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FNA治疗转子间骨折近远期疗效观察

2022-10-12徐伟钦

中国伤残医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股骨髋关节切口

徐伟钦

( 山东省莒县中医医院骨科 , 山东 莒县 276500 )

随着近些年我国交通事业和建筑行业的发展,各类意外事故的发生率也呈现逐年递增趋势。数据显示,股骨转子间骨折是机体高发骨折类型,仅次于胸腰椎骨折[1-3]。实践指出,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多出现疼痛、肿胀、下肢活动受限等临床症状,对个体的正常生活会造成严重影响[4-5]。当前临床上对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方式包括保守治疗和外科手术,其中保守治疗主要采用牵引的方法,但由于该病患病人群多为老年患者,常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多种内科疾病,长期卧床不仅会加重原有内科疾病,同时还会增加下肢静脉血栓、褥疮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因而临床上建议及早实施外科手术治疗[6-8]。PFNA是股骨转子间骨折常用内固定术式之一,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靠等优点,目前在临床上应用范围较广[9-10]。本文作者通过研究发现,PFNA在治疗转子间骨折方面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患者术后愈合迅速且关节功能恢复较快,远期疗效和手术安全性也值得肯定,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纳入2019年1月-2021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严格按照双盲、随机、对照的原则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9例患者。(1)纳入标准:①存在明确的外伤史,如车祸、摔伤等;②入院后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股骨转子间骨折且存在相应临床症状如疼痛、肿胀、下肢活动障碍等;③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因病理性或陈旧性骨折入院者;②合并精神疾患者;③无法耐受手术患者;④临床资料不完整者;⑤合并严重脑血管疾病、骨性关节炎者;⑥治疗依从性较差者。(3)剔除标准:①调研中脱离随访者;②调研中主动要求退出者;③调研过程中死亡患者。

2 干预方法:入院后常规开展术前准备,包括常规皮肤牵引、制动等,并给予查体和理化检验,积极对内科疾病进行治疗,稳定其血压血糖,合并感染患者予以支持治疗,同时进行X线片和CT三维重建检查,确定患者骨折分型和骨折情况;对照组患者接受DHS治疗,具体方式如下:常规全身麻醉,垫高患者臀部确保术中C型臂正确展开,使患者患肢外展后内收内旋,于透视条件下开展骨折复位和固定,于患者患侧股骨大转子下做纵形切口,逐层剥离后暴露股骨上段外侧,于大转子下方2-3cm处进针,将导针打入软骨后钻孔攻丝,置入DHS加压螺纹钉,而后置入DHS侧方钢板,最后加压螺纹钉,C型臂透视效果满意后逐步缝合,术后常规抗菌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PFNA治疗,具体方式如下:常规麻醉后使患者位于仰卧位,保持患者躯干内收位,健侧肢体取截石位,同样C型臂透视下开展手术,于患者肢体大转子顶点上做纵行切口,于大转子定点中、前1/3交界处作为进针点,沿股骨干方向插入导针,透视下现导针位于髓腔内后适当扩髓,并植入PFNA钉,注意透视条件下调整主针前倾角在10°-15°左右,而后将PFNA螺旋刀片沿导针打入,锁定螺旋刀片后打入远端锁钉,最后拧入尾帽并固定,缝合后常规抗菌治疗。

3 观察指标及评测标准:分别对2组患者一般手术指标诸如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进行统计,并实施组间对比。使用Harris量表对2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时的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估,Harris量表共包括疼痛、畸形、活动度、上下楼梯、系鞋带、坐椅子、上汽车等10项指标,量表满分为100分,得分90-100分为优秀,得分80-89分为良好,得分70-79分为尚可,得分70分以下为差[11]。分别对2组患者术后各类并发症诸如髋外翻、螺钉切出、肢体缩短、深静脉血栓和内固定松动等事件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并实施组间统计学比较。

5 结果

5.1 2组一般临床资料对比:分别对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如性别、平均年龄、骨折部位、致伤原因等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5.2 2组患者一般手术指标比较:经评估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失血量、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2。

表2 2组患者一般手术指标比较

5.3 2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髋关节功能比较:经量表评估对比显示,术后1个月时2组患者髋关节Harris量表评分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时观察组患者髋关节Harris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同时组内比较术后3-12个月时量表评分也高于术后1个月(P<0.05),具体数据见表3。

表3 2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髋关节功能比较

5.4 2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经统计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术后各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4。

表4 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n=39)

讨 论

随着近些年我国居民老龄化趋势的不断显现,各类退行性疾病的发病率也有递增倾向,数据显示我国是当前世界上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数的7.13%。股骨转子间骨折是髋关节骨折常见类型之一,其总发生率约为1.5%左右,受骨质退化、反应能力下降、髋部肌肉保护能力弱等因素影响,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群体,目前该病已成为老年人常见骨创伤[13-14]。临床研究指出,75岁以上人群髋部骨折发生率明显升高,90岁时约有35%的女性和17%的男性出现髋部骨折史,股骨转子间骨折后患者活动能力明显下降,生活能力大大降低,对其生活质量产生明显影响,因而建议及早实施干预治疗。

当前临床上对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手段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类,其中非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机体情况较差,难以耐受长时间麻醉或存在明显麻醉风险的患者。非手术治疗主要通过牵引治疗使患者下肢力线和解剖结构尽量恢复,以减少诸如髋内翻畸形、外旋畸形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此种治疗手段需要患者长期制动,如患者合并基础性疾病,则褥疮、肺炎、泌尿系统感染等事件发生率明显升高,甚至增加患者死亡风险。有研究指出,股骨转子间骨折保守治疗出现并发症患者死亡率高达30%,因而应尽量手术治疗。外固定和内固定是目前股骨转子间骨折常用术式,其中内固定应用较为广泛,内固定又可分为DHS、DCS、PFNA、人工关节置换等多种手段,当前临床上的主要争议点就在于应选择何种术式对股骨转子间骨折进行治疗。本文作者通过设立不同分组的方式,就PFNA在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近远期疗效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于实施DHS进行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应用PFNA术施治的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失血量、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这与学者徐锴[15]等的研究结果相一致,该学者的研究结果提示,PFNA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分别为(74.65±12.34)分钟和(2.68±0.56)cm,DHS患者手术时间和切口长度分别为(91.51±10.17)分钟和(6.57±1.57)cm,对比差异明显。本文作者分析认为,DHS具有安装简单、强度适宜等优点,但同时也具有切口大、软组织损伤明显、破坏股骨颈骨质和血运等缺点,因而对照组患者一般手术指标较观察组存在一定差别。本研究还就2种术式对患者近远期关节功能干预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于DHS术,PFNA术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时的髋关节功能明显较优。有研究指出,DHS术不能够有效对抗肢体活动过程中的旋转活动,股骨内旋入的螺钉存在切出以及折断的可能,尤其是反转子间骨折,该术为禁忌证。而PFNA术中应用的主钉具有6°的外展角,更符合生物力学,术中的打压过程能够提高刀片和骨质间的把持力,固定作用更为牢靠,同时PFNA术适应证更为广泛,对各种类型的股骨近端骨折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最后2种术式术后并发症的比较则提示PFNA术的治疗安全性值得肯定,同时也对上文结论进行了佐证。

综上所述,PFNA在治疗转子间骨折方面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患者术后愈合迅速且关节功能恢复较快,远期疗效和手术安全性也值得肯定,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股骨髋关节切口
3D打印个体化导向器辅助膝关节置换术出现股骨前皮质切割的原因分析
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患者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对比分析
金湖县为侨服务“小切口”打开“大格局”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
“小切口”立法:地方人大立法新风向
33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应用锁定钢板治疗股骨髁间骨折的体会
口内直切口法丰颌术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