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加强党的舆论引导能力建设探讨
2022-10-12吕美荣
文 吕美荣
党的舆论引导能力直接关系到党的意识形态建设水平,特别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科学技术不断优化创新,国家舆论安全问题的重要性逐渐受到关注与重视,事关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国家的存亡与发展。做好舆论引导工作是执政党的必要能力,特别是新时代背景下,加强舆论引导能力建设是我们党的重要任务,这也是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走好中国发展道路的重要条件。
一、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党的舆论引导能力建设的重要性
在对舆论引导能力相关工作进行分析时,势必考虑到舆论实现的重要载体传播媒介。经济快速发展以来,传播媒介发生了一系列改变。在网络信息技术与数字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诞生了新媒体,从当前的发展情况来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在逐渐朝向融合方向发展。很多传统媒体逐渐向电子报纸、电子期刊、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各种新媒体工具方向发展,充分利用了新媒体的开放性、便捷性等传播优势,这为传统媒体发展起到了有效的补充作用,如此一来也使得舆论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在全新的舆论环境中,政府部门与民众之间的互动变得更加方便,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舆论引导工作的难度,同时也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因此,必须掌握各种传播媒介的应用方式,将各种传播媒介作为加强党的舆论引导能力的工具。对于舆论的概念可以理解为绝大多数人的意见,其具有公论性的特点,并且能够在社会范围内引起关注。舆论并非绝对正确,其中可能包含各种偏见与错误的理解,舆论中经常混杂着真理与各种的错误认知。在发生舆情时需要党做出正确的引导,对公众的情绪进行疏导。在国际舆论环境中,要占据舆论的制高点,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持续提升,我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不容忽视,此时有些居心叵测的国家在面对我国的高速发展,到处散播谣言,制造“中国威胁论”,这对我国的国际形象十分不利,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国要在世界舆论环境中主动争取更多的国际话语权,纠正世界对我国错误的印象与认知,在国际舞台上占据舆论制高点,制造有利于自身的舆论环境,占据舆论传播的主导权。
二、加强党的舆论引导能力的现实环境
中国共产党始终对舆论宣传工作保持高度重视,并在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过程中发挥了强大的精神支持力量与舆论引导作用。新时代下互联网高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对社会改革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虽然近年来党的舆论引导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支持作用,但舆论引导的话语权有待进一步加强。网络环境下对党的舆论生态带来了极大的改变与冲击,网络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对传统媒体的消解能力,使传统媒体之间的边界逐渐消除,此外国家与国家之间、产业之间、社会群体之间的边界也在不断消除,从而信息制造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也随之消除。在网络环境下逐渐形成了开放、分享、兼容的文化环境,各种信息可以在网络平台中相互传播与影响,使得在传统媒体中的话语权优势受到影响,对主流意识形态舆论引导话语权的主导地位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同时,西方国家依仗自身在经济、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与互联网传播的便利性,对我国输出了大量的意识形态与价值理念;企图利用互联网技术对美国的价值观逐渐渗透。长期以来,西方反华势力企图对我国实施“分化”与“西化”的不轨意图从未停歇,为了在新环境下实现政治演变,他们抓住了互联网技术并操控了网络话语权,向我国输入了大量的意识形态与价值理念,在我国社会环境中制造了问题与矛盾;其次,随意捏造、断章取义,用各种方式散布各种不良信息与政治言论,企图对我国进行诋毁、歪曲、丑化,抹黑中国执政党与国家形象,对我们的社会制度进行无端诋毁。同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舆论生态也在持续深入,当前我国的舆论环境较为复杂,诸多不确定因素都有可能对社会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党和政府要时刻把握时代发展动态与趋势,及时提升自身的危机应对能力与疏导能力,不断提升党的治理能力,强化自身在外部舆论制造方面的能力。但对当前的舆论引导工作情况分析来看,在思想理念方面与实践工作中,尚未达到党的舆论引导工作的预期目标。部分领导干部在舆论引导方面认识不到位,在面对突发公共事件时不具备舆论引导能力与媒体传播引导能力,无法妥善处理好事件,而是以隐瞒与逃避状态应对问题,在封锁信息方面下功夫,企图遮掩事实真相,这样的思想与行为会引起大众的强烈不满,导致谣言到处传播,使得党在舆论引导方面处于被动位置,难以有效解决公关危机。这样的事件频繁发生势必会对党与政府的形象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削弱党与政府的公信力,为后续舆论引导工作造成严重影响。在党进行舆论宣传工作过程中,新闻媒体的能力与素养也需要进一步提升,作为党舆论传播的重要工具,违
背传播规律、浓厚的政治色彩、交流互动水平低下、用官方言语表达对民众的关心,都是公众对主流媒体提出的不满之处,也正因如此,民众不愿选择主流刊物与电视频道。还有功利心切,单纯追求经济收益问题,在媒体报道中宣扬了不正确的价值导向,放弃了自身的社会责任,甚至片面博取眼球,这些功利性的行为对党的舆论能力塑造与公信力提升都造成了不良影响,对舆论引导的伤害是难以弥补的。在时代高速发展与舆论引导的现实状况下党要加强自身的舆论引导能力建设。
三、新时代下加强党的舆论引导能力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强化党的舆论引导控制力
在网络时代背景下,任何人都有话语权,每个人的声音都可以通过网络空间传递给世界,网络为人们自由沟通交流提供了平台,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向他人宣扬自己的想法,在对待同一事件时立场不同、价值观不同都有可能导致出现不同的言论,造成舆论价值扭曲,从而对社会公众造成误导的情况,因此需要加强党的舆论引导能力建设。先要表明话语权的核心立场,为引领公众参与公众意见做好基础工作。在舆论环境混乱的情况下,党在开展舆论引导工作的过程中要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与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在复杂的舆论环境中坚持用正确的思想舆论做好引导工作并宣扬正确的价值理念,积极传播正能量。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是党发声的重要载体,都要履行自身的职能与使命,在面对各种诱惑的情况下要坚持自己的底线,要意识到自身的职责所在,肩负起自己的责任,要加强对党政官员与新闻从业人员的媒体素养与文化素养的培养,提高其实践精神,使其具备高水平的分析判断能力,能够在看待问题时具备批判精神,不论在面对何种环境时,都能够坚持捍卫自身的话语表达与内容接受立场,始终坚持自身的底线。作为党的舆论引导者,只有自身的人格素养够硬,才能牢牢地把握住舆论引导权。
(二)以传播规律为基础强化党的舆论引导影响
在现代社会环境中舆论引导是大众的精神交流活动内容,要通过开展相关宣传活动将执政党的价值理念与执政方针传递给民众并获得民众的认可与支持。这种认可与支持在于民众真心地愿意接受、肯定与思想转化,不能以强迫的方式让民众被动接受。有外国学者指出,当今世界最大的革命并不是经济革命与政治革命,而是由执政者制造认同的艺术的革命,对执政党来说政治生活内容劝服成为一种必须掌握的技艺也是政府日常工作中经常会用到的武器。可见,舆论引导是一种劝服工作,要为民众做好思想工作,并且要掌握其中的艺术与技巧。为此要求传播者在对社会舆论引导时,要遵从信息传播的客观规律,要关注受众的需求。不能在舆论引导中以传播者为核心,单纯地追求舆论一致,不顾及受众想法与接受能力的情况,要重视受众的思维,对受众的需求进行全面地了解,掌握受众的价值理念,多提出一些明确具体的意见,探讨一些现实问题,并宣传一些具体的知识。舆论引导要对社会大众热切关注的内容做出回应,要第一时间对民众关注的问题发出声音,要坚持客观、公平、公正的态度,起到澄清、解释的作用,为民众解决实际困难,解决由于利益表达不通畅而造成的民众积怨或负面舆论广泛宣扬的情况,在追求达成共识的基础上解决社会的质疑与不满情绪。
(三)做好舆论监督,提升党的舆论引导公信力
要想吸引公众的注意势必提升党的公信力,舆论引导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执政者的实际作为,还会表现在舆论主体在实施舆论引导过程中呈现出的政府形象与官方的意见是否被社会大众接受,这些不能缺少舆论监督。提升舆论引导的公信势必加强舆论监督,在社会舆论形态中舆论监督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尤其是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公众获得信息的途径不仅限于政府与主流媒体,公众不会无条件地接受政府与主流媒体宣传的内容,公众可以是信息的制造者与传播者,并且能够深度参与到舆论制造中,其发布的舆论信息、传播的思想理念与意见等也开始对政府的言行进行监督。在这样的环境下,以对立性思维与情绪压制舆论监督,将民众的声音视为“不同声音”的,将舆情视为“对立信息”的,还有应用“辟谣”的方式进行生硬控制的做法,会让政府与领导失去民众的信任,还会造成更为严重的舆论风波。因此,宣传部门与新闻媒体要坚持实事求是,要以人民为核心,不畏惧揭露矛盾,并且要以客观公正的态度阐述事实,并及时对质疑声音做出回应,满足公众对信息的需求与监督要求,让谣言消散才能解除执政者与社会公众之间存在的公共权力与民众之间存在的阻隔,以此提高民众对执政者的信任,提高党的舆论引导公信力。
(四)构建新的舆论引导格局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各种新兴媒体的影响力在不断扩大,对传统的媒体格局与舆论环境带来了冲击与影响,并且改变了民众的信息接受方式与阅读习惯,以往发放传单、搭建演讲台、构建讨论场所的方式已经在网络时代消失,使得民众具备了国家话语权,向世界发出电子宣传册,其影响范围前所未有,能够与更广泛的听众进行交流。在网络信息传播时代下,信息传播具有差异性、分化性与对象化的发展特点,对传统媒体来说要改变原有心态,突出时代变化下新旧传播方式之间存在的差异,加强互联网思维并积极与各种新媒体建立合作关系,实现多种多样的媒体融合互动,发挥出传统媒体在舆论引导中地位优势的同时,要大胆创新网络媒体传播方式与内容,将新媒体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构建全新的舆论传播平台,在功能技术上实现互补与大范围覆盖,发挥出综合性的功能与作用。政府官员与相关领域的工作者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与行动力,做好媒体舆论传播的应对工作,加强与网民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并了解分析民众的喜好与应用习惯,对网民的行为进行预测,重视民众诉求较为强烈的议题,清理孳生负面舆论的土壤,对网络舆情进行及时疏导,最大限度地争取舆论支持,提高党的舆论引导能力。
(五)在党的舆论引导能力制度建设方面加大力度
我们党在国家治理体系中肩负重要任务与职责,需要处理各方面事务做好各项协调工作,我们党的执政能力与领导能力决定了国家治理水平高低,只有健全党的各项制度才能更好地推进我国社会制度建设与发展,其中要注意加强党的舆论引导能力制度建设。在实践过程中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强化预警式舆论引导制度建设力度,考虑到舆论发展的特点有必要及时着手落实相关工作。要在舆情进一步发展与扩散前有目的性与针对性地对舆情做出判断,及时把握舆情的发展情况,并制订相应的应急方案。第二,在引导式舆论制度建设方面加大建设力度。在舆情出现后,主流媒体要第一时间站出来表明立场,为公众传递真实、权威的信息,便于决策部门对舆情危机做出及时精准的判断并采取有效的行动。
(六)具备网络舆论底线意识
新环境下信息传播格局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网络空间中存在各种思想理念,我们党要重视对网络舆情的引导工作,需要对网络舆情相关信息进行及时精准的识别与判断,做好相关引导工作。对网络空间中的一些激烈的言论要及时予以识别,没有越过社会道德底线、政治底线与制度安全,只是网民发泄情绪的信息,允许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讨论,为消解社会中存在的消极情绪留有空间,避免过分干预激发冲突矛盾。对于网络空间中以特殊社会议题进行的讨论,要坚持底线,保留相应的空间,并做好引导工作,针对不同观点理念产生的冲突矛盾要进行实时观测,便于第一时间发现并消除各种错误思想,保证网络舆论始终控制在主流价值观内。可见,强化我党在网络舆论中的舆论引导能力,势必做好相关识别工作,并精准地判断网络空间中的情绪表达与思想冲突,在尊重网民话语权的同时,及时对关系到意识形态、国家制度安全的网络讨论进行干预,从而避免网络舆情风险。
(七)不断巩固并开辟网络舆论阵地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党的网络舆论引导也进入全新的发展时期,为提升党的网络舆论引导能力,需要不断巩固网络舆论引导成效并开辟网络舆论阵地,确保我党在网络舆论引导工作中稳健发展。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我们党要及时总结发展经验,按照发展计划推动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稳健前行,特别是在新闻媒体等重要领域中,要持续巩固并加强主导地位,制定网络舆论引导长远性发展机制。同时要积极创新思维意识,尝试应用新的理念发展网络舆论引导新方法,从而推进我党在网络舆论引导方面持续拓展与延伸,不断提升我国党的网络舆论引导能力,同时要重视相关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并制定相关的制度,完善体系。
(八)将网络舆论引导与网络综合治理有机结合
在全面提升网络舆论引导能力的过程中,必须将网络舆论引导与网络综合治理有机结合,形成协同发展的模式。健全并完善网络舆论引导机制,更好地应对当前复杂多样的网络舆论生态,争取更多的网络舆论的引导权;同时,要不断完善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积极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落实各方主体责任,努力构建全面性、多样化的网络空间治理格局,提高我们党的网络综合治理能力,统筹网络舆论引导与综合治理工作,有效提升我们党的网络舆论引导能力的落实途径,为我们党与国家各项事业建设与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发挥出党的舆论引导能力的作用与功能。
四、结语
综上所述,党的舆论引导能力关系到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并且影响到国家的世界形象与话语权,特别是在网络时代下,面对复杂的舆论环境,亟须强化党的舆论引导能力政策,提高民众对党的信任,为实现更好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