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市助推平陆运河经济带高水平建设高质量发展研究
2022-10-08阮成武
□阮成武
[中共钦州市委党校(钦州市行政学院、钦州市社会主义学院),广西 钦州 535000]
2021 年7 月,广西成立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规划了百年的平陆运河,由此变成了广西“十四五”时期重大交通工程。2022年8月28日,平陆运河建设动员大会在钦州市顺利举办,标志着平陆运河正式实现实质性开工、持续性建设。平陆运河的开工建设,为钦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促进物流、商流、人员流的集聚,带动沿线生产要素升值,形成新的发展热点。钦州市正紧紧抓住百年等一回的重大机遇,全力推动交通、产业、国土三个领域的空间重构,主动参与高水平建设高质量发展平陆运河经济带,助力广西担当起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的“三大定位”历史使命。
一、钦州市助推平陆运河经济带高水平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
(一)改变广西交通格局,实现西南内河航道与海运航线直接贯通
广西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但大部分河流都是从西北流往东南,汇合成西江后从广东流入南海,导致北部湾港口缺乏大江大河的连接。大多数“广西货”“西部货”,如果想要从北部湾港出海,只能选择陆路方式先转运到北部湾,这就增加了运输成本,因此往往舍近求远从珠三角的港口出海。但平陆运河建成开通后,将把西江航运干线与北部湾港连接起来,以最短的距离打通西江干流入海通道,通过左江、右江、黔江、红水河、柳江、都柳江等多条支流连通贵州、云南,实现广西5873 公里内河航道网、云贵部分地区航道与海运航线直接贯通,并通过多式联运覆盖西南地区和中南部分地区,从根本上解决“西部货”“广西货”甚至“灵山货”和“浦北货”不愿走北部湾港的问题,把区位优势变成发展优势,同时有效解决西江航运拥挤不畅的问题。平陆运河建设之前,钦州市主要执行沿海港口功能,而平陆运河建成后,通过江海联运、江海直达等运输模式,有望形成班期固定的江海联运航线,从而充分发挥水路运输长距离、大运能的优势,拓展钦州港的辐射半径,形成内外双向运输的交通格局。
(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助力沿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平陆运河的开工建设,将开辟广西乃至中西部地区纵向大能力、低成本、广覆盖的江海联运新通道,从而促进沿线地区生产要素的流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沿河产业集群的形成。首先,平陆运河为钦州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平陆运河在钦州入海,河海联动能凸显钦州西部陆海新通道战略枢纽的地位和作用,推动钦州港片区临港产业向平陆运河沿线布局延伸,打造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集群,形成河港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化良性发展的新态势,将进一步促使钦州市区位、港口、平台等比较优势转化成经济发展动能。其次,平陆运河为广西和中西部地区向海发展打开了新局面。一方面,南宁、柳州乃至云贵川大西南等地的大宗货物经平陆运河由钦州港出海,将比沿西江主航道经梧州从珠三角港口出海缩短航运里程560 公里左右;另一方面,广西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出海口之后,大的工业项目可沿着平陆运河两岸布局,推动南宁、钦州两市经济加快发展,带动柳州、贵港、来宾、梧州等地产业向海聚集发展。其效应甚至可以沿着西江黄金水道向上游延伸至云南、向下游延伸至广东,并沿西部陆海新通道向北辐射至四川、重庆、贵州、陕西、甘肃等省(直辖市)。
(三)有机衔接“一带一路”,服务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遭受严重冲击。2021年1月11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到:“我在浙江考察时发现,在疫情冲击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发生局部断裂,直接影响到我国国内经济循环。当地不少企业需要的国外原材料进不来、海外人员来不了、货物出不去,不得不停工停产。我感觉到,现在的形势已经很不一样了,大进大出的环境条件已经变化,必须根据新的形势提出引领发展的新思路。所以,去年4 月,我就提出要建立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1]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全面部署,强调要“立足国内大循环,发挥比较优势,协同推进强大国内市场和贸易强国建设,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2]。2022年俄乌冲突发生,全球供应链产业链问题更加凸显。西部陆海新通道,刚好串联起西部地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对接东盟市场。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有机衔接“一带一路”、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工程,平陆运河纵向贯通西江干流与北部湾国际枢纽海港,将进一步完善西部陆海新通道的结构性功能,大幅提升通道运输能力,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同时,还将推动广西及西南地区更好地实现向海而兴、向海图强,更好地融入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
(四)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目标
平陆运河建成开通后,能改善环北部湾地区生产生活用水条件,实现航运、供水、灌溉、防洪、改善水生态环境等多重效益的统一。首先,水量的增加将提高河流自净能力,为流域内水环境治理创造基础条件,从而起到美化环境、调节气候、优化沿线地区生态环境的作用。其次,西部地区大宗货物运输更多地向水路转移,可减少大量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和对生态的破坏,响应中国对世界作出的“碳达峰”“碳中和”承诺。平陆运河建设中,虽然也可能会面临海洋动植物环境、渔业养殖、饮用水水源地、跨河桥梁、征地拆迁、交通组织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但通过系统化手段,能够最大限度规避风险,保障平陆运河建设和运行期安全,将对经济社会的影响降至最低。
二、钦州市助推平陆运河经济带高水平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基础和生动实践
钦州市有推进平陆运河经济带高水平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现实基础,钦州市也坚持把平陆运河建设作为全市的“头等大事、头等项目、头号工程”,积极服务和推动项目实质性开工持续性建设,并围绕最大限度地利用平陆运河建设带来的机遇,主动开展平陆运河经济带谋划布局,同时推动平陆运河经济带与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港片区联动发展。
(一)钦州市助推平陆运河经济带高水平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基础
1.钦州市有向海发展的独特区位优势。钦州市地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中心位置,背靠大西南,毗邻粤港澳,通衢东南亚,是东盟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华南经济圈的结合点,是西部陆海新通道三条主线路的主要出海口,“面朝大海、向海图强”优势突出,被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赋予了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战略枢纽的发展定位。为了争当广西“面朝大海、向海图强”排头兵,钦州市委作出了全面实施“建大港、壮产业、造滨城、美乡村”四轮驱动战略部署,期望建成以平陆运河为牵引的交通枢纽,从而促进各种要素快速流动集聚,推动形成产业枢纽和平陆运河经济带,最终实现战略枢纽高质量发展。
2.钦州市有发展潜力巨大的港口资源。港口是发展临港产业的战略资源和最大优势。钦州港岸线长、水域宽、风浪小、淤积少,可规划建设码头200 多个,远期吞吐能力达5 亿吨。经过30 年的建设与发展,钦州港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成为国际集装箱干线港和中国—东盟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建成了全国唯一非省会、非计划单列市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和广西靠泊等级最高的30 万吨级原油码头,以及全国首个海铁联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集装箱业务迈入1 万标箱大船时代,接卸能力进入全国港口第一方阵。钦州港开通内外贸集装箱航线67 条,通达全球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 多个港口,进入全球集装箱大港50 强排第44 位,海铁联运班列覆盖中西部地区17省56市131个站点。
3.钦州市有多个国家级对外开放平台。作为北部湾重要港口城市,钦州市拥有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钦州保税港区、钦州港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港片区等4 个国家级政策平台。目前,中国、马来西亚“两国双园”升级版规划已完成,挂牌成立了RCEP企业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钦州国际商事纠纷调解中心,为片区龙头企业在RCEP 成员国的产业布局,跨境产业链构建提供了基础保障。
4.钦州市有多重叠加的重大战略机遇。一是中国—东盟关系不断提升。2020年东盟取代欧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2022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落地实施,赋予钦州市产品出口市场多元化、产业链布局区域化、产销协同快捷化和供应链全环节数字化等更多的发展机遇。二是多个国家战略全面实施。近年来,《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等国家战略性文件先后颁布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全面推进北钦防一体化、北部湾经济区与粤港澳大湾区“两湾”联动等重大战略。随着这些战略的深入实施,地处多重战略交汇的钦州,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和布局平陆运河经济带产业走廊中红利更多,条件更优。三是国家积极扩大有效投资。2022年5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国办发〔2022〕19 号),强调重点盘活存量规模较大、当前收益较好或增长潜力较大的基础设施项目资产,将为钦州市建设平陆运河经济带创造更多投融资的机会。
5.平陆运河沿线钦州区域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基础。一是区域面积广阔。平陆运河始于南宁横州市西津库区平塘江口,经钦州市灵山县陆屋镇沿钦江进入北部湾,全长约135 公里,钦州市境内河段长达115 公里,流经的行政区域包括了灵山县、钦南区、钦北区3 个县(区)22 个乡镇(街道),以及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港片区,集中了钦州市近60%的人口和约50%的GDP。二是文化底蕴深厚。平陆运河纵贯钦州市南北,沿江拥有多处名胜风景区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钦州市各个历史时期的众多遗址遗迹位于钦江沿线两岸。穿越平陆运河沿线两岸,能看尽钦州千年历史,感悟到钦州的海洋文化、坭兴陶文化和刘冯文化等主流文化。三是发展潜力巨大。平陆运河流经钦州市内土地肥沃的区域,是一县两区粮食作物水稻和经济作物甘蔗、莪术的主产区,也是钦州市的果蔬基地,有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和九佰垌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以及自治区级大蚝产业核心示范区、新光桂味荔枝生态园等数十个各级各类的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园(点)。平陆运河沿线由南至北布局有钦州港石化产业园、中马钦州产业园、钦南区工业园、钦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钦北区皇马工业园、灵山县陆屋工业园等工业园区,机电加工制造、医药生产、木材加工、新材料制造、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发展已有一定的基础。
(二)钦州市助推平陆运河经济带高水平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1.科学谋划平陆运河经济带总体发展思路。2021 年8 月,钦州市第六次党代会提出:“全力配合推进平陆运河建设,力推一批重大项目纳入平陆运河规划和新一轮北部湾港总体规划,打通北部湾港与西江黄金水道的江海联运大通道,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经济带、文化带、生态带。”[3]钦州市第六次党代会之后,钦州市积极开展平陆运河项目建设“1+7”专题研究①。其中“1”是钦州内河港总体规划,“7”是沿线供水保障体系等7 个专题研究。目前,研究成果已上报自治区有关部门作参考。同时,钦州市加强与上级工作的密切对接,积极争取将相关研究成果纳入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牵头推进的《平陆运河经济带总体规划》编制工作。
2.成立领导机构统筹协调各项工作有效开展。为了抢抓难得的建设机遇期和政策窗口期,在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钦州市成立了由市委、市人民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局等30 多个部门主要负责人,以及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专家为成员的平陆运河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落实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重大部署,统筹协调推进平陆运河项目建设,加强与自治区相关部门对接,主动协调解决平陆运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问题,谋划依托平陆运河培育发展运河经济带、产业带、城镇带、生态带等重点工作。
3.助推平陆运河实现实质性开工持续性建设。2021年,钦州市各级各部门便积极推动平陆运河项目前期工作开展。2021年3月17日,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批复项目建议书。2021年7月20日,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批复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22年,钦州市围绕三季度开工的目标要求,实现项目清单化管理,共梳理了47项重点任务,细化80项具体事项,分5 个阶段倒排工期。至2022 年8 月20 日,2 个先导建设工程征地搬迁、集体土地和土石方综合利用点的土地丈量等工作均全部完成,取得自然资源部先行用地手续批复和临时用地批复,并完成林地采伐手续办理,助力平陆运河于2022 年8 月28 日实质性开工和当前各项建设工作的持续性进行。
三、钦州市助推平陆运河经济带高水平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平陆运河建成开通后,会缩短我国西南地区与钦州港的交通距离,但交通距离的缩短,并不必然带来经济距离的拉近。钦州市应抢抓平陆运河开工建设、RCEP落地实施、国家扩大有效投资等机遇,加速将港口资源、政策平台、区位优势、自然资源禀赋和历史文化传统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主动参与并推动平陆运河经济带高水平建设高质量发展,实现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赋予钦州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战略枢纽的发展定位,助力广西担当起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的“三大定位”历史使命。
(一)明确规划建设发展的基本原则
运河经济带是以运河及沿运河修建的各种交通设施的运输功能为基础,以运河的文化沟通功能为凝聚力,以运河所连接的行政区域为线状发展轴,以开放型经济为发展方向,融生态、旅游、商贸、产业为一体的一种带状区域经济系统。由此可见,交通设施、文化遗产遗迹、沿线城市和村镇建设,以及旅游、商贸往来、产业发展等,都是运河经济带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因此,应从这些要素出发,助推建设平陆运河经济带。尤其在起步阶段,政府要发挥“有形之手”的主导作用,做好顶层规划设计,完善涉及港口、交通、旅游、居住和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在破解制约资本、技术、产权、人才、劳动力等市场要素自由流动的政策上做实文章,为后期转向市场为主导创造最优条件。建议钦州市参与规划建设发展平陆运河经济带要始终坚持以下四条原则。
1.坚持规划先行。要积极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充分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粤港澳大湾区等多个国家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局限,从发展全局去谋划、制定总体规划和重大项目的时间表、路线图,分阶段、有步骤统筹钦州市助推平陆运河经济带的建设,确保一体化交通网络形成,产业联动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城乡环境宜居宜业宜游。
2.坚持统筹协调。平陆运河横跨钦州、南宁两市,沿途经过多个县(市、区)、乡(镇)、村(社区)。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避免资源浪费和产业同质化发展,钦州市需要在自治区统一领导下,坚持在市级层面并建议在自治区层面以统筹规划、资源共享、合理布局、合作共赢为前提,建立跨县级甚至市级行政区域的统筹协调联动机制和机构,从而依法依规有效推进平陆运河工程的建设、平陆运河经济带的规划建设和后期运营管理。
3.坚持绿色发展。全面落实国家、自治区节能减排降碳新要求,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平陆运河经济带规划建设的各环节和全过程。建议尝试探索“四区”分类管理模式,把平陆运河经济带划分为四大类区域,进行分类发展和管理。最里边的是航道核心区,属于保护区,要全方位实行最严格的保护措施,特别是要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注重生态红线保护和环境修复,确保生态空间面积尤其是红树林面积不减少;接着是过渡区,属于保留区,这个区域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河海系统治理;第三层区域是控制利用区,属于外围区,要实施流域控制单元精细化管理;最外面的一层区域是开发利用区,属于运河影响辐射区域,是工业化、城镇化重点开发利用的区域。
4.坚持文化引领。文化建设既是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经济建设的重要引领力量,钦州市要立足平陆运河经济带背靠我国西南、中南广大腹地,面向东盟和粤港澳大湾区,并穿越钦州和南宁两市的特点,联合南宁市深入挖掘岭南文化和钦州古城在各个历史阶段的遗址遗迹,传承万年海洋文化、千年坭兴陶文化和百年刘冯文化,展现钦州市“岭南古郡”“千年陶都”“英雄故里”“海豚家园”“魅力之城”和南宁市“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中国绿城”的无限魅力,推动钦州和南宁两地的历史文化元素与平陆运河经济带产业发展、城乡建设相互融合,提升经济带发展的文化成色。
(二)加快大能力交通运输通道建设
交通运输是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服务业。打造平陆运河经济带,除了要建好平陆运河及其配套工程外,还要完善北部湾港和周边的交通设施,建成贯通南北、衔接陆海、协同沿线,具有大能力集疏功能的交通运输体系。
1.高标准推进平陆运河规划建设。全力保障平陆运河持续性建设。启动陆屋等内河枢纽港和钦州港江海联运换装作业区、沿线码头及配套设施的规划建设。组建平陆运河沿线开发运营主体,推动平陆运河关联项目和先导工程有序启动持续建设。
2.加快提升港口专业化智能化水平。北部湾港尤其是钦州港,要瞄准千万标箱、世界一流国际枢纽海港的目标,努力破解现有的航道仍然满足不了大型集装箱船舶进出港的需求、疏港交通与城市交通相互混杂、港口物流仓储不足、信息化水平偏低等堵点痛点问题,实施扩能降费优服提效行动,通过提升港口物流能力、培育国际航线、搭建港航综合服务平台等,努力把钦州港建成国际集装箱枢纽海港。
3.建设高效多式联运综合交通体系。加快建设钦州港集装箱中心站二期工程,推进中国—东盟海铁联动钦州转运中心建设。完善钦州港疏港公路、铁路体系。构建钦州城市环路,以及与各产业园区间的快速通道,形成河港产城一体化交通新格局。如在灵山县的沙坪镇、陆屋镇,钦北区的平吉镇、皇马工业园,钦南区的久隆镇等地布局沿河码头及配套设置。加快建设一批重大交通工程,推动运河沿线及周边的市、县(区)、乡(镇)沿平陆运河联动向海发展。高速公路方面,续建和新建南宁至湛江段六景至钦州港高速、横州至钦州港、玉林至浦北等高速,形成与平陆运河配套的南北通道和横向通道。一级公路方面,新建平陆运河东西两岸两条一级公路、那丽—三娘湾公路、沙坪—钦州北公路、灵山—北海平南—茅田段,浦北寨圩—灵山段、浦北—陆屋段、浦北—灵山沙坪段公路,续建沙坪—陆屋—平吉公路、灵山沙坪—那丽公路,构建平陆运河与沿河产业的运输网络。
4.构建完善的现代化物流服务体系。以钦州港为核心,布局港航物流服务集聚区,建设面向东盟的港航服务中心。有序推进平陆运河沿线港口和沿线产业园区为节点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港航物流与贸易、电子商务和工农业融合发展,实现“临港+县域”联动发展。打造智慧航运体系,提高江海联运、陆海联运自动化水平。
(三)夯实运河经济带产业发展基础
实现高质量发展,产业是关键,创新是动力。需要坚持明确产业发展方向与突出创新驱动发展两种思维,重点发展临海和向海两类产业,并促进临港产业与沿线产业协同联动发展。
1.明确产业发展方向。聚焦高质量发展目标,制定平陆运河经济带鼓励性、限制性和淘汰性的产业指导目录,推动产业科学有序发展。同时制定财税、信贷、土地等各项配套政策,支持沿线实体经济做大做强。
2.突出创新驱动发展。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向传统产业渗透,提升产业链和附加值。深化产学研合作,以绿色化工、新能源材料、装备制造等高科技、战略性产业为重点,设立科创中心,建立创新人才实践基地,让创新创造为平陆运河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服务。
3.做强优势临海产业。一是打造面向东盟的国家级绿色石化产业中心,形成近期产值超千亿元、远期产值达万亿元的绿色石化产业集群。同时沿平陆运河布局关联产业配套承载区,重点发展灵山县陆屋临港产业园、钦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皇马工业园、中马产业园、钦南区临港工业园等临河产业园(区),加快培育发展石化配套装备、港航物流、维保、检测、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临港石化产业与县域经济协同联动发展。二是发展北部湾海洋船舶与装备制造基地、新能源材料产业基地、木材加工基地和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培育4 条超千亿元产业链,形成产值超4000 亿元以上产业集群。三是优化升级海洋渔业和滨海文化旅游业。四是培育和发展生物医药等新兴海洋产业。
4.发展向海特色产业。建立一批向海特色产业园区和中外合作产业园区,促进向海产业联动集聚发展。一是主动引进或承接粤港澳大湾区等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二是推动现有工业园区利用RCEP经贸规则和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港片区优势,拓展产业链和供应链。三是加强与东盟国家的产业合作,建立进口木材、电子信息、外贸加工等跨国产业园区。四是以平陆运河推动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核、特色农业联动发展轴、南北农业联动发展轴、北部山地特色农业区等农业空间布局优化推动建立粮食、禽畜、水果、茶叶、糖料蔗、海洋渔业、林木等临河农业产业集聚区。
(四)形成南钦北防城镇发展轴(带)
城镇建设是产业发展的空间载体,具有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打造平陆运河经济带,要强化南宁“一核”和钦州“一圈”两端,形成南钦北防城镇发展轴和运河沿线两带的空间格局。
1.强化南宁首府“一核”的发展能级。推进高端要素沿平陆运河两岸集聚的同时,强化国际合作、金融服务、信息交流、创新创业等功能,把南宁建成“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门户枢纽和内陆开放型的经济高地,提高对外对内的辐射能级。
2.优化以钦州为主的钦北防都市圈。钦州通过实施“造滨城”战略,加快建设岭南风格、滨海风光、宜居康寿的现代化滨城,并加快与首府南宁、两侧北海、防城港的同城化发展,在产业园区和科研平台上加强合作共建,促进教育医疗等资源共享。同时积极降低平陆运河建设可能对钦州社会安全、稳定造成的影响。努力做好跨河桥梁新建改造期保通、淹没区移民保障、平陆运河建设和运营安全等措施,实现平陆运河建设与钦州市城市发展相互平衡、相互促进。
3.培育发展运河沿线节点城镇。以产业发展为主导,推进平陆运河沿线区域协调发展,积极培育发展运河沿线节点城镇。强化交通、产业、商贸、物流、旅游、居住等功能,推动人口、资金、消费、产业集聚,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发展,形成因河而兴、滨水而居的平陆运河城镇带。
注释:
①“1+7”专题研究:“1”是指《钦州内河港规划布局》;“7”分别指《平陆运河建设开通对沿线产业发展布局的影响和对策研究》《平陆运河建设开通对综合交通体系的影响和对策研究》《平陆运河建设开通对沿线城镇村庄规划布局的影响和对策研究》《平陆运河建设开通对大蚝繁育的影响和对策研究》《平陆运河建设开通对沿线供水保障体系的影响和对策研究》《平陆运河建设开通对沿线水利工程设施城区防洪排涝和景观的影响和对策研究》《平陆运河建设对钦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