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社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分析
2022-10-11陈小雪曾令青刘广锴闫晓娜
王 晶 高 毅 王 舒 陈小雪 曾令青 张 涛 肖 菲 刘广锴 闫晓娜
(1.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代谢基地,山东 济南 250014)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破坏,从而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代谢病。骨质疏松症可发生于各年龄段,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及老年男性[1]。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是因绝经后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骨流失速度加快,导致骨质疏松,多发生于绝经后5~10年[2]。本研究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中医体质分布特点及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以期为运用中医体质理论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进行早期诊断与干预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2017年11月—2018年12月在济南4个社区对45~80岁常住居民进行的横断面调查数据为研究基础,本研究经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调查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1)50~70岁且正常绝经1年以上的女性;(2)有当地户口;(3)具备基本的阅读能力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Ⅰ型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等引发继发性骨质疏松症者;(2)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等继发骨质疏松症者;(3)合并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者;(4)45岁前绝经及50岁前卵巢切除,未补充雌激素者。
1.3 研究方法
1.3.1 问卷调查 由调查人员协助调查对象如实填写骨质疏松症问卷调查表,内容主要包括:人口学特征(年龄、性别、民族等),一般情况(身高、体质量、既往慢性病史、药物使用情况等),评估量表[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OF)骨质疏松症风险评估、中医证候调查表、中医体质量表、骨质疏松相关证候表等]。参照《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3]制定的中医体质量表,将体质类型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9种,由9个亚量表组成,共60个条目,各条目由1~5级答案选择进行积分,按照每1个问题1~5级评分标准,计算原始分及转化分,进行体质类型的判断。
1.3.2 骨密度测定 利用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测量第1~4腰椎、髋关节及桡骨远端1/3部位的骨密度,测量结果参照《原发性骨质疏松诊疗指南(2017)》[4]判定,将研究对象分为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3组。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排除录入时因信息不全导致无法进入统计比较者,本次研究最终纳入427例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62.92±5.99)岁,其中,骨量正常组87例,骨量减少组139例,骨质疏松组201例。
2.2 3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体质类型分布情况 3组体质类型均为平和质构成比最大。骨量正常组中偏颇质前3位分别为阳虚质、气虚质、痰湿质,骨量减少组中偏颇质前3位分别为阳虚质、气虚质、气郁质,骨质疏松组中偏颇质前3位分别为阳虚质、气虚质、气郁质。3组的8种偏颇质中均以阳虚质所占比例最大,骨量正常组阳虚质构成比大于骨质疏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组气虚质构成比大于骨量正常组和骨量减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医体质分布情况比较 [例(%)]
2.3 骨质疏松组不同年龄段中医体质类型分布 在骨质疏松组45~54岁人群中偏颇质以气虚质、阳虚质多见,55~64岁及65~80岁人群中偏颇质均以阳虚质、气虚质多见,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01例骨质疏松组患者不同年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 [例(%)]
3 讨论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不断加重,骨质疏松症患病人群也逐年增多。流行病学调查[5]显示,我国女性40~49岁骨质疏松症发病率为4.3%,50岁以上骨质疏松症发病率为32.1%,65岁以上骨质疏松症发病率为51.6%。因骨质疏松症引起的脆性骨折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已成为我国社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属于中医学“骨痿”范畴。随着年龄增长,人体脏腑功能衰退(特别是肾精不足)、气血津液亏虚,中医学认为,“肾主骨,生髓”,骨骼的强健与否和肾中精气的盛衰密切相关,肾虚为本,加之脾胃虚弱、肝血亏虚及血瘀气滞等原因,致使骨枯髓虚,骨骼失于濡养,终致骨痿。
中医体质是个体在先天禀赋和后天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所形成的在体态、脏腑功能和身心状态等方面相对稳定的特质[6]。本研究通过对427例绝经后女性的中医体质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发现骨质疏松组偏颇体质前3位分别为阳虚质、气虚质和气郁质,3组偏颇体质均以阳虚质最为多见,且骨质疏松组阳虚质构成比小于骨量正常组,与朱音等[7]的研究结果不同,可能与样本量小或地域生活习惯有关。在骨质疏松组45~54岁人群中偏颇质以气虚质、阳虚质多见,55~64岁及65~80岁人群中偏颇质均以阳虚质、气虚质多见。
不同体质的人群对病邪的易感性是不同的。通过分析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体质类型分布规律,依据中医学“治未病”的思想,利用人体体质的可调节性,采用因人而异的个体化防治措施,通过饮食、运动、情志及药物等方面的调节,调摄精神,顺应四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纠正偏颇体质,避免或延缓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