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裂褶菌致肺部感染1例

2022-10-08于梓薇陈霞王鹏飞武晓

临床肺科杂志 2022年10期
关键词:粒细胞胸部入院

于梓薇 陈霞 王鹏飞 武晓

裂褶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当吸入环境中的裂褶菌后可引起变应性支气管肺真菌病(allergic bronchopulmonary aspergillosis,ABPA)、支气管粘液栓等,临床表现为咳嗽、咳脓痰、喘息。临床、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表现均不具有特异性,诊断依靠微生物学结果,但由于检出阳性率低,常被误诊或漏诊,现通过将本院收治的1例肺裂褶菌感染的病例进行报告,以加强对该病的认识。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62岁,因“咳嗽2月余”入院,患者2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为阵发性,伴咳痰,咳白色粘痰混合灰黄色硬条状痰,量少,约3次/日,不易咳出,伴活动后胸闷、憋气,遂来我院就诊,行胸部CT提示肺内感染,于外院就诊予以“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复方甲氧那明、氨溴索、吸入布地奈德”等药物治疗8天后出院。出院后患者仍有咳嗽、咳痰,复查胸部CT示较前进展,于2020年11月04日收入我科,既往体健,吸烟史50余年,平均10支/天,其余个人史、婚育史及家族史无特殊。入院体格检查:T 36.2℃,P 76次/分,R 19次/分,BP 104/64 mmHg,神志清,精神可,听诊右肺呼吸音低,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脏、腹部及四肢检查无异常。辅助检查:胸部CT :双肺感染性病变(如图1);胸部CT示:1、双肺炎症,双肺片状影较前明显增多(如图2),初步诊断:肺内感染性质待查?

图1 2020年9月10日胸部CT示:双肺散在斑片状阴影

图2 2020年11月3日胸部CT示:双肺斑片状影较前扩大和增多

诊疗经过:入院后完善相关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6.5×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3.93×109/L,嗜酸细胞计数1.22×109/L,C-反应蛋白0.6 mg/L。红细胞沉降率:31 mm/h。总IgE :675 IU/mL,予以完善气管镜检查镜下示:右肺上叶前段和后段可见管腔狭窄,后段可见大量黄色脓栓形成,下叶内基底段及前基底段可见脓栓堵塞,左肺上叶尖后段堵塞,舌叶及下叶少许脓性分泌物(如图3)。病理结果示:纤维素样坏死物内见大量急、慢性炎细胞浸润及少许破碎支气管黏膜上皮轻度增生,复查胸部CT示:考虑双肺感染性病变,较前进展,NGS结果示:裂褶菌属序列数138,群集裂褶菌序列数 138,诊断为裂褶菌引起的变应性支气管肺真菌病。予以应用伏立康唑 200mg q12 h 静脉注射 2周,患者咳嗽明显减轻,无咳痰,较入院明显好转,予以出院带药门诊随访,继续口服伏立康唑 200mg q12 h, 4周,复查胸部CT示:病灶基本吸收,遗留支气管扩张表现,随访半年病情稳定(图4)。

图3 气管镜下可见管腔内痰栓堵塞

图4 治疗后双肺斑片状阴影基本已吸收

讨 论

裂褶菌属担子菌纲,伞菌目,裂褶菌科,裂褶菌属,是丝状担子菌病的主要致病原之一,多来源于腐败生物,既往认为免疫抑制患者易感,但近来病例报道免疫正常同样易感,目前已有报道证明其在肺内、鼻窦内、皮肤、脑膜等部位的感染[1-3],在肺内的感染报道最早在1994年由日本发表[4],后相关病例被越来越多报道,最常见的为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真菌病(ABPA)、肺脓肿、脓胸、支气管粘液栓(MIB)等[5-6]。

本病临床表现为:咳嗽、咳脓痰、喘息等症状,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同样不具有特异性,孢子接触呼吸道形成菌丝时,诱导白细胞介素等相关细胞因子,部分患者表现出白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IgE升高,影像学表现多为支气管粘液栓、肺不张等,不易诊断,由于目前总病例数较少,,尚无明确诊断标准,但有文献提示满足以下两项以上条件可诊断为裂褶菌感染:(1)反复从痰液中或其他呼吸道样本分离出真菌;(2)特异性IgE抗体呈阳性;(3)IgG抗体呈阳性,其中培养出裂褶菌为诊断的金标准。当合并有嗜酸性粒细胞升高总IgE阳性时即诊断为裂褶菌所致的ABPA,因此培养出裂褶菌尤为重要,但仅依靠痰培养诊断阳性率低,可能延误病人的诊治,随着内镜诊疗技术及实验室检查手段的不断发展,我国报道的肺裂褶菌感染例数不断增加[7-8]。在以往Ogawa及Seki的报道中均有报道有通过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留取标本进行二代测序(mNGS)检测提示有裂褶菌感染[5,9],且经过治疗后病灶完全吸收,为mNGS技术在肺裂褶菌感染的诊断中提供了临床基础。

关于肺内裂褶菌的感染治疗尚无明确方案,目前多采用药物治疗、内镜介入治疗、手术治疗等,其中药物治疗包括最主要的是抗真菌治疗,研究表明,伏立康唑、两性霉素、伊曲康唑对裂褶菌感染疗效好,由于合并嗜酸性粒细胞、IgE升高,部分病例予以应用激素治疗,对改善患者症状及病灶吸收有一定疗效,但多不建议单独应用激素,祛痰药及气管镜下清除粘液栓亦可促进病灶吸收[10]。

本病例中,患者反复留取痰培养及肺泡灌洗液的培养均未无阳性菌,但mNGS提示为裂褶菌感染,结合患者CT结果及嗜酸性粒细胞、IgE升高,诊断为裂褶菌所致支气管肺真菌病,予以伏立康唑治疗6周,患者症状及相关检查得到了显著改善。

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的飞速发展已使宏基因组新一代测序(mNGS)成为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11-13]。使用mNGS技术从样本中直接提取少量DNA,通过将测序读数与准确的参考基因组(或标记)数据库链接来识别病原体[14],是一种高通量测序方法,具有效率高,周期短的优点,对于病毒、真菌、非典型病原体的诊断有着重要的提示意义。因此在临床上基于DNA的诊断技术逐渐成为霉菌诊断的重要方法[15]。

猜你喜欢

粒细胞胸部入院
131I治疗Graves甲亢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疗效分析
入院24h内APACHE Ⅱ评分及血乳酸值对ICU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放疗中CT管电流值对放疗胸部患者勾画靶区的影响
罕见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伴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嗜碱性粒细胞在慢性自发性荨麻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避开这些毁胸坏习
蒙西医结合治疗对宫颈癌术后中性粒细胞及CD4+/CD8+的影响
完形填空分级演练
女子胸部健美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