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浅谈紫砂作品“五叶壶”的创作

2022-10-08

江苏陶瓷 2022年4期
关键词:花器达摩祖师

潘 俊

(宜兴 214221)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在漫长的历史中涌现出无数珍贵的艺术品,散发着灿烂的光辉,其中紫砂壶发源于北宋,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它从传统手工艺品发展至今,已成为家喻户晓的珍贵艺术品,随着时代的演变,当很多其它工艺品淹没于历史的洪流中时,紫砂壶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脱颖而出,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之林根深蒂固地屹立着,如同一颗明珠。紫砂壶之所以发展为一门独特的艺术,有了如今的成就,是因为一代又一代的紫砂艺人的传承与创新,它相较于其它艺术品,更表现出一种豁达包容的美,这种包容让它承接了传统与时代,吸收了多种工艺美术形式的精华,在造型上不断突破,在内涵上不断提升,让平民百姓、文人雅士都能从中有所领会、深入人心。

1 紫砂作品“五叶壶”的造型设计

据传,世界上第一把紫砂壶是明代一位叫龚春的书童根据金沙寺中的一棵老树设计制作而成,老树树身遍布树瘤,龚春便根据这老树的形态特点将作品设计得古拙质朴,壶身也是遍布树瘤,疤结横生,满是沧桑岁月的痕迹。在一代又一代的流传中,人们发展出多种多样的壶式,有简洁的光器,有规则的筋纹器,有如“供春壶”一般生动的花器。紫砂作品“五叶壶”(见图1)是融合了光器与花器的技法制作而成的一把壶,此壶在圆器的基础上采用雕、塑的花器装饰技法,使得作品简约中不乏自然、生动之美。此壶是根据禅宗中的“一花开五叶”的偈语制作而成,形如其名。纵观此壶,身筒圆融饱满、稳定敦厚,平足壶底托起壶身,显得庄重大气,流畅柔和的线条处理细腻、一气呵成,充分体现了圆器的曲线之美;壶流与壶身暗接,虽为直流,线条却并不僵直,略带曲度,如同自然生长的树干;圈把与之对应,流、把相辅相成,提携了作品的气势,流、把上皆饰以树结,以彰显劲拔之感,显示出生机勃勃的气息;壶颈微收,与壶身过渡自然,壶盖与壶口子母线吻合,唇边突出,线条柔和,更显层次感,同时也给人以优雅之感;壶盖穹起,盖面弧度延伸开来与壶身相融,形成连贯的曲线,可见线条处理得巧妙独到;壶钮以捏塑的技巧设计成一片自然卷起的叶子,形态立体、造型生动,同时壶身也雕饰出四片叶子,四叶均匀分布于壶体,形式一致,叶片经脉清晰、刻画自然,与壶钮相得益彰,恰到好处地形成“五叶”,凸显了主题。在泥料上,此壶选用优质原矿段泥制作而成,青绿带灰的色泽感显得幽静庄重,却又不乏清新自然的气息,细腻的泥质中不乏点点金砂的颗粒点缀,给人以吉祥之感,契合禅宗庄重、吉祥的氛围。此壶以泥料、造型与装饰的相互搭配,来凸显“一花开五叶”的主题,造型端庄大方、清新自然,给人以古拙雅致的审美意境。

图1 五叶壶

2 紫砂作品“五叶壶”的文化意境

佛陀拈花微笑,迦叶会意,被认为是禅宗的开始,不立文字是因禅脱离文字,存于天地、方寸之间,只要明心见性就可以成佛。从迦叶尊者开始直至菩提达摩,禅宗法脉在印度传承的祖师共经历的二十八位。法脉传到达摩祖师,祖师遵循第二十七祖般若多罗尊者的教言,将正眼法藏带入中土。达摩祖师即菩提达摩,佛传禅宗第二十八祖,中国禅宗的初祖,被尊称为“东土第一代祖师”。达摩祖师在传法给二祖慧可时,曾有一偈语: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禅宗以达摩为祖,称为“一花”。而“五叶”比喻顿悟法门的禅宗五个流派: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法眼宗、云门宗。时至今日,禅宗道场已开枝散叶多年,欢迎着十方信众感受禅悦,修一份静心,积一点善德。中国禅宗历经磨难,衣钵代代相传,奠定了如今的佛教文化。当代人在对物质的盲目追求中丧失本心,而禅文化如同一缕清风、一口甘泉,缓解了我们很多人的焦虑。很多人过着忙碌的生活,但内心寻求解脱,禅文化让我们用更宽广的眼界和胸怀去看待世间万象,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了解世界,学禅让我们通过调整自己的思维、态度和生活方式来解决烦恼、获得快乐。紫砂作品“五叶壶”通过对禅宗偈语的展示,以庄严吉祥的造型给人以安宁清净之感,它将紫砂艺术与禅文化完美融合,让人在一壶一茶间感受禅的深意,寻求内心的快乐。

3 结 语

紫砂艺术博大精深,它不仅是实用器,更是文化的载体。一把优秀的紫砂壶,不单纯是工艺的简单叠加,更是情感思想的自然流露,它通过造型美来展示更为深层的意识形态,从而增加了作品的性格与趣味。作为一名现代手艺人,我们要拥有一颗包容的心,才能在艺术之路上不断地开拓创新、提升自己,为作品赋予独一无二的精神力和生命力,让它焕发光彩、物尽其用。

猜你喜欢

花器达摩祖师
达摩祖师
数学老师与达摩克利斯先生
菩提祖师为何赶走孙悟空
冥想
太极达摩伏虎棍与太极达摩杖对练(一)
浅谈紫砂《蟠桃壶》的绝代风华
“在最坏时候,懂得笑,哭得出”Wywan笔下的祖师奶奶
张爱玲祖师奶奶的音乐世界
达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