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与公共服务水平交互效应研究

2022-10-09陈雨潞达卉莉

财经问题研究 2022年9期
关键词:公共服务债务规模

一、引 言

近年来,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和保障民生相继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重点。刘尚希等

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是2020年地方政府最为重视的问题之一。公共产品理论指出,地方政府有为公众提供公共品的责任和义务,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公共服务需求呈现规模化和多样化的特点。近年来,地方公共服务水平虽有所提升,但公共服务体系尚不完善,供给规模不足和供给结构不均衡等问题依旧显著增加了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的供给压力。此外,减税降费等财政改革使财政收入增速暂缓,扩大了财政收支缺口,加剧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因此,财政分权导致的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的不匹配是导致财政收入无法满足公共责任的主要成因,即地方政府为满足公共需求,会通过债务扩张来增加公共服务供给,使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与公共服务水平表现出互相促进效应。然而,地方政府作为理性经济人,基于晋升激励的经济绩效考核,会优先考虑自身的利益而增加能够促进经济发展的生产性项目投入,减少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民生性项目投入,这种财政支出结构偏好导致公共服务供给结构失衡,不利于公共服务综合水平的提升。从投入产出角度分析,支出规模的不足或过量均会导致财政资源浪费,表现为公共支出效率损失,也会导致投入规模扩张与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呈现不同步的状态。综上所述,为促进城市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和财政可持续发展,需要深入研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与公共服务水平之间的关联效应。

3) Message类型:

| | |

二、理论分析

(一)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与公共服务水平之间存在促进效应

公共产品理论指出,公共产品具有不同于私人产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地方政府有责任和义务提供统一的公共产品。财政分权理论指出,地方政府存在财权与事权不匹配的问题。因此,在财权与事权不匹配、减税降费、经济增速放缓和公民对公共服务需求增加的背景下,地方政府作为公共产品供给主体,为完成公共服务供给责任可能会产生过度举债冲动,从而导致债务风险增加。根据瓦格纳法则,随着城市化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地方政府为维护社会稳定发展倾向于扩张财政支出规模,即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会增加地方政府财政支出规模,随着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地方政府扩张财政支出规模会带来债务风险的增加。因此,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与公共服务水平之间可能存在交互促进效应。

在公共服务需求增加与财政分权“财权上移、事权留置”的体制背景下,地方政府支出责任与财政能力不匹配导致了债务规模持续扩张。王兆瑞等

对债务规模扩张原因的研究发现,地方政府为满足公共品供给需求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而进行的债务规模扩张会导致债务风险增加。Melina等

也提出财政收入暂缓的背景下,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可能会使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增加。但Bom

在研究公共服务代际成本时发现,有效的债务融资可以平衡当代人与下一代人的公共服务成本,即地方政府有效的债务规模扩张并持续增加公共投资有利于促进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可见,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水平与债务规模之间可能存在交互促进效应。

一腔热血不能掩盖对生死的恐惧。“开战前一晚,我一宿没睡着,心里一直在犯嘀咕。上战场谁不怕死,但主要还是紧张。我没留下遗书,部队不让。”冯仁昌说。

(二)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与公共服务水平之间存在抑制效应

地方政府作为理性经济人,在进行资源分配决策时,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更偏好能够促进经济发展的生产性项目投入,而轻视民生福利性项目投入。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行为偏好不利于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也会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和更高的债务风险。此外,地方政府的理性经济人假说也在以GDP为考核指标的晋升激励中体现。地方政府以此种晋升激励而产生的竞争,必然会扩张财政支出规模,提高生产性项目财政支出比例,减少公共服务支出比例,从而影响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因此,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与公共服务水平之间也可能存在交互抑制效应。

2.1 文化工作人才总量相对不足。全职的文化工作人员较少,兼职人员多,由于乡镇文化单位性质的原因,只有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有公务员编制,公务员偏少,大部分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是事业编制和工人编制,专业对口人员相对较少,给总体工作带来很大难度。特别是在进行文化研究方面由于缺少专业性人才导致深层次研究不够。

多数学者认为,引资是地方政府举债的真正目的。首先,地方政府为引资而进行的债务扩张行为会偏好经济投资性财政支出,从而不利于公共服务水平提升。中国式晋升体制与财政分权体制会催生地方官员之间展开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竞争,从而引发了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盲目规模扩张和过度举债冲动

。张莉等

指出,在经济增长激励机制下,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将转变为引资竞争。步丹璐和狄灵瑜

与郭庆旺

进一步研究发现,地方政府采用财政补贴、信贷支持、扭曲政府支出结构、提供税收优惠以及放松环境规制标准等引资方式均会造成财政体制失衡,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其次,Combes等

发现,增加公共服务领域投资有利于降低政府债券利差,从而降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因此,地方政府之间的引资竞争会提升债务风险并进而阻碍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但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有利于缓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2017年,宜章茶叶产量880吨,产值约13亿,上万贫困人口通过茶叶产业受益。据测算,莽山区域每亩茶园可实现年收入8000~10000元,带动农民脱贫致富效果明显。

(三)公共服务支出效率的贡献

生产前沿理论在财政和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说明,当公共品实际生产供给水平未达到生产前沿面时,政府的公共支出决策就不是最有效的。其中,公共品实际生产供给水平线与最优规模的生产前沿面之间的差距被称为效率损失。造成公共支出效率损失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公共支出结构失衡、支出规模不足或过度会造成效率损失;另一方面,政府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等亦会造成效率损失。因此,公共服务支出效率是公共服务水平和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多发性骨髓瘤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该病发生相对隐匿且进展较为缓慢,因此难以在早期被临床所及时发现,患者自觉出现异常时多数已经伴随有全身性的骨质损害现象,此时疾病对于患者的健康已经构成了严重威胁,若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则可能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目前临床通过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方式,可对患者做出一定判断,本次研究则对上述检查方式的使用详细情况做出分析,于2016年1月—2018年1月之间展开详细总结,目的在于探究其价值供相关工作参考,现将本次研究详情做出整理报道。

公共服务支出效率是研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与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分析视角之一。钟军委

研究发现,提高公共服务支出效率不仅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也是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关键。2020年12月18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地方政府需合理增加公共支出,提高教育、医疗、养老、育幼等公共服务支出效率。在公共服务支出效率对公共服务水平的影响研究中,Carmen等

的研究表明,财政分权虽然赋予了地方政府财政税收权利与支出责任,但并未发挥资源配置效用的最大化,如何提升财政支出效率以保障公共服务水平依旧是需要攻克的难题。徐超等

通过分析公共服务支出效率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影响发现,提高公共服务支出效率是重要的降风险途径。

(四)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与公共服务水平的空间效应

国内外学者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和公共服务水平的空间效应研究相对比较成熟。首先,赵永平和王可苗

研究发现,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也会在相邻城市之间产生存在显著的地区空间溢出效应。兰峰和达卉莉

从城市空间重构视角研究指出,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会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演化。其次,在晋升激励背景下,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扩张存在模仿或竞争等策略互动行为,这种债务规模扩张竞争存在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

综上所述,在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与公共服务水平的交互效应研究方面,已有文献并未形成一致意见,二者之间的交互效应还需要深入分析;在公共服务支出效率方面,虽然有学者分析了公共服务支出效率对财政可持续与公共服务水平提升的贡献,但是并未展开分析不同项目公共服务支出效率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与公共服务水平的贡献,无法为地方政府财政改革和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提供更加精准的政策建议;在空间效应分析方面,已有文献主要集中分析地方政府的空间竞争而产生的债务风险溢出与公共服务水平溢出效应,但是并未深入分析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与公共服务水平的空间交互溢出效应;在实证数据方面,已有文献多使用省级层面和截面数据,对城市之间的交互效应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采用2014—2018年全国273个城市的数据,基于空间视角分析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与公共服务水平的交互效应,充分分析公共服务支出效率的贡献,为增进民生福祉,实现财政更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启示。

三、变量测算

(一)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测算

从公共服务支出效率的演变过程看,四项基本公共服务支出效率有着不同的演变轨迹,如图2所示。其中,教育支出效率和市政基础设施支出效率均在2016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出生率锐减导致上学适龄儿童减少。2016年全国高中、成人高中、中等职业教育、成人培训等招生数量较2015年减少。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各地区从2016年开始正式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刺激人口增加。其次,各地区也在2016年全面实施“营改增”政策,导致全国税收锐减超过5 000亿元,其中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附加费的减收超过300亿元。此后,各地区在2017年启动了阶段教育普及计划,同时各地区财政收入也呈现出稳步提升趋势。因此,相对于2015年和2017年,2016年的教育支出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减少,从而呈现了效率在2016年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

PD=(Expenditure-Revenue)/Revenue

(1)

其中,PD表示地方政府债务规模;Expenditure表示地方政府财政总支出;Revenue表示地方政府包含中央拨款在内的财政总收入;其中,财政收支缺口为财政总支出与财政总收入的差额。计算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财政总支出与财政总收入的原始数据来源于各省市的统计年鉴。

师:“丁香姑娘”是贯穿全诗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意象,那么作者描绘这么一个不可或缺的形象又是出于什么目的呢?我们知道,丁香是为了衬托女子,衬托姑娘,那又为什么不能用玫瑰、牡丹这些意象来衬托姑娘呢?

2.测算方法及结果

本文根据国家统计局区域划分办法,将中国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

对地区城市债务风险观测发现,如图1所示,西部地区债务风险最高,中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的债务风险最低。在演变趋势上,虽然各区域债务风险均有上升趋势,但是东部地区的增势明显缓慢于中西部地区,因此,笔者预测,若不及时进行正确的财政改革,未来中西部地区的债务风险将快速增加,债务风险的区域差异也会日益剧增,从而阻碍区域均衡发展。

为了达到收敛,SUs通常采用最优响应方式, 需知道对手用户策略而进行大量交互,并遍历所有可用策略,估算用户收益,计算量大.为突破上述限制,本文将随机学习理论引入博弈模型,进一步降低问题求解难度,同时保证算法收敛及用户收益.

(二)公共服务水平测算

1.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为了弥补普通DEA模型的效率值限定在0—1之间的缺点,本文采用超效率DEA模型从产出最大化角度选择规模报酬可变BCC模型来测算公共服务支出效率。数据来源于各省市统计年鉴。

笔者根据测算结果,按照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将债务风险值划分为四个阶段:低风险阶段(0≤PD≤3)、中风险阶段(39)。结果显示,全国约88%城市的债务风险均处于低风险阶段,在2014—2018年存在普遍增长趋势。

PS=α

PD+ρ

W×PD+ρ

W×PS+θ

edueff+θ

medeff+θ

seceff+θ

muneff+θ

eff+λ

ratio+λ

pgdp+λ

tele+λ

den+λ

cit+λ

open+ε

本文对2014—2018年东部、西部和中部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进行测算,并对结果做可视化测算,如图1所示,东部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明显高于西部和中部地区。如图2所示,市政基础设施水平和医疗卫生水平相对较高,教育水平次之,社会保障与就业水平最低。

3.6.4 海绵的选择厚度适宜,保证气管导管在与其固定后有一定的弧度,减少导管对于鼻腔黏膜及鼻翼的压迫。

本文对公共服务水平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14年和2018年全国约84%的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分布在0—0.200,13%的城市分布在0.200—0.400,剩余3%的城市分布在0.400—0.600。其中,在0.200—0.400、0.400—0.600区间,中东部地区城市居多,数量超过中西部地区城市总数,但在0.600—0.800区间,城市数量极少。可见,公共服务水平呈现区域化差异特点,东部地区平均公共服务水平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值得注意的是,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虽然高于西部地区,但其公共服务水平却弱于西部地区。

(三)公共服务支出效率测算

1.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公共服务支出主要分为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与就业、市政基础设施这四大类,因此,本文借鉴李振和王秀芝

的方法构建公共服务支出效率投入产出测算指标体系,具体如表2所示。

2.测算方法及结果

学术界对公共服务水平的评价有多种研究方式。大部分学者从量化的角度,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来综合计算公共服务水平值。参考已有文献,本文采用熵值法测算各个城市的公共服务水平。参考 “十二五”规划与辛冲冲和陈志勇

的做法,设定公共服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采用科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与就业、市政基础设施作为一级指标。

(三)数据分析:由于语用问题往往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因此,我们请10位对外汉语教师共同商量决定了每一题的最佳选项,并以此为问卷标准答案。然后我们对学生的问卷批改计分,并转换成百分制,最后把数据输入电脑,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

本文采用债务率测度各个城市的债务规模,其计算公式如下:

然而,在教育支出效率和市政基础设施支出效率下降的同时,医疗卫生支出效率却呈现了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主要原因在于,2016年实行“全面二孩”政策后,总人口规模增加,医疗卫生财政投入增加,但医疗卫生机构总数比2015年有所减少,其中,由于资源整合,计划生育专业医疗机构和公立医院数量减少,

从而造成了2017年医疗卫生支出效率的下降。

与其他支出效率不同的是,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效率在2015年就出现了先下降后上升的转折。且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效率远低于其他三项支出效率。这是由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目标具有规模庞大、覆盖范围广泛和巨大财政支持的特征,但现阶段社会保障体系依旧存在覆盖范围窄,受众公平性和保障性不足等问题。其中,由于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养老金保障体系存在财政资金收支不抵,养老金保障功能不足等问题;医疗保险体系存在财政收支不抵,统筹层次较低,医疗保险体制设计和运行不完善的问题;失业保障体系存在建设不完善,对目标群体缺乏有效核查机制的问题;同时,地方政府管理水平低下,法制建设滞后也阻碍了社会保障效率的提升。

四、计量模型及估计方法

(一)模型构建

为避免忽略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与公共服务水平的交互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同时为解决联立方程的内生性问题,本文参考张可

的研究,使用空间联立方程和广义空间三阶段最小二乘法(GS3SLS)进行分析。构建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与公共服务水平模型,并组成联立方程组,具体如下:

PD=α

PS+ρ

W×PD+ρ

W×PS+θ

edueff+θ

medeff+θ

seceff+θ

muneff+θ

eff+λ

ratio+λ

pgdp+λ

tele+λ

den+λ

cit+λ

open+σ

(2)

本算法可以做进一步扩展设计,前文提到动态加密因子中的登录的用户名可以设置为其他任何动态值、随机字符串等,例如:扩展登录用户名为用户名+年月日、用户名+时分秒等,其中年月日、时分秒这些作为一个动态值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具有一定的随机性,这样密钥的长度和复杂度既得到增加,随机性也得到增强。另外动态加密因子中的可配置的混淆因子可以替换为随机函数,实现起来也比较方便。

(3)

2.2 染色体与微阵列分析 该患儿外周血染色体核型与微阵列分析检测均未发现异常。在充分知情同意后,应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对其进行疾病相关基因突变分析。

(二)模型估计方法

为了更准确地识别潜在的空间相关性和模型之间的潜在关联,本文采用广义空间三阶段最小二乘法对式(2)和式(3)进行估计。在估计时,内生变量为地方政府债务规模(PD)和公共服务水平(PS)以及其空间滞后项W×PD和W×PS,分别采用X、Z、W×X、W×Z、W

X和W

Z作为工具变量进行回归。

此外,本文对所有变量进行VIF检验,结果均小于5,说明各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的影响。

(三)空间自相关检验

莫兰指数分析发现,2014—2018年地方政府债务规模(PD)与公共服务水平(PS)

的Moran’s I均大于0,表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与公共服务水平之间均存在空间相关性。通过莫兰散点图发现,公共服务水平和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大部分聚集在一三象限内,呈现着“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的空间状态。

五、回归分析及稳健性检验

(一)基准回归结果与分析

基准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

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是学生知识架构中已有的部分,为建立新的概念,要在已有的认知中寻找矛盾点,因而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c和d:

由表4可知:第一,公共服务水平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回归系数β

和β

均在1%水平下显著为负,说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与公共服务水平之间存在明显的交互抑制效应。产生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可能是公共服务市场化和供给多样化的财政改革,达到了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和缓解政府财政压力的效果;另一方面,可能是在经济发展目标与高债务风险压力的约束下,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更倾向于能促进经济发展、快速提高财政收入的领域而非公共服务类支出领域,从而抑制了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第二,公共服务水平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空间滞后项回归系数ρ

和ρ

均在1%水平下显著为正,说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和公共服务水平均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这反映了地方政府之间的债务规模扩张和公共投资行为存在模仿和竞争等策略互动。其中,地方政府之间债务风险的溢出效应ρ

(0.553)高于公共服务水平的溢出效应ρ

(0.262),即相对于公共服务水平竞争,地方政府对债务规模的竞争更加敏感。第三,邻近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对本城市的债务规模的回归系数ρ

=0.437,在1%水平下显著为正,邻近城市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对本城市的公共服务水平的回归系数ρ

=0.368,是在1%水平下显著为正,说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与公共服务水平存在明显的空间交互促进效应。即地方政府之间的债务风险竞争会促进本地区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因竞争导致的债务规模扩张会间接增加公共支出,表现为本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提高,但笔者认为这种促进效应是不可持续的。第四,式(2)中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效率的回归系数θ

在5%水平下显著为负,说明提高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效率有利于抑制债务风险,但教育、医疗卫生与市政基础设施的分项支出效率的回归系数θ

、θ

、θ

均在1%水平下显著为正,说明提高教育、医疗卫生与市政基础设施的分项支出效率不利于抑制债务规模,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可能是,现阶段造成效率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公共支出投入不足,增加公共支出投入可能会间接导致债务规模扩张,从而表现为债务风险增加。式(3)中教育、医疗卫生与市政基础设施的分项支出效率的回归系数θ

、θ

、θ

均在1%水平下显著为正,说明提高教育、医疗卫生与市政基础设施的分项支出效率可以有效促进公共服务水平提升。第五,式(2)经济发展水平、城市规模和开放水平的回归系数分别在1%和5%水平下显著为负,说明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城市规模和开放水平有利于抑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公共服务支出比例、信息化水平和人口密度的回归系数在1%水平下显著为正,说明提高公共服务支出比例、信息化水平和人口密度不利于降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式(3)中,公共服务支出比例、信息化水平和人口密度的回归系数在1%的水平下显著为正,说明提高公共服务支出比例、信息化水平和人口密度可以有效促进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城市规模的回归系数在1%的水平下显著为负,说明扩大城市规模会阻碍公共服务水平提升。

(二)分区域回归分析

为考察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与公共服务水平的交互效应的区域差异,本文分别对东部、西部及中部地区的数据进行估计,如表5所示。

由表5可知,第一,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回归系数均在1%水平下显著为负,与全国城市回归结果一致,说明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之间存在明显的交互抑制效应。第二,东部、中部、西部地区邻近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对本城市债务规模的回归结果ρ

与邻近城市债务规模对本城市公共服务水平的回归结果ρ

均在1%水平下显著为正,且回归结果值大于表4中ρ

和ρ

的回归结果,说明东部、西部及中部地区的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与公共服务水平存在明显的空间交互促进效应,且与全国回归结果相比,促进效应更加明显。其中,西部地区与中部地区ρ

和ρ

的回归结果值大于东部地区,表明西部地区与中部地区城市之间的空间竞争更激烈,并产生了较强的外部性。第三,由分项支出效率的回归结果可知,式(3)中教育、医疗卫生与市政基础设施的分项支出效率的回归结果均在1%水平下显著为正,且西部地区回归结果值大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说明提升教育、医疗卫生与市政基础设施的分项支出效率对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促进效应在西部地区更显著。此外,式(2)中东部地区的医疗卫生支出效率和总支出效率的回归系数分别在5%和1%水平下显著为负,说明东部地区的效率改革中,提高医疗卫生支出效率和总支出效率是抑制债务风险的关键。第四,其他控制变量回归结果显示,式(2)中东部、西部和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回归系数均在1%水平下显著为负,说明东部、西部和中部地区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可以明显抑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此外,东部地区城市规模的回归系数在5%水平下显著为正,说明东部地区扩大城市规模也可以有效抑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式(3)中东部、西部和中部地区的信息化水平的回归系数均在1%水平下显著为正,说明东部、西部和中部地区提高城市信息化水平可有效促进公共服务水平提升,此外,西部地区公共服务支出比例的回归系数在1%的水平下显著为正,说明西部地区增加公共服务支出比例也可以有效促进公共服务水平提升。

(三)稳健性检验

在已有文献中,部分学者采用赤字率测度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因此,本文采用更换变量的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本文利用地方政府的财政赤字率(财政赤字率=财政收支缺口/GDP)测度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并对全国273个城市的数据进行估计。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与公共服务水平的系数为负,二者存在显著交互抑制效应。邻近城市债务规模和公共服务水平都对本城市有正向溢出效应(ρ

=0.706,ρ

=0.104),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与公共服务水平存在明显的空间交互促进效应(ρ

=0.114,ρ

=0.931)。

六、结论和政策建议

(一)结论

本文利用2014—2018年全国273个城市的数据,探讨了公共服务水平和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交互效应,得出如下研究结论: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与公共服务水平的交互抑制效应可以看出,随着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增加,本地区公共服务水平出现不升反降的现象。本文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地方政府扩张债务规模后,依旧偏好经济投资性财政支出,忽视公共服务性财政支出。因此,规范地方政府举债机制和改善财政支出结构依然是地方政府实现财政可持续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此外,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抑制效应强度高于东部地区,笔者认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更应重视提升本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空间滞后项的回归结果表明,地区间公共服务水平存在积极联动效应,债务风险存在模仿和竞争等策略互动行为,地区间公共服务水平提升会增加特定地区债务风险。本文推测,地方政府在应对地区间公共服务水平的竞争压力时,为增加公共服务供给会产生扩张债务规模的财政举债冲动。地方政府提高公共服务支出效率有利于缓解债务风险和提升本地区公共服务水平。本文研究表明,医疗卫生支出效率及教育支出效率对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贡献最高,西部地区城市提高教育支出效率对公共服务水平的影响比中东部地区城市更显著。因此,相较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更应注重提高医疗卫生支出和教育支出专项资金的使用效能,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二)政策建议

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第一,建立债务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地方政府应当建立债务管理机构,完善债务管理体系,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能力。同时,建议地方政府对于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事件实行分级分类处理。对于一般性特定时间和特定条件下才会发生的促使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增加的事件,采用风险规避策略,提前制定风险防范预案,尽可能避免产生或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对于可市场化的风险事件,采用风险转移策略,例如,将项目管理风险交由更加成熟的专业化团队运行,政府以购买形式提供公共服务等;对于如新冠肺炎疫情、地震等不可抗力的风险事件,采用风险减轻策略,实行风险动态管控,设立重大公共风险应急管理体系,遏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增加。此外,地方政府还可以根据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状况设置债务风险预警线,设立风险预警白色名单、风险提示黄色名单和风险超标红色名单,对于黄色名单中的债务情况加大审查和监督力度,以促进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对于风险超标红色名单中的债务情况,建议追究其债务额度超标责任,规范政府融资机制,并可与官员晋升考核联系起来。通过完善债务风险监测预警机制,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化解债务存量,遏制隐形债务增加,实现地方财政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增加公共领域财政投入。地方政府想要实现增进民生福祉,财政更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不仅要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还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实施“提质增效”的财政改革理念。当前,公共服务领域财政投入规模不足以满足公众需求,尤其是在教育与医疗卫生领域,因此,地方政府应加大教育与医疗卫生领域财政投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公共支出效率,实现公共服务的提升。

第三,建立公众偏好表达机制。我国地方政府公共产品实行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政府在进行公共决策时,把财政预算和晋升激励等作为主要决策依据,而严重忽视公众对于公共品的具体需求,从而导致了公共资源与财政资源的严重错配问题。因此,地方政府应建立公众偏好表达机制,在进行公共决策前,充分了解公众对于公共服务的具体需求,促进公共品供给与公众需求的高效匹配,提高政府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共品供给效率。

第四,深化中西部地区协同发展。东部、中部、西部城市应深化区域协作,拓宽协作领域,形成区域帮扶体系。各地区地方政府应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率,因时因地实施政策,为区域发展双向赋能,从而缩小公共服务水平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区域差异。在经济发展领域,东部地区对中西部地区可形成产业扶持与技术输出帮扶机制,以此激发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活力。在公共服务供给领域,东部地区可为中西部地区持续提供学校、医院、养老院等公共服务设施等对口支援,同时加强教师、专业医师等技能培训帮扶,实现中西部地区公共服务水平同步提升。

[1] 刘尚希,程瑜,王志刚.统筹防疫与发展的地方财政:如何权衡多重风险?——2020年地方财政经济运行调研总报告[J].财政研究, 2021(1):24-38.

[2] 王兆瑞,刘哲希,陈小亮.人口老龄化对政府债务的影响:基于非线性的视角[J].国际金融研究, 2021(3):47-56.

[3] MELINA G,YANG S S,ZANNA L. Debt sustainability, public investment, and natural resourc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the dignar model[J]. Economic modelling, 2016,52(part B):630-649.

[4] BOM P R D. Fiscal rules and the intergenerational welfare effects of public investment[J].Economic modelling, 2019,81(9):455-470.

[5] 贾俊雪,张晓颖,宁静.多维晋升激励对地方政府举债行为的影响[J].中国工业经济, 2017(7):5-23.

[6] 张莉,王贤彬,徐现祥.财政激励、晋升激励与地方官员的土地出让行为[J].中国工业经济, 2011(4):35-43.

[7] 步丹璐,狄灵瑜.官员交流与地方政府职能转变——以地区招商引资为例[J].财经研究, 2018,44(9):137-152.

[8] 郭庆旺.减税降费的潜在财政影响与风险防范[J].管理世界, 2019,35(6):1-10.

[9] COMBES J, MINEA A,SAWADOGO P N. Does the composition of government spending matter for government bond spreads?[J].Economic modelling, 2021,96(3):409-420.

[10] 钟军委.地方政府债务对资源空间配置优化的影响研究[J].财政研究, 2021(1):74-85.

[11] CARMEN V R,DUMITRU A B,DIANA M N O. Increasing the efficiency of the fiscal system-a parallel between poland and romania[J]. SHS web of conferences, 2021,92(10):8-16.

[12] 徐超,庞雨蒙,刘迪.地方财政压力与政府支出效率——基于所得税分享改革的准自然实验分析[J]. 经济研究, 2020,55(6):138-154.

[13] 赵永平,王可苗.公共服务供给、空间溢出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J].经济体制改革, 2020(2):53-59.

[14] 兰峰,达卉莉.住房价格分异、公共基础设施与城市空间重构——基于西安市的时空演化视角[J].管理世界, 2018(3):172-173.

[15] 辛冲冲,陈志勇.中国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分布动态、地区差异及收敛性[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9,36(8):52-71.

[16] 李振,王秀芝.从公共支出效率看地方财政风险——基于中国239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财政研究, 2020(12):35-48.

[17] 张可.经济集聚与区域创新的交互影响及空间溢出[J].金融研究, 2019(5):96-114.

猜你喜欢

公共服务债务规模
公共服务
50亿元!目前规模最大的乡村振兴债券发行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家庭日常生活所负债务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Mentor Grpahics宣布推出规模可达15BG的Veloce Strato平台
万亿元债务如何化解
万亿元债务如何化解
“消失”的千万元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