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PS的2021年玛多MW7.4地震同震静、动态形变场
2022-10-10熊仕昭王迪晋熊赵利江乔学军
熊仕昭 刘 刚,2 林 牧 王迪晋熊 维 赵利江 赵 斌 乔学军
1 中国地震局地震大地测量重点实验室,武汉市洪山侧路40号,430071 2 防灾科技学院,河北省三河市学院街465号,065201 3 青海省基础测绘院,西宁市黄河路13号,810001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21-05-22 02:04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发生MW7.4地震,震中位于34.61°N、98.37°E,震源深度约为17 km,是2008年汶川地震以来中国大陆发生的震级最大的地震。截至2021-05-24 10:00共记录到余震1 872次,其中5.0~5.9级余震1次,4.0~4.9级余震10次,3.0~3.9级余震30次。
此次地震发生于青藏高原中北部地区的巴颜喀拉块体。该块体东西长2 200 km,南北较窄(最小宽度80 km),沿北西走向,是新生代以来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侧向挤出活动块体之一[1-2]。巴颜喀拉块体东西南北边界处分别有龙门山逆冲断裂带、阿什库勒-平顶山正滑断裂带和硝尔库勒走滑-正滑断裂带、玛尼-玉树-鲜水河走滑断裂带、东昆仑走滑断裂带,平均海拔5 000 km左右,是目前青藏高原强震活动的主体区域,在整个青藏高原中地势最为平坦[3]。自1997年玛尼7.5级地震以来,中国大陆所有7级以上的地震均发生于此区域,包括2001年昆仑山口西(MS8.1)、2008年于田(MS7.3)、2008年汶川(MS8.0)、2010年玉树(MS7.1)、2013年芦山(MS7.0)、2014年于田(MS7.3)、2017年九寨沟(MS7.0)等地震,且目前强震活动仍在继续[4-5]。但巴颜喀拉块体内部相对稳定,仅在1947年发生过一次7.7级达日地震[6]。本次地震震中位于东昆仑断裂带南部活动速度相对较低的昆仑山口-江错断裂带的东南段(图1)。该断裂带强震复发周期偏长[7-8],且此前对该区域的构造活动研究较少,因此从不同角度分析玛多地震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本文通过解算青海省CORS网记录到的2021年玛多地震的同震GPS数据,得到同震永久位移、动态形变波形,并据此对此次地震的同震形变场特征进行分析。
1 静态数据处理与同震永久形变场
收集玛多地震震中附近300 km范围内43个青海省CORS网站点地震前后共5 d的数据,采样率为30 s。为确保参考框架的统一与自洽,保证同震位移解算结果的精度与可靠性,加入周边地区15个IGS台站的数据,得到由58个站点组成的一个观测网。以24 h为一个测段,使用GAMIT/GLOBK 10.71软件对原始观测数据进行基线解算获得单日松弛解,该软件利用双差观测值可以较好地消除GPS卫星钟差和接收机钟差,输出的单日解文件包括定位和定轨数据信息,是求解玛多地震同震位移的可靠观测值。解算策略中,采用最新的地球自转参数、太阳星历、月亮星历、章动参数及天线相位中心参数文件等,并加入电离层模型改正。采用分段线性插值法,每2 h估算 一次对流层天顶延迟参数,同时估算大气的延迟水平梯度。为避免系统误差,并保证和IGS精密轨道产品间较好的自洽性,采用全球海潮模型FES2004修正海潮荷载引起的站点地壳形变,并考虑其导致的地球质心变化。在网平差处理阶段,将上一步解算的松弛约束区域解与SOPAC(Scripps Orbital and Permanent Array Center)生成的全球解相结合,并通过选定全球范围内分布的15个IGS参考站,采用平移、旋转和缩放的七参数相似变换将得到的单日解坐标转换到ITRF2014框架下。因数据质量较好且完整,故对于震前只采用4 d的数据,而采用震后1 d的数据是为了规避较大的余震对处理结果的影响。对于这些连续站,将震后1 d的坐标值与震前4 d的坐标平均值作差,所得即为此次玛多地震的同震位移量。水平位移形变场见图1,三维形变数值结果见表1。
误差椭圆置信区间为70%图1 玛多MW7.4地震GPS水平方向同震形变场Fig.1 GPS horizontal coseismic deformation field of Maduo MW7.4 earthquake
表1 基于静态GPS解算的同震位移
GPS观测数据在水平方向精度较高,误差为3~5 mm,垂向误差约为其2~3倍。从图1看出,KANQ、MADU、JDUO这3个站距离震中最近,位移量也较大,水平向均接近0.3 m。说明此次地震在玛多县城及其附近区域产生显著的水平同震位移,该结果与李志才等[9]低频GPS数据解算的形变特征一致。结合紧靠断裂面地段的地形图可以判断,位于断层南侧的JDUO等站发生朝南东向的位移,位于断层北侧的KANQ、MADU、HSHX等站发生朝北西向的位移,符合此次玛多地震的左旋走滑机制,与断层所在的巴颜喀拉块体具有向东运动的特征[3]相符。在发震断层的东端,可以看到BUDR和GAND站除向东运动外还有向南运动的趋势,可能是走滑错动的端部拉张变形所致。距离震中150 km以内的站点均能反映出cm级的位移;从距离震中200 km开始,如LAJA、YUSH等站,同震位移快速衰弱,只能反映出mm级的位移;对于距离震中300 km的测站,如YANH、GERM、JZHA等,不能反映出明显的同震位移,可认为这些远场测站受到此次同震的影响偏小。综上,本次玛多MW7.4强震的同震影响集中在震中距300 km的区域范围内。
2 动态数据处理与同震动态波形
垂直虚线为发震时刻,倾斜虚线为本次地震的走时曲线图2 震时地表运动图Fig.2 Earth surface movement during earthquake
表2 测站地震波速信息
从图2看出,测站记录到了清晰的同震位移波形。GCMT给出的发震时刻为UTC 18:04:29,在震后11 s JDUO站首次产生明显的峰谷变化,随后各个测站的位移波形显示出地震波由震中向外传播的过程,并随着震中距的增加,位移量下降,表明传播过程中伴随着地震波能量的衰减。从图3看出,JDUO和KANQ站的震时三维运动轨迹显示出一定的逆进椭圆样式,同时伴随着水平向振荡,表明记录到了层状介质中激发的Love波和Rayleigh波。
图3 JDUO和KANQ站三维运动轨迹Fig.3 Three-dimensional motion trajectory at JDUO and KANQ stations
确定测站波形的初动时刻和震中距后,可计算出地震波传播速度,结果见表2,表中瞬时位移时刻以UTC 18:00(即动态解算起始时间)为起点,采用误差阈值法来确定每个测站的地震波初至时刻[10],其与震源发震时刻之差即为地震的传播时间。方荣新[11]假定地震到达各个测站的波速相等,基于GPS观测数据对汶川地震震中进行反演,计算得到的平均地震波速为3.939 km/s。本文得到的地震波速约2.8~4.9 km/s,与地震学估计的一维速度模型中S波速度基本一致[2]。距离震中较远的BUDR和GAND站的波速大于其他近场站,可能是破裂向东传播的方向性或者较高的破裂速度导致的。上述特征表明,地震波能量传播不仅与震中距离有关,同时也会受到地壳介质分布及震源破裂的动态效应、方向效应的影响。本文得到的S波速仅是在有限的数据中获取的估算值,当数据量足够时,依据本文的解算精度可以进一步反演出可靠的震中信息、发震时刻的波速及其随传播路径的时间变化。
Gutenberg[12]给出远场面波的峰值位移和震中距与震级之间的关系为:
M=lg(A)+1.66lg(Δ)+2.0
(1)
式中,A是以μm为单位的水平峰值位移,Δ是以(°)为单位的震中距。
Fang等[13]使用3个地震实例证明了该公式对于含有近场站的GPS位移仍然是适用的。本文基于该公式获取15个震幅明显的站点的震时地表峰值位移与震中距之间的关系,结果见图4,其中,图4(a)表示峰值位移随震中距的衰减,图4(b)表示在10的幂次方尺度下峰值位移与震中距之间呈斜率为-1.66的线性关系,蓝色直线的值即为拟合震级。依据上述公式,本文估计的震级区间在6.8~7.6,拟合平均震级为7.35±0.15。为了研究该经验公式估算玛多地震可靠震级所需要的时间,本文根据站点解算数据作为时间的函数,得到图5。结果表明,地震发生后33 s内可实现震级的估算,时间主要取决于站点位置与地震波的速度。由于该估算震级的大小受数据解算质量、测站地质环境等的影响,因此存在一定的波动性,但总体能在70 s后稳定于一个大致的范围内。
图4 峰值位移-震中距函数图Fig.4 Function diagram of peak displacements and epicentral distance
图5 震级-震后时间函数图Fig.5 Function diagram of estimated magnitudeand time after earthquake onset
3 结 语
本文基于青海省CORS网连续GPS观测数据,利用GAMIT/GLOBK软件对玛多地震同震的静态数据及动态数据进行解算,分别获取地表的同震位移场与震时地表运动状态,结果表明:
1)位于断层北侧的近场站朝北西向运动,位于断层南侧的近场站朝南东向运动,符合左旋走滑机制,震中150 km以内的站点均能反映出cm级的同震位移。
2)近场动态GPS时序显示出明显的地震波传播特征,估计得到的地震波速与该区位的S波速度相当,断层面东端站点估计的波速明显大于其他站点,可能与破裂方向性或者破裂速度有关。
3)由震级经验公式估计得到震级为7.35。若进行实时估算,在震后70 s内可得到稳定的震级。
致谢:GPS数据来源于青海省CORS网,玛多地震震源机制解来源于GCMT,余震数据来源于中国地震台网,数据处理软件为GAMIT,在此一并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