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盆底肌肉训练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康复效果

2022-10-10王春霞

健康之友 2022年19期
关键词:障碍性乙组甲组

王春霞

(东营市广饶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妇产科 山东 东营 257300)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主要是受外界因素、自身因素等的影响,患者盆底保护系统的整体结构变得薄弱,进而引发盆底组织功能失调和盆腔器官位置不当,阴道松弛、排便障碍、子宫脱垂等是该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多发于产后妇女、绝经期妇女人群,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当前,临床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近几年,盆底肌肉训练技术逐渐在临床中得到发展,该技术具有无创性,能够有效治疗该疾病[1]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主要表现是盆腔支持结构出现缺陷或发生退化,当前较为有效且常用的手段为手术治疗,改治疗方式由于具有确切疗效以及对患者产生的创伤较小而被广泛认可。但近年来有报道称[2],康复治疗也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疗效,且逐渐成为患者术后康复不可缺少的辅助手段,因此该文将针对该院2015年10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部分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运用盆底肌肉训练的效果展开研究,现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将从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将69例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其中甲组34例,乙组35例,均符合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医学诊断标准,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已签署知情权同意书,临床资料齐全,并无严重精神疾病、认知障碍、沟通障碍患者,也未出现泌尿系统疾病、盆腔外伤史、基础性疾病、药物禁忌等患者[2]。年龄:甲组22-39岁(29.87±5.35),乙组21-41岁(31.16±6.45);病程:甲组3-10个月(7.12±1.41),乙组4-11个月(8.01±1.23);疾病类型:甲组8例子宫脱垂伴尿失禁、10例子宫脱垂、16例不同程度尿失禁,乙组7例子宫脱垂伴尿失禁、11例不同程度尿失禁、17例不同程度尿失禁。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两组间均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1)由门诊医生询问症状.阴道检查,填写调查问卷,分组。用法国PHENIXUSB4多功能神经电生理定量诊断仿生治疗仪,进行盆底肌力测定和分级,具体实施步骤为。

2)入院后,了解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对其阴道情况进行检查。对患者子宫脱垂程度、尿失禁频率等盆底功能进行测定。指导患者用正确的方法排尿。2)给予甲组常规训练如下:第一,训练患者站姿,指导其对肛门和尿道口两个位置进行收缩和放松,维持大约5秒的时间,每天训练5次,每次做10组,持续训练大约90天。第二,训练患者仰卧姿势,指导患者并拢双腿进行弯曲和伸直,两个动作各维持大约5秒的时间,每天训练5次,每次做10组,持续训练大约90天。3)在此基础上给予乙组盆底肌肉训练如下:第一,训练前使用电刺激治疗仪激活患者盆底肌肉,其控制在大约25分钟的时间。第二,a.训练前嘱咐患者不要饮水,并排空膀胱。选取截石位,然后在阴道内放置探头对盆底肌肉兴奋程度进行刺激,并指导患者对阴道肌肉进行提肛、收缩等,其维持大约5秒的时间,每天训练3次,每次做10组。b.在阴道内放置垂体,指导患者夹住垂体,其控制在大约半小时的时间。先控制垂体在最轻的重量,如患者在走动、咳嗽时不会出现脱落现象,然后,慢慢将体重增加。第三,训练时间维持大约90天后测定盆底肌力,如果不符合理想标准,就将训练时间在原有基础上延长。

给予参照组的康复方式,实验组在基础上应用盆底肌肉训练的康复方式,方法为:

健康教育:因盆底肌肉训练是一种新型的康复方式,大多数患者并不是很了解,所以在为患者开展盆底肌肉训练之前需要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内容为疾病相关知识、盆底训练的内容和重要性,以及康复效果等,让患者明确训练对她们恢复健康与正常生活的意义,提升重视程度和配合度。在患者提出相关疑问时应该耐心倾听并解决,从而提升患者康复信心。

心理指导:许多女性患者因疾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愿意配合进行训练,对训练恐惧或对训练没有信心,这时需要为她们进行心理指导,让患者将内心的担忧说出,并安慰和开导。也可以提供成功案例让患者查看,或者是邀请已经康复的患者来为到医院交流康复的经验,提升她们康复的信心。

1.3诊断标准

(1)SUI的诊断标准:在身体用力、打喷嚏或咳嗽等增加腹压的情况下出现非随意的尿液漏出。(2)POP的诊断标准:按《妇产科学》(第7版)P0P-Q评分>0度。(3)治疗后肌力≥IV级为有效;较治疗前有提高,但

1.4观察指标

对训练后的盆底肌力变化与临床症状出现情况进行观察。1)盆底肌力变化判定指标:盆底肌力水平检测标准分为五个等级,其中肌肉无收缩能力为0级,肌肉能收缩1次且仅可维持1秒与能收缩2次且维持2秒分别为Ⅰ级和Ⅱ级,肌肉可收缩,但未具备对抗阻力的能力为Ⅲ级,同时具备对抗阻力的轻微能力为Ⅳ级,肌肉能完全收缩,具备对抗阻力的能力为Ⅴ级[3]。2)临床症状发生率判定指标:脏器移位、尿失禁、子宫脱落、性功能障碍等。

1.5疗效评定标准

怀孕和分娩是盆底肌肉、神经和其他组织损伤的主要原因,而这种损伤是PFD发展的重要因素。怀孕时,子宫变大,改变了孕妇身体的重心,从而影响腹腔内的压力,将子宫推向阴道,将压力转移到盆底,使肌肉放松。分娩进一步增加了盆底结构和肌肉损伤。另外,由于产后可以持续一段时间,产后运动、肛门收缩等产后运动有一定恢复的可能。然而,很多女性并不了解锻炼骨盆底肌肉的正确方法。本研究对产后训练组、尿失禁组和子宫脱垂组进行盆底肌康复训练。通过阴道触诊,结合电刺激和生物反馈疗法,指导女性掌握锻炼盆底肌肉的正确方法,盆底得到改善。肌肉收缩力和肌肉收缩期的延长。每种纤维类型使用不同的训练方法,并进行肌肉收缩的协同训练,以自由控制盆底肌肉的收缩。本研究结果显示,产后训练组女性盆底肌力明显改善,产后对照组有一定改善,但改善不足,肌力异常率仍较高,到40%。这提示产后盆底肌功能锻炼可促进产后盆底肌功能恢复,降低PFD风险[4]。

观察第2组患者盆底肌活动,统计项目,比较第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疗效评价标准为疗效显着的三个等级。患者训练完成后,盆底肌肉充分收缩,对抗过程可持续5秒以上。病人的病情已经恢复得很好。部分改善的是,患者运动后,盆底肌肉的收缩和放松基本可以自主实现,所以在对抗过程中很可能会持续2~4秒,所以病情比较稳定。无效:患者的肌肉收缩基本上不能自发进行,病情没有改善或恶化。治疗的总体疗效=1-无效。

1.6盆底肌力检测

根据肌肉收缩质量、保持的时间、收缩的次数分为5级。0级:肌肉无收缩;I级:肌肉颤动,仅收缩1次,且维持不到1s;II级:肌肉不完全收缩,收缩2次,且均维持2s;II级:肌肉完全收缩,无对抗阻力,收缩3次,且维持3s;IV级:肌肉完全收缩,轻微对抗,收缩4次,且维持4s;V级:肌肉完全收缩,持续对抗,收缩5次,且均持续至少5s。肌力

1.7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训练后的盆底肌力变化对比

由表1可知,甲乙两组在盆底肌力变化上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

表1 比较两组患者训练后的盆底肌力变化[n(%)]

2.2临床症状出现情况对比

由表2可知,甲乙两组在临床症状发生率上出现明显的差异(P<0.05)。

表2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出现情况[n(%)]

2.3治疗效果对比

综合治疗结果,甲乙两组的治疗效果存在显著的差异。甲组在显效、有效和无效上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52%(25/34),而乙组在显效、有效和无效上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34/35),乙组明显高于甲组(P<0.05)。

3 讨论

盆底组织的构成部分分为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一旦当中的肌肉组织受到损伤,且出现退化,就会导致盆底功能障碍。每个平面的肌肉、韧带和器官都有独特的解剖和生理功能。病因尚不清楚,危险因素包括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盆底的支撑组织变得松弛,体内激素水平下降,同时盆底组织中的肌张力下降,盆底的支撑组织逐渐减少;盆底肌肉和神经受损,盆底愈合不好,导致盆底肿胀;患者怀孕和分娩的经历会导致体内荷尔蒙的变化[5]。此外,还会引起盆底结缔组织胶原代谢紊乱,导致盆底支撑组织松弛;可导致器官脱垂或失禁。根据女性盆底结构的概念理论,阴道支撑结构主要由肌腱弓形成白线,盆底提升形成肌肉,盆底肛提肌板在自主控制下牵拉,将盆腔器官保持在肛提肌上子。患者通过对盆底肌肉进行收缩和放松,可以增加支撑盆腔器官的肌肉的张力,恢复盆底肌肉的张力,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对患者进行盆底功能锻炼时,治疗效果与患者组织的愈合和柔韧性有关,通过适当的锻炼可以恢复软组织,在进行功能锻炼时,应该知道:锻炼应该分阶段进行。盆底肌肉的强烈收缩会导致肌肉疼痛和疲劳,功能锻炼后应及时评估治疗效果。本组资料中,盆底肌观察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盆底肌锻炼促进盆底肌的松弛和无力,通过患者自身有意识的和选择性的盆底肌收缩和松弛恢复正常的肌力。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治疗中,盆底肌肉训练可以缓解肌肉紧张,可以有效改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满意的效果。

综上所述,盆底肌肉训练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康复效果显著,能减少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盆底肌力变化,盆底肌锻炼是通过患者自身有意识并有选择性地反复收缩和放松盆底肌群,使盆底肌张力和耐力增强,使衰弱、松弛的盆底肌恢复肌力,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对轻、中度尿失禁的治疗,盆底肌肉训练能有良好的效果。对重度压力性尿失禁或中、重度盆腔脏器脱垂者,年龄较大者,以手术治疗疗效最好。盆底肌肉训练能有效提高肌肉张力,降低盆腔器官脱垂的发生。值得在临床医学上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障碍性乙组甲组
补肾活血方联合枸橼酸氯米芬在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中的应用
母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及防治
观察重组人白介素11对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的治疗效果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实施及可行性分析
一笔业务,组、村、镇三级的会计凭证编制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阻止接球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
一道奇妙的竞赛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