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网红”涌现:老年群体数字融入的新机遇
2022-10-08杨芮
□杨芮
据2020年人口普查数据统计显示,中国60岁以上人口比例达到18.7%,其中65岁以上人口比例达到13.5%,近乎国际老龄化标准的两倍,中国正在经历老龄化社会向老龄社会的转变。与此同时,在媒介技术发展迅猛的当今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快也让越来越多人关注到老年群体的数字融入问题。尤其是自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由于疫情防控的要求电子健康码成为了人们出行的必要凭证,而我们会经常看到“老人没有电子健康码被赶下公交车”“老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而无法及时就医”的新闻报道。如何让老年群体更好地融入数字社会,已经成为学界与业界共同探讨的热点话题,也是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老年群体数字融入困境的成因分析
心理层面:抵触与疏离。对于网络,许多老年人在心理上是被动与抗拒的。首先,在接触网络的初始阶段,很多老年人会普遍抱有一个认知,认为互联网就是属于年轻人的。这就如同“数字移民”与“数字原住民”字面上所指代的那样,作为“移民”的老年群体在刚要“踏足”互联网时,就对作为“原住民”的年轻一代有距离感,这就导致很多老年人在尝试接触网络之时就为自身奠定了一种疏离的心理基调,影响了后续的网络学习与使用。其次,依据班杜拉提出的“自我效能感”理论: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会进行推测与判断。老年群体在网络使用中具有较低的自我效能感,即对自己学会某个技能或是完成某个操作的自信心不足,这就导致他们面对一些简单基础的使用问题时,不能进行主动的思考和尝试,转而求助于他人,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老年群体数字媒体使用的繁琐性,同时也加大了使用难度。此外,老年人在使用网络和智能设备时会有惧怕心理,一方面是害怕操作时出现自己没有学习过的新界面,如果此时身边没有可以求助的人,那他们可能不敢尝试下一步操作就会陷入无助之中;另一方面,许多老年人习惯了传统媒体时代的逻辑思维,会不自觉地将各种网络信息也都视为权威的、官方的,面对真假难辨的海量信息,加之媒体对于各种网络欺诈、电信诈骗等新闻的报道,老年人在使用网络时更是顾虑重重。
生理层面:减弱与衰退。随着年龄的增加,生理上的变化是每个人都无法抗拒与改变的,老年人视觉能力、听觉能力有所下降也影响到他们对于媒体的使用。虽然很多智能手机也针对老年群体推出了老年模式,但实际上很多老年人仍然感觉字体不够大、声音不够响,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很多老年人对于手机的使用还仅仅是停留在接打电话的基础阶段。当然,也有软件开发商发现了这一问题,例如微信、抖音在2021年相继推出了“关怀模式”和“老年人模式”,但由于缺乏相关的宣传,许多用户并不知晓这一新功能。除此之外,老年人的记忆力衰退也对其媒体使用产生了一定的阻碍,老年群体对于新事物的理解与学习比起年轻人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有时在年轻人看来很简单的操作老人却需要重复多次才能记住,这就不仅需要作为“学习者”的老人有恒心,还需要教老人的“指导者”有耐心。
社会层面:排斥与偏见。从“中国大妈”到“扶不扶”再到“让座”,近年来,有关老年人的负面新闻报道屡见不鲜,这些报道让大众对老年群体贴上了“传统封建”“固执”“落后”的标签,人们对于老年群体的态度也逐渐转为消极,甚至带有排斥心理。正如社会排斥理论所说:某些个人、家庭或社群缺乏机会参与一些社会普遍认同的社会活动,被边缘化或隔离。这种“被边缘化”在新媒体时代体现得尤为凸显,老年人与互联网的匹配程度相对较低,似乎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共识,甚至被视为理所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年轻群体在老年群体接受和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中又具有至关重要的“反哺”作用,特别是年轻人对老年人在设备购买、技术指导、意愿鼓励等方面会提供很大的帮助。然而事实上,由于刻板印象的存在,许多老年人在互联网的接触与学习中被“拒之门外”。由此可见,打破社会层面的排斥与偏见,老年人的身边有愿意支持、指导其融网的社会关系,对于老年群体的数字融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抖音平台中的“银发网红”
事实上,年龄并非技术获取的绝对障碍,随着社会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短视频平台的火爆,许多老年人不仅已经开始使用新媒体,甚至还高度参与其中,成为了“老年网红”。他们通过自己的作品向观众传递积极向上的生活观念,建构了与以往不同的老年群体新形象,打破了人们对于老年群体的刻板印象。
时尚精致型。时尚与精致似乎向来是年轻人的专属代名词,大多数人对于老年人的印象都是传统的、朴素的,甚至是陈旧的,而“银发网红”正在逐渐打破人们的这一刻板印象。无论是“北海爷爷”还是“只穿高跟鞋的汪奶奶”,都令广大网民眼前一亮,惊呼“原来老年人也可以活得这么精致”。
70多岁的“北海爷爷”因为一条身穿西装的外拍花絮视频,被冠以“最帅老人”的称号。在视频中,“北海爷爷”起床后温水洗脸、刮胡子、护肤、防晒、搭配衣服、做早餐,这一整套流程让无数网民感叹“活得不如爷爷精致”。除了展示自己精致时尚的生活方式外,“北海爷爷”也经常会在视频中给大家教一些生活小技巧,例如去超市买水果时告诉大家“苹果,坑越深的,核越小”,在家中整理衣物时会告诉大家怎么快速叠衣服,“抓住衣服的两个角,一抖”。这都让大家在观看视频感受“精致生活”的同时,也学着如何精致生活。
“只穿高跟鞋的汪奶奶”曾一度因为年龄让网民惊讶,“汪奶奶已经80岁了,看背影就像18”,当然,这是有夸张的成分在,虽然不至于18岁但汪奶奶真的活出了18岁的人生态度。和蔼的笑容、精致的妆发、优雅的穿搭再配上翩翩的舞步,汪奶奶的视频中洋溢着自信与优雅,不仅让同龄人羡慕,更让许多年轻女性找到了生活的典范。汪奶奶也会经常分享自己的生活态度,例如在有人谈到学东西怕太晚时,她说:“学本事,最好的时间只有两个,一个是十年前,一个是现在,我现在80岁了,还在报舞蹈班学习舞蹈。”
与此类似的还有“时尚奶奶团”,一群中老年女性穿着旗袍、踩着高跟,与抖音中的年轻女网红群体相比,她们身上的美更多了一份从容与优雅。在视频中,她们不仅传递中国传统的用餐文化、礼仪文化,还为年轻人传递正能量,例如,有网民说“天天搞这些花里胡哨的,也不知道花了儿女多少钱”,她们回应道“老人身体好,才是给儿女省钱”。这不仅是在为她们自己说话,更是在替老年群体发声。
生活搞笑型。在短视频平台中其实最不乏生活搞笑类的作品,但老年人的加入就令这类视频有了亮点。老年人在生活中留给人们的印象更多是严肃、保守的,而这类视频则让人们感受到老年人也是幽默的、可爱的、紧跟潮流的。
在抖音平台有700多万粉丝的“小顽童爷爷”,视频主要是分享老两口的日常生活,其中增添了许多网络流行元素。例如抖音上很多年轻情侣拍的视频,老两口也会拍。人们在看年轻情侣的恩爱视频会感到甜蜜,但看老年人拍摄同类视频,除了感到甜蜜更多的是被这种白头偕老的爱情所打动。“秀恩爱”不是年轻人的专属,老年人同样也可以。
“罗姑婆”以其搞笑、土味的视频风格为许多网民所喜爱,打麻将、唱rap、为大家讲解爱情道理……这位年过六旬的农民阿姨,不再是人们印象中痴迷广场舞的大妈而是一个玩转短视频的弄潮儿,“罗姑婆”也因其金句不断被网民称为“最强50后情感博主和人生导师”。
博学智慧型。老年人具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知识储备,若将这一点与流行元素进行结合会成为老年人独特的传播优势。例如军事专家“局座张召忠”,在抖音开设账号后便吸粉无数,引起广泛关注,其视频内容围绕国防军事,在传播知识的同时又不失趣味性。并且张召忠本人非常善于“自黑”,由于之前一些论断并不准确,网民为其起了一个“国防部下属战略忽悠局局长”的称号,后来也被大家简称为“局座”。张召忠对于这个称号非但没有反驳,甚至还将自己的账号改为“局座”,为其在大众心中增加了不少好感。再如,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教授戴建业,凭借着土味十足、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讲解传统诗词文化而受到广大网民的追捧和喜爱,在讲解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诗句时,戴教授毫不留情地吐槽“李白就是自我感觉太良好”“一看这德行就做不了官”。戴教授一开口必能收获一群粉丝,以往枯燥苍白的知识在他别具一格的解读下变得生动有趣,甚至有网民评论道:“自从看了戴教授的视频,现在游戏都不玩了,专等更新。”
“银发网红”对老年群体数字融入的积极作用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银发网红”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银发网红”对老年群体的数字融入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不仅可以消除社会对于老年群体的刻板印象,构建老年群体的新形象,还可以强化老年群体的认同感,提高自我效能感,更能够消减代际隔阂,促进代际沟通。
消除刻板印象,建构老年新形象。“银发网红”所呈现出的各种不同风格,无论是时尚精致还是幽默搞笑或是博学多才,都在改变着人们对于老年群体的刻板印象。尤其是在当今的网络环境中,年轻网红层出不穷,内容的同质化、低俗化倾向逐渐加剧,老年网红的出现可以说是为网络视频内容带来了一股“清流”,与许多年轻人浮躁、肤浅的风格不同,老年人经过岁月的洗礼,显得更加理性平和、从容淡定。并且,“银发网红”以其独有的人生经验和智慧,在视频中以不同的形式传递着积极向上的生活观念和正能量,许多年轻网民在聆听这些“过来人”的人生感悟与教诲的过程中也受到了激励和鼓舞。人们越发意识到老年人不仅可以融网玩网,还可以成为网络文化中的不可或缺的传播者。
在传统媒体阶段,老年人的媒介形象建构主要是依靠专业媒体,现如今新媒体为老年群体提供了建构自我形象的新平台,这不仅可以打破他者建构主导下对老年群体的刻板成见,还使得老年群体的形象焕然一新。网络中积极向上的老年形象建构,不仅可以使老年人自身对于数字融入更有信心,也会使其他社会群体对老年人的媒介技术使用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强化认同感,提高自我效能感。心理原因在老年群体数字融入困境的成因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很多老年群体在融入网络的初始阶段就将自己设定为“圈外人”的角色,而“银发网红”作为老年群体中的“意见领袖”,起到了重要引领和带动作用。许多“银发网红”视频中传递的积极不落伍的思想观念,让其他老年人意识到原来网络世界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也并没有那么深不可测,从而拉近了老年群体与数字媒介的心理距离。另外,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逐步提高,老年人对精神生活有了更多的追求和向往,很多老年人在尝试接触新媒体,但可能很多时候在网络内容中无法找到共鸣以至于兴趣消退。而“银发网红”的出现和发展,提高了老年群体的媒介能见度,使得老年人在新媒体中能够通过同龄人获得更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促使其更进一步的融入网络空间。
消减代际隔阂,促进代际沟通。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老年群体与年轻群体之间的“代沟”在不断扩大,年轻人在网络上“玩梗”“冲浪”,而大多数老年人却只能“迷惑”“向往”。“银发网红”的出现,成为连接老年群体与年轻群体之间的桥梁,不仅可以让老年群体感受到“融网玩网”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更可以让年轻群体感受到“互联网因为有了老年群体的加入而更加精彩”。“银发网红”的粉丝大多数都是年轻人,他们时常活跃在这些网红的评论区,表达对他们的喜爱与关注,很多“银发网红”也会经常在评论区与粉丝互动,例如抖音上有了新的变装短视频,很多网民就会@“只穿高跟鞋的汪奶奶”,让汪奶奶拍这样的视频,汪奶奶也是实力宠粉,说拍就拍。北海爷爷的评论区经常会有网民评论“爷爷太帅啦”,北海爷爷就会回复“谢谢你呀,你也要天天开心”。类似这样的互动在很大程度上拉近了两代人之间的距离,“代沟”逐渐缩小,老年群体也更好地融入到了互联网。
结语
加快老年群体的数字融入已成为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关键问题。“银发网红”的出现,不仅打破了社会对老年群体的刻板印象,建立起老年群体的新形象,还提高了老年群体的媒介能见度,让更多的老年人在网络中找到认同感与归属感,从而推动老年群体对于数字媒介的使用。但应注意的是,老年群体的数字融入不仅需要老年人的努力,更需要整个社会的帮助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