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工类高校文化育人创新路径研究

2022-10-09田起帅

中国军转民 2022年18期
关键词:理工类育人文化

■田起帅

对于文化,《易经》中曾有这样的表述,“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段话旨在强调通过人文的手段达到“化成天下”的目的,实际上这正是我们今天所强调的“文化育人”的内涵与归宿。马克思也曾指出,文化是“文明的活的灵魂”。文化在科学文化知识的传递、思维方式与世界观的改造、文明成果的传承和创新等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作用。而大学不仅是科学之根,更是精神之魂,因此,文化育人应当成为大学的第一要义,高校应通过无处不在的文化育人来陶冶学生、引导学生,从而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综合素质过硬的复合人才。

一、文化育人的时代要求

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文化育人的功能和内容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同时,面对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化、世界各地文化的深度融合、多元文化的复杂交汇,以及中西方思想的碰撞、主流与非主流文化相互影响等现实问题,当下我国的文化育人工作也经受着更大的挑战和冲击。正因如此,文化育人在培养人才、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愈发凸显。

当前我国高校的学科和专业教育发展势头迅猛,全民学历层次不断攀升,专业人才培养成效显著。而不同于专业技术教育或科学知识教育,文化育人的核心目标在于“立德”,即培养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道德观念和道德结构。从党的十七大确立“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到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再到党的十九大强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育人的工作方向不断得到明确。此外,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知识教育,更离不开文化的滋养。知识教育更多地关乎思维,而文化滋养则关乎整个人的存在,尤其关乎人的心灵生长。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文化育人新的目标要求可以归结为:在国家和社会层面,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时代新风,构筑中国精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在个人层面,通过绵延不绝的文化滋养涵化公民心灵,推动个人发展的全面性和综合性提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筑牢人才根基。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以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为内容,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文化建设,开展科学有效的文化育人实践,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导向作用。高校作为文化育人的主要阵地和重要堡垒,其成效优劣直接关系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社会发展的前途命运,因此至关重要。但是,当前我国高校在文化育人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特别是部分理工类院校,对此本文试析如下。

二、部分理工类高校文化育人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与育人存在脱节

文化育人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在于培育“人”,应该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凸显以人为本的理念,建构文化与育人交相融汇的文化育人体系。文化育人必须符合新时代育人的根本要求,应当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把文化育人与学生的专业发展、人生幸福、终极价值等紧密联系起来,在思维方式上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在培养方向上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强调对学生的启发式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和创造思维,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真正达到育人的效果。

当前理工类高校的文化育人实践大多存在文化与育人的脱节现象,即片面推进专业教育、知识教育、技能教育,忽视了文化的引领和融汇作用,无法将文化育人作为一项统揽全局的人才培养举措注入日常教育体系。这些高校尽管也广泛举办各类文化艺术活动,但更多停留于活动本身,由于其育人理念的缺失,也无法真正做到以文化的手段培养教育学生,使学生的发展与社会、时代同向同行。

(二)缺乏文化育人的协同机制

文化育人作为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其依靠的力量应当是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领域,因此应当建立起完备健全的文化育人协同体系,通过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统一的思想指引下,使教育对象保持高度一致的积极进取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建立文化育人的协同机制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各部门育人的独特优势,同时也能够在日积月累中形成一所高校的文化氛围与文化积淀,培养起全员育人的自觉性和自主性,从而引导全体成员积极参与到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

而多数理工类高校在进行文化育人时,往往没有一套上下结合、行之有效的协同机制,无法充分调动全部的可用资源,所凭借的力量往往单一而固化。比如仅仅依靠团委或学生处等部门单打独斗,通过程式化的思维、手段开展工作,其育人效果自然常常短暂而微弱。

(三)学生参与文化育人的积极性不高

文化育人,归根结底属于教育实践,是一种双向交互的信息传播活动。因此,其目标效果能否达成不仅取决于教育主体的特征,也与教育客体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息息相关。受到专业、兴趣、身份等个性特征的影响,以及文化内核、活动载体、信息渠道等育人内容的差别,学生对文化育人会呈现出不同的态度和表现。学生参与度高、互动良好,育人成效自然凸显,反之亦然。

多数理工类专业大学生往往更加追求专业核心知识或技能,较少接受人文社科相关的知识训练,因此对于文化艺术类活动兴味索然,参与文化育人实践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相对不高,因此容易成为文化育人的“孤岛”,使得高校的育人成效大打折扣。

三、理工类高校文化育人的创新路径探索

当前各高校的文化育人路径多种多样,但从一般结构来讲,无外乎从文化育人主体、文化育人内容和文化育人渠道三个方面着手,不断更新育人理念,提升育人效果。

(一)建立健全文化育人协同机制

理工类高校应当建立并不断健全文化育人的体制机制,通过出台文化育人工作计划及指导意见,引导全校各部门协同一致,一以贯之开展文化育人实践。同时建立并完善保障机制、监督机制、奖惩机制、长效机制,确保文化育人实践的顺利展开。使文化育人活动更加具有整体性、规范性和一致性。另外,加强各部门、院系、专业、年级之间的文化育人交流,特别是广泛推动文理科之间的文化互动,鼓励学生因地制宜地开展文化育人活动,并加强对学生活动的引导和管理,适当注入符合时代要求和学校特色的育人元素,从而在学校形成“全员讲文化,全员讲育人”的良好局面。

(二)充实丰富文化育人内容内涵

文化内容良莠不齐,积极、优质的文化是开展文化育人工作的根基。理工类高校进行文化育人实践既要符合时代和社会要求,也要结合高校的现实情况,做到因地制宜。因此,应当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优秀地域文化、校史校情、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育人元素,发挥对学生的文化引领和素质养成作用。不断充实、丰富文化育人实践的内容和内涵,保持文化内容与时俱进的生机和活力。同时,还应不断探索各类内容在育人方式上的创新,通过更加接地气、新颖有趣、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提升学生参与度和积极性。

(三)持续创新文化育人媒介载体

文化育人的载体或渠道应当是与时俱进的,随着社会、历史、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创新变革。同时,载体的选择应当与育人内容和育人对象的特性息息相关,探索最为适合的文化育人载体。文化育人的载体,不仅包括有形的物理媒介和报刊等传统媒介,也包括各级各类学生组织以及互联网、智能媒介等新兴手段,高校应当结合自身特点和诉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加以利用。在这方面,理工类高校可以充分依托自身的技术优势或学科特色,探索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院制宜的文化育人手段。

四、结语

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经济和政治的时代产物,对于个体发展与民族振兴能够起到强大的凝聚、激励、规范和导向作用。而文化育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承担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在当前各高校普遍开展的文化育人实践中,也呈现出了参差不齐的效果。理工类高校因其自身特点在文化育人工作中存在着文化与育人脱节、协同机制缺失、学生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据此,本文提出可以从文化育人的主体、内容和渠道三方面着手,通过建立健全文化育人协同机制,充实丰富文化育人内容内涵,持续创新文化育人媒介载体,创新理工类高校的文化育人路径,推动文化育人实践取得更好成效。

猜你喜欢

理工类育人文化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谁远谁近?
数说
3300多名本科新生清华报到 理工类超八成
对理工类职业的四个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