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闽西兵工厂*

2022-10-10

军事历史 2022年5期
关键词:闽西兵工厂龙岩

★ 杨 玲 刘 忠

闽西是中国红色军工的重要发源地。早在1927 年,龙岩、永定等地就创办了一批小型的兵工厂和兵工作坊,其中山塘兵工厂较具代表性,这也开启了闽西军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零星分散到集中生产的曲折历程。作为闽西革命史和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闽西军工近年来渐受重视,但由于战争破坏、基础文件史料缺失和年代久远等多种原因,该研究领域有分量的标志性成果不多,深化研究尚有待加强。革命和战争年代,兵工厂是军事工业的核心。本文以闽西地区的兵工厂为研究对象,在梳理其创建发展历程基础上,总结其在革命斗争实践和红色军工建设史上的独特地位及历史经验,探讨其对新时代中国军工事业发展的启示和借鉴,以期对丰富相关领域研究有所助益。

一、闽西兵工厂的发展脉络

从1927 年山塘兵工厂等的创建,到1932 年后逐步合并到中央红军兵工总厂,闽西兵工厂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

(一)1927 年山塘兵工厂等的创建。1927 年是中国革命的转折年,也是闽西兵工厂创建的初始年。在“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破裂,中国革命陷入低潮。8 月1 日,周恩来、朱德等领导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8 月7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汉口召开秘密会议(八七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同一天,中共中央指示闽南临委选派优秀干部到闽西各县组织农民暴动,“闽南分子应即刻派最活动分子到各县,特别是与广东接近的地方组织农民暴动,参加土匪民团工作,以与广东将起之农民暴动打成一片”①中共福建省龙岩市委党史研究室:《闽西人民革命史(1919—1949)》,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年,第96 页。。根据八七会议精神和中共中央指示,闽西地区农会在邓子恢、郭滴人等领导下开始转入秘密活动,准备武装暴动。要组织武装暴动,首先要有暴动的武装,为解决暴动所需的武器问题,闽西地区的早期兵工厂应运而生。

实际上,“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后的第二天,闽南特委就指示龙岩党总支武装养成所学员,准备武装暴动。4 月14 日,龙岩党总支领导人陈庆隆、郭滴人等从龙岩县政府领取了15 支枪和2 箱子弹,并将这些损坏严重的枪支转移到江山区。4 月下旬,山塘村农民协会在村廖氏宗祠“务本堂”组织师傅对这些枪支进行维修,山塘兵工厂由此建立。成立伊始,兵工厂仅几个农村打铁匠,设备原始简陋,任务仅限于对损坏枪械简单维修。1928 年春,经从广东请来造枪师傅后,兵工厂的技术水平才得到较大改善,能够自主制造单响枪、子弹、手榴弹等武器,到1929 年春已能制造九节龙炮。在此期间,山塘兵工厂生产和维修了大量武器,山塘造的“漏底枪”和“新钟”单响枪遍及龙岩县各地武装。

此外,永定地区的兵工厂也创建较早、数量较多。1927 年10 月底,中共永定县委成立,在党员张鼎丞、阮山、卢肇西等领导下,“在金砂、西溪、上湖、陈东等地秘密创办小型的兵工厂,制造刀器、枪支、子弹等,为开展武装斗争作好准备”①邱林忠:《朱毛红军与闽西革命》,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 年,第238 页。② 中共福建省龙岩市委党史研究室:《闽西人民革命史(1919—1949)》,第275 页。。与山塘兵工厂类似,永定地区的这些兵工厂也属小作坊性质,仅能制造土枪、土炮、大刀和梭镖等武器。

(二)从闽西红军兵工厂到福建军区兵工厂。为适应当时斗争环境和形势任务,1930 年到1932 年的闽西兵工厂经历了三次大的搬迁、合并与调整。1930 年3 月,闽西工农兵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通过的《关于军事问题决议案》明确要求“闽西政府办修械处、子弹厂以增加武装”②。同年5 月,中共闽西特委决定筹建闽西兵工厂后,当地苏维埃政府迅速组织工人和农民创办兵工厂、土硝厂,解决枪支弹药和炸药等问题。由此,“龙岩湖洋,江山山塘,上杭才溪、白砂、蛟洋,永定虎岗,宁化曹坊,长汀四都、南阳,武平上峰、亭头等地均先后建立起了兵工厂”③邱明:《闽西苏区的军需工业》,《炎黄春秋》2017 年第9 期,第79 页。。8 月,中共闽西特委在《关于军事问题草案》中提出,“依据目前的需要,闽西应建立小规模的兵工厂”④中共福建省龙岩市委党史研究室:《闽西人民革命史(1919—1949)》,第275 页。。其具体措施为:一是集合各县、区造弹匠,收集各种器材,必要时请中央派技师、购置材料;二是兵工厂内设弹药、造枪两部,组织法由军委制定交特委审核颁布。

根据军事斗争需要,1930 年8 月闽西特委决定在龙岩湖洋建立闽西红军兵工厂,随后将山塘等地的小兵工厂迁并进来。11 月,闽西革命军事委员会改称闽粤赣军区。⑤1930 年11 月,闽西革命军事委员会改称闽粤赣军区;1931 年10 月,闽粤赣军区改称闽西苏维埃政府军事部;1932 年3 月福建军区成立。12 月,军阀张贞部为配合江西国民党军的第一次“围剿”,进占龙岩城,闽西红军兵工厂随中共闽西特委、闽西苏维埃政府迁往永定虎岗村,并升格为闽粤赣军区兵工厂。1931 年7 月,毛泽民到达中央革命根据地,担任闽粤赣军区经理部部长兼军械处处长,同时负责监管兵工厂的生产建设。在其领导下,闽粤赣军区兵工厂组建了以陈进兆为厂长的领导班子,并整合永定、上杭等地小型红军兵工厂,设立子弹科、刺刀股、修枪股、材料股、总务股等机构。1931 年夏,闽粤赣军区兵工厂迁往长汀四都,在1932 年福建军区成立后改名为福建军区兵工厂,增设木工股、炸药科。此时,兵工厂已初具规模,工人超过140 人,装备有旧式机床和制子弹壳机器等设备,主要制造子弹、三刃刺刀、枪托、毛瑟枪、马尾手榴弹和地雷等。1932 年夏,中央苏区得到全面巩固,福建军区兵工厂迁至汀州城,开始了更大规模的生产,不久又迁往瑞金平头寨。

(三)合并成立中央兵工厂。1931年9月第三次反“围剿”取得胜利,赣南和闽西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为维修反“围剿”作战中缴获的大批枪支,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在江西兴国白石乡筹建一座修械厂。10 月,该修械厂与分属江西省工农民主政府和红3 军团的两所修械所合并,在兴国县莲塘区的官田村成立官田兵工厂(即中央兵工厂)⑥《军工记忆》编委会编:《军工记忆》,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年,第4 页。。1932 年4 月,红军攻克漳州,缴获了张贞部的军械厂,为兵工厂增添了20 余名熟练工人和机床、发电机、鼓风机等设备,技术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随后,为满足战场对子弹的紧迫需求,官田兵工厂又建立了一座造弹厂,并得到闽西地区造弹厂的大力支持。据时任官田兵工厂厂长的吴汉杰回忆,由于“没有技术人员,就派人到闽西根据地造弹厂学习。他们不但教会了我们派去的四个人,还调给了我们四个技术工人”①《军工记忆》编委会编:《军工记忆》,第6 页。。9 月,根据中央军委命令,福建军区兵工厂大部迁往江西胜利县银坑,与官田兵工厂弹药科合并成立中央兵工厂——银坑弹药厂,自此兵工厂在组织管理、技术设备和生产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大的提高,开始成批生产地雷、炸弹、手榴弹和迫击炮弹等。1934 年5 月,兵工厂迁往瑞金江面,和中央兵工厂的官田枪炮厂共同驻扎在新厂房内。

二、闽西兵工厂的历史地位

作为中国红色军工的重要源头,闽西地区兵工厂有“中国红色军工摇篮”之誉,在土地革命战争前期对支持闽西地区暴动、红4军入闽作战和推动闽粤赣苏区革命形势发展,以及探索党领导下的寓军于民、军民融合发展道路,推动中国军事工业早期发展的伟大实践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

(一)为闽西地区暴动和创建革命根据地提供了基本武装。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闽西地区辖龙岩、永定、上杭和长汀等12 县,人口约250 万。地理位置上,闽西西接赣南,南邻粤东,区内山高林密,对外交通不便;政治军事上,福建省由闽南的海军,闽西的张贞和陈国辉,以及闽北闽西的卢兴邦和卢新铭等“五部三派”小军阀统治,军阀各部之间形成了一个反动联盟。盘踞在闽西的主要有长汀的郭凤铭、龙岩的陈国辉和张贞等部军阀。在几股军阀统治和乡间地主豪绅盘剥监控下,闽西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社会形势复杂,矛盾异常尖锐,组织武装斗争面临一系列困难和挑战,其中首当其冲就是斗争的武装问题。

1928 年3 月,福建省委就闽西暴动和军事斗争形势向中央写报告:“购买枪弹的方法,运输的方法,请中央要十分注意办理,因为闽南各县的农民购枪的要求十分迫切。最好中央能帮助我们多少枪弹。”②《中共福建临时省委给中央的报告——闽西暴动及闽西军事形势》(1928 年3 月15 日),中共龙岩地委党史资料征集领导小组等编:《闽西革命史文献资料》第1 辑,1981 年,第174 页。1928 年11 月和1929 年1 月,中共闽西特委两次向福建省委报告各县情况,枪弹缺乏是一个突出方面,特别是第二次补充报告中,这一问题被反复提及。“在武装斗争中,武装自然是重要的条件之一,假[如]我们单有广大的群众而没有充分的武装,也很难得到胜利的。可是有些同志一提起武装问题来,便以为过分重视军事行动,这是很不对的。难道叫民众用肚子与敌人的枪炮对敌行吗?此次闽西斗争,虽然有成千成万的群众参加,但因为子弹缺乏,影响工作不少。”③《闽西报告的补充——今后斗争的前途》(1929 年1 月30 日),中央档案馆、福建省档案馆编:《福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8—1936),1984 年,第45 ~46 页。补充报告的第五部分提到,“在这种情形之下,闽西二百余红军及数千赤卫队,均因为子弹缺乏,不能与敌人抵抗,割据区域有逐渐被反动派镇压下去的趋势”④《闽西报告的补充——今后斗争的前途》,(1929 年1 月30 日),中央档案馆、福建省档案馆编:《福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8—1936),第42 ~43 页。;第六部分又提到,“子弹经济两难,我们都是犯[无]法的。向外购买子弹是不能,在内地只能零下部分购买,有时且这一小部分亦不能。兼之闽西是很穷的地方,暴动起来没收反动派财产甚少。红军的给养,以及购买子弹都在在需钱,钱没有来路,当然购买子弹更形困难了”⑤《闽西报告的补充——今后斗争的前途》,(1929 年1 月30 日),中央档案馆、福建省档案馆编:《福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8—1936),第43 ~44 页。。

为解决武器弹药问题,闽西各地各级党组织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采取收缴乡村地主武装、战场缴获、向外购买输入以及自己建造等多种措施,在这一过程中小型兵工厂承担了武器弹药的维修和制造两大任务,是武器供应的主要来源。随着军事斗争形势的发展和对武器装备需求的扩大,各地的小型兵工厂不断进行整合调整,从而催生了塘兵工厂和福建军区兵工厂为代表的闽西红色军工。兵工厂的创建是为满足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根据地对武装的需要,而斗争的胜利和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巩固又为兵工厂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客观条件。

(二)为红4 军入闽作战和闽粤赣苏区的军事斗争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为打破国民党第三次“围剿”,1929 年4 月红4 军从井冈山向赣南出击,随后进入闽西作战,先后在闽西建立了红4 军第4 纵队和红12 军等主力红军、地方红军及游击队,扩大和巩固了闽西革命根据地,推动了闽粤赣地区革命的大发展。在这一过程中,闽西兵工厂为红4 军入闽作战和闽粤赣苏区的军事斗争提供了武器弹药方面的支持。1929 年5 月,红4 军第二次挺进闽西时,毛泽东就派人与龙岩县委负责人郭滴人联系枪支弹药补给问题,筹措枪支、子弹及手榴弹等武器装备。5 月22 日,毛泽东、朱德率红4 军进抵小池后召集军事会议,听取郭滴人的详细汇报,对山塘创办兵工厂给予充分肯定。随后,朱德在行军途中视察山塘兵工厂,并题写“我们一定要革命到底”的标语。在红4 军一打龙岩城战斗中,山塘村组织农民赤卫队员带上兵工厂刚试制成功的九节龙炮,加入到红4 军队伍。打下龙岩城后,毛泽东、朱德指示军需处调拨一百多支步枪给龙岩地方武装,并把战斗中破损的枪支送到山塘兵工厂维修。6 月19 日,红4 军准备三打龙岩城,再次得到山塘兵工厂武器弹药的补给,第3 纵队第9 支队支队长张宗逊视察了兵工厂。

土地革命时期红军的武器弹药很大一部分来自战场缴获。但是,一方面数量得不到保障。如长汀大捷后,红4 军主力在长汀整编为3 个纵队,在部队中编制不携枪支的“非战斗兵”,其主要目的是“以便在广泛游击中,有足够人力带走伤病员和作战缴获”①《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第1 卷,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0 年,第42 页。。可见,与当时武器装备的捉襟见肘相比,人力反而显得比较富余。另一方面武器弹药的型号标准不一,很多需要进行维修,但技术人员短缺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维修任务,乃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作战任务的完成。1929 年6 月,毛泽东在永定给中央写报告,特别提到“目前红军中第一急需的是工作人员”,请求中央在最近期内派“炸弹师数名”②《红军第四军前委书记毛泽东给中央的报告》(1929 年6 月1 日发于福建永定湖雷市,6 月25 日到福建省委,7 月11日到中央),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5 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 年,第686 页。。1930 年底,左权、施简在给中共南方局和中共中央的报告中,客观分析了闽西红军面临的严峻形势,“现在整个的闽西赤区内,除千多红军外,地方武装散布四周,接近白色区域的枪枝亦不过两千枝(内快枪二百枝),且很难集中。……现此时子弹很少,一枝枪仅几颗”③《左权、施简报告——闽西红军改编问题》(1930 年12 月29 日),中央档案馆、福建省档案馆编:《福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8—1936),第243 ~244 页。。1931 年11 月,中华苏维埃工农兵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关于红军问题决议案》,规定“为保证红军军械及一切军用必需品的供给,应组织弹药制造厂、兵工厂和统一集中的供给机关”④《关于红军问题决议案——中华苏维埃工农兵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1931 年11 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法律文件选编》,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4 年,第167 ~170 页。。军事斗争形势的发展需要源源不断的武装支持,这也是这一时期闽西地区兵工厂不断搬迁和调整扩大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开创了党领导下寓军于民、军民融合早期探索的伟大实践。闽西地区兵工厂的发展条件极为艰苦。因遭受敌人长期封锁,兵工厂很难向外购买和输入设备材料,存在着没有专业设备、没有稳定的材料供应、缺少专业技术人员等突出的现实困难。面对艰巨的形势任务,党领导下的闽西兵工厂立足现有条件,广泛依靠群众,坚持自力更生,通过动员开发民用生产技术,开办配套工厂来寻找解决办法,从而开创了一条寓军于民、军民融合的早期探索之路。1930 年11 月,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在江西省永丰县沙溪发出通告,在动员群众参战的措施中专门列出制造火药武器一条,“在苏维埃政府之下应多建立兵工厂召集有经验的木工铁匠硝匠等工人,赶紧制造火药、梭标、树炮、长龙等”⑤《红一方面军总前委通告第二号——号召群众参战的实际方法》(1930 年11 月24 日),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藏件刊印件。。兵工厂修造枪支、制作炸弹需要大量的金属和硝药,闽西党组织和苏维埃政府从本地的实际出发,开办了一批与兵工厂相配套的小工厂。1931 年在长汀县濯田乡开办了炼铁厂,有工人200 余名,其中技工12 名,日产生铁3000 余斤,一面为兵工厂提供生铁,一面为农民生产农具。根据闽西特委加强赤卫军和少年先锋队等工农武装组织,“各地都要设硝药厂、制造火药”①《中共闽西特委关于动员党内外群众消灭闽西反动残余势力扩大斗争争取全国革命胜利指示信》(1930 年8 月5 日),中共龙岩地委党史资料征集领导小组等编:《闽西革命史文献资料》第4 辑,1983 年,第22 页。的指示,各级苏维埃依靠群众因地制宜开办一批小型硝盐厂,仅长汀县苏维埃就办了硝盐厂6 个,共有工人60 多名,日产盐20 多斤和部分土硝。在产铁方面,闽西地区铁矿资源丰富,永定的金丰、合溪,上杭的大阳坝,新泉的南阳,长汀的濯田、红屋、童坊,武平的湘湖,宁化的南城堡、中沙等地均富有铁矿。为此,福建省苏维埃政府在1933 年6 月28 日专门下发了“扩大铁的生产计划书”,号召扩大铁业生产合作社,工农群众踊跃加入合作社,在发展生产的同时为兵工厂提供了稳定的原料供应。

(三)为红色军工事业的发展积累了人才和经验。土地革命战争初期,部队给养主要靠打土豪筹款,武器多来自于战场缴获,而后勤工作相对比较简单,没有专门的后勤领导机构和具体业务部门。赣南和闽西地区的中央苏区兵工厂,多为在需求急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临时而设,缺少统一和长期的计划性。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和人员的不断壮大,为适应红军由游击战向运动战的转变,在组建正规兵团后,1930 年10 月中共中央颁布《中国工农红军编制草案》,在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下设立经理部,经理部下设粮秣科、军械科、军需科、军技科和会计科,同时规定军团、军、师、团各级建立相应的经理处。如,1931 年底毛泽民就曾担任闽粤赣军区经理部部长。由此,红军的后勤部门就从司令部独立出来,形成了独立的工作系统。到1932 年10 月,中央军委以训令的形式统一规范了总经理部和部队各级经理部门的编制和职能,形成了上下工作对口的组织系统。其中,军械科具体负责武器、弹药、器械、材料的调查、筹划、购买、修理、统计、查核、登记、保管、发放、补充等,下设兵工厂、修械厂、兵器仓库。就中央苏区而言,为建立有系统的后方组织和工作,1932 年4 月成立中央军委后方办事处,总经理部军械科所辖的兵工厂、修械厂都划归后方办事处。后方办事处下辖兵工厂,包括第1、第2 修械处和制弹厂。在作战频繁、武器损坏严重、弹药缴获混杂的现实下,修理枪械和制造弹药成为最主要、最急迫的任务。在党领导的军事后勤系统和中央兵工厂创办发展的重要时期,闽西兵工厂不仅为中央红军兵工厂提供了物质、技术和经验支持,还培养输送了许多技术工人和骨干力量。

到1934 年,中共中央和苏维埃政府以命令、规定和条例等形式出台文件,对包括兵工厂在内的国家工厂的设置、组织健全、工人待遇等进行全面规范,以此为标志中国红色军工日益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和管理现代化之路。②先后出台的相关文件有:《中革军委关于重新规定红军供给标准的命令》(1934 年1 月1 日),《中革军委关于清查修理坏枪及修械所的设置与编制的命令》(1934 年3 月13 日),《苏维埃国家工厂支部工作条例(中央组织局颁布)》,(1934年4 月10 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人民委员会命令(中字第十六号)——苏维埃国有工厂管理条例》(1934 年4 月10 日),《中革军委关于收集弹壳及铜锡等重要兵工材料的命令》(1934 年4 月18 日),《中革军委关于枪炮弹药两厂合并及委任厂领导的命令》(1934 年7 月24 日)等。

三、历史经验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军事斗争是中心工作,正如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所指出的,“边界的斗争,完全是军事的斗争,党和群众不得不一齐军事化。怎样对付敌人,怎样作战,成为日常生活的中心问题”③《毛泽东选集》第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年,第63 页。。在异常残酷的军事斗争中,闽西兵工厂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积极发挥人民战争优势,以及在加强内部文化建设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对新时代中国军事工业的发展具有一定借鉴和启示。

(一)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闽西兵工厂能够在反动军阀统治区创建并逐步壮大,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争取广大民众的支持和积极参与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前提条件。除修理枪械外,当时兵工厂最主要的任务是翻造战场急需的子弹。因子弹头用铜铸成,弹壳不能自造,只好以旧翻新。在党组织发动与号召下,各地战区、边区政府机关和群众团体广泛收集旧子弹壳和黄铜等原料。1931 年8 月和9 月,闽西苏维埃政府连续发出通告,要求各级政府迅速将子弹壳原料和机器运交兵工厂。8 月的通告要求,“如有兵工厂的子弹壳原料及机器等,须马上设法运到该厂去,不可迟缓延搁。并且要发动每个群众多方去搜集,尽量的向他们买来即速付去兵工厂,以应急用”①《闽西苏维埃政府通告第三十四号——把制造子弹的原料送兵工厂》(1931 年8 月20 日),中央档案馆、福建省档案馆编:《福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苏维埃政府文件)》(1931—1933),1985 年,第167 页。9 月的通知再次督促,“希各级政府接到此通知后,马上全体动员向群众收买,尤其要经常注意进行,随买随付来本政府及闽粤赣军委会,以便转付兵工厂,切莫有丝毫延缓为要”②《闽西苏维埃政府通知第九十六号——关于收集子弹壳事》(1931 年9 月22 日),中央档案馆、福建省档案馆编:《福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苏维埃政府文件)》(1931—1933),第183 页。。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和革命热情感召下,群众不仅到战场搜集子弹壳,还捐献自家的铜钟、香炉等作为弹壳制造原料。

另外,闽西兵工厂立足现有技术条件,发挥群众力量优势,创造性开展工作,比较有代表性的如试验白硝药的替代品。白硝药是子弹装药的主要原料,因敌人封锁,白硝药来源紧张,兵工厂组织研究小组试验寻找替代品。通过虚心向当地群众求教,经反复试验,兵工厂终于通过将新棉花泡在镪水里,腐烂后捞起打碎、晒干,制成棉花硝。又如山塘村生产的火炮“九节龙”,是造枪师傅们利用当地的九节龙灌木制造炮筒。为解决铸铁抗爆力差、炮管容易爆裂的问题,兵工厂创造性地采用每10 厘米左右铸一个铁环,九个铁环扣捆扎,炮筒下用三角支架调整攻击目标。使用时,因地制宜装填火药、铁条和铁砂等,利用引信点燃,射程能达100 多米,杀伤范围较大,是当时威力比较强的武器之一,在红4 军三打龙岩及广泛开展的游击战中多次使用。

(二)加强内部文化建设,塑造军事工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氛围。闽西地区兵工厂注重对工人的思想政治改造和文化技术提高,同时也很重视人性化管理,积极改善工人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加强内部团结和相互信任。毛泽民负责闽粤赣军区兵工厂后,自生产之日起经常深入工厂一线,帮助解决具体困难问题。在他的带动和感召下,工厂的各级干部与工人们同吃、同住、同工作。闽西兵工厂内部关系团结和谐,工人工作积极性都很高,武器弹药生产的数质量稳步提升。1932 年4 月5 日的《青年实话》③定一:《工人团员怎样实行礼拜六?》,《青年实话》第14 期,1932 年4 月5 日。杂志就刊文:“三次战争时,闽西的兵工厂中,团员曾提倡增加工作时间,举行革命竞赛,来争取战争胜利,这个提议,兴奋了全体工人,政府也批准了这个提议,并按照劳动法增加工钱,这是闽西兵工厂团员的光荣历史。”并提倡在私人企业中的工人团员也要像闽西兵工厂学习,“应当按照环境,来规定自己做礼拜六工作,为军事的需要来作志愿的、无酬劳的工作,如运输,搜集子弹,制造土硝,火药,制造红军一切应用的东西”。

猜你喜欢

闽西兵工厂龙岩
新时期单元控规动态维护探索实践——以龙岩主城区为例
未来兵工厂
未来兵工厂
未来兵工厂
未来兵工厂
走近“红色闽西”主题采访
闽西灯笼点燃乡村狂欢
闽西山区艺术扶贫的“她力量”
童迷黑白秀
龙岩:“三色”发力 崛起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