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规凝血功能指标与血栓弹力图在患者凝血功能检测中的对比研究

2022-10-11刘玲玲苏卫东

医学信息 2022年17期
关键词:力图灵敏度血栓

潘 玲,刘玲玲,苏卫东

(天津第四中心医院检验科,天津 300142)

凝血功能(coagulation function)是指血液从流动状态转变为不流动的凝胶状态的一种能力[1],在疾病的诊断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果机体血管遭受创伤,内部凝血因子会被激活,产生凝血酶,使血浆中纤维蛋白原从可溶性转变为不溶性的纤维蛋白,该过程是血液的一种凝固效应[2,3]。凝血功能检测常规采用凝血三项检测,但检测结果容易受标本采集处理和放置时间、抗凝剂、设备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结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4]。血栓弹力图是一种新型凝血功能检测方法,通过采集全血样本后,测定凝血功能,可对凝血整个过程进行动态观察[5],真实反映凝血动态过程[6]。但是血栓弹力图对凝血功能的检测价值相关研究较少,且已有研究缺少大样本数据证实[7]。本研究结合2020 年5 月-2021 年5月在我院在进行凝血功能检测的70 例患者临床资料,比较血栓弹力图和常规凝血三项在患者凝血功能检测中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5 月-2021 年5 月在天津第四中心医院在进行凝血功能检测的7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7 例,女33 例;年龄18~87岁,平均年龄(64.59±3.10)岁;其中有血栓形成者42例,有出血症状者28 例。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①符合凝血功能检测指征[8];②无TEG与常规凝血三项试验禁忌证[9]。

1.2.2 排除标准 ①合并肝、肾、心、脑血管系统等严重疾病者;②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者[10];③依从性较差,不能配合者;④随访资料不完善者。

1.3 方法

1.3.1 TEG 检测 采用西芬斯CFMS 血栓弹力图仪,配套试剂以及配套软件,取纳入研究者空腹周静脉血2.0 ml,采用枸橼酸钠抗凝后,取1.0 ml 注入含高岭土激活剂瓶中,摇匀静置5 min 激活,然后将测定杯装入分析仪,预置温度37 ℃,测定杯分别以4°~45°角转速旋转,每周旋转10 s。血栓一旦形成,置于检测杯的金属探针会受到血栓产生的切应力,从而出现左右旋动,从而获得CFMS 图像和参考值[11]。

1.3.2 常规凝血三项检测 采用西门子CS-5100 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和配套试剂,取晨起肘静脉血2.5 ml,离心10 min,取上层血浆,采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APTT、PT、FBG。

1.4 观察指标 分析血栓弹力图检测指标(R、CI、K、MA、Angle)、常规凝血三项指标(APTT、PT、FBG)结果,TEG 与常规凝血三项试验的相关性、出血和血栓患者TEG 与常规凝血三项检测灵敏度。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包SPSS 21.0 版本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并以Pearson 检验进行相关性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TEG 与常规凝血三项检测结果及TEG R 值常规凝血三项检测相关性 TEG 与常规凝血三项检测结果见表1;TEG R 值与PT、APTT 均有直线相关性,TEG K 值、Angle、MA 与FBG 均有直线相关性(P<0.05),见表2。

表1 TEG 与常规凝血三项检测结果()

表1 TEG 与常规凝血三项检测结果()

表2 TEG R 值常规凝血三项检测相关性

2.2 不同病情患者TEG 和常规凝血试验的检测灵敏度比较 出血和血栓患者TEG R 值的检测灵敏度均高于PT、APTT,出血患者K 值、Angle、MA 检测的灵敏度均高于FBG(P<0.05),血栓患者Angle 的检测灵敏度高于FBG,而K 值和MA 的检测灵敏度均低于FBG(P<0.05),见表3。

表3 不同病情患者TEG 和常规凝血试验的检测灵敏度比较(%)

3 讨论

凝血效应的机体中,各类纤溶系统与促凝系统相互保持平衡与调节的结果[12]。一旦机体受损,屏障功能障碍,凝血物质可能被大量释放至血液当中,从而增加凝血功能异常的风险[13,14]。临床常规凝血三项检查,首先是离心样本后再进行检测,对实际凝血功能会产生影响,从而影响临床实际检测结果[15]。而血栓弹力图检测,可对凝血动态过程进行描述,且其检测结果受各成分之间的影响,可进一步真实的反映体内凝血状态[16]。TEG 检测主要指标包括R 值、K值、MA 值、Angle 角等,可一定程度反映凝血异常,判断出血风险[17]。通过检测TEG 可掌握患者的具体血流状态,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但是具体的价值尚未完全明确[18]。

本研究结果显示,TEG R 值与PT、APTT 均有直线相关性,TEG K 值、Angle、MA 与FBG 均有直线相关性(P<0.05),该结论提示血栓弹力图和常规凝血三项检测结果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与叶芸[19]的报道相似,表明如果R 值延长,则提示凝血因子功能不足,血液处于低凝状态,出血风险相对较高。相反提示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有血栓的风险。而K 值可反映血凝块形成时间,Angle 角可反映凝血块形成速度,MA 值为纤维蛋白凝血块最终强度[20],但是血栓弹力图和常规凝血三项两种检测方法无法互相取代,其检测结果对凝血功能检测具有不同的侧重点。因此,临床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检测方法,从而为临床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指导。同时研究结果显示,出血患者TEG R 值的检测灵敏度高于PT、APTT,K 值、Angle 角、MA 值检测的灵敏度均高于FBG(P<0.05),表明在出血患者中,TEG 检测R值和K 值、Angle 角、MA 值的检测灵敏度均高于PT、APTT 和FBG,进一步反映TEG 检测相对于常规凝血三项检测更具有优势,可更准确地反映凝血功能,从而进一步预测出血风险。而血栓患者TEG R 值的检测灵敏度高于PT、APTT,Angle 角的检测灵敏度高于FBG,而K 值和MA 角的检测灵敏度均低于FBG(P<0.05),提示在血栓患者中TEG 检测仍然具有相对的优势,R 值和Angle 角检测灵敏度相对较高,但是常规三项检测中FBG 灵敏度高于K 值和MA 值。由于,FBG 在以上研究各指标中可更早的反映血液丢失情况。因此,常规三项检测凝血功能异常也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综上所述,血栓弹力图和常规凝血三项在患者凝血功能检测中对比,前者具有显著的优势,可直观反映凝血状态,并且对出血、血栓患者的预测提供一定指导。但是血栓弹力图不能完全替代常规凝血三项检测的作用。在临床中应结合具体情况,选择以上两种方法联合检测,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猜你喜欢

力图灵敏度血栓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乔·拜登力图在外交政策讲话中向世界表明美国回来了
血栓会自己消除么? 记住一个字,血栓不上身!
血栓弹力图在恶性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中的应用进展
导磁环对LVDT线性度和灵敏度的影响
血栓最容易“栓”住哪些人
时空观指导下的模块整合教学——以《20世纪四五十年代力图称霸的美国》为例
地下水非稳定流的灵敏度分析
穿甲爆破弹引信对薄弱目标的灵敏度分析
大面积烧伤患者血栓弹力图检测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