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除草剂对冬小麦田阔叶杂草防效
2022-10-11朱德慧马书芳
禹 田,朱德慧,马书芳
(安徽省宿州市植检植保站,安徽宿州 234000)
小麦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年种植面积约3000万hm2[1]。麦田杂草是造成小麦产量损失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麦田杂草种类有200多种,草害面积约占小麦种植面积的30%以上,损失约占小麦总产的15%[2-3]。麦田杂草主要有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两大类,且以阔叶杂草对小麦的产量影响较大[4]。运用化学除草剂防除麦田杂草已经成为小麦生产中的重要手段[5]。不同地区麦田杂草主要种群不一,杂草的发生量也有较大差异,因而对同一种除草剂的评价在不同研究报道中也有较大差别。加之用药习惯不同,杂草对除草剂的抗性存在差异,除草剂防效也会呈现地域化的差异。安徽省宿州市以猪殃殃(Galium spuriumL.)、播娘蒿(Descurainia sophia)、婆婆纳(Veronica didymaTenore)、荠菜(Capsella buras-pastoris)、泽漆(Euphorbia helioscopiaL.)、野老鹳草(Geranium carolinianumL.)阔叶杂草为主。为探索不同品种除草剂在安徽宿州地区的适用性,筛选出冬小麦田阔叶杂草的高效防控药剂,本研究分别于2018—2019年度、2019—2020年度开展了不同类型除草剂对小麦田杂草防除效果示范试验,从不同除草剂对小麦的安全性、防除效果、除草速度等方面进行研究,为冬小麦田阔叶杂草的科学防控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品种为‘皖宿0891’和‘淮麦44’。
1.2 药剂与仪器
供试药剂:6%唑草酮·3%双氟磺草胺SE,美国富美实公司;333 g/L苯达松+233 g/L精2,4-滴丙酸,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20%啶磺·氟氯酯WG,科迪华公司;40%唑草酮WG,山东胜邦绿野化学有限公司;22%氟吡·双唑酮OD,青岛清原农冠有限公司;85% 2甲4氯异辛酯EC+50 g/L双氟磺草胺SC+30%2甲·麦草畏AS,河北荣威生物药业有限公司;40%唑草酮·双氟·2甲4氯异辛酯SC+288 g/L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EC,侨昌现代农业有限公司;200 g/L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EC,安徽美兰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27%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安徽省银山药业有限公司;15-15-15复合肥,澳邦农丰(江苏)肥业有限公司。
施药器械:安徽旭宝牌3WBD-18型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徐州蓝艺植保器械有限公司。
1.3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点设在宿州市埇桥区灰古镇,土壤为砂浆黑土,pH值为8.1。试验田以阔叶杂草为主,伴随少量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主要为猪殃殃、播娘蒿、婆婆纳、泽漆、荠菜等。
1.4 试验设计
2018—2019年度:试验共设5个处理,每处理小区面积为300 m2。小麦品种为‘皖宿0891’,播种前种子用27%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拌种,施15-15-15复合肥970.15 kg/hm2做基肥,播种量208.96 kg/hm2,播种时间为2018年10月26日。施药时间为2019年3月2日,施药时杂草多数为3~5叶,空白对照不施药(表1)。
表1 供试药剂及用量
2019—2020年度:试验共设6个处理,每处理小区面积为300 m2。小麦品种为‘淮麦44’,播种前种子用27%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拌种,施15-15-15复合肥970.15 kg/hm2做基肥,播种量208.96 kg/hm2,播种时间为2019年10月22日。施药时间为2020年3月3日。施药时杂草多数为3~5叶,空白对照不施药(表1)。作压力0.2~0.4 MPa,流量2.9 L/min,药液量为450 L/hm2。
1.5 调查方法
1.5.1 防效调查
施药器械均为安徽旭宝牌3WBD-18型背负式电动喷雾器,2个扇形雾喷头,喷孔直径0.5 mm,工药后15、30 d调查杂草防效,药后30 d调查鲜重防效。每处理固定调查4点,每点0.25 m2,调查杂草的种类、株数,最后1次称取杂草鲜重(去除根上泥土)。按式(1)~(2)计算株防效和鲜重防效。
1.5.2 安全性调查
根据药害分级方法,药后15 d,调查各小区,目测判断药剂是否有药害以及药害程度[6],按表2进行调查统计。
表2 作物药害的分级
1.6 数据分析
采用Excel 2007、SPSS16.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2018—2019年度不同药剂对杂草防效
药后15、30 d调查了各药剂处理区杂草数量,综合比较各处理药后的株防效、鲜重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各药剂处理区株防效、鲜重防效均较高,且各药剂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药后15 d对田间杂草株防效均在91%以上,其中6%唑草酮·3%双氟磺草胺SE株防效最高,达99.32%,其次依次为40%唑草酮WG(98.97%)、333 g/L苯达松+233 g/L精2,4-滴丙酸(96.58%)、20%啶磺·氟氯酯WG(91.10%);药后30 d药剂处理区对田间杂草株防效、鲜重防效均达98%以上,其中20%啶磺·氟氯酯WG株防效、鲜重防效均最高,分别为99.35%、99.99%,株防效由高到低其次依 次 为333 g/L苯 达 松+233 g/L精2,4-滴 丙 酸(99.34%)、6%唑草酮·3%双氟磺草胺SE(98.37%)、40%唑草酮WG(98.27%),鲜重防效由高到低其次依次为6%唑草酮·3%双氟磺草胺SE(99.96%)、40%唑草酮WG(98.70%)、333 g/L苯达松+233 g/L精2,4-滴丙酸(98.31%)(表3)。
表3 不同类型除草剂防效
药后15 d田间观察,各药剂处理区杂草叶片退绿、黄化、枯萎速度存在差异,6%唑草酮·3%双氟磺草胺SE处理区杂草枯萎速度较快,田间杂草基本死亡;333 g/L苯达松+233 g/L精2,4-滴丙酸对播娘蒿、猪殃殃防效较好,基本枯萎死亡,泽漆生长受明显抑制,茎叶扭曲退绿;20%啶磺·氟氯酯WG、40%唑草酮WG处理区杂草枯萎速度相对缓慢,但生长受到抑制,茎叶扭曲、退绿。药后30 d田间观察,各药剂处理区杂草均基本枯萎死亡。
2.2 2018—2019年度安全性观察
药后15 d进行田间观察发现,6%唑草酮·3%双氟磺草胺SE、40%唑草酮WG处理区小麦植株有药害发生,叶面有少量枯斑,叶鞘上有褐色水渍状斑点;但在小麦生长中后期,药害情况恢复,不影响作物正常生长,药害级别为1级。其他处理未发现明显可见的药害症状,植株生长发育正常。
2.3 2019—2020年度各药剂处理对杂草防效
药后15、30 d调查了各药剂处理区杂草数量,综合比较各药剂处理药后的杂草株防效、鲜重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各药剂处理区杂草株防效、鲜重防效存在差异。药后15 d,6%唑草酮·3%双氟磺草胺SE株防效最高,达77.27%,其次依次为85%2甲4氯异辛酯EC+50 g/L双氟磺草胺SC+30%2甲·麦草畏AS(76.36%)、40%唑草酮·双氟·2甲4氯异辛酯SC+288 g/L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EC(70.91%)、22%氟吡·双唑酮OD(69.09%),其中,200 g/L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EC最低(42.42%),显著低于其他药剂处理组。药后30 d,22%氟吡·双唑酮OD株防效、鲜重防效均最高,分别为97.78%、99.90%,株防效其次由高到低依次为85% 2甲4氯异辛酯EC+50 g/L双氟磺草胺SC+30%2甲·麦草畏AS(96.67%)、40%唑草酮·双氟·2甲4氯异辛酯SC+288 g/L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EC(93.67%)、6%唑草酮·3%双氟磺草胺SE(93.33%)、200 g/L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EC(66.67%);鲜重防效其次由高到低依次为85%2甲4氯异辛酯EC+50 g/L双氟磺草胺SC+30%2甲·麦草畏AS(99.89%)、6%唑草酮·3%双氟磺草胺SE(99.22%)、40%唑草酮·双氟·2甲4氯异辛酯SC+288 g/L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EC(97.51%)、200 g/L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EC(72.25%)。
药后15 d进行田间观察发现,各药剂处理杂草叶片退绿、黄化、枯萎速度存在差异,6%唑草酮·3%双氟磺草胺SE、85%2甲4氯异辛酯EC+50 g/L双氟磺草胺SC+30%2甲·麦草畏AS、40%唑草酮·双氟·2甲4氯异辛酯SC+288 g/L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EC处理区杂草枯萎速度较快,田间杂草基本枯萎死亡;其次是22%氟吡·双唑酮OD处理区,播娘蒿、猪殃殃基本枯萎死亡,其他阔叶杂草生长受明显抑制,茎叶扭曲退绿;200 g/L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EC处理区杂草枯萎速度相对缓慢,但生长受到抑制,茎叶扭曲、退绿。药后30 d田间观察发现,200 g/L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EC处理区整体防治效果相对偏低,其对荠菜防效较差,施药后部分荠菜茎叶继续生长,其他药剂处理区杂草基本枯萎死亡。
2.4 2019—2020年度安全性观察
药后15 d田间观察发现,6%唑草酮·3%双氟磺草胺SE、85%2甲4氯异辛酯EC+50 g/L双氟磺草胺SC+30%2甲·麦草畏AS、40%唑草酮·双氟·2甲4氯异辛酯SC+288 g/L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EC处理区有药害发生,叶面有少量枯斑,叶鞘上有褐色水渍状斑点,其他处理未发现明显可见的药害症状,植株生长正常,在小麦生长中后期时,6%唑草酮·3%双氟磺草胺SE、40%唑草酮·双氟·2甲4氯异辛酯SC+288 g/L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EC处理区药害情况恢复,不影响作物正常生长,药害级别为1级,85%2甲4氯异辛酯EC+50 g/L双氟磺草胺SC+30% 2甲·麦草畏AS处理区大部分小麦植株正常生长,小部分小麦植株仍然表现出受害症状,茎和叶柄弯曲、麦芒扭曲、麦穗畸形,药害级别为2~3级。
3 结论与讨论
研究调查发现宿州地区阔叶杂草的优势杂草为猪殃殃、播娘蒿、泽漆、婆婆纳、野老鹳草、荠菜,与安徽省淮北地区麦田杂草种群优势杂草类型相同[7-9]。不同地区、播种季节、轮作方式的麦田,采用的杂草化除策略和除草剂品种存在差异。当前防除小麦田阔叶杂草的除草剂品种较多,防效存在较大差异,且麦田阔叶杂草抗药性的普遍发生,已严重威胁我国小麦的生长[10-11]。本试验中8种施药方案对冬小麦田阔叶杂草的整体防除效果、速度、安全性均存在一定差异。6%唑草酮·3%双氟磺草胺SE、333 g/L苯达松+233 g/L精2,4-滴丙酸L、20%啶磺·氟氯酯WG、40%唑草酮WG、22%氟吡·双唑酮OD、40%唑草酮·双氟·2甲4氯异辛酯SC+288 g/L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EC这6种供试药剂可有效、全面地防除冬小麦田中常见的阔叶杂草,杀草谱更为广泛,防效较好、效果稳定,对小麦生长安全。后期田间观察发现各药剂处理区存活的杂草生长基本均受影响,植株矮小,小麦群体封行后,杂草光照受影响,生长不良,对小麦生长不构成威胁。
张兰英等[12]研究发现,3%双氟磺草胺·唑草酮悬乳剂小麦田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较好,且对小麦安全性较好。本研究2个年度所选药剂均有6%唑草酮·3%双氟磺草胺SE,药后15 d田间观察有轻微药害,但后期可恢复,不影响植株生长,对小麦安全性较好,2018—2019年度试验结果显示药后30 d株防效、鲜重防效分别为98.37%、99.96%,2019—2020年度试验结果显示药后30 d株防效、鲜重防效分别为93.33%、99.22%,本文结果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6%唑草酮·3%双氟磺草胺SE对麦田阔叶杂草具有较好的防除效果。
金文娟[13]研究发现,48%苯达松水剂,应用剂量为3750~4500 mL/hm2,对秧草田阔叶杂草婆婆纳、米瓦罐、猪殃殃、荠菜等防效较好,本研究显示,333 g/L苯达松与233 g/L精2,4-滴丙酸复配对麦田阔叶杂草上防除效果较好。孔利、李美等[14-15]研究发现20%啶磺草胺·氟氯吡啶酯对麦田杂草防除效果理想,李广泽等[16]研究发现22%氟吡·双唑酮OD对小麦田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好且对小麦生长安全。与本文研究结果一致:20%啶磺·氟氯酯WG对小麦田阔叶杂草的防效优异,超过91%。
宋敏等[17]研究发现48%双氟磺草胺·氯氟吡氧乙酸·2甲4氯异辛酯SE对小麦田主要阔叶杂草猪殃殃、荠菜、播娘蒿均有很好的防除效果,且对小麦安全;朱文达等[18]研究发现288 g/L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EC防除小麦田阔叶杂草效果显著,本试验结果显示40%唑草酮·双氟·2甲4氯异辛酯SC+288 g/L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EC对小麦田阔叶杂草防除效果好。
本试验中200 g/L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EC处理区整体防效相对偏低,是由于其对荠菜防效较差,这与何普泉、王勇等[19-20]的研究结果一致。本次试验中,85%2甲4氯异辛酯EC+50 g/L双氟磺草胺SC+30%2甲·麦草畏AS,药害级别为2~3级。出现药害可能与土壤条件、上茬作物残效药害、除草剂成分、施药当天温、湿度等有关[21-22],具体原因需进一步研究。
近年来随着种植结构调整和耕作制度的改变,小麦田杂草种群变化和群落演替加速,一些次要杂草逐渐成为优势杂草。因此,对当地麦田杂草的防治,应做具体调查之后,了解麦田杂草的草相、占比,根据小麦田优势杂草种类,合理选用高选择性、高效、安全的除草剂,以达到除草增收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