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醴陵釉下五彩艺术传承融入高职院校德育创新路径研究

2022-10-08邹明林

江苏陶瓷 2022年4期
关键词:醴陵五彩思政

邹 幸 邹明林

(1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长沙 410004;2株洲乐雅陶瓷艺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株洲 412000)

传统手工艺是中国各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共同创造的智慧结晶,经过世代相传、言传身教,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承载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史。醴陵釉下五彩瓷制作工艺包含了近一百道工序,具有较高的实用性、装饰性、观赏性等特点。2008年,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今国家提出“文化强国”战略,在全面复兴传统文化的国策背景下,教育普及、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决策。非遗醴陵釉下五彩艺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劳动人民的实践经验和精神文化的结晶,将非遗传承融入高职院校德育内容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统手工艺、培养德才兼备高素质人才的必然选择。

1 当前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现状

(1)德育活动引起学生积极性不高,活动效果不明显

德育作为高职教育中的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不仅承担着传授知识、传承文明的重任,而且还担负着社会道德规范的职能,肩负了人类灵魂塑造的重要使命。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艺术专业学生进行调研,在“您喜欢参加德育活动吗”问题上,有28%的同学选择了非常喜欢,46%的同学选择了喜欢,26%的同学选择一般,随机对选择一般的同学进行抽样访谈,学生提到德育活动不够丰富,存在形式单一、重复性的问题,影响了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当然,通过深入调查发现,学生希望能够参加更多新颖的活动,倾向在娱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在调研学生“您喜欢什么形式的德育活动”问题上,19%同学选择了体育活动,23%同学选择文娱活动,48%同学选择了各类传统手工艺体验或竞赛活动,10%同学选择了团日活动,从中分析出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有着浓厚兴趣,更喜欢丰富多彩的德育形式活动。

(2)德育课程未引起学生重视,教学效果不理想

思政课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现在高职院校在思政课基础上开始从专业课上进行变革,向课程思政转变。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对于思政课程的学习兴趣情况,26%的学生非常喜欢上思政课,31%的学生喜欢思政课,一般学生占43%,说明有学生对思政课不够重视。分析原因,学生处在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他们有着自己的特点,对电脑得心应手,掌握信息的速度比我们想象的要快很多,老师面临新的学情、新的环境,这就要求老师也需要跟上时代的节奏,充分熟知学生的学情特点,从而设定相应的教学策略。随机调研选择一般的学生进行访谈,学生提到纯理论的思政课比较枯燥,兴趣不太大,学生表示更希望在平时的学习和潜移默化中内化德育知识。

高职院校在承担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重任的过程中,应遵循德技并修的原则,在课程改革上下功夫。在抓好转型思政专业课的同时,落实其它专业课同向同行,根据专业特点挖掘相应的思政元素。如非遗醴陵釉下五彩的课程,属于艺术设计专业理实一体课,课程目标为培养学生的陶瓷欣赏能力、制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这里对应了相应的思政元素,如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推陈出新的创新精神等,只有充分掌握了学生的情况,才能达到课程思政改革的目的,妥善解决当前高等职业院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德育资源不能调动学生兴趣,缺乏与时俱进

在高职教育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背景下,高职院校德育和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缺乏明确的目标,其教育理念和专业设置还存在不足的问题。德育资源缺乏与时俱进,一部分资源已不适应现代学生的学习认知发展规律,应活态化更新。

德育教育方式比较单调,传统认知上的观念依然存在,一部分教师认为德育工作属于思政课老师,在认知上存在偏差,以至于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时鲜有受到相应的思政涵养。特别是现阶段,在日新月异的形势下,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很容受到外界影响,尤其是充满网络虚幻的世界,学生有着自身独特的个性,这些都给我国高等职业学校的德育教育带来巨大挑战。因此,要跟上学生的思想步伐,需要积累多形式丰富的德育资源,建立活态德育教学资源库,注重德育资源的实践性和创新性。

2 非遗醴陵釉下五彩艺术传承融入高职院校德育的重要性

(1)非遗醴陵釉下五彩艺术对大学生德育工作的价值

2019年7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要求坚持立德树人,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出坚持“五育”并举,注重德育实效,大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非遗醴陵釉下五彩艺术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入高校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丰富德育内容和充实德育载体,有助于高校德育工作者更有效地实施德育实践。

非遗醴陵釉下五彩艺术可以丰富传统德育内容,拓展传统德育的研究范围。通过开设专业课程让学生积极参与,使得学生充分感受非遗醴陵釉下五彩艺术魅力的同时,能够在实践中历练劳动精神,能在潜移默化中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形成坚实的道德基础,确定积极的思想道德行为。非遗醴陵釉下五彩艺术为创新高职院校德育理论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思路,丰富了高职院校学生德育的内容。

(2)非遗醴陵釉下五彩艺术进校园有利于其自身发展创新

醴陵釉下五彩瓷自身的发展一直以来也存在着问题,比如陶瓷器型、装饰同质化现象。在陶瓷市场走一圈发现每家产品类型都差不多,从实用器到陈设陶瓷物件都存在器型单一、装饰陈旧的现象,醴陵陶瓷行业存在墨守成规、抱残守缺的弱点。首先是因为醴陵瓷业人缺乏一定的创新意识,重复生产一些旧产品,鲜有在创新上下功夫;其次陶瓷行业后辈力量不足,尽管有中职学校培养陶瓷人才,但高级人才缺乏,特别是既有手上功夫又有科研创新能力的人才较少,出现了断层现象;再次近年来受到疫情的影响,使陶瓷行业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

非遗醴陵釉下五彩艺术走进校园给其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一方面,经问卷调查高职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学生有着自身内驱力去探索新生事物,他们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别具匠心的创造力,学生学习醴陵釉下五彩艺术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推广,同时积累了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文化修养;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劳动实践创作出釉下五彩作品,他们在制作过程中历练了试验精神和劳动精神,使作品无论在造型还是在装饰上都带来了新的思考方向,为非遗醴陵釉下五彩的创新注入新能量。

3 非遗醴陵釉下五彩艺术传承融入高职院校德育创新路径

(1)正确认识醴陵釉下五彩艺术融入德育活动的意义

树立非遗醴陵釉下五彩艺术融入德育实践活动开发与利用的意识至关重要,要增强责任感,提高敏锐性和自觉性。非遗醴陵釉下五彩艺术为当前职业院校德育实践活动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视角,学校要牢固树立起非遗醴陵釉下五彩艺术融入德育实践活动开发的意识,合理开发利用非遗醴陵釉下五彩艺术中的德育资源,最终落实到提高受教育者德育实践活动的实效性上。

通过树立非遗醴陵釉下五彩艺术融入德育活动实践性开发的意识,我们能够深入地在如下层面做功能挖掘工作。物质形态层面:非遗醴陵釉下五彩艺术的德育实践功能和认知功能;价值形态层面:非遗醴陵釉下五彩艺术的德育导向功能和涵化功能;制度形态层面:非遗醴陵釉下五彩艺术的德育规范功能和社会化功能,切实提高职业院校德育活动的实效性。

(2)充分利用非遗醴陵釉下五彩艺术资源来开展非遗教育

非遗醴陵釉下五彩艺术是地方历史发展过程中留下并保存下来的宝贵财富,因此,在高职院校开展学生德育工作时可以借鉴这些材料,充分利用非遗醴陵釉下五彩艺术资源进行德育工作,让学生感受和体验真实的非遗醴陵釉下五彩艺术,提高道德水平。目前,我校已经建立非遗醴陵釉下五彩艺术基地,并开设了相关课程。学生不仅可以参观展厅感受醴陵釉下五彩艺术,同时还可以在生产性实训基地体验釉下五彩制作技艺。我校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和网络平台,通过在学校各类媒体、平台、宣传橱窗等传播、宣传非遗醴陵釉下五彩艺术,营造良好的非遗醴陵釉下五彩艺术劳动教育环境,让非遗醴陵釉下五彩艺术中的劳动精神鲜活灵动。开展以“非遗项目+劳动创新”为主题的非遗醴陵釉下五彩艺术劳动活动,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会非遗醴陵釉下五彩艺术的工匠精神与劳动精神内涵,传播非遗醴陵釉下五彩艺术劳动文化,弘扬非遗醴陵釉下五彩艺术劳动精神。

(3)探索醴陵釉下五彩艺术+劳动教育与美育课程

将醴陵釉下五彩艺术融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计划,探索醴陵釉下五彩艺术教育和劳动美育课程。高职院校应探索和实践劳动美育与高职课程改革相结合,将醴陵釉下五彩艺术教育纳入高职人才培养计划,将醴陵釉下五彩艺术教育纳入高职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开设醴陵釉下五彩艺术劳动实践和劳动创新等劳动教育实践课程,吸引大量学生参加,使学生产生对非遗兴趣的同时提高自身思想道德水平。

通过非遗醴陵釉下五彩艺术和校园文化的整合,构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体系,体现新时期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多元化,探讨“以劳润德”、“以劳益智”、“以劳健体”、“以劳育人”、“以劳创新”、“非遗”劳动教育项目及相关教材的建设,以传承非遗醴陵釉下五彩艺术为重点,建设非遗醴陵釉下五彩艺术文化传承为目标,促进非遗醴陵釉下五彩艺术与高职院校德育的有机融合。

(4)加强师资队伍组建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院校醴陵釉下五彩艺术传承与德育整体发展水平的重要举措,可以为其提供人力保障和智力支持。以传承醴陵釉下五彩艺术为核心的德育内容包括创新思维、工匠精神、劳动精神、职业精神等方面,专业课程和教育活动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实践与理论并重的特点。教师需要具有相关专业的知识,掌握相关的专业技能以及一定的实践经验。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着眼于教育教学目标,结合国家政策要求,可以邀请醴陵釉下五彩艺术大师以及产业专家对学生进行授课,完善学校师资队伍。

4 结 语

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教育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历史条件下,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理论与实际联系的方向,积极探索如何提高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政治思想水平的道路,全面提高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素质。本文有依据地提出目前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德育工作发展的基本理念和德育工作机制的优化,从概况、原因、方法和措施等多方面来论述,力求找到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政治水平的新方法。非遗是人类历史长河中流传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历史内涵,是进行德育教育的优秀素材。因此,本文对非遗醴陵釉下五彩艺术传承融入高职院校德育的创新路径进行了探究,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研发课程和组织实践活动,对于提高学生德育效果,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醴陵五彩思政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神奇的五彩混色瓶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醴陵特色菜小炒肉
毛泽东:家乡的瓷器真好啊
大革命时期,三万英烈血洒醴陵
五彩森林
渌江侧畔“红官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