猛扑过来。山上已经弹尽粮绝,面对狰狞的敌人,守山同志们纷纷将枪支砸碎,丢到山下,用自己的身躯与敌人展开了惨烈的肉搏战。当敌人逼近时,几位同志和留下的家属全部毅然跳下悬崖。
王凤麟的步枪子弹打没了,手枪里还有最后一颗子弹,给自己留的。他继续搬石头砸向日军,直到胸部中弹,倒在血泊中。汉奸唐云山躲在石头后面朝王凤麟喊:“快投降吧,皇军给你大官做。”王凤麟拼尽气力,大声回答:“当你的狗官去吧,投降的不是中国人!”说完举枪自尽,壮烈殉国!牺牲时身边还横放着他的拐杖。
这场两天一夜的英勇战斗,在王凤麟的指挥下,共击毙日军师团参谋长以下官兵200多人,王凤麟一人击毙三四十名敌人。王凤麟、李成仕、谭克平等27名同志流尽最后一滴血,壮烈牺牲。跳崖的同志中,刘厥兰等4人被山间树枝挂住幸存。
此战日军付出了惨重的伤亡,只夺得一座空山。为了拿下马鞍山,敌人抽空了淄川、博山、临淄、莱芜等铁路沿线附近各县的几乎所有兵力,为我军主力部队的突围、转移创造了战机。汉奸唐云山因谎报军情,造成日军重大伤亡,被恼羞成怒的日军当场处决,得到了应有下场。
王凤麟壮烈牺牲后,八路军115师领导罗荣桓、陈光,鲁中军区领导王建安、罗舜初、胡奇才和4旅旅长廖荣标、副旅长钱钧及他的战友吴瑞林、李福泽等深感痛惜,沉痛地哀悼这位我军杰出的爆破专家和战斗英雄。王凤麟牺牲的消息传到他所在部队2团,指战员都悲痛万分。2团举行了庄严肃穆的追悼大会,指战员失声痛哭。王凤麟副团长在山东整整战斗了4年,在鲁中淄博抗战的战场上流尽了最后一滴鲜血,将生命留在了淄河流域,留在了巍巍的马鞍山上。
新中国成立后,原八路军鲁中军区教导1旅副旅长、开国中将、时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钱钧为王凤麟烈士题词:“一代英豪”。原八路军鲁中军区教导1旅2团团长、开国中将、时任海军司令员吴瑞林作五言诗一首《忆王凤麟烈士》,以纪念老战友:“忆昔同志中,凤麟足称猛。初战东三省,英名扬齐鲁。呕心研爆破,沥血保民孺。壮哉马鞍山,永展烈士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