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阅读中词频与注视时间、跳读的关系
2017-12-01钱宗愉
钱宗愉
汉语阅读中词频与注视时间、跳读的关系
钱宗愉
采用眼动识别技术,在高频和低频基础上增加中频级别,探索词频与注视时间、跳读的关系。结果发现:词频效应显著,中频词对汉语双字词词汇加工的不同阶段影响不均衡。
汉语阅读 词频效应 词汇识别 眼动
一、前言
在阅读过程中,词汇的识别和加工影响着对文本整体的理解,故研究者对影响词汇识别的因素加以操纵和控制,考察不同因素对信息通达的影响。其中词频一直备受关注,研究学者设计了大量的实验并对词频效应进行了验证和补充。但在以往研究中,研究者大多只将词频划分为了高频和低频,并未对词频等级作以统一的划分,使位于词频分布中间位置的双字词无根据地划分到了高频词或低频词中,实验结果和所得结论的适用范围混淆。故本研究严格控制其他无关变量,重点关注词频效应,总结以往研究中高低频词的划分范围,将词频等级较前人做了更为细致的划分,增加了中频词这一等级,并明确了三个词频等级的划分标准,考察词频大小对汉语阅读和认知过程的影响。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对象
33名大学本科生,平均为20-33岁。
(二)实验设计和材料
采用单因素三水平(高频、低频、中频)被试间实验设计。记录指标为目标词的首次注视时间、凝视时间、总注视时间以及跳读率。实验采用Eyelink1000眼动仪。
编写60个句子框架。之后通过汉语字词语料库将词频划分为三个级别,分别为高频M=266.39,中频M=51.82,低频M=3.33。在每个词频级别中分别选取60个双字词,然后每三个相匹配,嵌套于60个句子框架中。接着对目标词预测性、笔画数以及句子通顺性进行评定和控制。
(三)实验程序
屏幕中央呈现句子。60个句子随机呈现,其中20个句子呈现后有理解性问题。正式实验前有5个练习。
三、研究结果
数据分析时,剔除三个标准差之外数据。被试回答问题正确率均大于95%。进行基于被试的方差分析,在首次注视时间上,词频效应显著,F(2,96)=3.60,p=0.031。在凝视时间上,词频效应显著,F(2,96)= 4.33 p=0.016。在总注视时间上,词频效应显著,F(2,96)= 4.29 p=0.016。在跳读率上,词频效应显著,F(2,96)= 4.92 p=0.009。
事后分析显示,在首次注视时间上高频词和中频词差异不显著,在凝视时间上中频词和低频词差异不显著,在总注视时间上中频词和低频词差异不显著,在跳读率上高频词和中频词差异不显著,其余均显著。
四、讨论
(一)双字词加工的早期阶段
首次注视时间和凝视时间能够反映词汇通达的早期阶段。在首次注视时间上,词频效应显著,经事后分析可以证实较低频词而言,高频词与中频词会促进词汇加工和词汇通达。但引入中频词后,我们发现高频词与中频词在首次注视时间上差异不大,即在词汇加工的早期阶段,高频词与中频词对获取信息的促进作用基本一致,而词频较低的目标词会对词汇加工影响显著,延缓词汇通达。
当首次注视时获得了词形信息,但未开始获取词义信息或未完全获得词义信息时,会对该词进行再次注视,这造成了首次注视时间与凝视时间的差异。本实验中,高频词和中频词在首次注视时间上差异不显著,但凝视时间上差异显著,表明中频词相较于高频词在首次加工时并未达到完全通达,需要在视线未离开该兴趣区前多次注视,以对信息进一步的提取,即中频词的词频特性对词汇加工产生了影响。同时,在凝视时间指标上,中频词高于低频词,这一结果与以往研究中词频越高注视时间越短的结论不符,但由于未达到统计检验上的显著,我们可以推测,一是由于被试数量过少,二是由于中频词在词汇加工早期阶段产生的影响较为复杂,中频双字词从语言特征的角度对被试造成了在该词上的多次注视,以获得词义信息。
(二)双字词加工的晚期阶段
词汇通达的晚期阶段一般通过总注视时间为指标进行考察。总注视时间为对当前兴趣区全部注视时间总和,包括离开兴趣区后对该词的回视时间。在总注视时间指标上,高频词和中频词分别与低频词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表明高频词和中频词在词汇加工的早期阶段基本已完成词汇通达,而被试对低频词的加工较为困难,不能在加工的初期阶段达到词义通达,需要再次注视进一步获取词义信息,因此低频词更容易被回视。
通过对跳读率的分析同样发现词频等级对词汇加工的显著影响。高频词与中频词的跳读率显著大于低频词,这可能是由于高频词与中频词加工难度较小,已在副中央凹完成了预视加工,提前达到了词汇通达,因此兴趣区内没有注视点。
本研究发现中频词对词汇加工的不同阶段影响不均衡,在加工早期,中频词首次注视与高频词相似,而视线未离开兴趣区前的再注视次数较多。在加工晚期阶段,中频词被回视的概率与高频词近似。
五、结语
(1)词频影响汉语双字词的首次注视时间,凝视时间,总注视时间和跳读。
(2)中频词对汉语双字词词汇加工的不同阶段影响不均衡。
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本文系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年度课题(编号:JG16CB341);辽宁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编号:L201683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