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经刺激仪下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对胫骨骨折手术患者麻醉效果的影响

2022-10-09王师建

中国伤残医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胫骨麻醉神经

王师建 刘 旭

( 1 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麻醉科 , 辽宁 沈阳 110005 ; 2 沈阳市骨科医院麻醉科 )

胫骨骨折(TPF)是一种老年人群常见的下肢骨折疾病,对于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其还会出现膝关节受损等问题。手术是胫骨骨折患者最为常用的治疗方法,但是,受到并发症等问题的影响,患者的手术治疗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和风险性,这就会大大增加手术麻醉的风险,因而通过何种方式提高胫骨骨折手术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保证手术治疗效果以及老年患者的安全,也是患者和医师共同关注的问题。随着临床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各类先进医疗器械的广泛应用,神经刺激仪在胫骨骨折手术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能够提高腰丛一坐骨神经定位的准确性,同时,超声技术的联合应用也有助于手术医师更加清晰准确地观察骨折部位的解剖结构,保证药物的充分扩散,降低各类麻醉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因而其在老年和儿童手术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本文以沈阳市骨科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入院治疗50例胫骨骨折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男36例,女14例,年龄50-74岁,平均为(61.7±11.4)岁,ASA分级:I级患者16例,II级患者34例。(1)纳入标准:①CT影像学检查证实为胫骨骨折,且符合手术指征;②患者无合并脏器疾病、精神障碍问题、麻醉药过敏史;③年龄在50岁以上,80岁以内。(2)排除标准:①资料不完整或是临床研究过程不完整者;②凝血功能异常者;③合并酒精滥用史、神经系统疾病或是慢性疼痛病者。依据不同手术麻醉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25例,男18例,女7例,平均年龄为(62.3±11.2)岁,I级患者8例,II级患者17例。观察组25例,男18例,女7例,平均年龄为(62.1±11.1)岁,I级患者8例,II级患者17例。2组基础资料对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方法:对照组观察对象实施常规全身麻醉,具体操作:手术开始前肌肉注射0.08 mg/kg咪达唑仑(生产商: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80025),随后分别静脉注射0.6 mg/kg罗库溴铵(生产商:福安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23439)、1.5 mg/kg丙泊酚(生产商:瑞典Fresenius Kabi Deutschland GmbH,批准文号:注册证号J20130013)、3.0 g/kg芬太尼(生产商: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2022076)以及0.03 mg/kg咪达唑仑,直至获得理想的麻醉效果。观察组观察对象实施经刺激仪下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具体操作:患者保持侧卧位,穿刺针与神经刺激仪连接后,穿刺点选择第4腰椎棘突与髂嵴之间连线与阻滞一侧旁4.5cm处腰丛部位,选择骶裂孔、股骨大转子及骶髂关节等部位进行准确标记,将股骨大转子与髂后上棘连线,在其中点做一个垂线,并确定坐骨神经穿刺点部位为垂线和骶裂孔连线的中点。随后打开神经刺激仪,设置初始频率为1Hz,初始电流为1mA,若患者出现肌群收缩现象,则可将电流调整为0.3mA,如果肌群仍然明显收缩,则可继续减小电流,直至肌群收缩现象完全消失,无回抽脑脊液和血液则穿刺正确,并分别注入25 ml 的0.5%罗哌卡因与1%利多卡因制成的混合溶液,对患者麻醉效果进行观察。

3 观察指标:(1)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2组观察对象不同时点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情况。(2)麻醉指标。对比2组观察对象阻滞完成时间、麻醉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等麻醉指标情况。(3)VAS评分。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测评患者术后4小时、术后12小时以及术后24小时等时段疼痛程度进行对比分析,评分在0-10分之间,评分越高,则疼痛程度越严重。

4 统计学分析:文中数据借助版本为SPSS 22.0 的软件包处理,其中,计数资料用%表示,并实施x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5 结果

5.1 2组不同时点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2组观察对象麻醉阻滞前,SBP、DBP、HR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患者麻醉后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比较仍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2组不同时点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n,%)

5.2 2组患者麻醉指标情况比较:观察组25例观察对象,平均阻滞完成时间为(10.3±2.1)分钟,平均麻醉起效时间为(7.3±1.4)分钟,平均麻醉维持时间为(772.5±43.5)分钟。对照组25例观察对象,平均阻滞完成时间为(19.4±2.4)分钟,平均麻醉起效时间为(10.2±3.2)分钟,平均麻醉维持时间为(712.4±32.5)分钟。由此可见,观察组观察对象阻滞完成时间、麻醉起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而其麻醉维持时间则明显长于对照组,2组数据差异对比明显(P<0.05)。

5.3 2组不同时点VAS评分结果比较:观察组25例观察对象,术后4小时平均VAS评分为(0.8±0.2)分,术后12小时平均VAS评分为(0.7±0.1)分,术后24小时平均VAS评分为(0.3±0.1)分,对照组25例观察对象,术后4小时平均VAS评分为(1.3±0.3)分,术后12小时平均VAS评分为(1.3±0.3)分,术后24小时平均VAS评分为(0.9±0.2)分,由此可见,观察组观察对象术后4小时、术后12小时以及术后24小时等时段VAS评分结果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数据差异对比明显(P<0.05)。

讨 论

尽管胫骨骨折患者接受保守治疗能够取得一定的作用,但是,保守治疗所导致的关节僵硬以及肌肉萎缩等问题也会影响患者预后,进而对患者的下肢功能恢复以及生活质量提高产生不良影响[1-2]。随着临床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受到了一致认可。然而,手术切开复位治疗后患者面临一定的正常组织损伤风险,因而手术过程中需要实施麻醉干预,以保障手术的推进[3-4]。

全身麻醉需要经肌肉、静脉、气道等途径将麻醉药物注入体内,对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活性产生抑制作用,保证患者逐渐暂时性丧失疼痛感和神志,保持肌肉的放松状态,抑制机体条件反射作用,同时,麻醉药物持续到手术后也能够抑制患者的疼痛感。然而,全身麻醉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大量麻醉药物在患者体内积蓄,会诱发呕吐、恶心、寒颤等并发症问题,进而影响患者的预后和术后恢复[5-6]。与常规区域神经阻滞不同,神经刺激仪下神经阻滞复合全麻能够保证体表神经定位的准确性,避免损伤患者的神经和血管组织,结合血管和神经的走行方向,确定进针的位置和方向,保证神经阻滞的有效性和准确性[7-8]。神经刺激仪配合超声定位能够保证神经阻滞的简化定位,对麻醉效果进行实时引导,并引导在患者神经束周围使用麻醉针局部注射麻醉药物,进而减少麻醉药物的使用量,保证麻醉药物更加均匀的分布,降低麻醉不良反应问题[9-10]。本次医学研究就针对胫骨骨折手术患者分别实施常规全身麻醉和神经刺激仪下神经阻滞复合麻醉,结果证实后者的麻醉效果更好,麻醉起效速度更快,麻醉效果持续时间更长,作用更明显。本次医学研究结果证实,2组观察对象麻醉阻滞前,SBP、DBP、HR等指标检测情况数据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观察对象阻滞完成时间、麻醉起效时间等耗时均少于对照组,而其麻醉维持时间则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观察对象术后4小时、术后12小时以及术后24小时等时段VAS评分结果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神经刺激仪下神经阻滞复合全麻的效果更好,安全性更高。

综上所述,在胫骨骨折手术患者麻醉过程中应用神经刺激仪下神经阻滞复合全麻技术,能够快速取得较为理想的麻醉效果,有助于保持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稳定性,减轻患者疼痛感。

猜你喜欢

胫骨麻醉神经
胫骨平台骨折并发肺脂肪栓塞综合征一例
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37例
3D技术打印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应用及护理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在老年腹部手术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七氟烷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麻醉中的效果研究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神经”语录
跟踪导练(三)(2)
“神经”病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