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万物之美 皆备于我

2022-10-08陈海波

河北教育(德育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意趣境界美学

○陈海波

谁沉冥到

那无边无际的“深”

将热爱

这最生动的“生”

——[德]弗里德里希·荷尔德林

《美学散步》是宗白华先生的美学论著,宗先生凭着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化功底和良好的西方文化素养,以比较的眼光,对中国古典美学思想和西方美学的几个重要范畴加以阐释,渗透着自我的生命体验和审美取向。

读这本书,心情格外轻松,眼睛和心灵肆意地逡巡在诗意的文字中,逡巡在诗、书、画、乐、舞、建筑当中,在一种以天地为庐、悠然自怡的博大情怀中,寻找“美”,感受“美”,一种圆通的和谐在内心世界中荡漾开来。悄无声息间,仿佛卸去了精神上的一切枷锁,移去了心灵周围的一切藩篱。一个褪去浮华、中气充沛、凝聚深情的自我,在文字里越来越清晰。

无限渺小又无限恢宏,无限沉冥又无限热爱。

“散步”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行动,是兴之所致、行之自然的状态。伴随这种脚步自由、思想自由的“怡人之旅”,是对自然、生命的豁然而解,是感悟的通透,是精神上的大“解放”。

一、由外入内,丰富生命意趣

宗白华先生将人生境界划分为如下层次:为满足生理需要的物质功利境界;与人共存互爱的伦理境界;相互组合、互利互惠的政治境界;因究研物理、追求智慧的学术境界;返本归真、天人冥合的宗教境界。

心灵在哪一种境界中游走,完全取决于个人,而审美则可以帮助我们修正,向外发现客观世界的自然质朴,向内发现生活的深情和意趣。

所以,“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映射,是无所谓美的”。所以,瑞士思想家阿米尔说,一片自然风景是一个心灵的境界。一颗心若是感受到了美,生命的意趣就会逐步走向丰富与扩大。

和学生一起探讨期中作文《最美的相遇》,以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为例,讲“我”与盛开的藤萝花就是一次“最美的相遇”:

“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花的美震慑了“我”的内心,“我”感受到藤萝花的生命“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经由藤萝花的美,照见了“我”内心的悲伤与困苦,于是,在悠长的时空长河中,“我”感受到了“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的力量。

在美的关照下,我和学生们感受到生命意趣的丰富与阔大。

元人汤采真也说:“自然山水之为物,秉造化之秀,阴阳晦暝,晴雨寒暑……有无穷之趣,自非胸中丘壑,汪汪洋洋,如万顷波,未易摹写。”

“人心中情思起伏,波澜变化,仪态万千,不是一个固定的物象轮廓能够如量表出,只有大自然的全幅生动的山川草木,云烟明晦,才足以表象我们胸襟里蓬勃无尽的灵感气韵。”

“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

因为有“美”,我们“混沌的眼,透过秩序的网幕,闪闪地发光。”从而,忘掉自我,忘掉自己情绪的波动、思想的起伏,生命的意趣在广阔的天地里得到升华。

二、由美及真,让心灵世界走向澄澈

人们创造美、体验美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图画,雕像,堂宇,诗词,绘画,建筑,青山一角,灯火街市……每种美都可以织成一个内在自足的世界,一个意义丰满的世界,让瞻赏的人发生精神的飞越,由美之体验步入高远、神圣的境界,“深入生命节奏的核心”。

“音乐的节奏、舞蹈的姿态、书法的意蕴、钟鼎彝器的花纹……无不象征着人类不可言状的心灵姿式和生命的律动。”

“每一个伟大时代,伟大的文化,都欲在实用生活之余裕,或在社会的重要典礼,以庄严的建筑、崇高的音乐、闳丽的舞蹈,表达生命的高潮、一代精神的最深节奏。”

这一点在宗先生的眼里,与希腊的艺术美是一样的。希腊民族是艺术与哲学的民族,其最高的表现是建筑和雕刻,它们清丽高雅、庄严质朴,表现的是“和谐、匀称、整齐、静穆”。建筑学家阿柏蒂在《建筑论》中说,“美即是各部分之和谐,不能增一分,不能减一分。”所以,美也可以说是一种协调,一种和声,是一种最圆满的和谐。这和谐既源于其数值和秩序符合自然律的要求,也表达了我们的心灵对澄澈、清和、淡远之最高境界的向往。就像中国画,用墨的骨相神态,表达人格心灵。

万物之美,皆备于我,当美照见了真,心灵也就收获了美。

三、观物明道,追求生命的饱满

无论是派生于自然的美、派生于传统文化的美,还是西方艺术的美,那种扑面而来的生命气息,对生命节奏和人生理想的关注,都满足了我们内心对回归自然、宁静的期待。

先秦哲学家荀子写了中国第一篇较系统的美学论文《乐论》,其中一句话说得极好,“不全不粹不足以谓之美。”也就是说,美既要丰富地全面地表现生活和自然,又要去粗取精,提炼浓缩,更典型、更具有普遍性地表现生活和自然。这就需要我们去透视美的实物的内核,“洗尽尘滓,独存孤迥”。

美对人的性情、生活方式乃至人格都有很强的能动作用。

孔子是一个极爱音乐的人,也是一个最懂音乐的人。《论语》中说他“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音乐让他把生活里的“条理”规律与“活泼的生命情趣”结合起来,使其人格有了更丰富的内涵,体验到更多的生命乐趣。

宗白华先生认为,中国哲学是就“生命本身”体悟“道”的节奏,“生命本体的活力”,才是一切美的源泉。关于这层意思,也许顾城的诗表述得更加通俗:人,只有在你生命美丽的时候,世界才是美丽的。

所以,我们对美的解读,更多应该指向赋予“人生·生活”以丰富、优美和高洁,追求一个“最自由最充沛身心的自我”,更加重视生命生活的情趣和健康,在此基础上再去追求人生的饱满。

套用维特根斯坦的这句话“想象一种语言就是想象一种生活形式”,想象一种美,也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

当我们对世间万物有了美的观照,就会感受到人间的诗意,拥有新的憧憬,情感就会得到净化,就会对自我、生活、人生、宇宙产生最虔诚的爱与敬。

猜你喜欢

意趣境界美学
仝仺美学馆
三重“境界” 让宣讲回味无穷
盘中的意式美学
神韵秀逸 意趣妙生
略述《篱园秋实》的壶中意趣
品“境界”
汉字的水墨意趣
纯白美学
“妆”饰美学
慎独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