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级名老中医王庆其:教您顾护脾胃固根本

2022-10-11车翀

祝您健康 2022年10期
关键词:王老络脉消食

车翀

养脾胃,固根本

腹胀、早饱、胃灼热、腹痛、腹泻、便秘,上述症状您中招了几个呢?国家级名老中医王庆其告诉我们,当出现这些症状时,要先做胃肠镜排除器质性消化不良,而如果没有器质性病变又出现上述症状,则属于脾胃失调导致的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消化不良会慢慢发展为器质性消化不良,胃息肉、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就随之而来了。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最常见的脾胃病,夏秋季节是脾胃病高发季节,很多人都有贪凉饮冷的行为,最容易伤脾胃,而补火生土法就适用于普通人夏季养脾胃。王老根据《黄帝内经》“阳化气,阴成形”的理论,总结出一套补火生土法,帮助功能性消化不良人群摆脱胃胀、胃痛、胃灼热、早饱等问题。

·补火生土,干姜养胃

王老介绍,干姜是一味补火生土的良药,可以增强胃动力。干姜为姜的干燥根茎,主产于四川、湖南等地,历代以四川建板场者为佳品,其块大、肥壮、皮细、肉白多粉,称为干姜。其味辛、大热,归脾、胃、心、肺经。干姜功能温中,回阳,温肺化饮,为温中土之专药,温中回阳之要药。姜生散干守,干姜其性散不如守,守而不走,故能由胃达肺而无泄邪、出汗、止呕、行水之长。所以凡是《伤寒杂病论》中用干姜,总不外乎温中。

姜有生姜、干姜的不同,皆有温中祛寒的作用,但又各有所长。生姜汁温中止呕作用胜于生姜,又有豁痰作用,多用治寒性呕吐及寒嗽多痰者,常用于日常调理散外寒。干姜则善于祛内热、温中,多用于脾阳不足或急症抢救。因此,王老建议经常拉肚子、腹痛、大便稀溏等平素就脾阳不足的人用干姜,偶尔感受外寒者用生姜,可以试试补火生土养胃茶。

党参12 克、炒白术12 克、干姜3 克、薏苡仁15 克、甘草6 克、藿苏梗12 克。

健脾益气,温中祛寒。

脾胃阳虚证,证见稍食即胀、早饱、胃灼热、腹痛、饮食稍多即吐、呃声低长无力,大便溏薄或干结便秘等。

党参、白术、薏苡仁健脾补气化湿;干姜温中祛寒;甘草调胃气补中气;藿香和苏梗芳香化湿。

煮水代茶饮。

舌质红、口干、大便秘结等阴虚人群不适合吃干姜。

·黄金对药,治脾胃虚寒

中医认为,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脾病和胃病可以从寒热进行区分:胃病易伤津液,病多从燥化、热化,故以热证、实证多见;脾病多从湿化、寒化,故以寒证、虚证多见。脾与胃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临床上,脾胃同病的人比较多见,单纯脾病或胃病的比较少,所以治疗上要脾胃同治。

王老擅长用药性相反的两味药,组成对药来治疗脾胃病,干姜与黄连正是治疗脾胃虚寒的“黄金搭档”。黄连可清胃热,适用于口舌生疮、口渴欲饮人群;而干姜可温中散寒,适用于脾胃怕冷、腹泻人群。一寒一热,相辅相成,辛开苦降,针对寒热兼夹的脾胃病非常合适。

·一杯茶饮,疏肝健脾

很多人认为脾胃病是吃出来的,其实不一定。在门诊中,王老经常遇到常年吃药,病情却反复的患者。究其原因,很多人在治疗过程中,忽视了一个饮食以外的重要因素——心理因素。

脾胃病的病程及严重程度,与心理因素呈显著相关性。长期的忧郁焦虑,再加上有器质性的病变,用常规的治疗胃肠病的药没有疗效,往往会发展为难治性脾胃病,最后甚至演变为胃癌。对此,王老有一个代茶饮的妙方,能帮我们疏肝健脾,缓解情绪不畅导致的脾胃问题。

山药6 克、炒薏苡仁6 克、陈皮3 克、甘草3 克、代代花3 克、枸橘李6 克、大枣6 克、焦山楂6 克、蜂蜜适量。

健脾理气,疏肝导滞。

长期被负面情绪困扰人群所患的难治性脾胃病。

山药、薏仁健脾理气,陈皮、枸橘李、代代花、焦山楂疏肝理气消导,大枣、蜂蜜和胃。

将药材煮水后,放到温热状态加蜂蜜改善口感。胃酸过多的患者则不要加蜂蜜,会加重反酸。

适宜于情绪不好的脾胃病患者,患有胃炎且常规的治疗方法无效的人群。

保脾胃,防癌症

很多人都知道,胃溃疡、胃息肉和萎缩性胃炎属于癌前疾病,如果不重视可能演变为胃癌。王老介绍,《黄帝内经》最早提出了络脉理论,经历代医家的丰富和完善,发展到近代吴以岭院士的络病论,能较为成熟地解释胃部癌前疾病的特点和规律,即内外致病因素伤及脾胃后,脾胃脉络不通,日久,痰瘀毒3 种病理因素互结于脉络,愈演愈烈,最终便会演变为癌症。多年临床实践也证明,运用络病理论调理胃部癌前疾病,确实有很好的效果。按照中医辨证,胃部癌前疾病可分为络脉不通的实证(实邪阻络)、虚证(络虚不荣)和虚实夹杂3 类情况,分清类型,才能对症施治。

·脾胃络脉不通实证(实邪阻络)

脾胃络脉不通实证分为气滞、血瘀、痰湿、毒聚4 种情况。气滞即络气郁滞,常表现为胸胁胀痛、腹满纳呆、肢体酸麻等症状。血瘀即络脉瘀阻,常表现为疼痛、出血、青筋显露、舌紫有瘀斑等症状。痰湿即络脉痰阻,常表现为胃痞、食少、神疲乏力、四肢困倦、大便溏薄、舌苔腻等症状。毒聚即络息成积,常表现为息肉、腺瘤、微瘕积(肠腺化生、异型增生)等。针对脾胃络脉不通的实证人群,王老推荐了两款祛邪通络粥。

粳米100 克、萝卜250 克、鲜姜3 块、焦六曲9 克。

温中理气,健脾疏肝,止呕化痰,消食调中。有助于理气养胃消食,适合有打嗝、胀气、便秘的脾胃络脉不通实证人群。

粳米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除烦渴,止泻痢;萝卜疏肝理气,消食化痰,兼利二便;鲜姜健脾温中,止呕祛痰;焦六曲健脾和胃,消食调中。

煮粥食用即可。

粳米100 克,神曲15 克,谷芽、山楂、白糖适量。

健脾和胃,消食和中。适合痞满胀满、不消化、没有饥饿感的脾胃络脉不通实证人群。

粳米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除烦渴,止泻痢;神曲健脾和胃,消食化积;谷芽消食和中,健脾开胃;山楂消食健胃,行气散瘀,化浊降脂。

同煮为粥,早晚皆可服用。

反酸人群少加糖。

·脾胃络脉不通虚证(络虚不荣)

虚证一般是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引起的,以补虚通络为治疗原则。络虚不荣的症状主要有脉搏细软无力、舌质淡白、大便溏薄、食欲缺乏、形容消瘦、神疲乏力、精神不振、面色不华等。针对络脉不通的虚证人群,王老推荐了两款粥方。

粳米50 克、蜂蜜50 克、鲜牛乳200 克、陈皮6 克。

补虚益气,健脾和胃。

粳米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除烦渴,止泻痢;蜂蜜可以润肠通便;鲜牛乳补虚损,益脾胃,养血生津;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粳米与陈皮同煮为粥,煮熟时加入牛乳及蜂蜜后即可服食,早晚皆可服用。

粳米250 克、羊肉25 克、鲜山药300 克、焦山楂10 克。

温肾补脾,补阳固肾。

脾胃络脉不通虚证。

粳米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除烦渴,止泻痢;羊肉温中暖肾,益气补虚;鲜山药健脾补肺,固肾益精;焦山楂消积开胃,兼能止泻。

同煮为粥,早晚皆可服用。

·脾胃络脉不通虚实夹杂

临床上,很多胃病患者是虚实夹杂或本虚标实,本是气血阴阳的亏虚,标是气滞、血瘀、痰湿、毒聚。虚的常见症状有消瘦、乏力、食欲差、困倦等,实的常见症状有胀气、疼痛、反酸、便秘等。虚实夹杂的症状表现,一般是气血阴阳当中某一虚象,再加之气滞、血瘀、痰湿、毒聚之中的某一方面。王老提醒,临床中往往还要辨别虚多实少,还是虚少实多,来确定以补虚为主,还是以泻实为主,辨证和治疗均较为复杂。

日常生活中,王老建议虚实夹杂的患者可以用祛邪养络汤调理。

胡萝卜100 克、淮山药100 克、莲子20 克、焦神曲6 克、焦山楂6 克、陈皮6 克、老红糖2 小块。

理气健脾,消食导滞。

胡萝卜理气健脾,消导化滞;淮山药健脾补肺;莲子补脾止泻,益肾涩精,兼能养心安神;神曲和山楂健脾和胃,消食化积;陈皮理气健脾;老红糖补血。

共同煮汤服用即可。

但是情况严重者,还是需要及时去医院检查和治疗。

总的来说,王老养生、养脾胃有3 条“铁律”:一是规律生活,即有规律地吃饭、睡觉、排便;二是保持精神愉快,每天有事情做,避免处于空虚的、多思多虑状态;三是身体不适,要及时找医生诊断、调理、治疗,定期体检。

猜你喜欢

王老络脉消食
舌下络脉诊法研究❋
消食药膳方
粉彩瓷板|祝壽圖 王锡良·陆如合作
看小儿络脉识宝宝病变
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
——我与王锡良的那些故事
我家秘方
望“纹”知病,“掌”握小儿健康
食欲不振喝点山楂茶
与民谣诗词相伴的九旬老人
结肠络脉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