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传播背景下就业市场对新闻传播人才的胜任力需求分析
2022-10-12闫梦菲
闫梦菲
新型数字化信息技术浪潮的袭来,促使当代传播环境发生变革。多种形式的媒介逐渐整合并融入日常生活实践中,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新媒介的传播机制逐渐渗透到社会各行各业的结构与运作逻辑中,媒介成为万物互联、社会协同的纽带,其公共属性的强化使得新闻传播业正在经历从新闻传播转向公共传播的变革,社会公共传播人才需求不断扩大。在新媒体环境下,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虽然不以提供新闻信息为主要职责,但同样是具有信息汇总和传播功能的职能组织部门,对新闻传播专业人才有着大量需求。从现实情况来看,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生除了从事专业媒体工作,大部分人都进入政府、事业单位、国企、民企等非媒体机构从事各种公共传播工作。在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指引下,社会各行业对人才的渴求依旧十分强烈,就业市场对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不断变化,人才培养也需要顺应业界发展做出革新。本文将2022年1月至3月“春招季”就业市场招聘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广告信息文本作为研究样本,采用词频统计法分析招聘市场需求侧所重视的人才胜任特征,根据分析结果,为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建议。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在新闻传播全媒体化和全民化的趋势下,新闻传播人才不再专属于媒体组织机构,社会各行各业都在渴求能够适应公共传播新变局的专业人才,同时也对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提出新的胜任要求,但具体有何种需求却尚未明晰。在公共传播背景下,面向新闻传播专业进行招聘的各用人单位希望吸纳何种人才?需要他们具备哪些专业学历、知识技能、职业素养等能够胜任工作岗位的能力特征?以上问题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二)研究样本
本研究选取国聘平台作为数据来源。该招聘网站是央视频与国投人力联合搭建的优质平台,吸纳了类型各异的众多企业,提供了丰富的招聘岗位,其招聘信息包含了企业对求职者胜任就职岗位应当具备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等要求,具有代表性与研究价值。样本选取过程为:在国聘校招版设置专业类别为“新闻传播学类”、职位性质为“校园招聘”的检索条件,利用网络爬虫软件八爪鱼采集器抓取截至2022年3月31日的招聘信息,对数据进行清洗处理。筛除重复、不符合研究需求等问题数据后,最终得到195条有效招聘信息文本,作为本研究的样本数据。
(三)研究方法
根据研究目的以及样本信息的特征,本文采用词频统计法进行数据分析。词频统计法是指统计某一文本中各个字词出现的次数与频率,以此考察文本中的重要信息,透过现象看本质。本文利用Python中文分词包“结巴分词”(Jieba)对所抓取的195条有效招聘信息文本中的职位名称、任职要求进行分词统计,人工筛除无研究意义的词语后得出关键词列表,从而揭示就业市场对新闻传播人才在学历要求、专业背景、工作内容、职业技能、个人素养等方面的胜任特征。
二、人才胜任力需求分析
(一)破除“高学历”迷思,大学本科基本达到岗位学历胜任需求
通过对195条招聘信息中有关学历要求的内容进行词频统计后发现,76.41%的招聘岗位学历要求为大学本科,远远超过对其他学历层次的需求;21.54%的招聘岗位要求为硕士研究生。由此可知,大学本科和硕士研究生的占比总计97.95%,这说明新闻传播专业类的毕业生一般具备本科学历就可以达到大部分用人单位的学历要求。其中,要求硕士研究生学历的用人单位多集中在诸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中国国际广告有限公司、中建集团等大型国有企事业单位,而民营企业、国有企业的初级岗位没有较高的学历门槛,更加以能力为导向,重视人才的实践业务技能,一般本科学历就可以达到胜任标准。
(二)新闻传播专业为“根”,跨学科交叉背景更受青睐
对任职要求中有关专业背景的内容进行词频统计得知,用人单位依旧要求应聘者应当具备专业性的学科背景,新闻传播学类下属的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词频统计总数位列第一。紧随其后的便是对中文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需求旺盛,这些岗位要求从业者具备较强的文学功底。工商管理、经济学、市场营销等经营管理相关专业也被频繁提及。非媒体机构的传播主要是为其产品或服务的宣传推广以及企业自身形象的建设服务,对人才的营销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人力资源、马克思主义哲学、计算机等专业虽然出现次数最少,但体现出当前用人单位对人才学科背景多元化的诉求趋势。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必然存在一定的流动性,需要涉猎多个职能类领域的工作内容。拥有交叉融合专业背景的人才,其知识结构更为丰富全面,思维方式也更加多样,于企业而言培训成本会相应降低,故而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会更青睐跨学科专业背景的复合型人才。
(三)岗位职责聚焦营销宣传、党建政工、综合职能三大模块
通过对招聘样本信息中的岗位名称进行词频统计,结果显示,新闻传播专业人才进入职场所从事的工作内容主要分为营销宣传、党建政工、综合职能三大类型。营销宣传方面的关键词包括宣传、编辑、运营、媒体、策划、品牌、文案等,由此体现出区别于传统传媒行业对记者、编辑等核心人才的需求。在非媒体机构中,新闻传播人才的工作职责侧重于营销传播,主要为产品、服务、企业品牌建设等进行宣传推广,最终目的是实现利益最大化。党建政工方面的关键词包括党建、党群、党务、政工等,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党建宣传是企事业单位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作事项,也是培育高素质员工、强化集体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党建宣传类岗位作为新闻传播与政治意识形态相结合的产物,要求相关从业者对党和国家的政治理念保持高度认同,并能够熟练运用媒介技术手段传达党和国家政策的最新动向。综合职能方面的关键词包括管理、文秘、行政、职能等,一方面诸如行政、人力资源等职能类工作岗位的专业限制较低,新闻传播人才纵使不具备相关专业知识也能够在工作实践中快速学习从而胜任岗位;另一方面,综合职能类岗位服务于整个组织机构的协调运转,必然与企业内外部的人、事、物存在连接沟通,传播机制的内在逻辑依然适用,这也为新闻传播人才提供了多样化的职业发展路径。
(四)职业技能要求软硬实力兼具为佳
对任职要求中有关职业技能的内容文本进行词频统计,通过合并同类项、归纳关键词得出用人单位对新闻传播人才的胜任能力需求列表,见表1。新闻传播人才胜任工作岗位不仅需要“硬能力”,更要兼具“软能力”。总体来看,“能力”一词排在首位,说明用人单位招聘人才以能力为导向,具体又可细分为硬能力和软能力两类。在硬能力方面,文字写作功底是用人单位最为重视的能力,它在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可以从事的各类岗位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熟练掌握办公类软件紧随其后,文档处理(Word)、表格制作(Excel)、陈述展示(PPT)等软件是从业者必须具备的基本软件技能。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新闻传播人才不仅要掌握传统新闻采写编评等基本能力,还要掌握新媒体相关运营技能。以“两微一抖”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已然成为企事业单位开展公共传播的主要阵地,其媒介内容形式以图文、视频为主,这就要求应聘者需具备极强的内容把控能力、图像编辑处理能力和视频拍摄剪辑能力。另外,掌握以PS、Pr、AE为代表的设计类软件也多次出现在任职要求中。在校园招聘市场,用人单位更加看重应聘者的知识储备,包括对行业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性知识的了解、新闻传播专业性知识的掌握以及外语能力水平。同时,具备相关实习经历的毕业生则更有竞争力,部分企业在任职要求中明确表示“同等条件下有实习经历的人才优先”。新媒体时代下,一方面要对传播内容进行精准把握,另一方面要求从业者以互联网思维开展有效运营。大数据技术浪潮下,用人单位也更加青睐具备数据分析能力的人才。在软能力方面,人际沟通是在任职要求中被提及次数最多的能力,新闻传播人才从事工作的一部分重心就是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良好的沟通有助于提升工作效率。此外,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能力要求还包括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学习能力等九项软技能,这反映出新闻传播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硬实力,而且要有较强的软实力。
表1 职业技能词频统计结果
(五)个人素养强调责任为先、保持热爱,优秀品质必不可少
对任职要求中有关个人素养的内容文本进行词频统计后发现,责任心、热爱、政治、身体健康位列前四,突显出用人单位从多元角度对从业者的个人素养提出具体要求。求职者具备高度的责任心是企事业单位最为看重的个人素养,几乎所有岗位的任职要求中都提到了“具有强烈的责任心与工作责任感”。责任意识是与工作能力相辅相成的思想动因,无论身处何种岗位,从业者都应当尽职尽责,发挥敬业精神,做好自己的工作。尤其是新闻传播类的工作内容在短期内无法以可量化的具体标准去衡量工作成效,从业者更要牢固树立责任意识,有所担当。热爱精神是从业者所需具备的另一重要素养。只有对所从事的工作保持极大的热爱与兴趣,才能支持从业者顶住加班、熬夜等繁重的工作压力,激发斗志,以热情昂扬的精神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创造价值。用人单位在面向新闻传播专业人才招聘时特别强调了政治素养,提出了“政治立场坚定,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保持高度一致”的具体要求。有20%的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政治面貌要求为中共党员,或者提出“党员优先”,此类要求尤其体现在党建宣传方面的岗位要求中。在公共传播的环境下,无论是专业的媒体新闻传播,还是非媒体机构的形象输出、营销宣传,都需要符合主流意识形态所倡导的价值观,这就要求从业者应当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素养。身体健康不仅事关员工个人的工作幸福感,更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必要保障,因此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提出了“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身心健康”等要求,同时强调从业者要有“较强的心理素质、抗压能力”。此外,具备创新、吃苦耐劳、诚实、认真、积极主动、品行端正、性格开朗等优秀品质也是企事业单位对应聘者提出的个人素养方面的要求。
三、结论与启示
通过对195条招聘信息进行词频统计发现,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学历、专业背景、职业技能、个人素养以及所要从事的工作内容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整体来看,在现实职场中,本科学历基本可以达到就业市场对新闻传播人才的学历要求。在公共传播的趋势下,用人单位希望高校毕业生能够具备跨学科的专业背景,将新闻传播的底层思维逻辑运用在营销推广、品牌企划建设、党建宣传、综合职能类的工作内容当中。同时兼具以专业知识技能为主的硬实力和以内在素质修养为主的软实力的毕业生于用人单位而言更具有可培养性,成长空间更大。为更好地完成公共传播工作要务,用人单位对新闻传播人才提出了更加多元、个性、具体的能力要求。在个人素养方面,除了强调从业者的责任意识与热爱精神,招聘单位还特别指出了新闻传播人才的思想政治素养。公共传播需要和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保持一致,维护国家、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在移动互联网重构的网络化关系社会中,政府、企业、社会组织、自媒体等机构呈现出“媒介化”的特征,新闻传播人才的未来职业选择将更加多元化。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需要应时势而变,提高与就业市场需求的适配度。首先,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理念要适时转变。“立足新闻传播,服务公共传播”①是顺应当下专业化生产和社会化生产协同构建全新传播生态趋势进行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高校在培养人才时应当面向更为广泛且具有多元主体的公共传播业,将新闻传播教育下沉为一种素养教育,以培养具有较高信息素养和传播能力的人才为目标。对一部分人才加强专业实践能力培育,以供给传媒业的人才需求,把一部分人才培养为社会各行各业都需要的高层次传播人才,努力培养学生与公共对话的能力和责任意识。其次,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应当锻造专业核心竞争力,培养具备复合型知识结构与全媒体传播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与业务实践技能,还要了解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理工科专业的知识,培育跨学科视野,丰富自身的知识能力结构,以此增强能够从事各类行业、多种类型工作的胜任力,提升人才的不可替代性。最后,新闻传播专业是一门实践应用性较强的学科,社会的深度媒介化催生公共传播业的兴起。面对不断拓宽的行业边界与日益复杂的社会需求,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需要加强与业界的联系,不仅要关注紧密对口的传媒业的发展变化,而且要把握与新闻传播强关联的其他行业的人才需求动向,面向业界、面向未来,按“需”调整育人策略。同时,高校也要多渠道、多形式去探索专业实践培养方案,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综合素养。
注释:
①张志安.立足新闻传播,面向公共传播——关于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思考[J].青年记者,2015(34):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