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盐池地区中生界断裂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2022-10-12邵晓州王苗苗齐亚林赵红格张晓磊刘永涛
邵晓州 王苗苗 齐亚林 赵红格 张晓磊 孙 勃 刘永涛
( 1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2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3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4长安大学公路学院;5西北大学地质学系;6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长庆分院 )
0 引言
盐池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中生界断裂发育,构造复杂。前人对该区构造特征及石油控制因素已有较多论述:汤锡元等[1]认为鄂尔多斯盆地西部逆冲推覆构造带经历了多期演化阶段,主要受特提斯海及印度板块向北东方向的俯冲和碰撞所控制;赵红格[2]、刘池洋等[3]认为鄂尔多斯盆地西部在中生代整体上不具前陆盆地属性,为大型残延克拉通内盆地的组成部分;赵文智等[4]认为晚三叠世鄂尔多斯盆地经过印支末期、燕山中期、燕山晚期和喜马拉雅期的4期改造,盆地西缘有勘探价值的三叠系延长组残余沉积主要分布在现今冲断带以东及其掩覆地区;张义楷等[5]对鄂尔多斯盆地中—新生代构造应力场进行研究,分析了印支期、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古构造应力场与油气聚集关系;杨华等[6]认为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具有典型“南北分段”特点,其构造格局主要定型于侏罗纪末期;赵俊兴等[7]按成因机制及发育特征将断层划分为直立断层、前期逆断层、后期正断层和横断层4种基本类型;姚泾利等[8]分析了低级序断层特征,根据断层与成藏匹配关系及延长组岩性组合特征,运用断—储排替压差法定量评价了断层封闭性;周新平等[9]认为该区构造控藏作用明显,断层沟通油源是基础,发育低幅度构造及相对高渗储集区是核心,油藏后期受断层作用调整是关键。其中,对盐池西部马家滩地区研究成果相对丰富,诸多学者[10-15]分析了构造特征、含油包裹体及油藏特征,研究了断层构造样式和石油成藏期次、保存条件等,探讨了油气成藏控制因素,认为其构造样式复杂,具有较大的油气勘探潜力。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平缓[16],油气的运移模式以砂体输导为主[17],裂缝输导为辅。然而随着地震勘探大面积的开展,地震资料越来越丰富,尤其是三维地震对断裂的精细识别刻画,发现鄂尔多斯盆地除了西部发育一些大的断裂外,冲断带内部和东部相对稳定区域也发育一些微小断裂,人们对该区断裂的认识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18-22]。因此,有关盆地断裂体系展布、断裂成因、盆地周缘油气勘探潜力等问题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分析。
本文以区域地质背景为基础,结合最新二维地震、三维地震资料解释成果,通过分析研究区中生界断裂平面、剖面展布特征,探讨其形成机制,进一步揭示断裂与油藏的关系,这对推动盐池地区乃至整个盆地复杂油气藏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1 地质背景
鄂尔多斯盆地为大型多旋回克拉通盆地,整体稳定沉降、坳陷迁移、构造相对简单,可划分为伊盟隆起、渭北隆起、晋西挠褶带、伊陕斜坡、天环坳陷及西缘冲断带6个一级构造单元[23]。盆地中生界有三叠系延长组和侏罗系延安组两套主力含油层系[24],延长组由下至上可分为10个油层组,各油层组之间均为连续沉积的整合接触(图1)。其中在长10段—长7段沉积期湖盆范围逐渐扩大,长7段沉积期为湖盆发育的鼎盛期,沉积一套中生界主力烃源岩;长6段—长3段沉积期为湖盆进入以三角洲建设为主的发展时期;从长2段沉积期开始,湖盆逐渐萎缩,至长1段沉积期湖盆衰亡[25]。晚三叠世末,印支运动使盆地整体抬升接受剥蚀,总体呈现西高东低的地形格局,这种古地貌背景制约了侏罗纪早期的沉积。盆地富县组—延安组延10段沉积期发育填平补齐式的河流相沉积,延安组延9段—延6段沉积期为湖泊沉积体系,水体加深,延4+5段至延1段沉积期水体变浅,沼泽范围扩大,湖盆逐渐收缩、消亡[26]。
盐池地区位于天环坳陷北段,横跨天环坳陷和西缘冲断带(图1),含油层系多,主要有延9段、延10段、长8段、长10段等,纵向上复合成藏,常常呈“串珠状”分布。研究区范围北至李庄子,南至大水坑,西到马家滩,东达盐池,面积为5000km2,已发现马家滩、红井子等油田。
图1 盐池地区构造位置图(左)和地层分布图(右)Fig.1 Structural location map (left) and formation thickness (right) in the study area
2 断裂发育特征
盐池地区发育大量断裂,其断距和延伸距离变化大,地震测线采集、处理参数复杂,储层识别难,三叠系延长组和侏罗系之间不整合面上下波阻抗差异小。同时,盐池地区岩性整体多为砂泥岩互层,砂体单层厚度小,储层厚度预测难度大。针对以上难点,本文采用多信息精细层位标定解释技术,在标定层位前,首先收集整理钻井、垂直地震剖面法(VSP)测井资料,制作合成地震记录;然后再进行精细层位标定解释,基本控制全区层位。对不同方向和期次断裂进行解释识别时,综合利用频带、方位等地震属性信息,采用人工交互式操作,垂直断裂走向依次剔除伪断层、精准刻画低序级断裂体系,消除属性之间的相关性,提高识别的精度[27-28]。
盐池地区中生界延长组长7段泥页岩广泛发育,与上下砂泥岩形成较强的波阻抗界面(TT7),地震剖面上容易识别,是进行中生界地层解释的主要标志层。根据古峰庄地区三维地震资料和三维区等时地层切片资料,结合二维剖面,对断裂展布特征进行精细解释和重新刻画,结果表明断裂发育具有一定规律。
2.1 剖面分布特征
研究区西部断裂密集分布,剖面样式复杂,断层主要为西倾逆断层,断距较大。断面上陡下缓,上盘褶皱变形强烈,与东倾逆断层形成断块、断背斜,向下与古生界断裂部分相接,向东地层变形逐渐减弱,地层近水平。逐渐向西,在古峰庄地区三维地震剖面可见一系列微小断裂,切穿长7段泥页岩,向上大部分终止于侏罗系。另外,剖面可见上下陡立、断至白垩系的断裂,成组出现,向上撒开,向下合并成树枝状,断距较小(图2),表明其活动时期可能较晚。部分断裂具有反转特征,下部为正断层,向上逐渐变为逆断层。
图2 盐池古峰庄地区H08FZ6189Z剖面断裂特征图Fig.2 Fault features of H08FZ6189Z section in Gufengzhuang in Yanchi area
整个区域内不同剖面断裂特征差别较大,构造样式可见叠瓦状、对冲/背冲式、走滑式、花状等(表1),马家滩—马儿庄地区断裂剖面形态更加复杂。叠瓦状断裂组合在近南北向断裂中表现明显,由一条向东的逆冲断层(为主断层)与多条向西逆冲的反冲断层共同组成。天环坳陷内部断层特征简单,可见短小的正断层,断距在TT7界面相对较大,可见反“Y”形断层,向上断距减小(表1),表明具有多期活动性,部分断层向下可断至下古生界。
表1 盐池地区断裂组合模式划分表Table 1 Classification of fault combination pattern in Yanchi area
2.2 平面分布特征
从平面上看,盐池地区主要发育北西向、近南北向和北东东向3组方向断裂(图3),以逆断层为主,部分具有走滑性质,主要切过延长组,少数切穿延长组至侏罗系,断裂延伸长度较短。
从发育规模上分为微小断裂和大断裂,大断裂集中在西缘冲断带马家滩—于家梁地区,断裂多,断距大,延伸规模大;微小断裂主体位于天环坳陷西翼,平面上延伸距离短,断距较小,断裂之间呈断续状相连。它们均具有扫帚状展布的特点,两者在马家滩地区呈大角度斜交,形成了由西北向东南逐渐撒开的规模宏大的扫帚状构造(图3)。
图3 盐池地区断裂分布图Fig.3 Plane distribution of faults in Yanchi area
2.2.1 北西向断裂
北西向断裂平面多呈雁列式分布,断裂数量多,但断距小(5~42m),平面延伸距离短(0.6~1.5km),平均倾角为71.1°(表2),以正断层为主,分布于盐池中东部地区。断裂之间一般呈叠瓦状相连,由西北部的马家滩地区开始发育,向东南方向古峰庄地区延伸。以往在二维地震资料上,该类断层由于断距小,常常被忽视,但在三维地震资料上有明显的反映,常被称为“微小断层”或“隐蔽型断裂”[29]。地震解释表明微小断裂发育两条规律性展布的发育带,在马家滩地区间距较小,向东南间距增大,呈扫帚状展布。野外在石沟驿地区也见到成组分布的北北西向断裂,地表形成有规律延伸的冲沟,两侧节理发育[30]。
表2 盐池地区不同走向断裂特征统计表Table 2 Statistics of fault features with different directions in Yanchi area
2.2.2 近南北向断裂
在西缘冲断带发育的逆冲推覆构造带及其伴生的逆断层,近南北向展布,呈现出平行式,向北部出现多个分支,形成一条主断裂、多条次级断裂,具有向北部撒开或向东北凸出的弧形特点,延伸长度为3.2~23.5km,断距平均约为421m。研究区西部主体以马家滩地区构造带断裂最为复杂,近南北向断裂密集分布,规模较大,不同部位走向有一定的差异,南端大水坑—于家梁以近南北向为主,中部马儿庄—马家滩南以北北西向为主,北部马家滩—李庄子西以北北西—北西向为主,向西逐渐撒开。马家滩三维区断裂平面延伸长度较其他地区大,其中主逆冲断层延伸长度较大,断距较反冲断层大,有的断距可达1km以上,断距和延伸长度规律性并不明显。
2.2.3北东东向断裂
北东东向断裂平面上切割了北西向断裂和近南北向断裂,表现为走滑断层,断裂倾角较大,断距平均约为19m,平面延伸较平直,可达2km左右,主要分布于盐池地区东南部。北东东向断裂平面上3~4组呈近等间距分布,每组由2~3条平行分布的断裂组成,与北西向断裂斜交,将研究区分为菱形块体。
2.3 断裂形成时间
受挤压应力或者拉张应力多期构造作用,复杂构造区会在不同时间产生一系列断裂,有时呈多次开启或封闭状态。判断某期断裂活动时间的方法主要有:不整合判断、根据岩体与断裂切穿关系的地质分析法、同位素测年等。
2.3.1 根据岩体与断裂切穿关系的地质分析法
根据断层错断层位、形成时间、展布方向等因素,同时结合区域地质情况,对不同层面地震等时切片特征进行了提取和解释,发现断裂由深到浅具有明显的差别,把断层分为3期:(1)印支期断层,为延长组内部正断层,切穿长10段至(或)侏罗系(图4a);(2)燕山期断层,为西缘逆冲断层及其伴生的逆断层,多切穿前白垩系,形成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图4b);(3)喜马拉雅期断层,为走滑断层,切穿新生界和中生界,平面上切割了前两期断层,形成于白垩纪晚期(图4c)。
图4 盐池地区不同类型断层在地震剖面上的切穿关系Fig.4 Cutting relationship of different types of faults on seismic profile in Yanchi area
以古峰庄地区为例,通过古生界—中生界的地震相干地层切片(寒武系顶界、三叠系长7段泥岩顶界、白垩系底界)(图5),断裂活动时期分为3期:早期为北西向断裂,中期为近南北向断裂,晚期为呈北东东向雁列式展布的断裂。由于受到后期构造运动影响,印支期北西向断裂主要形成于晚三叠世;中期发育于古生界呈近南北向的断裂在燕山期继续活动,派生形成一些断裂;喜马拉雅期北东东向断裂主要为白垩纪晚期以来形成。其中,地震切片可见一些古生界北东东向断裂,是由于后期喜马拉雅运动对下伏地层改造形成的。
图5 古峰庄地区不同时期断裂形成及分布图Fig.5 Distribution of different stages of faults in Gufengzhuang area
2.3.2 ESR测年
ESR(电子自旋共振)测年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用于限定断裂形成与活动的一种物理测年手段[31]。它的测试对象主要是形成于断裂中、代表一定构造活动期次的石英脉,利用石英吸收的累积电子辐射量(如γ射线、β射线和α射线)及在矿物内部形成的顺磁中心浓度来计算石英脉的结晶年龄[32]。
汝箕沟剖面位于盐池地区西北部,该区断裂为近南北向的逆冲断裂,断裂带附近地层陡倾、砂岩段中泥岩夹层劈理发育,是研究构造演化的良好剖面。杨帆等[33]对汝箕沟地区南北向断裂带石英脉展开了ESR测试(表3),测得的石英脉体最早年龄为133.6Ma±13.0Ma,对应于早白垩世,最晚年龄为11.9Ma±1.0Ma,对应于中新世。表明断裂带内流体在早白垩世早期、晚白垩世和新生代均有活动,尤其以新生代活动为主。据赵红格等[34]研究结果,贺兰山地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发生构造—热事件,至新生代伴随山体的强烈隆升活动,这与汝箕沟地区测得的石英脉体年龄相一致,为盐池地区断裂带内流体活动年龄提供了一定参考。因此,盐池地区断裂主要形成时间也应为早白垩世—新生代。
表3 汝箕沟地区石英脉ESR测试结果(据文献[33]修改)Table 3 ESR experiment results of quartz veins in Rujigou area (modified after reference [33])
2.3.3 方解石U—Pb同位素测年
近年来,方解石U—Pb同位素测年技术在地质年代学领域得到迅速发展,其中方解石LA—ICP—MS U—Pb测年技术是较为成熟的方法[35]。同构造方解石脉是指在裂隙发育的递进变形过程中,被富含CO2的热液流体充填,且裂隙形成和流体充填近于同时形成的脉体[36],同构造方解石脉比较完整地记录了裂隙的发育史,是研究脆性构造变形的良好对象。
本文选用断裂带附近井的岩心和野外露头采集的样品,挑选出方解石,通过制靶、照反射光、透射光等一系列流程,共挑选出制靶同构造方解石脉样品8个,其中3个为野外露头样品,5个为钻井岩心样品。经过实验室LA—ICP—MS(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预扫描,除了U含量非常低的样品,最终有2个样品达到测试分析要求,测得同构造方解石脉年龄分别为177.8Ma±4.8Ma、12.79Ma±0.67Ma(图6)。分析结果表明:样品1位于研究区北西向断裂和北东东向断裂的交会处,层位为延长组长7段,测得的年龄为177.8Ma±4.8Ma,代表早侏罗世末的断裂带和流体活动事件;样品2来自盐池北部石沟驿地区延长组,测得的年龄为12.79Ma±0.67Ma,它与上述汝箕沟地区石英脉ESR测年的11.9Ma±1.0Ma、16.3Ma±1.6Ma年龄相当,均与研究区西北侧的银川地堑中新世大规模快速沉降时间吻合[37],代表中新世断裂—流体活动事件。因此,在早侏罗世末、中新世,盐池地区断裂仍然在不断发育和形成。
图6 盐池地区方解石U—Pb同位素年龄图Fig.6 Calcite U-Pb geologic age in Yanchi area
3 断裂成因
断裂的形成与构造运动密切相关,本文结合区域地质背景,首先从宏观构造应力出发,分析构造演化与断裂形成之间的关系;然后通过平衡剖面恢复验证构造演化过程,剖析构造形成过程;最后利用物理模拟的方法,进一步对断裂成因进行分析,探究不同时期断裂的形成过程,为油气运聚规律提供依据。
3.1 构造应力背景
研究区断裂形成主要受印支、燕山、喜马拉雅3期构造应力作用影响。在印支期,盆地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碰撞形成南秦岭印支褶皱带,产生北东—南西向的挤压应力场,在盆地西北部盐池地区产生北西—南东向的区域挤压应力场,由于受基底断裂影响,北西向剪切断裂活化[5,38]。燕山期,太平洋板块向北或西北方向运动,同时东亚大陆向南运动,产生左旋剪切派生了该盆地主压应力为北西—南东向的挤压应力场;盆地西缘逆冲推覆构造带呈近南北向展布,断层不同部位特征显示其变形时的主压应力为近东西向。进入喜马拉雅期,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加上太平洋板块的向西俯冲,盆地的力学性质发生变化,区域应力挤压方向为北东—南西向;局部挤压性的构造环境,使得盆地周缘产生北西—南东向的拉张[7,39-40]。
整体而言,盐池地区在多期构造应力场的作用下,东部整体向西掀斜,西部发生了一系列逆冲推覆运动,研究区中部位于天环坳陷西侧,大量发育逆冲构造,东部发育西倾的鼻状构造,形成了自西向东依次分布的逆冲带、坳陷和斜坡的构造格局。
3.2 平衡剖面恢复
通过剖面的平衡恢复,能够真实再现地质运动时期不同构造应力场下的构造演化过程,深入分析区域构造变形演化历史,进而分析构造圈闭的形成演化阶段,为油气运移及聚集规律研究提供依据[41]。
为了获得西缘逆冲推覆构造演化史,本文利用2DMove软件分别对垂直和平行于东西向构造带的剖面进行了平衡剖面恢复。恢复断距之后,在侏罗系沉积之前的剖面上并无明显断层发生,表明逆冲断层形成于晚侏罗世,剖面的整体缩短量主要发生在晚侏罗世。三叠系沉积前剖面具有一定的挤压缩短,缩短量相对晚侏罗世不是很大,但可见一定的褶皱变形,这一变形应为印支期挤压变形的反映。白垩系沉积后南北向剖面上的缩短量很小,说明逆冲推覆挤压方向主要为东西向,三叠系沉积前的南北向挤压也不明显(图7)。
图7 研究区H125887地震剖面构造演化剖面(东西向)Fig.7 Structural evolution section from H125887 seismic profile in the study area (E-W direction)
3.3 物理模拟
鄂尔多斯盆地盐池地区中—新生代以来经历多期伸展、挤压构造活动,本文利用构造物理模拟盐池地区断裂多期活动的过程,为地震剖面解释和地质模型建立提供实验依据[42-43]。
通过控制变量并改变边界条件,选择松散石英砂作为实验材料,不同比例混合的石英砂和橡皮泥分别代表基底和盖层,模拟不同应力环境下断裂的形成过程。其主要步骤是:(1)模型底部设置好基底和北西向基底断裂;(2)在基底上覆盖约4mm厚的红色橡皮泥代表三叠系;(3)利用压扭张扭模拟装置并逐渐施加剪切压力,随着基底断裂剪切作用的增加,基底断裂断距增大,断到三叠系,由于晾干的橡皮泥由韧性变为脆性,三叠系在同等力的作用下开始出现小范围且规模较小的北西向断裂,随着北西向断裂的增多,断裂呈雁列式分布(图8a、b);(4)给基底侧面施加挤压应力,模拟近南北向断裂的变形(图8c)。结果表明:近南北向断裂的形成与自西向东的挤压作用有关,北东东向断裂是在剪切拉张的环境下形成,断裂形成与区域应力场方向有关,后期形成的断裂对前期断裂有一定的改造作用。设定北西向基底断裂重新进行拉张剪切活动,产生另外一组断裂,断续可见北东东向断裂(图8d)。但是,由于实验中脆性盖层和刚性基底之间的黏滞力不够大,此次实验结果受到一定影响。
图8 挤压作用和剪切作用下断裂的形成过程模拟图Fig.8 Simulation of fault formation process affected by compression and shear actions
因此,根据上述不同断裂系统构造应力背景、平衡剖面特征、构造物理模拟可知,盐池地区不同时期的断层特征、规模及应力性质和区域构造环境不同。除了近南北向断裂外,大部分断裂规模小、断距小,北西向断裂的形成受区域大断裂后期隐性活动影响,近南北向断裂与西缘大断裂活动密切相关,北东东向断裂具有一定的走滑性质。另外,在东西向应力的挤压作用下,此时天环坳陷逐渐形成,近南北向断裂也同时期产生。
4 断裂与油藏的关系
4.1 断裂沟通源储,有利油气输导
盐池地区断裂性质多样,正断层、逆断层均有分布,印支期、燕山期、喜马拉雅期3期断裂系统对中生界油藏的控制作用也不相同。从形成时间上看,北西向分布的断裂主要形成于印支期,近南北向断裂主要在燕山期形成,这两期断裂均早于或与中生界油藏的主成藏期同时期发生[8],而喜马拉雅期断裂形成晚于中生界油藏主成藏期。从切割层位上看,印支期和燕山期断裂系统沟通长7段烃源岩和上下砂岩储层,为石油向上运移提供了良好的通道;喜马拉雅期断裂形成时间相对较晚,并且向上切穿层位多,主要表现为对早期油藏的破坏和调整作用。因此,在印支期和燕山期断裂附近的泥岩遮挡或构造高部位往往发现一些高产含油富集区,在喜马拉雅期断裂附近试油多产水。另外,勘探证明,印支期北西向断裂附近分布的出油井数量最多,进一步佐证了印支期断裂对延长组油藏的控制作用更明显(图9)。
图9 古峰庄地区长7段曲率属性平面图Fig.9 Curvature attribute map of Chang 7 member in Gufengzhuang area
4.2 断裂改善物性
盐池地区中生界断裂多形成于燕山期,有些断裂持续性活动。由于构造裂缝主要受断裂展布规律影响,多在断裂两侧、断裂末端或断裂相关褶皱的轴部发育。由岩心观察和成像测井统计,盐池地区发育多期裂缝,其中,垂直裂缝和高角度斜交裂缝分别占裂缝总数量的67.5%和27.3%,以未充填或半充填为主,有效性较好,构成了主要的油气运移通道和储集空间。这些裂缝均可对砂岩储层物性加以改善,且裂缝密度越大,渗透能力越强。大量数据统计发现,裂缝发育的部位,其储层孔隙度同比母岩明显提高,渗透率比母岩升高1~6个数量级,储层流动效率明显提高[44-45],试油产量提高。以F34井长9段砂层组为例,常规测井显示在深度2481.3m附近为大段砂岩储层,结合成像测井及岩心分析结果,该段上部2478.1m处
裂缝密度较小,砂岩段平均孔隙度为9.7%,平均渗透率为3.26mD;2481.0m处高角度裂缝发育,密度最大可达2.2条/m,砂岩段平均孔隙度为15.4%,平均渗透率为7.47mD,物性明显优于上下围岩层,在该位置测试求产获56.27t/d的高产工业油流。
值得注意的是,断裂是一个具有复杂内部结构的三维地质体,是由破碎带和邻近断裂伴生裂缝带组成。破碎带内发育断层岩,是压实作用和充填作用的主要发育带;伴生裂缝带内裂隙发育,为流体低势区,地下流体与断裂带岩石发生一系列反应,是胶结作用的主要发育带[46]。由于条件限制,本文对压实、胶结等成岩作用未详细研究,这也是今后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4.3 断裂控制油藏聚集部位
研究区断裂发育程度较高,广泛分布的、多期活动的断裂对油气聚集具有重要意义。北西向断裂多分布在长7段烃源岩发育区,走向与湖盆展布方向一致,纵向上砂岩和烃源岩互相叠置,尤其是在北西向断裂与北东东向断裂交会处,可能在多期构造应力作用影响下,长8段、长9段及侏罗系发育多个有利的油藏富集区,如F2、F34井区。近南北向断裂和北东东向断裂周围油藏相对较少,发育构造油藏、岩性—构造油藏,分布层位为长8段、长9段或侏罗系,规模不大。近年来,对断裂的封闭性评价是预测石油富集有利区的重要依据,断层泥比率(SGR)应用较为普遍。当断层封闭时,石油在封闭性断层附近聚集成藏;断裂开启时,石油通过开启断裂输导,在合适的构造部位聚集成藏。SGR值越大,代表封堵性越好;反之,封堵性越差,临界值为0.2[47]。以古峰庄地区F21井为例,该井长7段以上断裂封堵,长8段及以下断裂开启,油气沿断裂向下运移至构造高部位成藏,长9段试油获得121.72t/d的高产工业油流。
高产工业油流井(产量大于或等于15t/d)与断裂距离统计结果发现,断裂与大部分高产井分布密切相关,断裂发育层段与试油产量具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当油井与断裂距离小于500m时,试油产量较高(大于或等于40t/d),特别是距离小于300m时,有的井日产量可达百吨以上;反之,试油产量减少。当试油产量小于40t/d时,产量和油井与断裂距离之间的关系不明显(图10)。尽管距离断裂较近的地方,试油更容易获得高产,但不代表越近产量越高,其原因是断裂对油藏形成既有输导作用又有破坏作用。从勘探实践中看,研究区的勘探成功率相对较低,主要原因也是断裂系统发育,导致油藏遭受破坏。
图10 断裂与高产工业油流井产量关系图Fig.10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duction of oil wells and distance to faults
在油气成藏过程研究中,断裂并不是油气唯一的输导因素,不能完全决定油气差异分布规律,砂体、不整合面也是控制油气运移和聚集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今后勘探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岩性、不整合面、断裂3个因素,不断深化它们与油气成藏过程的关系研究,努力使油气勘探在断裂发育复杂构造区获得更大突破。
5 结论
(1)盐池地区断裂从规模上分为大断裂和微小断裂,分别集中在西缘冲断带马家滩—于家梁地区和天环坳陷西翼。研究区主要发育3期断裂,即印支期北西向断裂、燕山期近南北向断裂、喜马拉雅期北东东向断裂。北西向断裂系统规模小,主体发育在延长组;近南北向断裂系统规模最大,断距大,平面和剖面展布特征复杂;北东东向断裂系统规模较大,发育时期晚,具有一定的走滑性质。
(2)根据构造应力背景、平衡剖面特征、构造物理模拟,印支期受北西向应力作用,区域基底后期再次活动形成北西向断裂;燕山期受区域近东西向挤压应力作用形成近南北向断裂;而北东东向断裂受区域北东—南西向拉张应力和后期北西—南东向挤压作用形成,主要形成于喜马拉雅期。
(3)印支期和燕山期断裂系统沟通长7段烃源岩,为石油向上运移提供了良好的通道,对油气藏形成较有利;喜马拉雅期断裂向上切穿层位多,对早期油藏主要起破坏和调整作用。断裂发育区产生较多裂缝,改善了周围砂岩的储层物性,渗透能力显著提高。当油井与断层较近时,在构造高部位的高渗储层更容易成藏且产量更高,断裂控藏作用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