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动疗法防治不同类型颈椎病的研究

2022-11-19刘雪丽葸英博

医学信息 2022年17期
关键词:根型椎动脉颈椎病

刘雪丽,丁 劲,刘 静,葸英博

(1.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2.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甘肃 兰州 730000)

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CS)是一种以颈椎间盘变性突出、颈椎体和附件的骨质增生以及脊髓的受压损伤为病理特点的退行性疾病[1]。该病对人的心理健康、身体功能和社会参与有显著负面影响的致残疾病[2],世界卫生组织(WHO)称之为“第二大顽疾”,其危险因素包括体力劳动、长期低头伏案工作、不良姿势、风寒潮湿环境等[3]。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加大,CS 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呈年轻化趋势,患病率高达18%以上,女性多于男性,且多发于40~60 岁,其中长期伏案工作者的发病率更高[4],29.1%青年存在颈椎异常症状,15.1%~58.7%中小学生存在颈椎相关症状[5]。颈椎病属于中医“痹症”“项强”等范畴,根据受累组织和结构的不同,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交感型、椎动脉型,如果两种以上类型同时存在,称为“混合型”[6],不同类型的颈椎病治疗康复方法存在很大差异。本文对该病的发病机制及不同类型颈椎病的运动疗法综述如下。

1 颈椎病发病机制

CS 的发病机制主要与颈椎的正常生物力学平衡受到破坏有关[7,8]。颈椎是联系头、胸椎、上肢三者的脊柱开始节段,具有体积最小、最灵活、活动频率最高、幅度最广的特点,其前后方的肌肉为维持颈椎稳定、保持姿势、进行活动提供必要条件[9,10]。在颈椎生物力学上,静力平衡系统和动力平衡系统是维系颈椎平衡稳定的两大部分,静力平衡系统中的椎体、附件、椎间盘和相连韧带结构维持内源性稳定;而动力平衡系统包括头、颈、项、背部肌肉的活动和调节,是颈椎运动的原始动力,为外源性稳定,“动力失衡为先,静力失衡为主”“筋骨失衡,以筋为先”。由于颈部肌肉的退变,无法约束椎体,导致椎体失稳,椎间盘生物力学改变,从而引起颈椎病的发生[11,12],通过有效的功能锻炼可以增强颈肩部肌肉力量,从而维持颈椎的稳定性。

2 运动疗法

2.1 颈型颈椎病 颈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的颈椎病类型,多发于青壮年,主要表现为颈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碍,也是其他各型颈椎病的早期阶段。初期是治疗的最佳时机[13],及时有效地治疗对于防止或延缓其他类型颈椎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运动疗法简便易行,效果明确,是临床治疗颈型颈椎病的核心方法之一。研究发现[14,15],以头部运动、肩部强化练习、抗阻头部强化练习为主的颈部康复操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谢福[16]的研究纳入了84 例颈型颈椎病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对照组患者给予针灸、药物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锻炼八段锦“一、二、三”式,3 个月后发现观察组NPQ 评分、MPQ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JOA 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八段锦锻炼能显著改善颈椎病症状以及颈椎功能。秦标等[17]根据本体感受神经肌肉促进法的原理自创颈椎操进行康复训练,锻炼颈部前屈、左侧屈、右侧屈、旋左、旋右、后伸各肌群1 个月,发现表面肌电信号指标及临床疗效比较试验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干预9 个月后试验组复发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2.2 神经根型颈椎病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CS 中最常见的类型,主要症状包括沿神经根支配区的上肢麻木和(或)放射痛、颈部或伴肩背部疼痛等,大多数患者经过非手术治疗后症状都可得到缓解[18],但仍会有一定的症状残留率,若治疗后保养不当复发率很高。因此,指导患者坚持长期的功能锻炼是护理健康宣教中必不可少的内容。目前,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功能锻炼主要有传统功法和现代运动疗法两种方式,传统功法包括:易筋经、太极拳、八段锦、练功十八法等,传统功法是建立在中医学整体观念、脏腑、经络等理论基础上,通过姿势调整、呼吸锻炼,使气血通畅、脏腑协调、正气旺盛,有效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症状和体征[19],但动作要领相对比较复杂,在临床运用中患者不容易掌握和记忆。现代的各种颈椎操、肌力训练、颈复康功法及民间流传的形形色色的气功导引术等,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康复有正面的帮助[20],临床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是2013 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指南》[21]中的常规锻炼方式,主要锻炼颈部肌肉力量,忽略了肩部及上肢的运动,动作相对比较单一,患者依从性较差。

2.3 椎动脉型颈椎病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较为常见的一种,主要发病机制包括颈椎间盘长期压迫椎动脉及椎动脉附近的交感神经纤维,使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导致精气不能正常运行,脑组织出现供氧不足[22]。患者多为中老年人,具有眩晕、头痛、恶心、呕吐、耳鸣、重听、眼部症状等,给患者带来极大困扰;且发病与头颈活动有关,头颅旋转引起晕眩发作是本病特点[23],在急性发作期一般以卧床休息为宜,避免过度转头或摇头等动作,以免引起眩晕性猝倒。康复期可在专业医护人员指导下做颈部的前屈后神、侧屈、旋转等功能锻炼[24],鼓励患者在眩晕的间歇期进行锻炼,锻炼幅度和强度因人而异,以不引起症状加重为原则,注意安全、循序渐进的进行。陆卫等[25]通过研究发现,针刀结合八段锦治疗后ESCV 评分和LVA、RVA、BA 收缩期峰值的Vs均有显著改善,说明八段锦可有效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椎动脉供血及疾病预后。八段锦锻炼是音乐放松疗法和运动疗法的完美结合,凝练神、气、血的运行,柔和缓慢的音乐节奏给人一种安静、空旷、放松的感觉,动作要领柔和缓慢,有利于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促进颈椎功能康复,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2.4 脊髓型颈椎病 脊髓型颈椎病较其他型CS 少见,但症状严重,临床表现为肢体无力并且有麻木感,影响正常行走活动,同时胸腰部出现束带感,情况严重时能造成四肢瘫痪及大小便功能异常等[26],前期不建议功能锻炼。目前,手术减压是避免脊髓型颈椎病进一步发展最有效的手段,手术方式包括前路椎间盘或椎体切除减压融合内固定(ACDF 或ACCF)、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等,手术治疗能促进早期患者恢复,但是术后会遗留部分症状。因此,为了防止术后废用性肌萎缩和关节粘连僵硬,一般要求术后生命体征稳定后即开始肢体的功能康复锻炼,四肢肌肉等收缩练习、手指及腕关节、足趾及踝关节活动练习[27,28]。

2.5 交感型颈椎病 交感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退变导致植物神系统收到刺激或压迫而出现的一系列症候群,是较复杂的颈椎病类型,临床表现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多数为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常见症状有颈部不适、胸闷、失眠、多梦、头痛、头晕、视物模糊、记忆力减退、心悸、心率异常、咽部异物感、胃部不适、恶心、呕吐甚至耳鸣、阵发性血压升高等[29]。规范化、目标性综合康复疗法对改善交感型颈椎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周祖刚等[30]将90 例交感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颈椎整脊手法加颈椎牵引治疗,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颈椎稳定性训练,治疗3 周后两组颈椎废用指数、交感神经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治疗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说明坚持正确的颈椎康复操训练,可以促进颈肩部肌肉的血液循环,减轻局部水肿,改变颈肩部肌肉电生理性能。

3 总结

通过积极有效的功能锻炼,可以增强颈肩部肌肉及韧带力量、耐力和韧性,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性物质吸收,从而缓解临床症状,患者主动参与,也可以增强信心,调动其积极性。颈椎病是一种临床症状会持续加重的退行性疾患,近年来,随着社会高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电脑网络普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且年轻化趋势,由于临床起病缓慢、病程长、易反复发作,患者容易出现消极、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会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学习及工作。目前,CS 主要以非手术治疗为主,但是治疗后仍会存在一部分不适症状,若治疗后保养不当复发率很高,对于颈椎病高危人群和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强调早期预防,在改变不良姿势和工作、生活习惯的基础上,选择适宜的运动锻炼方式,能够有效预防颈椎病的发生。确诊的颈椎病患者要在专业康复医师及护士的指导下,在适宜的时间段,选择正确的功能锻炼方式,锻炼过程中注意柔和适度、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运动疗法具有简、廉、便、效等特点,在CS 防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同类型颈椎病的功能锻炼各有其特点,但又紧密联系,基本都是在颈椎前屈后伸、侧屈、旋转动作上不断演变,当前评价运动疗法在临床中应用效果,主要以主观指标来评价,客观指标较少,而且缺乏大样本多中心试验,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为临床运用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

猜你喜欢

根型椎动脉颈椎病
颈椎病与老年痴呆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游泳 赶走颈椎病
颈椎病的简便贴敷疗法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
推拿配合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9例
三针刺配合直旋扳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10例
针药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2例
综合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0例观察
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