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六孔竹笛演奏符号的衍变及辨识*

2022-10-12周楼胜何俊杰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竹笛编著技法

周楼胜 何俊杰

中国笛乐艺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发挥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其历史可追溯至八千余年前的新石器时期。清末民初,现代教育体系在中国逐步建立起来,“音乐”这门科目也进入了学校教育中。由于教学传承的需要,竹笛演奏符号的整理与归纳工作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五四运动后,一些带有教学性质的笛子曲集的出版对竹笛演奏符号做了简要的记录,如郑觐文先生编著的《箫笛新谱》 中对于“煞音”“速打音”“顿音”“颤音”等四种演奏技法的符号做了详细的标注;在此之后,箫剑青先生编著的《箫笛吹奏法》 中也记录了一些传统的竹笛演奏技法及符号。新中国成立后,竹笛成为一种独奏乐器在舞台上呈现并作为一门专业课程在专业音乐院校传承,竹笛教材建设快速发展,竹笛演奏符号逐渐丰富。竹笛演奏符号作为音乐符号的一种,有着特殊的符号学意义,无论是从音乐表演的角度还是作曲家创作意图的角度来分析,不同的演奏符号所表现出的不同音乐情感及音乐形象都具有其独特性。黄汉华在《符号学视角中的音乐美学研究》 中对音乐符号的意义做了论述:“音乐符号是有别于其他文化符号的,譬如,它的‘非语义性’ ‘非具象性’ 似乎独立于其他符号。然而,作为人类文化符号系统组成部分的音乐符号,其‘非语义’ ‘非具象’ 从来都没有脱离与‘语义性’ ‘具象性’ 等文化符号的内在阐释关系,音乐符号所蕴含的意义,总是蕴含于大文化阐释的范畴中,在与其他文化符号的直接、间接的阐释关系中彰显自身。”[1]郑小玉在《符号学视角中音乐情感》 中认为:“音乐符号最初是人们在长期的劳动实践的过程中,通过对自然界中的各种声音的(风声、雨声、雷声、动物叫声等)概括、模仿与合理想象,最终进行必要的记录和创造出来的智力成果。”[2]对竹笛演奏符号展开研究除了能帮助准确地演奏之外,还能有助于人们更深刻地认识竹笛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内在情感及思想。

近年来,竹笛演奏符号朝着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但不得不指出,有一些演奏符号容易混淆、难以辨识,其中既有同一种符号指代多种演奏技法的情况,也有同一种演奏技法用多种演奏符号标记的情况。这些问题的出现引发笔者关于传统六孔竹笛演奏符号衍变及辨识的思考。本文以传统六孔竹笛演奏符号的发展、衍变及辨识为出发点,厘清其发展脉络,寻找其发展的方向,帮助规范演奏符号的使用。

一、竹笛演奏符号的内容与发展

传统六孔竹笛演奏符号从内容来看,可以分为“气息类”“手指类”“唇舌类”三个类别。从历史发展来看,传统六孔竹笛演奏符号可以从“传统乐种中竹笛演奏符号的呈现”和“成为独奏乐器之后演奏符号的发展”两个维度去考察。

(一)竹笛演奏符号的内容

1.气息类演奏符号

传统六孔竹笛气息类的演奏技法主要有“煞音”“腹(气)震音”“循环换气”等,其符号标记分析如下。

煞音:笔者考察到较早的煞音符号记录是在郑觐文先生编著的《箫笛新谱》 中,以“”[3]6符号的形式出现。箫剑青先生于1946年出版的 《箫笛吹奏法》 中将煞音的标记符号做了细微的变化,改为“”[4]。

腹(气)震音:笔者考察到较早出现腹震音的演奏符号是在冯子存先生编著的《冯子存笛子曲集》中,采用的是文字标记法,记录为:“气颤”“气冲”。[5]20 世纪80年代左右,腹(气)震音演奏符号又出现了三种新的形态“”[6]38(此形态一直沿用至今)、“”[7]105、“”(腹震揉音)。随着演奏技术的不断进步,腹(气)震音符号的含义更多地发生了横向的变化,即对“震幅”细节的分类标记,例如“”(先平直音后震音)、“”(慢渐快的震音)、“”(大腹震音)等。

循环换气:关于循环换气的符号标记,较早记录于20 世纪50年代赵松庭先生创作的笛子曲《早晨》中,其使用的标记为“”[8]4,随后在蔡敬民先生于1974年出版的《笛子与新竹笛演奏法》 和赵松庭先生于2001年出版的《笛子演奏技法十讲》 等书中标记为“”[6]38(此符号一直沿用至今)。笔者还考察到李协勤于2003年出版的《笛子曲论集》 中出现的与循环换气技法相近的演奏技法—— “特长音”则采用“”[9]标记。

气变音:较早的关于气变音符号的记载是在赵松庭先生于2001年出版的《笛子演奏技法十讲》,标记为“、”。

泛音:笔者考察到较早的关于泛音符号的标记是在胡结续先生于1972年出版的《笛子吹奏法》 中,书中的标记是“。”,此后一直沿用该符号。

笛哨双音:笛哨双音是著名竹笛演奏家俞逊发先生为乐曲《琅琊神韵》 创造的一种竹笛气息类演奏技法,其标记为“”[10]。

常用的气息类技法演奏符号一览表如下所示(表1)。

表1 气息类技法演奏符号

2.手指类演奏符号

传统六孔竹笛手指类演奏技法比较丰富,常用的手指类技法主要有“颤音”“打音”“跺音”“赠音”“滑音”“揉音”等,其符号标记分析如下。

颤音:笔者目前所能考证的较早的关于颤音的演奏符号是郑觐文先生在《箫笛新谱》 中所记载的颤音符号“···”[3]19。20 世纪50年代,向群先生在他编著的《怎样吹笛子》 中则采用了西方记谱法的颤音符号“tr”(一直沿用至今)来标记。此外,竹笛演奏家与作曲家们对颤音做了细致的划分,并逐一进行符号标记,如长颤音“”、虚颤音“”等。

打音:笔者考察到的较早关于打音的演奏符号出现在郑觐文先生编著的《箫笛新谱》 中,标记为速打音[3]11,在后期打音又被标记为“丁”“扌”。

跺音:关于跺音演奏符号的记载,笔者考察到较早的符号记录出现在中央歌舞团编订的《冯子存笛子曲选》 一书中,演奏符号为“”(此符号一直沿用至今)。赵松庭老师编著的《赵松庭笛子十讲》 中将其标记为“”[8]62。

赠音:赠音技法常用符号“贝”来标记,一般位于音符后,其效果与后倚音极为相似,是一种出现于音尾的装饰音,也称之为送音。

指震音:较早的关于指震音的符号记载是在赵松庭先生编著的《笛子演奏技法十讲》 中,其标记为“”[6]38。其他竹笛教材中对该符号标记形态有“”“”“”“”“”“”。

常用的手指类技法演奏符号一览表如下所示(表2):

表2 手指类技法演奏符号

3.唇舌类演奏技法及其符号

传统六孔竹笛唇舌类演奏技法主要有吐音、花舌、跳音等,其中吐音又可分为单吐、双吐、三吐,其形式变化多样。其符号标记分析如下:

吐音:吐音主要分为“单吐(T)”“双吐(TK)”“三吐(TTK 或TKT)”三种形式。向群先生于1956年出版的《怎样吹笛子》 一书中记载的单吐的演奏符号为“.”、双吐的演奏符号标记为“TK”、三吐标记为“TTK、TKT”。赵松庭先生在其著作及乐曲中对于这三种吐音形式做了不一样的标记,单吐演奏符号为“△”或“单△”,双吐演奏符号为“双△”,三吐演奏符号为“”。关于轻吐演奏技法,不同的竹笛教材著作中也出现了不同的标记方法,如“”和“”,此外还有碎吐()演奏符号的出现。

花舌:杨荫浏先生的《笛谱》 中有与花舌相似的一种叫做“打嘟噜”的口舌类技法,其标记为“Dr/Dr....”。此后,在向群先生编著的《怎样吹笛子》 中所记载的花舌演奏技法的标记为“❋”。蔡敬民先生编著的《春光——蔡敬民笛艺精粹》 一书中也记录了花舌的另外几种标记形态“★”“☆”。李协勤先生编著的《笛子曲论集》 中将花舌标记为“※”。

跳音:笔者考察到跳音演奏符号的形态变化较为单一,主要存在以下两种形态“▽”“·”。

唇击音:竹笛演奏技法中的唇击音是一种模仿小号发声的演奏技法,其标记符号为“”“”。

顿音:较早关于顿音演奏符号的记载是在郑觐文先生编著的《箫笛新谱》 中标记为“∧”,其后该技法又有两种符号形态“”“▼”。

常用的唇舌类技法演奏符号一览表如下所示(表3)。

表3 唇舌类技法演奏符号

以上举出的是一些常用的竹笛演奏符号,主要有气息类、手指类、唇舌类三个类别。从整体的数量上来看,以手指类技法居多。手指类技法可以帮助演奏者在传统竹笛的指孔上作各种加花处理,丰富音乐表现。气息类技法是竹笛演奏技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演奏者常用腹部肌肉控制气息的变化来表现竹笛音乐特定的情绪。唇舌类演奏技法中的吐音是竹笛演奏的常用技法,多用于表现传统六孔竹笛艺术中北派风格作品,常被用于表现灵巧、活泼、热闹的音乐情景。认识熟悉上述常用竹笛演奏符号并熟练运用这些演奏技法是竹笛演奏艺术的实践基础。

(二)竹笛演奏符号的发展

1.传统乐种中竹笛演奏符号的呈现

竹笛作为吹管乐器在我国传统乐种中具有重要地位。鼓笛系乐种[11]中的陕西西安鼓乐、苏南十番鼓等,丝竹系乐种中的江南丝竹、河北二人台牌子曲等都有竹笛的演奏。竹笛在这些乐种的演奏中运用不同的演奏技法来展现各个乐种的特色,其演奏符号非常丰富。江南丝竹乐中为了表现江南音乐独特的柔美与细腻,竹笛多用颤音“tr”、叠音“又”、打音“丁”“扌”技法来进行演奏。在这些技法的应用细节上略有不同,譬如使用颤音演奏时,有时为了体现对江南水乡意境美感的描绘,竹笛演奏会使用虚指颤音“”来进行表现;当需要描绘小桥流水源源不断的情景时,竹笛往往配合琵琶的“轮指”或古筝的“摇指”,采用长颤音 “”来演奏。河北二人台牌子曲中,竹笛演奏多使用剁音 “”、吐 音“T TK TTK TKT”、花舌“❋”、滑音“”“”、历音“”“”等技法演奏。

在传统乐种的竹笛演奏中,演奏者通过对不同演奏技法的灵活使用以及与其他乐器的密切配合,演绎不同乐种的音乐风格,诠释了不同乐种所蕴含的文化品格和精神内涵。

2.成为独奏乐器之后演奏符号的发展

竹笛成为独奏乐器后,其艺术表现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掘,出现了许多新的演奏技法和符号,如赵松庭先生创作乐曲《早晨》 中的循环换气技法“”、詹永明先生移植的竹笛协奏曲《兰花花》 中掌揉音“”、马迪先生创作的《山居秋暝》 中的喉音“”、俞逊发先生在演奏《青山万里长又长》 中使用的指跳音“”、俞逊发先生创作演奏的《秋胡月夜》 中使用的混振音“”等。竹笛成为独奏乐器后,新的演奏技法及符号的出现极大地增强了竹笛的艺术表现力。

竹笛在经历了由传统乐种演奏乐器到独奏乐器的转变后,其演奏技法不断丰富,相应的演奏符号随之增加。竹笛演奏符号充分发挥了简明的“象形”特征,不断为竹笛演奏者服务,使演奏者可以充分了解作曲者的创作意图,从而进一步融入个人的情感,更好地完成竹笛艺术作品的演奏。竹笛演奏符号的正确辨识为竹笛演奏者清晰、准确地表达曲目的风格特点提供保证,从而提升演奏的效果与质量。

二、竹笛演奏符号的衍变

随着时间的发展,传统六孔竹笛的某些演奏符号在形态上发生了变化,有些变化较为微小,也有一些演奏符号在衍变过程中形态变化较大。此外,还有一些新的演奏符号随着新技法的创新而创建。笔者将上述衍变归纳为三种类型:1.某些演奏符号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弃用”;2.某些演奏符号被其他演奏符号所“替代”;3.新的演奏符号的创建。

(一)被“弃用”的演奏符号

(二)被“替代”的演奏符号

笔者通过对竹笛教材中演奏符号的整理发现被替代的竹笛演奏符号主要有:1.气息类符号中,循环换气符号在20 世纪50年代的形态为“”,进入到70年代后,该符号逐渐衍变成“”的形态;腹(气)震音符号最初的形态为“”,进入到2000年后,该符号逐渐又划分成两种形态:一种为先平直音后震音“”,另一种为慢渐快的震音“”。2.唇舌类技法的演奏符号中,吐音符号原有“单△”“双△”“”形态,后逐渐衍变为“▼”“▼▼”“▼▼▼”的形态;花舌符号最早在杨荫浏先生于1942年编著出版的《笛谱》 中标记为“Dr/Dr....”,此后在向群先生于1956年编著出版的《怎样吹笛子》 一书中该符号衍变成“❋”并一直沿用至今。3.手指类技法的演奏符号中,虚颤音(指震音)符号“”进一步衍变成“”“”“”“”四种形态;揉音技法符号最初的形态为“”,接着衍变成“”的形态,后又逐渐地细化为掌揉音“”、压揉音“”;抹音符号最初形态为“”,后被符号“”所替代;打音符号可考察到的较早形态为“扌”,现今打音演奏技法也常使用符号“丁”来标记。笔者认为这些演奏符号被替代的主要原因是,新的演奏符号与原演奏符号相比更为简洁,且指代的含义非常明确,不存在理解上的歧义。

(三)新创建的演奏符号

随着竹笛艺术的发展,竹笛音乐作品中出现了许多新的演奏技法,这些技法与传统的演奏技法有着显著的不同,故而需要有新的演奏符号来标记。笔者从相关的文献、教材、乐谱中考察到一系列的新创建的演奏符号,现列举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演奏符号如下:1.笛哨双音“”:这一符号最早运用在俞逊发先生创作的竹笛独奏曲《琅琊神韵》 中。其演奏原理是将嘴离开吹孔,朝着吹孔虚吹口哨,通过笛管的共鸣来扩大口哨的声响,以此来烘托静谧、安宁的音乐氛围。2.吐倚音“”:笔者考察到在俞逊发先生创作的竹笛协奏曲《汇流》 中,这一技法被用以描绘泉水从山上滴落至水中,激起涟漪所发出的“滴答”声,这一技法的巧妙运用,展现了山间的自然之美。3.唇击音“”:这一技法根据小号的发音原理创建而来,演奏过程中利用上下唇之间的缝击气,把击气边缘的唇部当作双簧,嘴里念“扑”的音,加强气流对笛子吹孔的冲击。唇击音可发出浑厚、有力的音色,在乐曲《浦江一日》 中有所运用,酷似巨轮的汽笛声。4.仿风声“”:唐俊乔在《唐俊乔教竹笛》 一书中对于模仿风声的技法采用此符号来标记。5.指吹音“”:胡玉林在原创竹笛作品《天雨》 运用到这一新的技法。新创建的演奏符号还有很多,这类演奏符号为丰富竹笛艺术的表达,促进竹笛艺术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竹笛演奏符号的衍变总体遵循着“由繁到简,以形达意”的原则。例如以往腹(气)震音演奏符号重点在于表现腹 (气)震音的震幅 (),衍变后腹 (气)震音符号则可以表现演奏状态(),具有更加清晰的指代意义。一些在旧时形制较为复杂、表达含义较为模糊的演奏符号逐渐被淘汰或在形态上做了一定的简化处理,以便于演奏者进行辨识。例如以往的打音符号“ ”因其外形易与其他演奏符号产生混淆,表达含义不够准确,故而被“弃用”。在竹笛演奏符号发展的过程中还有一些新的演奏符号被创建,例如仿风声“”,该符号在形态上使用文字直接明了地体现了演奏技法的含义,并结合“波浪线”来进一步体现该技法的演奏状态。竹笛演奏符号的衍变是竹笛艺术发展的标志。任何事物在发展的道路上都必将经历自我修正和完善的过程,竹笛演奏符号的发展也不例外。直观简洁的竹笛演奏符号能够更好地帮助竹笛演奏者进行音乐作品的演绎。

三、竹笛演奏符号的辨识

笔者根据对相关教材中演奏符号在同一时期或不同时期形态的总结归纳,整理出以下三类需要分析和辨识的演奏符号:标记多个不同演奏技法的同一演奏符号的辨识;标记同一演奏技法的多个不同演奏符号的辨识;新创建的演奏符号的辨识。如何辨识这三类演奏符号,笔者总结概括出两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谱面标记法和音频听辨法。

(一)标记多个不同演奏技法的同一演奏符号的辨识

在竹笛演奏艺术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教材或曲集编著者个人记谱习惯的不同,常出现同一演奏符号在不同版本的书籍中代表着不同的演奏技法,例如:“”,此符号最初所代表的含义为轻吐(可考证赵松庭于20 世纪50年代创作的竹笛曲《早晨》 ),但在俞逊发先生与胡锡敏先生于2005年所编著出版的《中国竹笛》 中将此符号的含义变更为笛哨双音;“”,此符号在陈越超先生于2001年编著出版的《洞箫实用教程》 里的含义为气震音,但在曲广义和树蓬先生于2015年编订的《笛子教学曲精选(上、下)》 一书中的含义却为碎吐;又如“”,此符号在简广易先生于1982年编著出版的《简广易笛子曲选》 中的含义为抹音,但在蔡敬民先生于2018年编著出版的《竹笛考级曲集》 一书中的含义变更为按半孔。针对上述情况,笔者认为可以采用音频听辨法来应对。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录音技术也在突飞猛进地向前发展,相对于20 世纪“留声机”“翻录机”音频的质量、清晰度,现今的录音设备可以达到高清甚至是无损音质的水平。录音技术的进步有利于我们竹笛演奏的学习,特别是对于曲目中极易混淆的演奏符号的分辨。在听辨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对照着乐谱做详细记录,根据演奏家吹奏的音响效果来直观认识不同演奏符号所指代的演奏技法的“演奏原理”。笔者认为“音频听辨法”最为突出的特点和优势就是其直观性强,能够以最直接的方式给学习者产生听觉上的“刺激”,以此来帮助其辨识和理解乐谱中易混淆的演奏符号所表达的意义。

(二)标记同一演奏技法的多个不同演奏符号的辨识

(三)新创建的演奏符号的辨识

如上文所述,近年来随着竹笛艺术新作品的出现,新创建的竹笛演奏符号也相应增加。新创建的竹笛演奏符号多用于较为现代的竹笛音乐作品中,在传统的音乐作品中应用较少,故而普及程度较低。目前,高等音乐类院校和综合性院校音乐专业的《竹笛演奏》 课程教学计划主要以演奏传统乐曲为主。这往往导致很多演奏者对新创建的演奏符号容易产生疑惑。针对这一情况,笔者认为也可采用“谱面标记法”来辨识,将符号的准确演奏方法标记在谱面,同时通过专业交流与研讨逐渐将这些新创建的演奏符号进行统一。20 世纪60年代,老一辈的古筝演奏家通过集中讨论,最终以《统一古筝指法符号方案(草案)》①1961年在西安召开的全国音乐艺术院校古筝教材会议上,参会的专家们共同起草了《统一古筝指法符号方案(草案)》。将古筝演奏符号以文件形式呈现出来。这些方式也值得竹笛艺术工作者借鉴。

当演奏者对于演奏符号的谱面标记的文字依旧有所不解时,便可以结合曲目音频来辅助自己理解文字标记的含义,将两者结合起来,从而以一种更为“立体”“直观”的方式来理解各类易混淆的竹笛演奏符号的用法和内涵。演奏符号的匡正和辨识为演奏者们准确的音乐表达提供了参照。我们需要认清的是,竹笛演奏符号的辨识与演奏技法的表达应用同样重要,只有做好竹笛演奏符号的辨识工作,才能确保相关演奏技法准确表达应用的可能性,为竹笛艺术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传统六孔竹笛演奏符号衍变和辨识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增强对易混淆的演奏符号的认知,有利于厘清竹笛演奏符号体系,规范传统六孔竹笛的演奏和教学,对竹笛演奏艺术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四、结 语

本文旨在对传统六孔竹笛演奏符号内涵的发展、衍变与辨识进行系统的梳理和论述。在论文写作前期的文献搜集中,笔者对竹笛演奏符号做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整理工作,按“气息、手指、唇舌”的分类方法将其归纳整理。通过对教材、曲谱等资料的考察,追溯演奏符号最初的形态,在此基础上比对演奏符号形态的发展和衍变,并从中找出衍变的特性。笔者通过对同一时期或不同时期演奏符号不同形态的总结与归纳,对需要进行辨识的演奏符号按照其易混淆的特性进行分组,并且依据现实情况提出相应的辨识方法。

竹笛演奏技法的符号标记方法因其独特的简洁性与准确性,得到了广大竹笛演奏者和学习者的充分认可。但随着竹笛演奏技法日益丰富,符号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加,从而导致本文一直在探讨的核心问题——演奏符号的辨识与使用的规范性问题的出现。我们应当重视竹笛演奏符号使用与创新的规范化问题,要做到符号创新的过程符合科学、合理的标准,使用符号要前后一致统一。只有做到演奏符号的规范化、科学化,竹笛艺术在日后的发展中才能取得长远的辉煌。本文聚焦“变”这一特性,发掘出竹笛演奏符号衍变的方向与特征,从整体的角度去看待这些变化,并对演奏符号衍变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进行逐个分析,廓清其中的原理,采用合乎规范的办法解决问题。在当前的传统六孔竹笛演奏中,绝大部分演奏技法都已经有相对统一的演奏符号标记,但也有一些容易混淆的演奏符号给演奏者在实际演奏时带来了不小的困惑。演奏者们往往因为对这些演奏符号含义的理解存在歧义,从而导致在演奏过程中不能够正确表达出作曲家的创作意图。本文在梳理竹笛演奏符号衍变的基础上对易混淆的演奏符号进行辨识,将对极易混淆的演奏符号的使用起到提示与引导的作用。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传统六孔笛基础发展而成的七孔笛、八孔笛、十孔笛、加键笛等改良竹笛的出现促进了竹笛艺术的发展,给竹笛演奏艺术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同时也丰富了竹笛演奏技法及其符号标识。这更需要竹笛演奏者和教学工作者能够明确和清晰地辨识各种演奏符号的准确含义,从而形成体系,以增加音乐表演与教学实践的科学含量。

猜你喜欢

竹笛编著技法
My Mother
手绘技法表现
汕大高教所陈小红教授编著的编著的《潘懋元先生与汕头大学》出版
中国画技法类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我的坚守
作品一
绿巨人实验
竹笛
《国学小子丛书》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