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纪录片在新媒体环境中的发展与传播
2022-10-08张曦
□张曦
由于手机、平板等移动媒体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人们的娱乐习惯,特别是在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快节奏、碎片化的视听需求成为首选,传统媒介的传播途径也随之发生改变。在这样的背景下,为满足大众的视听需求,微纪录片逐渐从传统纪录片模式中脱离,凭借自身篇幅短小、内容多元、观看自由等特点在互联网平台上被观众迅速接受,并得到广泛传播,逐渐演变成为新媒体环境下特有的视听产物。
2010年10月,国家广电总局出台《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随后各大视频网站、短视频平台相继开设了微纪录片相关频道,更有像“二更”“一条”等以微纪录片创作为主的自媒体平台应运而生,使我国的微纪录片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实现了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变、弱势产业向强势产业的转变,形成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微纪录片产业发展之路。目前,我国的微纪录片已经从数量增长转向质量提升,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微纪录片精品更是成为了将中华文化推向世界的重要载体。
我国微纪录片的相关概况
微纪录片发展概述。初期的微纪录片在形式与内容上同传统纪录片并没有实质性的区别,只是借助新媒体在网络平台进行传播,但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短视频平台、自媒体平台等创造了一个迅速发展的良好环境,大量流媒体用户也纷纷涌入各大新媒体平台。在此基础上,通过短视频和自媒体平台播放的微纪录片,以其篇幅短、内容精、题材新、纪实性等特点,受到观众的广泛认可。
除了新媒体环境提供的技术平台,我国微纪录片能够形成高质量的发展态势离不开相关政策的有利支持。早在2010年国家广电总局就出台了《关于加快纪录片发展的若干意见》,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发表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这些国家层面的重要政策性文件,都为我国微纪录片行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我国微纪录片正式进入学术研究领域最早是在2012年。2012至2014年,随着《故宫100》《味道》等优秀微纪录片的走红,学界开始出现微纪录片研究的身影;2015至2017年,在新媒体爆发的高潮时期,微纪录片作为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纪录片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学术界对其研究的热度也随之提升;2018至2019年,在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上,掀起了大众短视频制作热潮,更是推动了微纪录片的创作发展,使其成为学术界高度关注的研究对象。
微纪录片的基本概念。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关于微纪录片的确切定义,但作为互联网时代因传统纪录片适应新媒体环境而衍生出的微纪录片,其概念也可以在与传统纪录片的对比中得出一些参考。
众所周知,传统纪录片的最本质特征就是真实性,纪录片的创作素材都是以真实生活为参照、以真人真事为拍摄对象。传统纪录片是通过真实的艺术表现手法,触及观众内心感受、引发观众思考的媒体艺术表现形式。在力求真实的创作本质上,微纪录片与传统纪录片是相通的,求真的纪实性也是微纪录片的本质属性。
但是微纪录片与传统纪录片在概念上也有不同之处。传统纪录片有着宏大的史诗性题材、专业的制作团队、固定的制作模式和传统的电视媒体播出渠道。相比之下,微纪录片的篇幅大多短小精悍,时长大约在10至25分钟以内,题材新颖多元,内容自主性强,传播渠道多以网络新媒体平台为主,更接近大众化审美。
微纪录片与短视频、微电影的区别
与短视频相较。短视频是指通过简单包装制作,时长在5分钟以内的视频,其生产流程简单、制作门槛低,多以趣味化的内容满足受众的娱乐需求。几乎任何题材都可以通过短视频进行体现,但在内容上却不一定要有明确的主题表达。
与之相比,微纪录片除了在播放时长上与短视频有些接近之外,在选题、拍摄、摄制方面都相对严谨,强调“真实”这一关键特质。微纪录片对创作者的理论、审美、文化要求也相对较高,其受众多从欣赏角度观看影片且观赏水平也相对较高。
与微电影相较。微电影是在电影、电视剧艺术的基础上衍生出的可在网络平台进行播放的小型影片,影片时长从几分钟到1小时不等,微电影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可观赏性。虽然都是在新媒体环境下从传统媒体艺术的基础上衍生出的新产物,但微纪录片与微电影却也有着十分明显的区别。电影的诞生始于纪录片的创作,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电影注重故事性和表现手法,而纪录片则以真实为核心。微电影是以故事为导向,通过演绎、虚构进行艺术创作,而微纪录片则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题材,以展现真实为本质。
微纪录片的类型
作为传统纪录片在新媒体时代的新兴产物,微纪录片的分类在一定范围内参照了纪录片分类的方法,但也基于创作内容和微纪录片本身的特性给予了一些属于微纪录片的特有分类。
政论类微纪录片。政论类微纪录片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浓厚的思辨色彩是其最显著的特征。政论微纪录片的观点和内容必须精准,主要起到引领舆论、传播思想的政治作用。代表作品如《冰雪之约》,该片通过对冬奥前后的翔实记录,突出反映了新时代我国冰雪事业跨越式的发展历程,重点展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冬奥筹办、备赛工作的高度重视,通过对推动三亿多人冰雪运动的热切关注,讲述了几代冰雪人为国争光、奋力拼搏的感人故事,更展示出了中国人民对冬奥会所作出的巨大努力。
时事报道类微纪录片。微时事报道类纪录片的性质与新闻片相似,记录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但范围不限制于单一时间的单一事件,其整体结构具有一定的完整性。代表作品如记录冬奥会前后的大型微纪录片《一起上冰雪》,该片以多角度、全人群、全方位展现了中国人迎接“冬奥”的风采。
历史文化类微纪录片。历史文化类微纪录片,以准确反映历史真相为基础,通过对数据、照片、文物等相关内容的拍摄,从而再现真实历史。此类作品往往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文献参考价值。此类的代表作品比较多,既有像《故宫100》《国家相册》这种通过聚集中国历史的大事件来展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精神血脉的传统历史人文纪录片,也有如《历史那些事》这种利用动漫和小戏剧场景化相结合的模式,通过古代人穿越现代充满反差与趣味性的剧情体现,搭配现代化语的解说词和生动的背景音乐来展现历史人文微纪录片。
人物传记类微纪录片。人物传记类微纪录片以特定人物为中心,没有扮演成分,通过对历史上留存的影像记录或者人物生平来展现人物故事。代表作品如《刀锋战士》,通过5分钟的时长,讲述了一个双腿残疾的运动员在运动场上努力训练拼搏的励志故事;《匠之心》则全景展现了12个匠人故事及匠心风采,通过对匠人不忘初心、永恒匠心的展现,弘扬了大国工匠精神。
生活类微纪录片。生活类微纪录片真实记录了普通人的现实生活百态,通常生活纪录片的拍摄者、拍摄对象和创作者都是一个人,时下流行的Vlogger正是这一类的代表。生活类微纪录片在反映真实人物的真实生活的同时也成为记录一个时代的生活缩影的载体。如在新冠肺炎爆发之初武汉“封城”时,网名为蜘蛛猴面包的作者,用自己的镜头记录武汉封城后的生活而创作的《武汉日记》,短时间内播放量破千万。
人文地理类微纪录片。人文地理类微纪录片的主题以人为核心,向外渐次辐射,通过镜头语言将厚重的历史文化进行镜头表达。在此基础上,人文地理类微纪录片也会涵盖风土习俗、地理风貌等内容。
代表作品如百集4K微纪录片《从长安到罗马》,在历史和现实的穿越中讲述了两千多年来丝绸之路沿线上的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兼容并蓄、交流互鉴的故事,生动诠释了“一带一路”倡议下丝路精神所焕发的真实活力。这部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西安广播电视台和意大利国家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微纪录片也为世界交流互鉴开启了崭新篇章。
专题系列微纪录片。专题系列微纪录片是指通过围绕某一领域对其进行集中深入的纪实性影像纪录。一般会在一个统一的主旨下再分出各集的题材内容,其各集影片可以连续播放,也可以各自独立。代表作品如《中国符号》中的“手艺仁心”系列微纪录片,该系列微纪录片的题材包括篆刻、陶瓷绘画、木雕、竹刻等,可称之为纪录了中华优秀文化发展的视听百科全书。它以中国各地非物质文化传承为主线,以中国式情感勾连为线索,带领观众感受传承大师的生活,展示手艺人平凡生活中不平凡的精神世界。为满足新媒体的播放需求,该片的主人公故事时长控制在5分钟,撰稿要求可英文直译,并在海内外各大视频媒体广泛传播,受众已覆盖223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球观众了解中国五千年文化传承的重要窗口。
新媒体环境下微纪录片的发展趋势
新媒体环境下的微纪录片发展。传统纪录片主要依靠国家级专业影视机构进行拍摄制作,再通过大荧幕或主流电视媒体进行播放,对纪录片的选题、撰稿、拍摄、制作等各环节的把控都比较严格,对纪录片的内容展现也有一定专业性的要求。传统纪录片的播放平台相对单一,观众多受时间、空间、专业性等方面的限制。这些因素都使得传统纪录片在推广和传播上受到了局限,无法形成大规模的影响力。
新媒体环境则给了微纪录片一个相对自由的展示平台,只要有兴趣每个人都可以拿起手机,成为微纪录片的拍摄者和创作者。在创作内容上,微纪录片的篇幅虽然短小,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短小的时长并没有成为微纪录片的阻碍,反而让微纪录片在创作内容上更加精益求精。在传播方面,优秀的微纪录片创作者在新媒体环境的市场运作下,可以更精准地吸引受众,得到相应的投资回报。同时创作者也会基于新媒体平台特有的点赞、弹幕、转发、评论等反馈获取观众意见,及时调整创作内容。可见新媒体环境会促使微纪录片不断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未来技术下的沉浸式体验发展。2019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推进方案》,该方案从技术创新、行业规范等方面指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方案指出,5G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演进升级的重要方向,当前我国5G与互联网融合创新虽处于起步阶段,但创新的积极性在不断提升。未来随着5G技术的不断完善和高质量推进,网络资费的降低和运行速度的提升会让新媒体平台用户的体验感提升。这一趋势也会推动新媒体平台用户的体验感得到优化,平台使用率增加,从而加快微纪录片的传播。
5G技术的不断发展也让VR技术脱颖而出,实现从小众化向大众化转变。借助VR技术,历史文化、人文地理、生活领域的微纪录片都可以让观众从隔着屏幕观看向身临其境参与转变。通过VR技术的场景化还原,观众可以足不出户畅游丝绸之路、穿越古今感受历史变迁、零距离感受文化传承。现在被新媒体平台广泛应用的弹幕、转发等互动功能,也有可能将被VR技术所更迭,在虚拟世界,零距离的互动参与感将最大程度地拉近微视频创作者与观看者之间的距离,实现无隔阂的信息传达。
AI技术助力新媒体微纪录片的智能化发展。5G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仅让虚拟现实得以实现,更让人工智能时代加速到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让有着无限潜力的AI技术助力微视频的拍摄和制作也成为可能。
在工业化量产方面,人工智能技术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更快速、更精准地代替传统人工。基于这一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影视制作过程中应用AI技术已然成为趋势,其中也包括在微纪录片中的应用。
微纪录片的真实性特质让它不同于其他影视制作。微纪录片没有固定的脚本,人物故事的发展存在随机性,基于这些特点,微纪录片在前期拍摄时会产生大量素材,导致在后期制作过程中将大量时间耗费在素材的挑选与使用选择上。如果在素材挑选环节借助AI技术,则可解决大量的后期制作时间。AI技术可以精准删减不合适的素材,同步对应多机位拍摄,根据文字脚本智能匹配粗剪片段。在人机协同的操作下,可以高效完成调色、包装、字幕、校对等一系列繁琐的后期工作,缩短微纪录片的制作周期。
新媒体环境下微纪录片的传播策略
传统纪录片通常在大银幕或者电视上进行播出,由于平台的制约,受众的参与性、观看时间都受到很大限制,而制片方也无法及时得到受众的反馈,而新媒体则给了微纪录片一个相对自由的展示平台。第一,微视频时长相对较短,画面节奏明快,信息量丰富,更适合高效快捷的互联网用户观看;第二,在新媒体平台观众可以通过弹幕、转发、点赞等方式第一时间反馈观看感受,提出建议或给予鼓励。在新媒体平台,观众可以在网络社区对感兴趣的影片进行相互讨论,甚至与创作者进行探讨,使优秀微纪录片得到良好的宣传与口碑。第三,依托新媒体平台大数据,可以实现微纪录片的精准投放,将适合的微纪录片投放给感兴趣的视频用户,用户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自主选择喜欢的微纪录片,大大增强了用户黏性,提升了观看意愿。
网台融合的双向传播。目前主流市场上的微纪录片有几个传播等级,居于首位的多是央视网、新华网等官方媒体平台,这些平台基于政府背景,所产出的微纪录片都处于国内外行业领先水平;第二位多被国内各大视频网站所占据,像腾讯、爱奇艺、哔哩哔哩等都有自己专门的微纪录片频道。这些平台因其强大的资金支持和市场占有率,所打造的微纪录片在内容上更加多元化,在质量上多以精品著称;第三位则是自媒体平台,它们通过持续地与受众进行有效沟通,积累了一批忠实观众,其制作的微纪录片在固定受众层面有着良好的宣传效果;第四位则是互联网中广大的自媒体用户,他们依托新媒体的传播优势,成为微纪录片的新生主力,通过自己拍摄、自己记录、自己制作的方式持续产出作品,但因创作者各方面存在差异,所以这类人群所制作的作品多良莠不齐。
随着微纪录片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优秀微纪录片也从互联网平台走向了传统电视媒体,继而产生了网台融合的新形式。越来越多的在互联网上有着高收视率、高口碑的微纪录片精品,更以全媒体矩阵的形式被广泛传播,这些无阻隔的媒介互融形式,给了微纪录片更广阔的传播渠道,也有了更多年龄层的受众群体。
依托新媒体的跨媒介传播。新媒体平台让受众摆脱了传统收看模式,在观看的时间和内容上都有了自主选择的权利。随着新媒体的广泛应用,网络用户也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媒体平台,受众对不同媒体平台的选择也促使微纪录创作者将作品向不同种类的平台靠拢,产生了跨界的媒介传播。
为吸引更多观众,一部微纪录片可以根据不同媒体平台的特点,呈现出不同的播出方式。其一,基于视频网站的纪录片频道的微视频整片播放;其二,用于如微博等信息发布平台的快剪版;其三,用于短视频平台投放的1分钟精华版;其四,整合后的类别合集等。这些由同一微纪录片根据不同传播平台以不同形态呈现的方式,不仅迎合了不同受众群的各种需求,也迎合了不同传播平台的播出需要,这样的跨媒介传播也给微纪录片带来了新机遇。
新媒体的分众传播模式。微纪录片有着内容丰富与题材广泛的特点,但如何在众多的分类中进行重点挖掘,打造出优质内容,实现精准投放,以绑定更多核心用户是微纪录片行业面临的挑战。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完善,抓取新媒体平台的海量用户的数据,可以实现对用户年龄、地域、性别、观看时长、偏好、点赞转发数量、评论等的大数据分析。这一技术可以帮助微纪录片的创作者设置不同的投放模式,把作品精准地投放给对其感兴趣的固定用户和潜在用户,实现新媒体精准化分众投放。
增强国际传播意识。面对新时代的各种挑战,高速发展的中国需要通过高质量、高水平的宣传作品传播中国文化,树立国家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2016年4月成立的“一带一路”媒体传播联盟,2017年1月开通了“丝路电视跨国联播网”,2019年成立了丝绸之路电视国际合作共同体理事会等,都在通过搭建国际间的影视交流合作平台,促进各国间影视领域的层次和水平,不断增进国家间文化交流与民心相通。
在高度融合发展的新媒体时代,微纪录片以其特有的属性成为了新时代中国形象海外宣传的有效利器。上文中提到的百集4K微纪录片《从长安到罗马》和《中国符号》都是立足中国,加强海外合作,向世界展示中国的有益实践。相信中国未来的微纪录片也会基于自身特色,在立足本国的基础上,向国外观众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精神,将中国影视文化介绍给世界,也将世界优秀影视作品请到中国。
结语
蓬勃发展的新媒体时代,让微纪录片有了前所未有的创作和传播环境,在获得了高支持率的基础上,微纪录片也有机会向高、精、国际化的方向发展。面对快捷化、碎片化的数字新媒体时代,在充分利用新媒介的同时,微纪录片在制作技术、内容和传播方式上也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地将影视新技术加入其中,在保留传统纪录片扎实调研、真实纪录的创作准则的前提下,更要不断创新发展,利用自身传播快、传播范围广以及受众年轻化、国际化、接受度高等优势,创造出更多种类、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在5G技术和人工智能应用逐步成熟的过程中,微纪录片的创新发展会存在各种困难与挑战,但只要创作者精神不改,初衷不变,以不忘初心的态度进行创作,配合新技术、新平台的应用,更有政策的大力扶持和业界的共同努力,相信我国的微纪录片一定会实现长足发展。