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控制和功能训练在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预防的应用及对炎症因子、上肢功能的影响研究
2022-10-10朱媛媛崔阳阳
朱媛媛 李 阳 崔阳阳 赵 敏
(1.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 郑州 450006;2.河北省邢台市人民医院 邢台 054100)
淋巴结清扫是乳腺癌患者外科手术治疗中的重要环节,术中因大量淋巴管切断致淋巴引流通路受阻、创伤性炎症介质释放及切口感染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临床上高达20%的患者术后发生淋巴水肿[1]。而淋巴水肿的发生导致患者往往长期忍受此并发症带来的肢体肿胀疼痛、外观异常、切口感染和上肢功能下降等痛苦,对术后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威胁[2]。目前,临床上针对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治疗干预尚无特效方法,而诸多前沿循证医学报道显示,肿瘤疾病本身及手术创伤、局部感染等因素所引起的级联炎症反应是破坏淋巴循环,诱发淋巴水肿的重要病理因素之一;同时,上肢活动障碍所引发的淋巴回流异常又是造成淋巴水肿的始动因素[3]。鉴于此,抑制炎症反应及加强上肢运动功能,改善淋巴循环及回流障碍是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靶向干预方法。本文以我院收治的8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炎症控制和功能训练的实施方法及在患者术后淋巴水肿预防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病例纳入时间段:2019年6月~2020年12月;病例对象: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样本量:80例。病例纳入标准:(1)符合乳腺癌手术适应症;(2)所收集的病历资料可保证本研究的顺利开展;(3)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有淋巴清扫手术史者;(2)术前即合并有淋巴水肿者;(3)对本研究所采取的干预措施有禁忌症者。以随机分组为原则,将80例患者分为C组40例和C+Y+G组40例。于统计学软件上予以两组一般资料的录入及比较处理,差异P>0.05。见表1:
表1 C组和C+Y+G组患者基线资料分布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开展乳腺癌手术治疗,术后护理中:
C组40例患者实施基础护理,主要包括体征持续监测、指导患者遵医嘱用药、制定合理的饮食结构、常见并发症的监测及预防、康复锻炼等。
C+Y+G组40例患者在常规基础护理的同时,联合开展炎症控制和功能训练护理干预:(1)预防切口感染。术后切口感染是诱发并加剧炎症反应的重要因素,临床护理中加强手术切口的监测,准确记录切开周边皮肤组织的颜色、温度和血运等特征,采用生理盐水清洗、消毒、拭干后,予以无菌敷料包扎,并密切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可取纱条浸润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于创面处外敷、固定,每天更换2次,共外敷7d[4]。(2)改善微炎症状态。因大量麻醉药物应用、机体炎症介质释放、氧自由基的激活,乳腺癌患者术后多合并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成为诱发淋巴水肿的重要风险因素[5]。临床护理中指导患者多进食富含微量元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以提高微量元素的摄入量;加强脂质水平的监测,及时纠正脂质代谢紊乱;并叮嘱患者通过规律作息、营养支持、提高机体免疫力等途径加强自身生理储备,有效抵抗炎症反应刺激。(3)抗阻训练。由专业人员予以患者徒手淋巴引流护理,且引流过程中加强患侧肢体抗阻训练,包括胸式呼吸训练和上肢肌力训练,增强患者肢体肌肉力量,恢复被损伤的运动功能。(4)功能训练。术后早期(24h之)内开始指导患者开展上肢功能锻炼活动,并制定循序渐进的锻炼计划:术后3d后予以肘关节功能锻炼;术后5-7天,练习患侧上肢摸同侧耳廓、对侧肩,并逐步增加肩关节的功能锻炼。活动指、掌、腕关节:如伸屈、旋转手指,松握拳、屈腕运动、手指爬墙运动;上肢运动:前臂伸曲、上肢旋转、上肢后伸运动;肩部旋转运动: 向前向后重复做数遍扩胸运动;负重锻炼:制订适当的提、拉、抬、举物体的各种负重锻炼,以增强患侧上肢的力量(不超过5kg)。通过上述功能锻炼,在促进患者上肢功能得以循序渐进提高的同时,改善淋巴血液循环,防止循环性肿胀[6]。
1.3 观察指标
1.3.1 炎症反应
于干预前后,分别检测IL-6、IL-10、TNF-α。
1.3.2 淋巴水肿预防效果
于C组和C+Y+G组患者干预前后,分别统计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并检测上臂周径差、上肢体积差、上肢淋巴流量。
1.3.3 上肢功能
评价标准:优:上肢无水肿、疼痛症状,活动度>100°;良:上肢轻微水肿、疼痛,活动度 50~100°;差:上肢水肿、疼痛症状明显,活动度<50°[7]。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计数数据记录为百分比(n/%),计量数据计为标准差(x ±s),检验方法分别为 χ2、t, P<0.05提示数据间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清微炎症因子
护理前,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比较,P>0.05;护理后,C+Y+G组患者血清IL-6、IL-10、TNF-α均低于C组(P<0.05)。见表2:
表2 C组和C+Y+G组患者血清IL-6、IL-10、TNF-α比较(±s)
表2 C组和C+Y+G组患者血清IL-6、IL-10、TNF-α比较(±s)
组别 例数 IL-6(ng/ml) IL-10(pg/ml) TNF-α(ng/ml)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C组 40 2.43±0.45 1.48±0.32 23.23±3.23 15.36±2.43 3.10±0.54 1.56±0.36 C+Y+G组 40 2.45±0.42 0.64±0.17 23.18±3.18 7.49±1.33 3.09±0.56 0.89±0.15 t 1.234 10.283 0.892 12.386 1.544 10.645 P 0.796 0.000 0.996 0.000 0.814 0.002
2.2 淋巴水肿预防效果
C+Y+G组患者淋巴水肿发生率为5%,低于C组的17.5%(P<0.05)。同时,在上臂周径差、上肢体积差、上肢淋巴流量上,护理前,两组比较,P>0.05;护理后,C+Y+G组患者上臂周径差、上肢体积差均小于C组(P<0.05),上肢淋巴流量大于C组(P<0.05)。见表3:
表3 C组和C+Y+G组患者淋巴水肿预防效果比较
2.3 上肢功能
C+Y+G组患者上肢功能优良率为90%,高于C组的70%(P<0.05)。具体数据见表4:
表4 C组和C+Y+G组患者上肢功能比较(n/%)
3 讨论
淋巴水肿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近远期影响不容忽视,轻者可随侧枝循环的建立而获得症状缓解,重则患肢形态、功能发生改变,造成肢体疼痛、麻痹、肩关节活动受限、上肢疲乏无力等症状,严重制约了患者的术后康复进程和康复效果[8]。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学及动物基础试验对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病生理机制研究进程的不断推进,认为其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主要包括腋窝淋巴结清扫程度、放射治疗、感染及肢体功能障碍程度等,而针对上述可逆性的因素予以及时的干预,对降低淋巴水肿发生风险、发生程度及重建肢体功能、促进预后转归具有重要的意义[9]。
炎症反应是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病理基础之一,在感染、创伤性微炎症反应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导致炎症介质大量释放,造成患肢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强,导致组织水肿、淋巴停滞和回流障碍,从而引发淋巴水肿的发生、发展[10]。临床护理中通过对患者切口感染的预防及微炎症状态的改善可有效降低机体炎症反应,预防淋巴水肿。同时,通过患肢抗阻训练和功能训练,可在改善组织血液循环的基础上预防炎性介质的释放和病理产物的吸收、排出,更好的提高患肢功能。本研究中,C组、C+Y+G组患者术后护理中分别开展常规护理、常规护理+炎症控制和功能训练干预。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C+Y+G组患者血清IL-6、IL-10、TNF-α均低于C组(P<0.05);C+Y+G组患者淋巴水肿发生率为5%,低于C组的17.5%(P<0.05);护理后,C+Y+G组患者上臂周径差、上肢体积差均小于C组(P<0.05),上肢淋巴流量大于C组(P<0.05)。C+Y+G组患者上肢功能优良率为90%,高于C组的70%(P<0.05)。即乳腺癌术后通过炎症控制和功能训练能有效改善患者机体炎症反应,降低淋巴水肿发生率,并提高上肢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