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部审计如何有效发挥企业第三道防线作用

2022-10-10付卫超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2年5期
关键词:审计工作人员企业

付卫超

一、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基建投资规模和数量均呈明显上升趋势,但企业面对的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如何发挥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第三道防线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为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效果和风险防范能力,本文探讨企业内部审计作用,分析当前内部审计作用发挥不足,以此为基础研究第三道防线作用的发挥途径,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建议。

二、探讨企业内部审计作用

(一)风险识别与监督

当企业的经营与发展面临的市场环境愈发严峻,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时,通过落实内部审计工作,可以借助其强有力的监督帮助企业提前识别风险,加强企业整体风险管理与管控能力,进而最大限度地规避经营、项目等风险,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资金、资源损失。

(二)为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内部审计作为客观、独立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往往采用规范且系统的方法对企业项目、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进行审查与评价。通过充分利用内部审计结果,能够为企业经营决策的制定提供有效参考建议,根据企业实际发展情况促进企业完善治理结构,增加企业价值和实现经营发展战略目标。同时,根据内部审计结果,还可以帮助有关人员掌握内部制度的落实情况和企业整体运营状况,及时发现企业管理不足,并做出相应的调整与修改,以此保证企业经营决策制定的科学有效性,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三)提高企业风险防范能力

对于企业而言,经济活动上的决策风险是重要审计工作,审计部门通过仔细分析决策制度的科学性和健全性,能够有效降低企业决策风险。在该情况下,企业风险防范工作前移,有效强化了企业事前审计风险防范。同时,内部审计具有较高的执行力和责任追究强度,通过开展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可以保证制度的有效落实,依托于客观分析企业经济活动等环节提高事中企业审计效力。而且,对内外部环境的及时分析和经济项目完成后的总结归纳,都能够准确找到项目中存在的风险点,这为日后相关经济活动的展开提供良好经验支持,从而进一步降低风险,提高企业防范各类风险的能力水平[1]。

三、分析企业内部审计第三道防线作用发挥不足

在当前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风险。即便大多企业认识到内部审计在风险管控、决策战略优化制定等方面的作用,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具体如下:

(一)审计目标尚不明确

在企业现代化转型发展过程中,企业对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但是由于内部审计体制不够完善,未能切实结合施工企业具体特点,进而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时没有明确的目标导向,不仅对审计结果准确性和有效性有影响,甚至还会增加企业的隐藏风险,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在现实工作中,企业往往过于注重财务收支,将该工作看作内部审计的重心,忽略了内部审计的制度与项目评价、风险控制和咨询职能,使得内部审计第三道防线作用无法充分发挥,整体发展状态也相对滞后。此外,缺乏明确审计目标的内部审计大多流于形式,没有抓住企业发展焦点,过于侧重财务收支,缺乏对企业具体经营情况的考虑,内外部环境存在信息不对称等情况,导致审计结果缺乏准确性、全面性,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职能运用不合理

审计方式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内部审计结果的准确性,但是由于基础建设事业仍处于发展状态,很多企业对内部审计的重视时间相对较短,所以仍有一些传统审计方式被应用于工作中。与日益发展的企业需求不匹配,传统审计方式科学性和先进性都明显不足,最终导致审计职能运用不合理、审计实践有效性较低,影响内部审计第三道防线作用的发挥。

(三)缺乏高水平审计队伍

审计人员作为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主体,其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直接影响着内部审计落实效果和评价结果准确性。从当前内部审计队伍来看,审计人员综合素养良莠不齐,无论是职业道德还是专业素质能力均有待加强。一些审计人员对专业审计知识、技术等掌握不全面,知识结构单比较单一,审计着重点有局限性。尤其开展工程项目专项审计,往往主要关注财务核算管理方面,对内部结算合理性、工程量复核等方面受专业能力所限,审计深度不够,极大地影响了内部审计第三道防线作用的发挥效果。一方面无法及时给企业提供规范、准确的审计信息总结,另一方面也无法出具含金量高的内部审计报告,在该情况下,企业的经营发展目标难以实现,防范风险的能力不能有效提高[2]。

(四)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

在社会高速发展下,各类企业自身规模扩大,内部审计工作内容愈发复杂烦琐,以往传统的审计方法逐渐无法处理大量数据,导致审计效率相对较低。究其原因,企业没有正确认识到信息化环境对内部审计的影响,审计相关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各项投入也较少,最终导致内部审计存在片面性、局限性等缺点,无法及时防控企业经营发展风险、挖掘制度问题等,影响企业发展状态。

四、研究如何有效发挥企业内部审计第三道防线的作用

(一)明确审计目标,落实完善审计体系结构

要想获得准确、全面的内部审计结果,充分发挥企业风险的第三道防线作用,应明确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目标,开展工作时强调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努力全覆盖主要风险,同时根据企业发展情况和需求完善审计体系结构,以此增强企业内部审计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对于内部审计而言,其主要工作内容是审查并评价内部控制制度、企业经济项目和风险管理等,而这离不开对细节的了解与把控。因此,内部审计的主要工作目标是全面监控企业每个环节的运行情况,切实结合企业具体发展状态和需求,依托明确的工作目标和方向对相关制度进行完善和风险预测,进而促进审计部门控制体系的加强和内部审计制度的完善。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应注重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涉及的经济项目和活动,对其展开全面的风险评估工作,一旦发现隐藏风险或是风险发生率较高,则提前调整项目计划或是制订风险防控应急方案,促进企业经营目标顺利达成[3]。

与此同时,企业内部管理层也要形成对内部审计的正确认知,加强并提高对内部审计工作的目标要求,让内部审计工作结果得以落实到位。具体而言,用长远的眼光看待内部审计工作,肯定内部审计重要性,提升该工作于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同时加强相关工作规划,比如年度审计计划、目标确定等,进而不断完善企业内部审计体系结构。其中,在完善企业内部审计体系结构时,为给内部审计工作的推进提供良好工作环境,企业可以鼓励内部人员学习审计基础知识内容,掌握简单的风险识别能力,不断提高风险意识。此外,根据企业发展状态定期修订内部审计规范,落实科学、健全的审计程序和考核制度,激励内审机构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的同时,也保证内部审计工作得以有序、顺利开展。

(二)合理运用审计职能

对于内部审计而言,其作为独立且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主要目的是改善组织风险管理,同时控制风险促进企业实现经营发展目标的工作,可以说,企业内部审计是随着企业经济发展中风险管理应运而生的。因此,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时,应深入分析企业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做好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并落实相应的防范措施,明晰风险原因后完善和整改措施,进而立足于企业发展实际合理强化企业管理,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运用审计职能,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事前防范、事中干预和事后监督职能,强化企业风险管理预测能力[4]。

在发挥内部审计事前防范作用时,相关工作人员应重点分析企业决策风险,综合评价决策制度的健全性、科学性,确保决策符合我国最新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降低企业决策风险,为决策制定提供建设性建议。同时,时刻明确内部审计初衷,尤其在签订合同时,审计人员应全面调研市场环境,保证合同内容符合要求,之后按照规定的标准与流程签订合同,维护企业合法利益,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在发挥内部审计事中审计风险防控作用时,企业应成立单独且高水平的审计组织,不可为了突击检查而设立一个临时组织,保证内部审计的执行力。同时将考核与监督有机结合,考核体系也应包括内部人员执行情况,使审计人员可以更为客观地对企业经济活动进展进行分析,保证内部审计的权威性。条件允许情况下,落实问责机制,将监督、问责与考核进行集中整合,明确企业内的问责底线,若是出现越线行为则立即制度问责,从而增强企业内控、经济等项目展开的规范性,降低企业经营发展风险。在发挥事后审计风险防范作用时,为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应及时归纳总结经济业务开展后的经验与教训,客观评价项目收益和存在的风险,为以后企业项目的开展提供指导。内部审计部门应改变传统审计方法,以公平、客观的理念彻底分析企业项目出现的具体风险,汇总审计成果,在现有经验基础上创新审计内容,扩大其覆盖面,从而更好处理风险,提高企业风险防范效率。其中,在创新内部审计方式时,应将工作重点放在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审计、合同审计、工程深究以及风险管理审计等方面,结合工程特征评价企业经营管理,打破过去单一的内部审计模式,优化内部审计内容与方式,从而促进施工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三)加强教育培训,打造先进审计队伍

在现代化发展环境下,企业内部管理也向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内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对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能力、职业素养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在如何发挥内部审计第三道防线作用的问题上,企业应加大力度开展内部审计人员教育培训工作,依据企业发展状态和需求逐渐打造出符合企业发展趋势的先进审计队伍。具体而言,企业应围绕国家最新政策要求、先进审计方法、基础知识理念等定期开展面向全体审计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保证审计人员正确认识到内部审计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并在不断提高审计人员专业实力的同时,也要使其全盘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和所在行业的发展趋势,以此增强审计人员应对突发问题和风险的应急能力。同时,基于综合素养人才培养目标增加审计人员实践机会,比如邀请业内专家或是经验丰富的内部审计前辈开展面对面交流与指导,深化审计人员对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帮助审计人员积累风险识别、监督和管控经验,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另外,还应根据相关审计法规强化审计部门的执行力,切实融合风险管理相关内容充分发挥内部审计风险识别、防控作用,逐渐提升审计队伍整体专业水平,使其满足企业发展新要求。此外,还可以定期组织审计人员开展业务研究讨论会等活动,为审计人员交流经验、解决难题提供机会与空间,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开阔内部审计人员视野,促进其客观、科学分析和宏观思维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为后续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人才基础[5]。

(四)合理借助内外部审计力量开展审计工作

在企业内部审计中,为进一步强化内部审计的效果,相关人员还应该重点开展以下工作:一是将个别审计项目借助外部审计力量。通过适当的审计外包,提高审计质量。企业内部审计人员通过共同参与,学习专业会计师事务所开展审计工作的方式方法、关注重点等,不断拓宽审计人员视野。

二是联合企业其他部门开展重大项目专项审计。由相关专业人员组成审计工作小组,联合其他职能部门如经营部、财务部等联合开展重大项目的专项审计。这样有利于克服现有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受限的问题,提高审计报告的质量。

(五)加大信息化审计建设,提高工作效率

内部审计工作应与时俱进,将信息化技术作为第三道防线作用发挥的重要依托,加大力度建设信息化审计体系,丰富审计方式,进而拓展审计深度的同时,突出其服务职能,增强内部审计管理规范化程度。比如,施工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组织结构较为庞大这一特点建立内部审计与项目信息协同机制,打破信息传递壁垒,改善内部数据信息流转不畅的问题,利用良好线上沟通机制实现数据共享,进而使审计人员综合运用业务数据和信息开展高效的内部审计工作。同时,在内部审计与企业项目信息协同机制下,内部审计工作模式发生改变,相较以往的现场审计、抽样审计模式,逐渐转变为以计算机平台为基础的远程审计和相关数据分析,通过采集项目相关信息,审计人员对经营决策制定、项目风险等方面可以进行更为深入的数据化分析,最终的评价分析结果也可以充分地在企业内部共享,进一步增强企业对各类风险的预测与防控能力。

在提高内部审计信息化水平时,应根据施工企业特点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进而使审计人员能够以远程的方式全方位采集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等数据,及时把握审计疑点,节约内部审计成本。而且,在远程审计模式下,内部审计还可以横向对比分析企业经营绩效,根据行业、市场发展动态和趋势制订具有针对性的内部审计计划,识别潜在风险点,科学预测企业未来经营绩效情况,充分发挥内部审计风险防控作用。另外,信息技术也是创新内部审计技术方法的有效方式,由于水利水电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多为财务、工程等专业背景,对于新型的信息化技术软件熟悉度、操作熟练度都较低。因此,在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还应基于数据采集、数据分析等构建新型远程审计模式,将数据分析流程合理固化[6]。比如,在开展专项审计工作时,审计人员可以直接利用企业现有管理信息系统对相关数据进行采集,进而获得基础信息,在复核审计时,也减少了人为判断误差,根据部门数据库即可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审计数据客观性和公正性进一步提高,提高内控系统管理效率的同时,及时防控企业经营风险,使得内部审计发挥出其原本的风险防控作用,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内部审计是企业平稳发展、防控各类风险的第三道防线,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和需求不断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落实完善的内控系统和审计制度,明确审计目标、合理运用审计职能等,以此增强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促进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引用

[1]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发挥第三道防线作用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J].中国内部审计,2020(5):66-68.

[2]田金美.内部审计应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评黄河水利出版社《企业财务管理与内部审计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20(2):后插2.

[3]景小青.适应水电建筑企业多元化发展的内部审计模式[J].中国内部审计,2020(9):50-52.

[4]刘书静,贾建昆.内部审计在水利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的作用[J].财讯,2020(1):191.

[5]汪强,李宁.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内部审计全覆盖实践[J].中国水利,2021(8):33-35.

[6]傅锦仪.浅谈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及优化构建[J].全国流通经济,2019(30):181-182.

猜你喜欢

审计工作人员企业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高校内部控制体系中的审计工作思考
当前高校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做好企业审计工作的几点思考
再来一次,这太有趣了!
跟踪导练(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